目前搜尋結果為 1861 - 187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60p.
摘要: 本書旨在探討生命故事研究的方法論,聚焦於文本閱讀、資料分析,以及質性報告中經常被遣漏或忽略的主題。我們的目標在於透過一個閱讀和分類文本的嶄新模式,來傳授讀者如何閱讀、分析和詮釋生命故事的素材,並以我們實徵研究工作中的實例來說明這些技術與程序的運用。(編者)
關鍵詞: 研究方法,生命故事研究,質性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二十世紀的兩個知識份子:胡適與魯迅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60p.
摘要: 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兩個知識份子,胡適與魯迅思想脈系不同,文化資源有異,價值取向也大相徑庭。他們對20世紀的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分別帶來不同的後果。直到今天,21世紀的中國,依然沒有走出胡魯時代的思想困境和文化格局。當年胡魯的問題,也是今天的問題,當年胡魯的選擇,依然是今天選擇的參照。本書「敘」「論」合一,要在呈現胡魯之間的思想差異以及不同的文化追求,並重新梳理涉及他們兩人的有關事件。在胡魯諸種不同的比較中,望能有鑒於21世紀的文化重構。(編者)
關鍵詞: 胡適,魯迅,民初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兒童行為觀察及省思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59p.+1片光碟
摘要: 教育潮流的影響使行為觀察成為教師重要專業能力,觀察資料的蒐集有許多形式,例如質的觀察、深度訪談、行為檢核表、行為評量表等。然而,有關行為觀察資料之分析及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較無具體的詳盡資料來參考。本書的特色乃以省思來分析解釋及應用觀察的資料,省思是觀察者本身在社會文化脈絡中探討個體發展之行為,在主觀思維與客觀事實間蒐尋意義,也就是以文化脈絡及個體發展為架構,來看到行為在互動中的持續之內涵,本書稱之為故事。專業訓練的過程必然提升省思能力,本書的最後一章提出研究的證據。觀察需要練習才會達到專業的水準,也就是對行為下有意義的判斷,因此隨書附贈光碟,內容為觀察的影片共二十一段,提供讀者練習。(編者)
關鍵詞: 行為改變,兒童行為,行為觀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管理局自行研究報告彙編.96年度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54p.
摘要: 本書係彙編96年度本局完成之5篇自行研究報告,其中,榮獲研考會獎項者,計有「機關網站資料庫安全防護機制之研究」獲甲等獎、「從歷次機關檔案管理普查探討調查方式之改進策略」、「各國國家檔案目錄查詢系統之比較分析」等兩篇獲乙等獎、「國家檔案館建築外殼設計因子、設置地區與建築耗能之研究」獲佳作獎,至於「我國政府機關工程技術文件管理方式之研究」則獲本局評定為佳作獎。(編者)
關鍵詞: 檔案管理,文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知識管理:價值創新與開放分享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53p.+1光碟
摘要: 本書是97年度「金書獎」作者的新作,全書綜合新經濟、知識經濟、即時經濟、組織學習、協同創新、Web2.0等趨勢,提供全面的知識管理新思維。書中涵蓋知識管理推動架構、知識地圖建立方法、學習型組織與創新文化、從Web2.0看,第三代知識管理KM3.0等,並輔以多家國內企業的知識管理導入實務案例分享,對大專院校師生與知識工作者而言,都是一本極具實用性的參考書。(編者)
關鍵詞: 知識經濟,Web2.0,知識地圖,學習型組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普通話VS.國語:兩岸對話一本就通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46p.
摘要: 本書收錄五千餘條「普通話」與「國語」用法相異的語詞,包括:1.說法不同但可直接替換的語詞;2.容易混淆或語義另有所指的語詞;3.國語裡很少用的語詞;4.國語裡常誤用的語詞;5.用法完全相反的語詞;6.普通話裡有,但國語完全沒有的語詞。辭目依照簡體字筆畫排序,分列出普通話簡體與繁體寫法、國語詞義解說等三欄對照。書內「照相本子」和「聊天室」兩單元,則是作者親自拍攝的現場照片,或所聞所見的典故趣談。隨書附冊提供繁簡體字對照表等。(編者)
關鍵詞: 國語,普通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歐巴馬的夢想之路:以父之名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28p.
摘要: 歐巴馬1995年從政前就親筆寫下前半生的故事,使本書成為歐巴馬最珍貴的自傳。歐巴馬為黑白混血,父親出身肯亞,父子一生只相處過1個月,從小由娘家白人家庭撫養長大。本書描述在黑與白的內心衝突中,歐巴馬如何從夏威夷、印尼、洛杉磯、紐約、芝加哥一路流浪,回到肯亞尋根,完成生命的圓圈,走上夢想之路。歐巴馬精彩的文筆使這部回憶錄具備文學閱讀的樂趣。(編者)
關鍵詞: 人物傳記,自傳,種族主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兒童文學作家及作品論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21p.
摘要: 本土臺灣兒童文學作者,過去的苦心經營對社會貢獻為何?作者選擇10位本土臺灣兒童文學界的前輩與中生代作家及作品,深入研究並輯成書本。讀者可在書中看到詩人詹冰的詩作、歌劇與科幻小說研究;作家顏炳耀一生致力兒童文學刊物編輯的歷程;兒童散文前輩作家馮輝岳對童謠研究的付出等等。由於敘述詳盡,本書既是兒童文學工作者的「采風錄」,也可作為研究臺灣兒童文學史的參考資料。(編者)
關鍵詞: 台灣兒童文學,文學評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法律倫理的50堂課:美國律師職業行為規範與實務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20p.
摘要: 本書作者是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在留學美國期間即對法律倫理議題展開有體系的研究,目前已成為中國大陸在律師法與律師倫理研究的重要學者。本書名為「法律倫理的50堂課」,其實所談皆為律師倫理議題,完整且有系統,特色在於以50個單元勾勒出美國律師倫理議題的全貌,其中亦包含許多對於臺灣律師界倫理而言尚屬新興的議題,期能為此議題的研究與教學注入新的動力。(編者)
關鍵詞: 法律,律師,法律倫理,美國律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第六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17p.
摘要: 第六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以「民間文學」為主題,將漢學精髓融入民間文學與兒童文學的領域。本書精選會議論文14篇,表現與會者治學的深廣度。內容從歷史故事在中國通俗說唱文學的演變,到民間道教儀式的傳承與變革;從臺灣、日本民間故事的比較研究,到五四新文學塑造「民間」的考察。都能讓我們回顧「民間」所象徵的豐沛資源,並引領全球青年學者位漢學研究注入更多關懷。(編者)
關鍵詞: 民間文學,兒童文學,漢學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古騰堡星系:活版印刷人的造成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16p.
摘要: 《古騰堡星系》以作者特有的「馬賽克風格」寫作,是麥克魯漢最難閱讀的經典。全書由多則看似獨立又環環相扣的短文組成,篇篇都閃爍著麥克魯漢先知般的智慧花火和洞見,即使在原版書出版後近半個世紀的今天來看,這本經典依然散發著預言的魅力。《古騰堡星系》探討的重要文化議題包括:1.象形文字與表音文字的不同維思;2.電子時代塑造「全球村」的想像;3.觀看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能力;4.文化的變遷理論是建立在優勢感官的改變;5.羅馬時期西方人就發現了同一性和可重複性的技術;6.印刷術最先發明了可大量重複的「商品」;7.印刷術創造了「作者」和「大眾」;8.印刷造就了封閉的大眾媒體,製造民族主義和中央集權;9.書本便於帶著走,催促個人主義誕生。(編者)
關鍵詞: 古騰堡星系,全球村,印刷術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第六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15p.
摘要: 第六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由臺東大學人文學院與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共同承辦,以「民間文學與漢學研究」為主題,邀請各界漢學領域之年輕學者共襄盛舉,將漢學精隨融入民間文學與兒童文學的領域,綻放內涵豐富的美麗花朵。(編者)
關鍵詞: 漢學研究,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