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717 - 172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標竿學習:98年度績優編目人員選拔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1
卷期: n.131
頁次: pp.19-22
摘要: 顧敏先生自就任後,對於編目工作即非常的重視,除了成立「書目骨幹小組」,積極推動書目服務的相關業務,對於編目人員的關切與鼓勵也不遺餘力。因此,國家圖書館為表彰各圖書館績優編目工作人員,激勵工作士氣,特舉辦「98年度圖書館績優編目工作人員選拔獎勵」活動,以提醒各界對於編目工作的重視,進而全面提升圖書館書目服務的品質。(編者)
關鍵詞: 編目館員,圖書館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華文出版市場區域競爭力分析:企業篇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1
卷期: n.131
頁次: pp.12-18
摘要: 本文分析兩岸四地,共105位出版人分別就當地出版企業競爭力進行評估,大陸、臺灣、香港與澳門四地出版人就當地的出版機構給予自評,企業競爭力評估的項目包含了出版企業的「選題企劃」、「出版運作」、「市場營銷」、「品牌塑造」、「文化凝聚」、「創新技術」、「人力資源」、「資金運作」、「多元發展」九項指標共54個細項評估,從這些具體而細微的表現上,可以看出四地企業競爭上的核心特點。《出版企業競爭力評估表》是現有對出版社競爭力評估較齊全的一份評估表,出版人可以為自己的出版社評分,並對照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規劃出針對性的培養計畫。不管優劣如何,臺灣出版社創新運作絕對是臺灣出版在華文出版市場卓越的生命力的關鍵所在。(編者)
關鍵詞: 華文出版市場,競爭力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選擇你的讀物:倫敦地鐵免費借書活動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0
卷期: n.130
頁次: pp.53-55
摘要: 今年2月間,兩個英國年輕人有鑑於以地鐵族為對象的免費小報內容貧瘠,讀完即丟,每天都在倫敦地鐵內製造大量垃圾,便發起了一個「選擇你的讀物」(ChooseWhatYouRead)運動(http://www.choosewhatyouread.com/),期能藉此提高倫敦地鐵族的文化素養。發起人克蕾兒.威爾森(ClaireWilson)和奧菲.包伊德(AlfieBoyd)找了專業人員設計運動標誌,並且在專門的網站、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網站上推廣「選擇你的讀物運動」,幾個月下來,活動大受好評。創辦人因為憂心地鐵族的內心被內容空洞貧乏的免費小報所侵蝕,甚至對於自己所讀得讀物不加思索,即使對於小報裡的人物毫無興趣,但卻對其生活瑣事聊若指掌,希望藉由「選擇你的讀物」活動,讓閱讀者能夠重新思索自己想要讀得是什麼內容的讀物,即使是花邊新聞,也不該是內容扭曲、無味的免費小報。今年7月紐約也發起了同樣的運動,看來即使相隔一個大西洋,愛書人同樣重視閱讀的自主性。(編者)
關鍵詞: 免費小報,倫敦地鐵報,CHOOSE WHAT YOU READ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連結經濟時代興起《Google會怎麼做?》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0
卷期: n.130
頁次: pp.49-52
摘要: 從Internet正式轉向商用開始,透過新聞媒體不斷報導網路的各種傳奇創業故事開始,網際網路這個名詞早已開始蔓延到全世界。然而諷刺的是,幾乎沒有任何企業、高階主管或是任何的機構團體,真正暸解如何在現階段的網路時代裡持續生存與壯大。他們一直保持著舊思維,以為只要控制內容、控制通路,就可以擁有消費者、顧客關係和注意力。然而舊時代已經過去,《Google會怎麼做?》的作者JeffJarvis認為,傳統的內容經濟逐漸被開放的連結經濟取而代之。在傳統內容經濟是靠控制和販賣內容來賺錢,但在連結經濟,只需輕敲滑鼠就能連結到內容,賣內容已經不能再賺錢了。作者提出的解藥是,學學Google創造開放的網路,Google用廣告來支撐點選與連結的經濟模式,越多人從Google連到有Google廣告的網站,Google就賺得越多。本書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部份,就是作者試著把Google對於連結、開放平臺的理念思維,延伸到各行各業的經營上。徹底改變對事業的認知,並且提出三項對於連結經濟的忠告:一、別只看見搖錢樹;二、讓顧客幫企業脫穎而出;三、靈活運用Google法則,以全新的思維與行動,乘著連結經濟的巨浪,再一次邁向成功之路。(編者)
關鍵詞: 網路經濟,Google,連結經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華文出版市場區域競爭力分析:產業篇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0
卷期: n.130
頁次: pp.4-9
摘要: 作者分析經過兩岸四地資深出版人對本地的出版環境所做的調查結果發現,很多人認為大陸出版落後於臺灣,但是整體的環境評比,臺灣出版產業環境競爭力是落後大陸的,這個警訊和危機應該提醒臺灣文化政策當局和產業界應當要對此現象關注並提出對策。華文圖書出版市場競爭力分析,主要是針對地區產業市場環境中的「五力分析」和出版產業在創意文化中的特性,進行區域性的競爭條件分析。(編者)
關鍵詞: 華文出版,產業競爭力,產業競爭環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不用讀書也能評?:《不用讀完一本書》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0
卷期: n.130
頁次: pp.47-48
摘要: 在生活中某些時刻,例如學校或是公司、教會的聚會,總有可能會被問到對於某本書的看法,有些人明明沒有讀過,卻大剌剌對於該書進行評論,談得頭頭是道,其實內心感到愧疚心虛,害怕對方看穿自己其實並沒有看過那本書。但是《不用讀完一本書》的作者皮耶.巴亞德說,不用對此感到羞愧,因為討論一本書,其實不一定需要讀過,皮耶.巴亞德認為和人討論一本書之所以可能,是因為一座「集體圖書館」存在,這世界上的書籍都隸屬於集體圖書館的一部分,都負責解釋某一塊領域的東西,憑藉著我們對於該書所討論之主題和方向的了解,也可以自行「虛擬」、「創造」、「推論」出該書的可能內容,再根據自己對可能的內容的看法給出意見,通常就能形成一份不錯的評論,權威才是讓評論書籍成為可靠的關鍵,而非讀這本書,人們是透過討論書籍來討論自己,書不過是藉以呈現自我的工具。(編者)
關鍵詞: 書評,讀書指導,讀書方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有所為的文化產業行動書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0
卷期: n.130
頁次: pp.45-46
摘要: 以英國政府為首所研發出來的文化產業政策,1997年成立「創業工業任務小組」,並於1998年級2001年提出「創意工業圖錄報告」後,「文化產業」遂而成為世界性的文化趨勢。臺灣的文化建設委員會曾針對「文化產業」提出見解,認為「文化就是生活,無法以統計數字控管或評鑑,因為文化所創造出的不只是經濟效益,還包括無形的附加價值。」既然「文化就是生活」,其所包含的範疇廣泛,「文化產業」自形成為一種生產、行銷和管理的局面。從事圖書出版多年的李錫東先生,見識過臺灣出版文化的起落興衰,也見證出版文化必須還原到最根本的策劃、行銷和管理,才能掌握文化產業的特性,體悟到文化產業的本質與特色,《文化產業的行銷與管理》和《文化產業策劃實務》這兩本文化創意產業導讀書,因為舉證明晰而落實成為具體有效的文化產業行動書。(編者)
關鍵詞: 文化產業,文化行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國會圖書館CIP編製範圍近況研析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0
卷期: n.130
頁次: pp.15-19
摘要: 本篇介紹美國CIP計畫的發展與編制範圍:出版品預行編目(CataloginginPublication,簡稱CIP)作業是圖書館界與出版業界通力合作,對新書以預先編目作業方式,在出版前即掌握、傳載書目訊息,嘉惠相關各界。美國國會圖書館為尚未出版的圖書,準備提供預編書目紀錄,美國CIP作業模式,大致採行接受國內本地出版品志願申請服務,並且維持出版前申請。經過這三十餘年來出版品類型的演變發展,美國已制定完善的CIP編製適用與不適用範圍,相信未來仍會隨著數位環境潮流的興起,對電子資源、數位出版品、電子書做出最妥善的CIP編製範圍的擬定。(編者)
關鍵詞: CIP,美國國會圖書館,LCCN,POD,WGFBC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絕版書到電子書:波特萊爾《惡之華》版本拾掇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10
卷期: n.130
頁次: pp.10-14
摘要: 作者從電子書的崛起探討絕版書「再生」的可能,其中最令愛書人殷殷期盼的作品,大概就屬19世紀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Baudelaire,1821-1867)生平唯一詩歌代表作《惡之華》(LesFleursduMal)。僅僅此部內容不到三百頁的小書,便足以使作者名垂不朽且超越了所有他的同代文人作家,就連日本小說芥川龍之介(1892-1927)也為之傾倒自嘆:「人生不如波特萊爾的一行詩」。原本早已絕版的名作,透過數位媒介的幫忙,讓一般人也可以看見珍貴原版書的掃描檔,作者私心的希望數位化的電子掃描檔可以接近十八、十九世紀歐洲古書的紙張墨色,摸起來可以感受到飽受時間侵蝕的歲月顏色與氣味,不過這種模仿過去的欲望,到底是實現了數位閱讀工具所帶來全新的廣泛可能性?或是反倒侷限了另一種新的閱讀經驗?言歸正傳,對於數位閱讀現象的思索,相信絕對不單只是選擇電子書或紙本書形式的抽象空談,許多論調說法固然都觸及到了某些重點,但卻可能忽略了也許是最根本的一環:如何幫助作者寫出更多好書?以及如何讓讀者找到它們?(編者)
關鍵詞: 波特萊爾,惡之華,絕版書,電子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八八水災與兒童繪本書目療法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9
卷期: n.129
頁次: pp.7-10
摘要: 「八八水災」是南臺灣近五十年來最嚴重的颱風災害,許多災區兒童在經歷過災難後紛紛出現如焦慮、緊張、失眠、等急性壓力反應等等的創傷後症候群(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因此,災區兒童的心理重建工作是刻不容緩的,除了有賴學校老師和志工、心理師的專業心理輔導和治療外,亦可透過兼具知識性紓解情緒功能的兒童繪本(picturebook),讓繪本故事中多元的角色人物扮演無形的重要他人,協助災區兒童轉移焦慮不安或恐懼等負面情緒,以陪伴其度過生命中的艱難關卡。本文針對災區兒童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推薦了不同的兒童繪本,讓災區兒童透過故事中主角與自身類似的立場與情節,轉移情緒並且從中學會正向思考,進而告別哀傷,日後災區兒童易能養成以閱讀作為日常休閒活動之習慣,如此當能有利於其人格健全之發展,進而能形塑和諧之書香社會。(編者)
關鍵詞: 兒童繪本,書目療法,心理治療,八八風災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悅讀寶島.取徑文學:評《台灣印象:台灣文學中的地區風采》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9
卷期: n.129
頁次: pp.59-62
摘要: 2008年文建會策劃主辦,聯合文學編輯出版的《閱讀文學地景》洋洋四大冊,光鮮上世,文建會為推廣以文學閱讀台灣的風潮,甚至架設了同名網站,舉辦一系列的藝文活動,臺灣文學一時間似乎在校園中成了熱門學科,《台灣印象:台灣文學中的地區風采》正好迎合這一波風潮,比起《閱讀文學地景》,《台灣印象:台灣文學中的地區風采》像是一道可口的開胃小菜,期望以小搏大,提供青年學子們充實文學素養的重要補給元素。作者就全書的編輯標準和文學內容進行了透徹的分析,認為此書所選的文章作家並不拘泥於一般所謂的大家、大塊文章,間亦穿插了幾篇文學獎中的優勝作品,搭配起來自有一番風味,在提供文學素養給年輕學子之外,也可以鼓勵長期一些默默耕耘文學寫作的作家們。(編者)
關鍵詞: 鄉土文學,臺灣印象,閱讀文學地景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一本令人感動的好書:青木新門《納棺夫日記》-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原案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909
卷期: n.129
頁次: pp.54-58
摘要: 《納棺夫日記》是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原案,作者青木新門本來開設喫茶店,但是後來因為醉心於寫作,未能專心經營,最終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偶然再找到一個「冠婚葬祭自助會」的徵人廣告而前往應徵,從此踏入殯葬禮儀的領域,從前人們大多將「納棺」的工作視為低賤的行業,作者將自己從事納棺工作的心路歷程,所看見的悲歡離合的故事,以及在工作中領悟到的生死觀念,寫成《納棺夫日記》。後來改編為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轟動全球,更榮獲奧斯卡金像獎外語片,讓全球觀眾為之動容,作者希望南臺灣八八水災的生還者,可以透過此書或是此片不同的生死觀,撫平對失去親人的悲痛。(編者)
關鍵詞: 納棺夫,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