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8169 - 1818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縮影系統資料處理
書刊名: 縮影系統資料處理
出版日期: 1970
頁次: 110p.
摘要: 本書旨在介紹縮影技術,從縮影技術之歷史與發展談起,並說明縮影系統作業之優缺點,縮影器材之種類,規格,與性能,常用縮影系統,及縮影系統應用等。書後附錄有:流程圖附號,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表。(編者)
關鍵詞: 縮影媒體,縮影技術,縮影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文參考書指南;Guide to Chinese reference books
書刊名: 嶺南大學圖書館叢書
出版日期: 1970
頁次: 977p.
摘要: 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通論及普通參考書、收字典、辭典、百科全書、類書、普通書目、叢書書目及索引、雜誌日報目錄及索引、雜誌日報目錄及索引,政府機關及學術研究機關目錄及指南等,下編為專科參考書、收圖書館學、新聞學、國學、經學、哲理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古物學、應用科學、藝術、文學等,共收2,081種。本書所錄之參考書,附有內容提要,間舉例以示其用法,並有一部分加以評語,同屬一類之書,則多比較其得失,論其優劣,每類參考書之前,間附通論,敘述此類書籍之意義源流與選擇方法,其已失時效之參考書多在通論中略為評述。(編者)
關鍵詞: 參考工具,中文參考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學要旨
書刊名: 圖書館學要旨
出版日期: 1970
頁次: 176p.
摘要: 本書說明圖書館學的原理,偏重理論的闡發,實際方法摘要略講,由於本書想特別說明圖書館的目的在於圖書的運用,表明辦理圖書館和所謂治目錄學者的不同,所以先從參考和閱覽說起,這是在編製上和一般現行圖書館學書籍不同的一點。全書的內容包括了圖書館的參考工作,閱覽及推廣,分類編目,選購與登錄,建築與設備,行政。由於本書完全為未受過圖書館訓練者說法,故於每章之後附有問題和參考書,並於全書之後附有中文名詞索引和西文名詞索引。(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經營,圖書館業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分類指南
書刊名: 圖書館參考用書
出版日期: 1970
卷期: 7
頁次: 133p.
摘要: 本書和現存的各種分類法雖不完全分立,但它卻有其獨立性,不受任何一種分類法拘束,對任何一種分類法均適用,本書並不討論要如何編排分類的系統,只是作為如何將圖書適當分類到一種現代分類法中各部的指導。全書有300條分類的規則,列舉四百多本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等書作為例證,每書均將作者,出版地和出版年加以記述。(編者)
關鍵詞: 分類規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應用表格傢俱圖說
書刊名: 圖書館參考用書
出版日期: 1970
卷期: 6
頁次: 126p.
摘要: 圖書館管理工作所需的表格、卡片、傢俱等,各有一定標準形式,編者就歷年來收集之具有代表性之卡表等約150種,加以分類整理,附以說明而成此書。全書分為兩部分,先述表格,再述傢俱,表格又分為行政作用,訂購、編目、流通、期刊管理等工作用之表格;傢俱亦分為一般工作用,流通工作用,典藏作用,期刊資料用之傢俱,並附圖片說明。(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傢俱,管理表格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自動化之結構式方法與系統製作
書刊名: 圖書館自動化之結構式方法與系統製作
出版日期: 197006
頁次: 123p.
摘要: 本文是以交大DEC-10計算機製作一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用來處理交大圖書館的部份業務。這個系統包括圖書輸入,目錄製作和圖書查詢等三個子系統。在製作本系統之前,採用「結構式分析與設計」對整個圖書館作業做一番全盤性的分析。結構式方法的目的是藉減少系統的複雜性與增加系統的可讀性以簡化系統的製作、測試、維護和擴展。本文分下述六章:緒論、系統分析與設計工具、結構分析與設計結果、系統概觀、檔案組織與資料結構、如何使用本系統、結論。(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自動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料管理學
書刊名: 資料管理學
出版日期: 1970
頁次: 222p.
摘要: 本書分為16章,從資料供應社的創立與發展、方針與目標、組織與人員、建築與設備、採訪與登錄、資料的分類、資料的編目、出納與閱覽、索引的編製、統計與報告,按先後次序,系統編排,總計十餘萬言,對於資料管理的理論與實務均有說明。(編者)
關鍵詞: 資料供應社,索引編製,資料分類,資料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幾個教學的原則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7005
卷期: v.11 n.6
頁次: pp.1,261-1,262
摘要: 本文係為美國製幻燈捲片「幾個教學的原則」的字幕翻譯。文中對於如何有效地縮短學生學習所需要的歷程、如何喚起學生對功課的興趣、讓學生思考的方法等問題提出不少建議。就文中所述,教師若要縮短學生學習所需要的歷程,應注意的事項包括下列七點:一、明瞭你所教的教材;二、喚起及維持學生的興趣;三、敘述簡要;四、講解要有步驟;五、要提示全部教材;六、要使學生思考;七、要有「藝人身手」與「演劇才能」。至於喚起學生對功課興趣的方法則有:一、要熱心;二、要講述個人的經驗;三、要把新功課跟舊經驗或未來的需要聯繫起來。使學生思考的方法有以下四點:一、發問;二、討論;三、鼓勵;四、實際去做。文中提到,為喚起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陳述的事項清楚明瞭,教師必須要有「藝人身手」。所謂利用藝人身手來使陳述的事項清楚明瞭,是指教師要能相當具體的表現他所要表達的主題,使學生對於學習過的東西更能牢記在心。(編者)
關鍵詞: 教學理論,教學方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十七年來的視聽教育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7005
卷期: v.11 n.6
頁次: pp.1,259-1,260
摘要: 本文論述我國視聽教育發展十七年以來的成果,以及日後尚待努力的方向。就文中所述,我國視聽教育的發展始於民國四十二年,聯合國文教組織派專家歐輔仁博士來華協助我國發展視聽教育。民國四十四年成立台灣教育資料館負責推行工作。「視聽教育」目前雖尚未普遍實施,但是已經為多數教育人員所認識及接受。作者指出,今後我們應獎助視聽教育研究之著作或實際經驗心得的出版,以使視聽教育書刊及有關的參考資料充實。在人員訓練方面,職前訓練、在職進修,協助第三國人員接受訓練等,都是應繼續的工作。此外,我們應當鼓勵工商界人士及學校單位自行製作視聽資料的教材,並加強影片的流通、教導視聽器材使用人員簡單的維修技術、多舉辦讀者使用意見調查等。最後,作者提出對今後視聽教育工作推行的四點建議,分別是:一、視聽教育課程應該列為師資養成教育的必修科目;二、培養視聽教育人才;三、增加經費,充實設備;四、加強舉辦在職教師的視聽教育觀摩會與研討會;五、各級學校成立視聽中心,各級政府設立視聽教育推行委員會;六、普遍實施視聽教育。(編者)
關鍵詞: 視聽教育,視聽推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視聽教育的範圍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7003
卷期: v.11 n.5
頁次: pp.1,226-1,228;1,255
摘要: 本文分為兩大部分,一為視聽教育名著的內容及目次介紹,一為視聽教育的範圍。就文中所述,視聽教育成為一門新的學科,歷史雖短,但發展卻相當迅速,而美國可以說是最早開始研究這門學問的國家。因此,為了解視聽教育的範圍,可先從了解美國近來出版的視聽教育名著內容目次著手。文中介紹的書籍包括:戴爾的[視聽教學法];哈斯與派克爾合著的[視聽教育輔助工具的製備與使用];根德爾的[視聽教材與技術];威悌克與司寇勒合著的[視聽教材的特性與使用];勃朗等所著[視聽教材與教法];克福爾著[視聽教學]。視聽教育研究問題的重點,大致有以下五點:一、視聽教育的理論;二、視聽教育輔助工具;三、視聽教育方法;四、視聽教育與課程關係;五、視聽教育行政,亦即視聽教育的組織、管理與推廣。(編者)
關鍵詞: 視聽教育發展,視聽教育理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日本的視聽教育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7001
卷期: v.11 n.4
頁次: pp.1,165-1,182
摘要: 本文包含兩部分,一為日本視聽教育概況,一為視聽資料在教學上的應用。在日本視聽教育概況方面,文中先介紹日本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演進,然後敘述視聽教育的現況。日本學校視聽輔助工具的製作、分類、設備及運用也在本文的介紹範圍之內。在視聽教學資料利用的說明上,作者分小學、初中、高中、大專院校、社會教育等各方面加以介紹,最後說明日本教育部視聽資料組的編制。就文中所述,一九五七年,日本教育部曾經出版「視聽輔助教育工具及設備的應用在社會教育」手冊,因此,在社會教育活動方面,應用視聽輔助工具建立了良好的基礎。其後,社會教育機構之一的公民館,在視聽設備方面亦一年一年的改善,而地方視聽資料館和教材服務中心的視聽設備亦在加強,結果,在社會教育的領域內,視聽教材和輔助工具的應用,已為視聽教育開拓了光明大道。日本學校較常使用的視聽輔助工具包括幻燈單片、捲片、幻燈機、地圖、壁形圖畫、唱片、收錄音機、教育有線電視、教育電視等。作者於文中還提到所謂的「紙戲」(picturestoryshow),它也是當地視聽輔助教育教材的一種。(編者)
關鍵詞: 視聽教育,日本視聽教育,視聽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視聽教育發展中的重要課題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7001
卷期: v.11 n.4
頁次: pp.1,111-1,112
摘要: 國內視聽教育的發展,在近數十年來有遲滯落後的現象。為使國內視聽教育發展能往正確的方向前進,作者特別在文中提出對今後我國視聽教育發展的幾點建言。重點包括:一、革新觀念,提高專用設備;二、講求方法,組成獨立體系;三、建立制度,擴大基層影響;作者認為,以現在科技的進步,只要我們能夠精心設計出一套視聽教育的專用設備,製造技術並非難事。視聽教育原本就是高層的結構,因此也必須隨時利用現代科學的成果,不斷地尋求革新。作者指出,以往視聽教育在教學方法上沒有成為一套獨立的教學體系,今後應該設法朝這方面發展。而這套新的方法,不妨稱做「視聽綜合教學法」(A-VComprehensiveTeachingMethod)。作者同時指出,一種新興的教育事業的發展,絕不能僅憑少數熱心家的提倡。建立視聽教育的制度,才能期待視聽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即使一時不能普及,至少也要在各級教育行政機關中,設置專科和專人,以責成其全面推廣工作;並須寬列經費,輔助各大專院校開設科系、以訓練視聽教育的師資和人才。(編者)
關鍵詞: 視聽教育,視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