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801 - 181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部落客宣言
書刊名: civil 2
出版日期: 200906
頁次: 204p.
摘要: 作者原本在英國擔任教授,後來卻被學校高層箝制他在網路上的發言權,他因此辭去教職,帶著全家定居臺灣,轉任交通大學。該事件或可說是作者撰寫本書的起點,藉由探討「部落格」衍生的問題與現象,如言論自由的界線、將私領域公開分享所帶來的效應、撰寫者所見的真實與政府、老闆的利益引發衝突,作者以學術研究者的理性與親身經歷,指導我們該如何善用這個資訊平臺。(編者)
關鍵詞: 言論自由,部落格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閱讀的十個幸福
書刊名: Break書系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92p.
摘要: 本書內容相當生活化,娓娓道來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的?讀與教育過程,帶出「閱讀」在人一生中所造成的深遠影響與變化。更歸納提出10個閱讀時應具備的權利,有助於大人或小孩進入閱讀世界,培養自身多元閱讀樂趣。作者認為,不應該將閱讀的樂趣,扼殺於充滿目的性的升學教育中。只要單純地投入,享受書中每個角色人物與劇情,閱讀便不再是件令人痛苦的苦差事。(編者)
關鍵詞: 閱讀,閱讀心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2008年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
書刊名: 2008年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594p.
摘要: 「2008青年文學會議」以「臺灣、大陸暨華文地區數位文學的發展與變遷」為主題,共發表18篇論文,內容針對網路作家興起,數位文學創作的延續與行動力,網路媒介對文學生產與消費的影響及意義,以及數位文學資料庫的建構等,皆有深刻的討論。同時,在每篇論文後皆提供論文講評,並於書後收有專題演講、座談會紀實、觀察報告及會議側記等為附錄,為此會議留下完整的紀錄。(編者)
關鍵詞: 數位文學,華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2005-2008臺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口語傳統及其表現.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自然與宇宙的知識與實踐.傳統手工藝;The yearbook of Taiw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2005-2008 : oral traditi
書刊名: 2005-2008臺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口語傳統及其表現.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自然與宇宙的知識與實踐.傳統手工藝;The yearbook of Taiw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2005-2008 : oral traditi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756p.
摘要: 《2005-2008臺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年鑑》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自2005年11月修訂實施文化資產保存法後,對於無形文化資產(又稱非物質文化遺產)就組織機構、保存經費、法令增修、指定、登錄及廢止紀錄、研究調查計畫、傳習、研習推廣、展演與授獎、國內外交流、出版品、年度記事等面向做的總整理,無論中央或地方、學術或民間機構所有關無形文化資產活動的紀錄詳盡而完備,具有優良參考資料的特色。(編者)
關鍵詞: 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台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檔案典藏單位危機管理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99p.
摘要: 檔案是人類智慧資產累積的成果,真實記錄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為後世留下真實、原始的歷史軌跡,更是體現知識經濟的重要資源。因此,對於檔案的妥善保存與有效開發使用,是發揮檔案價值的重要方法。而身處於不確定的年代,危機管理的觀念是十分重要的議題。如何在緊急突發的災難與危機中,有效降低傷害,並加速善後、復原及重建等工作,甚至在平日做好危機預防、偵測及演練等預防措施,都是現代組織經營管理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課題。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檔案典藏單位危機管理相關發展概況,進而結合實務需求與文獻理論,提出適用於我國檔案典藏單位之危機管理模式,以作為未來相關單位參考之用。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彙整檔案典藏危機管理之相關文獻,而後綜合使用個案研究與訪談,以分析及瞭解我國六個檔案典藏相關單位在檔案典藏危機管理工作所遭遇過危機之情況及相關危機管理模式。最後,結合文獻與所獲得之資料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與歸納,提出適用於我國檔案典藏單位之危機管理模式。根據本研究發現,提出的結論如下:一、主要檔案典藏單位對於危機管理多相當重視;二、整合式之危機管理計畫仍有待制訂,但零散規範眾多;三、政府機關在資通安全方面堪稱完備;四、管理階層常感心有餘而力不足,支援有限且基層程度參差不齊。最後,根據前述之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一、政府單位應重視檔案危機管理,並提供適當支援;二、建立我國檔案典藏單位危機管理經驗交流與合作機制;三、儘速制訂危機管理計畫,包括有:(一)進行危機偵測並加強預防;(二)定期舉辦危機管理教育訓練與演習;(三)危機處理須有SOP;(四)危機通報須迅速確實。(作者)
關鍵詞: 檔案典藏單位,檔案管理,危機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兒童故事屋家長消費體驗與消費意願實證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99p.
摘要: 體驗經濟時代,民間消費型態由「基本需求導向」漸趨轉向重視生活感受的「購買體驗與感動」。體驗與感動的精髓在於風格的意象傳達與美學體驗。在風格社會中,目前國內開始出現以體驗為主的「兒童故事屋」,藉由配合故事情境所設計的場景、音樂、燈光,將孩子帶進故事氛圍中,而兒童故事屋正是成功創造美學體驗價值,連結創意經濟與生活美學的典範。「閱讀是無時無刻的進行,它是在自然無壓力的輕鬆體驗中完成。」而兒童故事屋的故事情境與氛圍正是以最自然,富有童趣的創意空間,它融合了視覺、聽覺與觸覺的閱讀,激發兒童的學習樂趣,透過情境體驗創造了繪本閱讀的新價值。因為閱讀活動的型態不侷限於文本的閱讀或背誦,兒童故事屋的價值是可以更進一步帶領小孩子親身體驗繪本故事中的奇幻世界而走入文學的華麗境界。本研究針對現階段國內推廣閱讀風氣的兒童故事屋(台灣北、中、南地區兒童故事屋)探討其氛圍設計、消費體驗與消費意願的關連性、並進一步實證下列的研究觀察:(一)兒童故事屋的氛圍設計對閱讀體驗的影響為何?(二)以家長觀測的角度檢測兒童於故事屋的氛圍設計對閱讀回應為何?(三)兒童故事屋的消費體驗對消費意願的影響為何?本研究整合AidanChambers的閱讀循環概念與體驗經濟論述建構實證研究模型,透過執行樣本基本資料分析(敘述性統計)、量表驗證-含信度及效度分析、相關係數分析、複迴歸分析及整體架構分析,分析消費體驗對消費意願的影響。經本研究實證結果,結論如下:(一)兒童故事屋的氛圍設計與專業導讀者表現會影響小朋友在兒童故事屋的閱讀體驗。(二)兒童故事屋的氛圍、專業導讀者以及小朋友在該場域的閱讀體驗與閱讀滿意會影響兒童進行繪本的閱讀回應與成效。(三)家長的消費意願的決定會衡量兒童故事屋的氛圍、專業導讀者表現以及小朋友在該場域的閱讀體驗、閱讀滿意、閱讀回應等成效綜彙。兒童故事屋的出現可以反映出兒童的繪本閱讀不只在於著重知識的吸收;還有許多屬於心靈、情感、人格與態度的養成教育,本研究係國內首先針對兒童故事屋「消費體驗」的研究論文。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應用於兒童故事屋未來經營之參考,並做為衡量新興兒童故事屋體驗經濟模式的成效與指引。(作者)
關鍵詞: 消費意願,消費體驗,閱讀循環,兒童故事屋,繪本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新編音樂辭典,樂語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992p.
摘要: 本書以日文書為編譯依據,曾於1999年以《新訂標準音樂辭典》之書名出版,該書為二巨冊之綜合音樂辭典,為方便讀者攜帶,美樂出版社將該書加以縮小,於2008年分成「樂語」及「人名」兩冊出版。本書屬樂語部分,將原書所有譜例及重要圖片列入,全書依照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序,內容包括各種音樂術語,例如古典音樂、爵士樂、流行樂、芭蕾舞、一般樂器演奏及各國音樂概況等。書前有彩色圖片、編輯體例及主要參考文獻,書末附有華文筆畫索引。(編者)
關鍵詞: 音樂,詞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立高中圖書館機構典藏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98p.
摘要: 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獻探討、問卷調查及機構典藏系統實作,探討公立高中圖書館對於機構典藏的看法及現況,並以台灣大學圖書館根據DSpace修改而成的NTUR軟體於國立陽明高中進行實作,據以建構出公立高中圖書館機構典藏之流程。依據文獻探討、問卷分析及系統實作後,獲致以下結論:一、機構典藏是以學術機構為基礎(包含高中),收錄機構內全面性的知識作品,以數位化的方式,透過集中管理提供永久保存、組織、開放取用與傳播。二、超過八成的公立高中圖書館主任表示尚未規劃機構典藏。最大的問題為人力、經費及缺乏專業技術。三、八成以上的公立高中圖書館主任認為機構典藏是值得推行的。若在人力、經費、技術或政策上能有有效的解決方式,至少有七成以上的圖書館主任願意推動機構典藏。四、公立高中圖書館主任認為最重要的機構典藏項目為校史資料。五、公立高中圖書館機構典藏之建置流程:1.決定典藏內容;2.機構典藏系統評估;3.人力及經費評估;4.訂定政策及推動的時程;5.安裝及測試;6.上線及推廣。最後根據本研究結論,對學校圖書館、教育行政機關及機構典藏系統功能提出建議。(作者)
關鍵詞: 機構典藏,DSpace,高中圖書館,NTUR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研究輔助系統之設計與建置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96p.
摘要: 國內研究所的學生比例逐年上升,畢業後進入工作職場中的碩士學歷人數也同樣增加,研究所階段所培養的能力,對於在就業競爭上的需求相對越顯重要,強化這些能力的教學方法與資訊技術也是非常值得關切的。因此,本研究探討研究生在學業上的需求,利用雛形系統開發模式,針對研究生的需求,設計與建置一輔助研究生從事研究活動的雛形系統,給予研究生在學業及研究活動進行時,快速並且具有系統的獲取以及整理相關資訊,而且同時能夠加強整體研究過程的掌握。為了開發與建置一個研究生研究輔助系統,協助研究生從事研究工作的進行,本研究首先採用文獻探討方法整理出過去研究生行為相關探討的研究,作為系統規劃設計的基礎。依此研究歸納出研究生進行研究的歷程,並且分析在研究過程中,學生主要在於「資料」、「流程」及「溝通」管理上三方面的需求。依照使用者的行為模式及需求,配合研究的特性及限制,採取雛型開發方式進行系統的規劃與建置,以課程文獻管理與研究進行管理兩個子系統的設計來達成研究進行的輔助工作。系統在建置完成,並且開放使用者使用過後,對於系統的品質、使用的經驗及使用滿意度上進行調查評估,以此進行資料分析作為雛型系統修改的依據,完成階段性雛型系統的建置。(作者)
關鍵詞: 論文研究,研究活動,資訊系統,系統開發,系統評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經濟價值之探討:以台北市立圖書館為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96p.
摘要: 圖書館面臨經費的短縮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公立或者是私立圖書館。若圖書館能表彰自身在社會文化環境之外的經濟價值,對於爭取經費預算及擴大社會認同均有助益,若使用者能從圖書館的服務中獲益,從使用者效益的觀點出發,探討圖書館是否具有經濟價。本研究嘗試以條件評估法將使用者效益以貨幣化的方式來衡量,就是希望能讓社會大眾瞭解在我們生活中,視為理所當然應該提供資源與服務的圖書館所具有的經濟價值,並瞭解台北市立圖書館使用者的願付價格及其影響因素,進而推估台北市立圖書館的經濟價值及投資報酬。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台北市立圖書館到館的使用者為調查對象,研究結果如下:一、使用者在館內的停留時間平均為2.9小時,不侷限台北市市民。二、使用者對台北市立圖書館的評價高,且對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需求度最高。三、使用者對台北市立圖書館的付費意願不高,多認為已繳稅,圖書館的營運該由政府支付。四、影響願付價格(WTP)各自變數中僅年齡、婚姻、每月收入、整體評價t值達顯著水準。五、每人平均願付價格為313元,推估的總經濟價值為39億7千5百萬元,投資報酬率為530%。(作者)
關鍵詞: 條件評估法,願付價格,經濟價值,投資報酬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Wiki數位學習平台上的學習成效評估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95p.
摘要: 數位學習在早期的定義中,僅提供單向多媒體傳播,由教師設定學習進度,提供學習者依序進行學習。近來學者們則提出「開放的學習模式」,是由學習者自己創造出來的一個持續演進的學習環境,將知識分享給其他人,並且其他學習者也根據自己的經驗,加入不同的見解和看法,最後所有學習者個別貢獻的知識將可整合在一起,達成群體的共識。Wiki系統的特性相當符合開放學習的精神:透過Wiki系統所建立的Wiki網站可以提供多人同時在線上修改、編輯網站的內容等功能,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自由的在Wiki網站上貢獻自己的知識。Wiki系統也能夠透過相關網頁之間的自動連結功能,把代表特定概念的每個個別網頁,相互串連成相關概念的網頁,由參與的學習者共同建構成一個知識系統。因此,本研究將架構一個Wiki系統的數位學習平台,來探討學生在Wiki數位學習平台所經歷的學習歷程與成果。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大學部三年級同學,首先收集同學在Wiki學習平台中編寫過程和結果,以及在過程中產生的討論記錄,接下來利用問卷收集同學對於課程與Wiki平台的認知,並利用初步結果設計訪談大綱,進行各組組長的訪談,以質化的方式收集學生學習歷程的資料。最後將所收集的資料,依據教學目標分成認知、態度與行為等三個領域進行分析,並依照課程內容、Wiki平台與小組合作學習等三面向描述同學的學習成效。研究結果如下:(一)在課程內容面向的發現,使用Wiki學習平台進行學習能夠:1、加深同學學習印象;2、延伸學習的注意力;3、增加學習的廣度;4、高階或具討論性的課程較適合使用Wiki系統。(二)在Wiki平台面向的發現:1、Wiki學習平台能促使同學主動學習課程內容;2、同學在Wiki平台編寫課程相關內容,能增加學習成就感;3、同學會將Wiki學習平台作為課程相關資訊的知識庫。(三)在小組合作學習面向的發現:1、同學會因為參與Wiki的編寫而增加觀摩他人編寫內容的機會;2、在Wiki學習平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需搭配適合的學習活動;3、Wiki系統的操作不會造成同學進行學習活動的困難。(作者)
關鍵詞: 教學目標,Wiki數位學習平台,學習成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利用網路學習提升員工教育訓練成效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95p.
摘要: 一個企業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員工,如果員工擁有強大的工作技能與效率時,那麼企業競爭能力也會跟隨著增加;同樣的如果因為員工已經放棄學習或者是已無學習的意願時,那麼企業的競爭能力也會隨之降低。本研究旨在於研究利用網路學習來提升員工教育訓練的成效,希望能夠透過不同於以往傳統的學習方式,改用網路學習平台進行數位課程內容教學;同時利用網路24小時不間斷運作的便利性,能讓員工有效的進行員工教育訓練,並重拾對學習的熱忱。本研究透過實際課程進行及前後測量成績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成績部份員工經過網路學習後,成績均有大幅度的增加。在問卷部份有效問卷共有54份,使用SPSS12.0統計分析軟體為分析工具,分析結果顯示員工在使用學習和繼續使用方面都具有高度的滿意度和意願。(作者)
關鍵詞: 網路學習,員工教育訓綀,網路學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