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729 - 174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國土議題相關研究專題書目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9
卷期: n.129
頁次: pp.28-53
摘要: 經過莫拉克水災,各界皆強烈要求重新檢是國土規劃問題。悲痛中,筆者藉由文獻的整理,提供相關研究書目資訊,希望可作為圖書館員採購圖書之參考,研究人員亦可透過國家圖書館所建置的「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就學位論文所附錄的參考文獻來建構基礎史料,或從「政府研究資訊系統」(http://grbsearch.stpi.org.tw/GRB/)對相關議題作深入的回顧與前瞻性研究,希望能對國土保育有適切的助益。(編者)
關鍵詞: 八八風災,國土開發,國土計劃法,水土保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重新得力.閱讀:心理創傷與悲傷輔導專書選介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9
卷期: n.129
頁次: pp.21-27
摘要: 本文為因應「八八風災」之需,挑選近年來所出版有關「心理創傷」、「悲傷輔導」等相關議題的書籍,做一篇綜合型的背景說明與評介。介紹的書籍偏向一般、綜合性創傷、悲傷輔導,或與大型災難相關,盡可能以國外知名的代表專家,以及國內少數新近著作,本文精選13本;包含兩部分;以時間軸劃分成:1995-2004十年間,和2005-2009近五年。希望透過雋永且啟發人的書籍,陪伴災民走過喪慟和創傷。(編者)
關鍵詞: 八八風災,心理創傷,心理重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書號實名制施行後,對中國出版業的影響(下)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9
卷期: n.129
頁次: pp.16-20
摘要: 中國政府將在2009年實施書號實名制,官方主要的理念是希望能夠打擊書號買賣的問題,使得靠買賣書號而沒有足夠能力出版的小型出版社能夠遭到淘汰,讓實力好的優良出版社得以快速成長。不過在這個過程當中,由於書號實名制的審查過程冗長,需經過三次的審理,這將嚴重危害出版策劃的彈性,也因為整理速度的緩慢減少出版的速度。作者認為書號實名制未正視民營出版的需求,出版的生殺大權落到新聞出版總署的手上,給人「藉實名制,行禁書之實」的感覺。中國出版產業將面對的是更精緻細分的市場,規範的方式不該是更多形式的禁止和約束,而是化暗為明的因勢利導,所謂「相信人民,相信黨」,相信人民顯然才是第一指導原則。(編者)
關鍵詞: 書號實名制,中國出版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第三勢力壓卷刊物-《聯合評論》週刊介紹:兼敘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簡史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9
卷期: n.129
頁次: pp.13-15
摘要: 本篇介紹《聯合評論》週刊,從中兼敘中國第三勢力的運動簡史。基本上,中國的第三勢力運動,大致上可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為大陸時期的在野黨派與「民盟」第三方面之政治勢力;後一階段則為五○年代,以香港為大本營的第三勢力運動。國民黨北伐統一中國,開始實施「黨外無黨」的一黨專政,為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一些主張民主自由的有志之士,開始紛紛組織政黨組織抗衡,這些第三勢力黨派均標榜為國、共之外的的第三股政治勢力,因此國、共兩黨都曾積極爭取之。「民盟」在戰後國、共劍拔弩張的年代曾經居中擔任調和的角色,雖然最後調和失敗,但卻引起國際間,對這股以自由民主為理想之第三勢力團體的注意。而後由於蔣介石政權與美國逐漸交好,原本美國暗中支持的第三勢力最終也漸趨流散。五○年代之後的第三勢力是美蘇冷戰結構下的產物,他們憑藉著美國的援助,先後成立了「自由民主大同盟」、「自由民主戰鬥同盟」等組織,辦雜誌宣傳主張是他們最主要也最成功的工作,其中左舜生的《聯合評論》週刊是最具份量和代表性的,該刊的成立宗旨強調「將不逾越憲法的範圍,所追求的目標第一是民主,第二是民主,第三還是民主!」換言之,「憲政與民主」即為《聯合評論》的兩大基調。其中對於蔣介石違憲連任總統以及一連串白色恐怖事件,都有強烈周詳的批判。但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搜索不易,作者陳正茂先生十多餘年前承青年黨故主席劉子鵬先生餽贈整套原版《聯合評論》,今委由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復刻掃瞄出版,對兩岸三地學術界,於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之研究,有相當的貢獻及裨益之處。(編者)
關鍵詞: 第三勢力,國民黨,聯合評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凝視砌磚者的身影:林文寶與兒童文學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8
卷期: n.128
頁次: pp.46-49
摘要: 筆者曾於2008年9月發表〈臺灣兒童文學界的傳教士-林文寶〉,陳述林文寶教授在臺灣兒童文學的行誼與作為,如今緣於臺灣兒童文學碩博士論文的蒐集與整理,讓筆者發現了林文寶的另一個身份:兒童文學界的「砌磚者」。林文寶數十年來深覺「史料」在臺灣兒童文學發展中象徵的重要性,因此踽踽獨行的構築著基礎工程,在從事研究生論文指導時,總是讓學生從基礎研究開始,也就是從「人物」、「事件」、「作品」三方面,希望透過學術研究,留下任何可資借鏡的文獻。(編者)
關鍵詞: 林文寶,兒童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兒童文學的歷史與記憶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8
卷期: n.128
頁次: pp.4-14
摘要: 本文介紹了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重要歷史與重要人物,從1960年臺灣地區師範院校開設「兒童文學」課程開始講起,代表了兒童文學正式受到學術界的重視,甚至成為必修學科。作者引用洪文瓊在《臺灣兒童文學手冊》一書中,有「影響臺灣近半世紀兒童文學發展十五樁大事」,陸續介紹了東方出版社、國語日報、陳梅生等等十五個對臺灣兒童文學影響強大的因素。如今兒童文學研究所已經成立了12年,作者除了期盼在基礎研究上有更進一步的努力,更期盼能夠早日成立「兒童文學館」,並完成資料庫的建構。(編者)
關鍵詞: 兒童文學,林文寶,陳梅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New Era of Discovery星空探索:人與月球-國家圖書館、美國在臺協會主辦人類登月40週年活動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8
卷期: n.128
頁次: pp.40-45
摘要: 1969年7月20日,人類首次脫離地心引力登陸月球,為了紀念這一創舉的40週年,國家圖書館與AIT美國在臺協會共同舉辦「NewEraofDiscovery星空探索:人與月球」,特別邀請曾經進行5次太空飛行任務的美國太空總署退役太空人瑪莎.蘇.艾雯絲(MarshaS.Ivins)來臺分享她的太空經驗,並有李家維、孫維新等天文物理名師開講,帶領民眾目睹40年前,人類是如何脫離地心引力、登陸月球,並一窺百萬光年外的宇宙。(編者)
關鍵詞: 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登陸月球,天文學,NASA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傳播與虛擬社群專題探討之二:微網誌之理念與應用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8
卷期: n.128
頁次: pp.17-22
摘要: 拜Web2.0引領風潮所賜,越來越多人以部落格(網誌,Blog)向全球發聲,長期經營一個部落格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心血與時間。近年來,另一種時髦的微網誌大行其道,所謂的微網誌(Micro-Blogging),相較於一般的部落格,有其嚴格的字數限制,並且有以下四個理念與特色:一、文本碎片化、平易化。二、半廣播半即時的互動型態。三、媒體草根性更加突顯。四、更為個人化、私語化的敘事風格。文中並列舉出臺灣目前較知名的微網誌網站,以及透過微網誌推廣的事件,當微網誌成為重要的即時資訊轉播站,那麼未來微網誌在圖書資訊或資訊傳播相關領域的可能應用效益為何,似乎就更值得我們期待與持續探究了。(編者)
關鍵詞: 微網誌,Twitter,Plurk,Micro- Blogging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出版業的長青樹:劉國瑞先生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8
卷期: n.128
頁次: pp.15-16
摘要: 本文介紹了在臺灣出版業奉獻了近五十個年頭的劉國瑞先生,劉國瑞先生的出版經歷從門市與發行,甚至海外發行到簡體字書的銷售,都是開風氣之先,可說是臺灣出版業發展的縮影。劉國瑞先生起初是在聯合報工作,而後創立了學生書局和《書目季刊》,協助國語日報創立出版部,後來贊助出版《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其對出版業最大的貢獻是長期主持聯經出版公司。聯經出版公司比照民國初年的商務印書館成立編輯委員會,所有學術性出版品都必須經過嚴謹的考核才能出版。聯經出版公司開創了不少第一,例如成立第一間提供座椅的門市,國內第一間出版諾貝爾獎原著的出版社,成立第一間簡體書專賣店-上海書店,所出版的書籍也深受全球華人所喜好,劉國瑞先生這位幕後功臣功不可沒。(編者)
關鍵詞: 聯經,學生書局,聯合報,金鼎獎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科斯達文學獎的前世今生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5
卷期: n.125
頁次: pp.67-72
摘要: 本文介紹科斯達文學獎的由來與沿革,科斯達文學獎(CostaBookAwards)的前身是惠特比文學獎(WhitebreadBookAward),屬大規模的英國文學獎項之一,所涉及的文學類別相當繁複。1971年創辦時,惠比特文學獎的焦點放在三類作品身上,也就是當年度的所出版的小說、傳記和詩,隨後幾年間,獎項的結構不斷蛻變,直到1985年起,惠比特文學獎的形式才算穩定下來,共頒發六個獎項、五個類別。雖然在1999年和2002年,惠比特文學獎又都作了一些調整,但是最大的變化乃是2006年金主的交棒,從以投資娛樂事業為主的惠特比公司(Whitebread),轉到了柯斯達咖啡(CostaCoffee)旗下,所幸獎項的內容和評選方式都不變,只是將文學獎的頭銜改成科斯達文學獎,此外並強調年度代表作得主最後的得獎金額是三萬英鎊(合約新台幣150萬元),不下於柑橘小說獎(OrangePrizeforFiction)的風光。(編者)
關鍵詞: 科斯達文學獎,惠特比文學獎,英國文學獎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紙本,不再是閱讀的唯一形式:2009年5月臺灣出版趨向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5
卷期: n.125
頁次: pp.60-66
摘要: 紙本,不再是閱讀的唯一形式。全球大廠紛紛推出電子閱讀器,富士通彩色電子書FLEPia正式在日本上市,上海圖書館推出電子閱讀器試借服務,亞馬遜推出KindleDX。數位閱讀如今總算步入穩定的階段,眾多廠商投入開發電子閱讀器、電子紙,強化數位閱讀的特色與便利,內容的豐富性與延伸功能,也讓讀者更真實體驗數位閱讀與紙本閱讀大異其趣之處。當數位內容載體的閱讀器功能日漸完備,出版社也不該畫地自限,應該提供更有創意更有趣且適合在閱讀器上呈現的內容,豐富我們的閱讀風景。(編者)
關鍵詞: 數位閱讀,出版趨勢,電子紙,電子閱讀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絕響:從《月光光》兒童詩誌創刊到《臺灣兒童文學》季刊停刊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5
卷期: n.125
頁次: pp.4-6
摘要: 因為感傷《臺灣兒童文學》季刊隨著創辦人林鍾隆先生的過世而停刊,本文作者試從《月光光》兒童詩誌的創刊到《臺灣兒童文學季刊》的停刊,探討這兩份兒童文學刊物在臺灣兒童文學發展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定位;以及這兩份刊物在境外交流方面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編者)
關鍵詞: 台灣兒童文學,林鍾隆,月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