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6033 - 1604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出版現場瞭解著作權出版權
書刊名: 權利叢書
出版日期: 198705
卷期: 1
頁次: 278p.
摘要: 本書探討目前著作權及出版權的問題,內容分下列12項:出版契約的糾葛、出版契約的條款、著作權及其權能、刑事民事責任、抄襲、翻譯與著作權、印刷裝訂、書商、書店、作家譯者權益篇、讀者權益篇、胡適著作官司的啟示。(編者)
關鍵詞: 著作權,出版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光復後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史(1945-1977)
書刊名: 臺灣光復後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史(1945-1977)
出版日期: 198706
頁次: 303p.
摘要: 「全民教育」與「終身教育」為近代教育之重要趨勢,而公共圖書館正式具有這兩項功能的重要社教機構,因此世界各國均極力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端於清末明初之際,是政府及有關人士的努力之下迅速成長。臺灣光復後,首先受制於時局之艱困,嗣後又因不受重視,人員、經費缺乏,遂使公共圖書館事業遲滯不盡。本文就臺灣光復後至六十六年底公共圖書館事業之發展予以研究,以為未來發展之借鏡。全文凡分八章:首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範圍及方法步驟。第二章「臺灣光復前公共圖書館事業概況」,追溯臺灣公共圖書館之源起及日據時期之發展概況。第三章「臺灣光復初期的公共圖書館事業」,述說光復初期公共圖書館之狀況、接收、復員、改制等。第四章「政府遷臺後的臺灣公共圖書館事業」,包括圖書館法規的頒佈,縣是及鄉鎮圖書館(室)之設置,並兼述一般圖書館事業之發展。第五章「成長時期的臺灣公共圖書館事業」,此為民國五十七年後,社會教育逐漸受到重視,鄉鎮圖書館崛起,使公共圖書館呈現蓬勃生機。第六章「臺灣光復後公共圖書館的經營」,回顧公共圖書館之行整管理、館藏、技術服務、讀者服務、出版事業、館際合作等項。第七章「臺灣的私立公共圖書館」,專論私立的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及其貢獻。第八章「結論」,總結臺灣公共圖書館之發展,並提出建議事項以茲參考。(作者)臺灣光復以來的圖書館事業,首先受制於時局的艱困,嗣後又因未受重視,人員經費缺乏,遂使公共圖書館事業遲滯不進,本文就臺灣光復後至66年底公共圖書館事業之發展予以探究,以為未來發展之借鏡。全文分以下八章:緒論、臺灣光復前公共圖書館前事業概況、臺灣光復初期的公共圖書館事業、政府遷臺後的臺灣公共圖書館事業,成長時期的臺灣公共圖書館事業、臺灣光復後公共圖書館的經營,臺灣的私立公共圖書館、及結論。附錄有:臺灣光復後公共圖書館事業年表(民國34年至66年)等四種。(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臺灣公共圖書館事業,中國圖書館史,私立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北市國民小學圖書館(室)工作人員工作態度調查研究
書刊名: 臺北市國民小學圖書館(室)工作人員工作態度調查研究
出版日期: 198706
頁次: 197p.
摘要: 本論文主要目的在了解臺北市國民小學圖書館工作人員對於所從事的圖書館工作之態度,並進而分析影響國民小學圖書館工作人員工作態度的因素。在方法上兼採理論探討與調查研究。藉由理論及有關文獻的分析,並配合臺北市國民小學圖書館實際情況,編擬「臺北市國民小學圖書館(室)工作人員工作態度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調查對象包括臺北市123所國民小學167位實際擔任圖書館工作的人員。資料分析所使用的統計方法為:平均數差異顯著性考驗和多元迴歸分析方法。研究結果顯示,臺北市國民小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在學校圖書館功能與服務,以及圖書館工作與人際關係兩層面的認知程度最佳。影響工作態度的重要因素,計有成就需求、變異需求、親和需求和慈愛需求人格特質、年齡、性別、擔任圖書館工作原因、擔任圖書館工作年資、職位、圖書館學和視聽教育背景等個人背景,以及創造和人情組織氣氛。根據研究的結果,本文建議本文建議首應由教育部明訂國小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資格及養成辦法,其次,各國民小學應提供利於改善工作態度的工作環境和機會。(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行政,國小圖書館,圖書館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大學圖書館飲食服務空間探討圖書館的建築規劃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03
卷期: v.6 n.2
頁次: pp.9-17
摘要: 本文作者從圖書館內一個額外服務空間的設置,來探討建築規劃工作的意義和其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出一些參考性的解決方案。文中指出,就服務內容和空間規模而言,圖書館內的飲食服務空間約可概分為三類:一是提供正式餐飲服務的餐廳;二為提供一般冷飲及簡單點心、水果的福利社型飲食空間;還有一種則是簡單的販賣機室。在國外,圖書館飲食空間設計,通常是受到圖書館的規模、性質、開於時間、主管態度、以及圖書館與校園中其它建築物關係的影響。而國內,圖書館餐飲空間的規劃,則與使用圖書館讀者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文中,作者舉了東海大學與中原大學兩所學校的圖書館飲食空間設施為例,說明圖書館建築是否有必要規劃飲食空間。另外,作者也介紹了一些圖書館飲食空間在設計時可供選擇的類型。對於目前國內大學圖書館未規劃飲食空間的原因,以及相關的建築規劃問題,作者於文中也有說明。(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餐飲空間,圖書館建築,飲食空間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圖書館合作組織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12
卷期: v.5 n.2
頁次: pp.6-11
摘要: 本文首先介紹美國圖書館合作組織的歷史,以及幾個著名的圖書館合作組織,如:佛羅里達州圖書館系統、加利佛尼亞全州性圖書館系統及其服務組織、賓州地區圖書館網、新英格蘭地區圖書館資訊網、伊利諾州圖書館網、密西根州圖書館委員會、以及俄亥俄州圖書館網等。接著將州際合作組織依型態歸納為以下幾種:一、以國立圖書館為中心,結合區域性圖書館網;二、行政體系具有獨立自主的州際性合作組織;三、以書目中心為中樞,參與會員以合約繳費的方式,由該中心提供各項圖書館作業之線上服務;四、以區域圖書館學會推展合作組織。而以上這些合作組織的目的,乃是為全國性的合作網做準備工作;作者認為我國雖已有一些館際合作組織,但仍未發揮合作組織的最大效能,應積極推展該項業務。(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合作組織,圖書館網,館際合作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的現況與發展策略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12
卷期: v.5 n.2
頁次: pp.60-71
摘要: 作者首先就服務對象、經費、精神三方面討論公共圖書館的重要性。作者雖為我國公共圖書館在館舍的建築方面的快速成長感到高興,但亦提及其存在的基本問題:經費拮挶、館藏缺乏、人手不足、圖書分類編目未能統一、參考書目極度缺乏及讀者不能善用圖書館。並提出突破性的發展策略:一、採行企業化經營策略:加強行銷策略、分析讀者特質、採取巿場區隔、形成連鎖經營、加強公共關係、重視人性管理、不斷研究發展;二、極需解決的配合策略:制定圖書館法、建全組織體制提昇人員素質、寬列經費充實館藏、統一編目、加強利用教育、完成連線作業。最後指出對未來的五點展望:組織合理化、管理專業化、服務自動化、資源分享化、功能多元化。(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圖書館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談館際合作資料互借影印服務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12
卷期: v.5 n.2
頁次: pp.46-49
摘要: 本文敘述館際合作組織之緣起、館際合作基本工件要項─館際互借及影印服務功能,以及館際互借資料影印服務未能完全發揮功能之問題所在,如國內館內館藏資料不足,申請量急速增加,並集中於少數幾個大館、館際合作會員單位觀念偏差、處理館際互借申請案件的人力缺乏,館際互借資料影印使用的傳遞方式太慢。另外,作者提出館際合作資料互借與影印服務改進的方向:一、強化館際合作組織的功能;二、加強館際合作會員單位的共識;三、積極爭取最新科技電腦及快速傳遞設備。希望我國之館際合作業務不致侷限於圖書借閱與資料影印的階段,而能集中全國有限的經費和人力,透過合作採購、合作編目及館際互借,邁向館際合作資源共享的最高理想。(編者)
關鍵詞: 館際互印,館合,館際合作組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穩定中成長的「中華民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館合作組織」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12
卷期: v.5 n.2
頁次: pp.41-44
摘要: 「中華民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館合作組織」自民國六十七年開始籌備,七十七年式成立,會員由原有38個單位增加到80個單位,其宗旨為促進館際間人文及社會科學圖書資料之交流與利用。本文分別就館際合作的四個基本要項逐一討論該組織之業務概況。所謂四個要項為:一、合作採訪:人文組織目前尚無合作採訪之計畫。二、合作編目:民76年起各簽約圖書館可至中央圖書館查對系統書目檔。三、合作典藏:目前尚未實施合作典藏計劃。四、館際互借:偏重於資料的互借與複印。文末並對該組織歷史作簡單介紹,並附有「歷年會員單位類型分析表」及「歷年組織財務收支表」。(編者)
關鍵詞: 館合,人文館合,館際合作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線上電腦化圖書館中心:全球最大的合作編目網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12
卷期: v.5 n.2
頁次: pp.31-40
摘要: 俄亥俄大學圖書館中心(OCLC-OhioCollegeLibraryCenter),一九六七年成立於美國俄亥俄州。其主要任務在建立俄亥俄州五十四所大學圖書館電腦化書目資料網,以求共享編目資源。一九八一年更名為現稱:線上電腦化圖書館中心(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本文旨在介紹此全球最大的合作編目網,首先簡介其沿革、組織、包含會員、理事會及區域性圖書館合作網。其次陳述其目標宗旨與收費原則,接著介紹當時至民國七十六止,OCLC已開發之次系統,計有:線上聯合目錄、編目、館際互借、採購、期刊控制與通訊錄檔,各次系統以線上聯合目錄為主體,且提供全面的線上服務。最後敘述OCLC所提供的其它服務含書目資料轉換、各館自動化系統與中日韓文處理系統,文末略述OCLC之未來展望。(編者)
關鍵詞: OCLC,合作編目網,圖書館合作網,線上聯合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合作編目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12
卷期: v.5 n.2
頁次: pp.27-30
摘要: 本文就合作編目的意義,先對國內編製有關圖書、期刊的聯合目錄種類作一歷史回顧,再以民國76年中央圖書館邀集16所國立大學及學院圖書館推行「學術圖書館合作編目建檔暫行辦法」,進行自動化合作編目為實例剖析,針對該計畫利弊得失及對未來全國性書目網應具有之特性提出建議。合作編目的真諦,應是使用標準化的技術與工具,以彼此同意的方式進行書目資料與收藏地點的紀錄與交換,以「分擔責任,共享成果」。文中對於過去聯合目錄對合作編目之貢獻,分別就圖書、期刊及中國舊籍方面,加以簡述;而國立中央圖書館是國內推展合作編目最力的機構,其所作之努力,作者從三方面陳述: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學術圖書館合作編目建檔作業、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及國立中央圖書館電腦印製編目卡片及書目報表服務辦法。結論中,論及除中央圖書館規畫中之全國性書目網外,希望能見到其他區域性或專業性之合作編目出現,並能具備之下特質:精神上是平等互惠的、工具必須是標準的、編目資料品質的精良性、理想的方式是自動化連續作業、必須有良好的管理系統。(編者)
關鍵詞: 合作編目,國立中央圖書館,聯合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談合作採訪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12
卷期: v.5 n.2
頁次: pp.18-26
摘要: 館際合作的項目包括:合作採訪、合作編目、合作典藏、合作流通及合作推廣等。其中因合作採訪不單是採訪工作之分工與協調,更涉及圖書館的經營策略。因此是圖書館合作中最重要之課題。本文旨在探討合作採訪,首先說明館際合作的形成與合作採訪的由來,其次敘述美國圖書館在合作採訪方面的實例,如:法明敦計畫、拉丁美洲的合作採購計劃(LACAP)、「四八0號法案」專案計劃、研究圖書館中心及研究圖書館組織;隨後陳述圖書館自動化簡史及圖書館網之興起,並略述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的貢獻。最後作者就合作採訪,提出我國實行此計劃時,應注意之事項。(編者)
關鍵詞: 館際合作,合作採訪,圖書館網,RLIN,Public Law 480 Program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科技圖書館及資料單位館際合作組織之宗旨與發展現況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712
卷期: v.5 n.2
頁次: pp.15-17
摘要: 本文首先說明我國科技圖書館與資料單位館際合作組織的宗旨,因兩者都收集了專門知識與技術方面的資料,雖功能與業務互異,但相互配合發展,則貢獻必能大增。該組織於民國六十一年間,由宋玉先生發起組成,參加的單位包括中山科學研究院、清大、交大、成功大學、聯合工業研究所、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聯勤兵工發展中心、中正理工學院、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科會科資中心等。民國六十六年,在中央圖書館館長王振鵠先生擬議下,碓定組織名稱為「中華民國科技圖書館及資料單位館際合作組織」,民國七十四年登記為法人組織,以便具備強力的合法地位,迄民國七十六年,已有兩百零六個單位參加,文中並提及該組織現況及運作方式,認為其在資料流通與分享,以及舉辦各種研討活動方面,極具成效,最後勉勵成員繼續合作努力,完成圖書館的使命。(編者)
關鍵詞: 館際合作組織,科技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