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705 - 171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千里「尋漢」歐美學人精彩開講「我的漢學奇幻旅程」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126
頁次: pp.17-19
摘要: 隨著漢學熱的延燒,許多西方學子不辭千里來台灣尋漢,針對此現象,國家圖書館舉辦「我的漢學奇幻旅程-與歐美青年學者對談」座談會,邀請了四位西方漢學新銳,從各自的「尋漢」路程源何而起以至於每位學者的研究興趣、主題皆在會談中和大家分享。國家圖書館館長顧敏認為: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盛行,當地的文字著作也愈多,藉由相互之間密集的了解,文化便愈發達,國力自然能隨之增強。未來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會依職以實際行動幫助歐美青年學者,實現其夢想,也期許漢學中心能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堅實的樞紐。(編者)
關鍵詞: 漢學研究,尋漢,文化交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另一個國際空間:啟動國家圖書館 國際組織資訊中心延伸服務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126
頁次: pp.13-16
摘要: 本文介紹「國家圖書館國際組織資訊中心」所提供的相關國際組織資訊服務,這項服務是由國家圖書館與國立政治大學聯手打造首先從計畫源起介紹,包括國家圖書館與政治大學籌辦的主要業務內容,接著介紹這項計畫的營運模式,此項計畫的目的在傳播國際資訊,提供研究素材,方便民眾及學者專家掌握國際脈動趨勢,搭起與國際社會接軌的橋樑。(編者)
關鍵詞: 資訊中心,國際組織,異地典藏,分散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胡適日記中的鄭毓秀:「讀人閱史」之三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n.132
頁次: pp.9-13
摘要: 鄭毓秀為民國時期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出色的革命家和女權運動鼓吹者,可謂開風氣之先的女中翹楚,儘管如此,胡適生前對鄭毓秀卻似乎印象極為不佳。本文為作者讀《胡適日記》而引發的一些追索與探源,其用意在試圖找出更接近事實的「真相」,以避象後人為名人寫傳,或基於崇拜心理,或為賢者諱,進而歌功頌德,踵事增華,以致離事實越來越遠了,甚至變成英雄「傳奇」了。(編者)
關鍵詞: 鄭毓秀,胡適,胡適日記,夏奇峰,王寵惠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品格教育要趁早:《孩子的美德書》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n.132
頁次: pp.49-52
摘要: 班奈特是一位教育家,在他心目中,「教育」就是培養有品格的人,各種美德,也是一個人精神力量的泉源,更是健全人生的基本素質,所以他特別重視品格教育。於是他在卸下部長職位後,發憤編一本能夠潛移默化讀者,增進孩童、父母親或所有教育工作者,對品格和美德了解和重視的書籍。本文描述班奈特《美德書》(TheBookofVirtues:ATreasuryofGreatMoralStories)一書的寫作過程及該書內容,及兒童版《孩子的美德書》(TheChildren’sBookofVirtues)的出版經過與內容比較。(編者)
關鍵詞: 品格教育,孩子的美德書,兒童文學,童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俗文學的守護者:江尚文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n.132
頁次: pp.4-8
摘要: 江尚文以雅號「肖梅」行世,為跨越兩代的文化界聞人,在王昶雄心目中是位「耿介拔俗的教育家」,也是「別具隻眼的民間文學家」。其作品種類繁多,包括劇本、小說、文集、童謎、傳統詩、白話詩等。本文介紹江尚文之文學基礎,及其「左手純文學,右手俗文學」之寫作歷程與才能。並描述江尚文與《臺灣藝術》的關係,及其《臺灣民間故事》、日文童謠〈嘉令〉與〈篦麻〉等作品。(編者)
關鍵詞: 江尚文,俗文學,臺灣藝術,臺灣民間故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傾聽人民的心聲:《抱怨是最好的禮物》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n.132
頁次: pp.39-41
摘要: 客戶是企業存在的理由,儘管因資訊科技的進步,滑鼠成為現代人的嘴巴,抱怨藉部落格將造成口耳相傳無遠弗屆的宣傳效果,但只要服務提供者真心誠意面對抱怨,提出服務補救方式,伸出援手貼心關懷,客戶都能接受錯誤而釋懷,抱怨是最好的禮物隱喻即此。同樣的,圖書館因為服務讀者而存在,與其對顧客施予小惠填調查問卷,不如重視抱怨。圖書館有不同類型的讀者,不同服務對象所產生的抱怨也有所不同,解決讀者問題千萬不能操之過急,應從抱怨找出服務的改善空間,時時審視,善用讀者抱怨,圖書館服務才能在高度的競爭環境下脫穎而出。(編者)
關鍵詞: 讀者服務,參考諮詢,抱怨,傾聽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在田野「玩樂」的人類學家:讀《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n.132
頁次: pp.36-38
摘要: 《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為「南島研究」學者蔡政良之作品。本文先介紹該書作者的學術背景與研究關懷,再簡述該書之內容。認為這不只是一本記述田野各種繁瑣事件的著作,從本書中更可窺見一位人類學家對於田野地的熱愛。可協助讀者感受人類學的意義,以及人類學家對社會的關懷。(編者)
關鍵詞: 南島研究,人類學家,田野調查,都蘭,讀書心得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向伏案寫作的九十歲身影致敬:宗教學巨擘休斯頓‧史密士教授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n.132
頁次: pp.22-26
摘要: 休斯頓‧史密士(HustonSmith)為《世界的宗教》(TheWorld’sReligion)之作者,該書出版迄今滿五十周年,銷售總量高達三百萬冊。在2009年5月,出版其回憶錄《探索的故事》(TalesofWonder),將多采多姿的一生作了一番完整的回顧。本文介紹休斯頓‧史密士之生平事蹟,及其對美國宗教界之貢獻,文後並附有休斯頓‧史密士著作書目及內容簡介。(編者)
關鍵詞: Huston Smith,探索的故事,宗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ISRC國際標準錄音錄影資料代碼:十年回顧.展望未來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n.132
頁次: pp.20-21
摘要: 國際標準錄音錄影資料代碼(InternationalStandardRecordingCode),簡稱ISRC,是聯合國「國際標準組織」(簡稱ISO)於1986年制定的一套國際性編碼系統。本文回顧1999至2009十年間,每年度有聲著作回報建檔數量。並介紹2009年為更符合業者需求及讀者的網路閱讀習慣,而對各業者進行的訪談,訪談重點著重於網站硬體設備的建置,及軟體服務功能改善。最後並提出ISRC之未來展望。(編者)
關鍵詞: 國際標準錄音錄影資料代碼,ISRC,編碼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出版機構名錄資料庫更新調查紀實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n.132
頁次: pp.18-19
摘要: 為配合國際ISBN總部建置發行「國際ISBN出版機構名錄(PIID)」資料庫以及「全國新書/數位資源e化服務平臺」出版機構資料轉檔及轉碼作業時程,國際標準書號中心進行「臺灣出版機構名錄網」之各項資料調查更新維護。本文主要介紹資料調查更新維護紀要,最後並提出未來規劃建議。(編者)
關鍵詞: 臺灣出版機構名錄網,國際標準書號中心,ISBN,國際ISBN出版機構名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美國權威參考書看我國出版工具書現況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1
卷期: n.131
頁次: pp.4-7
摘要: 美國圖書館協會「參考及讀者服務分會」(ReferenceandUserSourcesAssociation,簡稱RUSA)所屬的「參考資源委員會-藏書發展及評鑑小組」(ReferenceSourcesCommittee,CollectionDevelopmentandEvalutionSection)每年年底都會針對該年度的優良、權威工具書進行評選,最後公佈「TheBestoftheBest」,年度權威工具書書目,作為國內各大圖書館採購工具書的參考。本文簡介2009年度美國權威參考工具書入選的11種書籍,由這11種工具書,大概可以看出美國出版界在電子書與網路資料發達的年代,依然展現了豐沛的出版力。對照我國,由國家圖書館國際標準書號中心曾?賢主任的提倡下,自2000年起編印《臺灣出版參考工具書書目》,簡稱TRBA。今年TRBA的推選會議上,只能列出203種的參考工具書,若再扣掉17種號稱再版,實際上內幾乎無修改的各種動、植物圖鑑,事實上,連200種都不到,讓評審委員大嘆沒什麼書好選的。綜述這份清單,可以歸納出三點缺失:1.缺乏重量型的參考書;2.一窩蜂的短線現象;3.政府機關撐起工具書的編印主力。國圖的TRBA是由ARBA借鏡而來的,如今也將進入十週年,期盼這份書目,能給國內出版社更多的省思和努力的方向。(編者)
關鍵詞: ARBA,TRBA,參考工具書,權威參考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圖書館與法鼓佛教學院共推佛學知識的典藏與傳佈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1
卷期: n.131
頁次: pp.23-24
摘要: 國家圖書館於民國98年10月8日(星期四)下午3時,假國家圖書館188會議室與法鼓佛教學院舉行學術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前國家安全會議高長副秘書長(現為陸委會副主委)的見證下,由顧敏館長與釋惠敏校長簽署協議書,共同推動佛學知識之典藏傳佈與雙方資源共建共享,提供優質學習環境、支援學術研究。(編者)
關鍵詞: 法鼓山,佛學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