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6045 - 1605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們為什麼提倡館際合作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12
卷期: v.5 n.2
頁次: pp.1-5
摘要: 所謂圖書館合作乃是指兩所或更多的圖書館彼此交換資訊和資源共享。本文自館際合作之歷史背景開始探討,如舉世聞名之法明登計畫(FarmingtonPlan),接著資訊時代來臨,使圖書館走上自動化的道路,而圖書館建立網路的主要原因是要使資源共享更為成功。國內之館際合作發展情形,在組織方面,成立了三個正式合作組織,在出版聯合目錄及索引方面,有六項主要出版品。展望未來,一方面應順應世界潮流,另一方面要配合國內需要,進行館際合作。作者以經濟、文化建設、圖書館自動化及國際關係等四方面來闡明館際合作事業的光明未來。(編者)
關鍵詞: 館合,館際互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館際合作的努力與現況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12
卷期: v.5 n.2
頁次: pp.12-14
摘要: 台灣地區館際合作之發展,自民國五十年代以來,共有六項辦法出現:一、公共圖書館館際互借合作辦法:由中央圖書館發起;二、大學圖書館館際互借合作辦法:由中央圖書館發起;三、科技研究機構圖書館館際合作辦法:由清華大學與中山科學研究院發起;四、基督教會大專院校圖書館館際合作辦法:以東吳、東海、輔仁、中原四校為範圍;五、中華民國人文暨社會科學圖書館及資料單位館際合作辦法;六、中華民國法律資訊交流合作組織章程。截至目前只有三項計劃仍在運作,且均以館際合作組織的名義存在,合作範圍不限於館際互借,尚具有多種功能。作者以為,台灣地區近年來圖書館事業有長足進步,館際合作在這種情況下,應是大有可為。(編者)
關鍵詞: 館合,館際互借,合作辦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精通理論諳悉實務:訪私立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系主任盧教授荷生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09
卷期: v.5 n.1
頁次: pp.46-52
摘要: 本文為訪問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系主任盧荷生教授之訪問記錄,盧教授首先表示,中等學生不利用圖書館,確是受升學主義影響;中等以下學下則未必是受升學主義影響;沒有升學主義,並不代表學生一定會喜歡上圖書館。讀者利不利用圖書館,不在於會不會利用,而是在於是否需要利用,亦即端視圖書館的服務能否滿足其需求。在教育任務方面,教授認為要努力的有:一、從基本上培養學生應變的能力;二、從發展的趨勢上認清未來的方向。館員一方面需具備各種知識,另一方面需加強尖端科技的訓練;此外,更須為學生建立正確的理念。教授並認為:從圖書館學整體來看,編目工作只是過程,只要手段合理、過程圓滿,最重要的是考量能否達成目的。如果能有相當程度的學科背景,則是提高目錄水準的最可靠助力,也是圖書館學校教學上值得努力的方向。(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人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的評鑑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09
卷期: v.5 n.1
頁次: pp.4-12
摘要: 作者首先介紹美國圖書館協會所制定的「公共圖書館標準」、「公共圖書館戰後標準」、「全國公共圖書館服務計劃」、「公共圖書館服務」、「公共圖書館系統最低標準」,說明這些標準是公共圖書館界編列預算、尋求經費支持援助,以及自我評鑑最重要的參考文件。接著說明評鑑的意義及其功能與重要性,而評鑑制度普通分為三層次:第一層為過程的評鑑;第二層為活動的評鑑;第三層為評鑑研究,並舉出兒童服務方面可能遭遇的不利因素,如:不可預測或控制的因素、熟練度、測試、工具及觀察方法的採用、回歸、消減六種。之後敘述評鑑進行的策略,以及兒童服務評鑑的實例,包括:北極星計劃、賓州普魯士郡Wolfshon圖書館系列的幼兒故事活動、維琴尼亞海灘圖書館的廣播活動、代表讀者的評鑑方法(theProcyMethod)、通材圖書館員的聘用、北卡少年中心的課後活動問卷等。(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評鑑標準,兒童讀者,服務評估,特殊讀者,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縮影圖書資料編目:兼就中國編目規則析論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09
卷期: v.5 n.1
頁次: pp.37-45
摘要: 自中國編目規則編訂公布使用後,不僅中文圖書編目工作有固定的格式,對縮影圖書資料的編目而言,亦有正式的規範。本文僅依「中國編目規則」第十二章「縮影資料」部分,擇其重要者,加以析述,介紹內容包括:一、適用範圍:說明各項規則適用於各種縮影資料之著錄。二、著錄來源:係指各款目著錄之根據。三、著錄項目:說明縮影資料目片應記錄的項目。四、標點符號:係指縮影資料目片著錄所使用之標點符號。五、著錄要領:指目片著錄的基本要領、組織次序及表示方法。文末並列舉各種目片範例,以協助讀者了解卡片標準規格,以及各種目片的基本格式與著錄要領。(編者)
關鍵詞: 縮影媒體,微縮資料管理,非書編目,編目規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技術服務作業之評估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09
卷期: v.5 n.1
頁次: pp.23-26
摘要: 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一般分成二種,其一是技術服務,另一是讀者服務,技術服務的終極目的,即是讀者服務,因此技術服務的好壞會影響到讀者服務的品質。為維持圖書館一定水準的服務品質,技術人員應常自我評估。技術服務工作,包括了資料的徵集、分類、編目、加工、裝訂等項,若以職掌來分,則可分為採錄、編目、期刊等若干部門。對於技術服務部門作業的評估,可以資料品質、質料數量、處理時間、花費成本等四項因素來進行。本文即以上述四項因素作為評估的原則,先分析技術服務單位的職掌及業務,其次分就資料的採訪與分類編目,列舉評估時應做的考量。在今日整體性的圖書館自動系統中,可利用電腦的整理、運算與分析的特性,提升工作品質,增強工作效率;以收事半功倍之效。(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作業評估,技術服務評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服務效能之評估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09
卷期: v.5 n.1
頁次: pp.16-22
摘要: 作者首先簡要的介紹圖書館效能與效率兩項概念,接著說明在圖書館效能方面的研究歷史,批評一般提出的圖書館效能評估方式的缺點,並舉出美國的兩位學者-杜蒙女士及先生(RosemaryRuhigDuMont,PaulF.DuMont)從系統觀念引導出一個有關圖書館效能評估的系統模式。其觀點有:效能是為達成圖書館所擬定的目的、是有效率的利用資源以充份表現服務成效、是充份發揮工作人員之能力,他們也因此獲得工作上之滿足感、是為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評估的方式可分為:以圖書館中的各項輸入為比較的依據、以各項工作是否達成先前擬定的目的為依據、以圖書館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為主要依據、以圖書館和社會間的關係為依據;接著介紹圖書館界所發展出來的效能評量之準則,以及評估所要遭遇的困難,最後介紹圖書館效能評估之系統模式,歸結影響圖書館效的因素是:圖書館本身、工作人員、使用者、所處的社會環境。(編者)
關鍵詞: 服務評估,圖書館評鑑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化中心圖書館的評鑑工作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09
卷期: v.5 n.1
頁次: pp.13-15
摘要: 由於成立地方文化中心為首創之舉,因此,行政院為輔導協助其業務之健全發展,曾通過由文人建設委員會會同有關機構邀請專家學者組成輔導小組,每年定期訪視各縣市文化中心,協助解決有關的專業及技術問題,更借助小組內圖書館專家多年的經驗,成立評鑑小組,擬定十類文化中心評鑑項目,包括:一、目標;二、人員;三、組織與管理;四、經費的籌措與應用;五、館舍、設備及館藏;六、活動的推展;七、社區的特色;八、研究發展;九、使用者權益的保障;十、文化中心主任對當地特質了解之程度。以上十類可說是涵蓋文化中心運作的所有條件,對於文化中心的圖書館部門完全可適用。作者更提出較基本的評鑑重點以為參考:一、關於人員、行政管理方面;二、關於採訪工作方面;三、關於讀者服務方面,以求在改進圖書館業務方面,更能發揮直接而立即有效的輔導功能。(編者)
關鍵詞: 文化中心圖書館,圖書館評鑑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的評鑑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09
卷期: v.5 n.1
頁次: pp.1-3
摘要: 作者首先舉胡適先生著「中國哲學史上篇」的內容以及管理學的觀點,說明收穫問題的重要,接著對大學(包括獨立學院)圖書館的評鑑加以論述。大學及獨立學院圖書館的評鑑,肇於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教育部所舉行的全國公私立大學及獨立學院各院系所教學實施的評鑑;在評鑑開始之前,教育部擬就一份「七十一學年度大學院校圖書館評鑑資料表」,先期分送各館填報,評鑑小組再作實地觀察比較。調查表中所列項目計有:一、學校名稱、創立年月、現有系所;二、學生人數,三、館藏圖書;四、經費預算;五、館舍;六、圖書館組織及作業;七、現有之編目規則、分類及所有目錄種類;八、館用主要參考工具書;九、採購方式;十、館員訓練方式;十一、發展計劃;十二、圖書館之利用等項目。(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評鑑,大學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淺談期刊文獻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06
卷期: v.4 n.4
頁次: pp.81-83
摘要: 學術期刊依出版者的不同,主要可分為三大類:一、學術團體和專門機構所出版的期刊;二、出版商出版的期刊;三、公司內部組織聯繫通訊用的內部期刊。作者除簡介此三大類期刊外,並探討現階段期刊出版及使用上的問題,如:一、出版延誤;二、由於出版成本昂貴及空間的需要,被編輯者限制論文的長度;三、同一學科的專門論文分散在許多種期刊上發表,造成瀏覽的不便,及個人無法訂閱許多期刊的困擾;四、評審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已有一些建議補救之道,如縮影期刊和抽印本的發行、專題選粹服務等。最後略述未來新科技將如何影響學術交流,使資訊的教佈更迅速、更寬闊。(編者)
關鍵詞: 期刊,期刊出版,期刊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期刊管理之組織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06
卷期: v.4 n.4
頁次: pp.75-80
摘要: 近幾十年來,期刊受到普遍重視,出版量遽增,期刊資料在圖書館中從原來微不足道的角色,一躍成為極重要之一環,期刊管理在圖書館業務中,具有高度之專業化特性。因此,本文主要介紹期刊管理之組織型態,文中首述期刊管理組織之發展歷史,從早期常附屬在採訪單位、編目單位或閱覽單位的型態,到後來應業務需要,有專門的期刊管理單位負責所有相關業務,期刊的管理已確立其不可動搖之地位。文中談到期刊組織應採集中制或分散制之議,作者就文獻分析,比較兩者之優劣,分列各項優缺點,供眾參考;同時討論自動化對期刊組織之影響,作者認為集中組織有助於整合專業,並有利自動化的推展。(編者)
關鍵詞: 期刊組織,期刊部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角色扮演:談圖書館中的非正式組織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06
卷期: v.4 n.4
頁次: pp.64-69
摘要: 首先討論正式組織的意義與重要性,說明了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最大的區別,非正式組織係指未經嚴密的劃分與刻意的設計,及法定的權利義務與明確權責關係而成立之組織,其重要性則有二點:一、其對正式組織有影響力。二、非正式組織才是真正的員工關係。接著談到非正式組織的產生,作者將之分為組織的因素(分工制度、機構本身的擴張、工作作息三項)、社會因素、個人因素三項闡述。其後探討非正式組織對機構的影響,分為以下二項,一、優點:有助工作的完成、減輕主管工作負擔、獲得工作的滿足感、提供員工情感發洩、提供回饋。二、缺點:抵制變革、角色衝突、順適、謠言。最後作者提出主管解決之道有四:解散、實施輪調制、參與、溝通,主管人員可以用些技巧來影響非正式組織,並有效加以運用以彌補正式組織間的意見溝通及協調行動途徑之不足。(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組織,非正式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