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513 - 152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陳誠檔案》會議紀錄的史料價值-以〈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原會會議紀錄〉為例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8 n.2
頁次: pp.4-17
摘要: 本文以陳誠於民國47年至52年主持美援會期間的〈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會議紀錄〉為例,論述《陳誠檔案》中會議紀錄的史料價值。以尹仲容為美援會專任副主委及每月定期召開美援委員會議為陳誠第二度主持美援會的重大變革,顯示重掌美援事務的陳誠,有意藉著委員會議的運作,透過財經幕僚各展所長,充分討論,達成共識,並審慎決策。五年當中五十多次美援委員會議的召開,許多美援計畫先後在委員會議經過討論,並據以施行,這些建設或改革措施,且使得這五年被稱為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關鍵時期。陳誠對美援委員會議相當重視,儘可能主持會議,參與討論,提出原則性的指示。所有關於美援計畫的議程資料與會議討論決議情形,都詳載會議紀錄中,因此會議紀錄對於陳誠與美援的相關研究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作者)
關鍵詞: 美援運用委員會,陳誠,投資小組,尹仲容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央研究院院長檔案-以朱家驊、王世杰、錢思亮為例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8 n.2
頁次: pp.34-45
摘要: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保存的院史資料中以已故院長的個人檔案最為重要。朱家驊、王世杰、錢思亮三位院長,經歷了中研院的初創、重建與發展時期,對中研院的建樹至為卓越。三位院長檔案所具的史料意義,除建構院史外,更隨個人的精力,擴及政治、外交、教育、文化與學術等各個層面。早期為利於檔案的保存與推廣,彙輯專題出版史料叢刊;進入數位時代,則將檔案製成數位影像。(作者)
關鍵詞: 中研院院長,個人檔案,史料叢刊,數位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蒐藏臺灣土地與人民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蒐藏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8 n.2
頁次: pp.18-33
摘要: 本文主要說明國家級的歷史博物館不能只是國家宣揚國威的載具或追求文化認同的工具,而應以物質文化為佐證、呈現尊重多元族群及多元觀點論述的場域為目標。據此,文物蒐藏、保存及管理即是博物館最基礎且核心的工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係為國內唯一專責蒐藏研究臺灣歷史文獻史料及文物,且具備展示、教育及文化觀光功能的國家級機構。目前館藏文物4萬餘件,以臺灣常民生活史、臺灣各族群互動史及臺灣歷史發展相關之民族文物為蒐藏主題。重要文獻史料蒐藏包括與臺灣相關古地圖、西文書、日文書、古文書、老照片級明信片等;重要文物蒐藏包括臺灣常民飲食及生活器物、農村生活用具、百工器具、宗教禮俗文物等;另亦針對當代重要歷史事件或流行文化進行蒐藏。(作者)
關鍵詞: 蒐藏,文物保存,藏品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系統使用介面之親和性改善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8 n.2
頁次: pp.132-137
摘要: 檔案目錄是描述檔案內容和管理資源的詮釋資料,是民眾應用檔案的窗口,因此其查詢系統使用介面良窳對於檔案應用的成效影響頗鉅。因此,本文針對「全國檔案目錄查詢網」以及「國家檔案資訊網」的查詢介面親和性做探討,讓使用者能更輕易瞭解檔案、查詢檔案目錄和進而應用檔案。並於文後提出短期改善措施以及中長期改善措施。短期改善措施作法為新系統著重使用者的角度做改善,加強網頁內容歸類整理、使用說明、線上提問管道等等。中長期改善措施作法為將檔案目錄的內容和結構改善納入整體考量,以求檔案目錄管理與應用串接的適當性。(編者)
關鍵詞: 檔案目錄,系統介面,檔案檢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檔案典藏現況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8 n.2
頁次: pp.124-131
摘要: 本文介紹國家檔案典藏現況,分別從國家檔案徵集與典藏、國家檔案典藏現況及內容大意兩大主軸說明國家檔案的典藏數量、府院事務類檔案、國家安全類檔案、公共資源管理類檔案、財經事務類檔案,以及重大政治事件類檔案。作者僅就有關之國家檔案情形,整理大要供各界了解,冀能加速促進其後續開放與應用,以催生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早日誕生。(編者)
關鍵詞: 檔案徵集,檔案典藏,檔案類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回顧與前瞻-金檔獎暨金質獎評獎作業檢討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8 n.2
頁次: pp.116-123
摘要: 檔案管理是政府機關推動業務之重要基礎工程,機關檔案管理金檔獎及金質獎之設立本意,暨期望各機關藉著參獎,落實檔案管理分層輔導機制,並藉由獲獎之肯定及鼓勵,激勵檔案管理人員士氣。本文旨在檢討與分析歷屆評獎作業及評獎意見調查,以增進金質獎與金檔獎活動及獎項之效益,期望能藉由本文,讓未來的講評作業更精益求精。(編者)
關鍵詞: 金檔獎,金質獎,評獎作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辛樂克颱風水損檔案庫房、文件緊急搶救紀實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8 n.2
頁次: pp.110-115
摘要: 本文介紹於97年9月14日遭受強烈颱風辛樂克損毀的南投縣檔案庫房如何搶救文件檔案之過程實錄,文中說明搶救檔案的正確步驟,從庫房緊急除水至檔案庫房善後處理,最後召開「辛樂克颱風檔案緊急搶救檢討會」,終於修復寶貴的檔案,成功通過考驗,郭分局長認為有經驗傳承之必要,因此將此次緊急搶救過程及步驟的實務經驗做成casefile案例,以供各單位作為參考。(編者)
關鍵詞: 檔案搶救,檔案修復,檔案保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機關檔案保存年限審核實務概述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3
卷期: v.8 n.1
頁次: pp.98-103
摘要: 檔案是政府施政紀錄的歷史紀錄,透過檔案可忠實及完整呈現歷史的原貌。如何保留具永久保存價值的檔案,成為先進國家提升政府施政績效及保存社會記憶的基礎工作。本文就檔案保存年限區分表之意義與類型、機關檔案保存年限區分表審核實務經驗等方面詳予說明。(編者)
關鍵詞: 檔案保存,檔案鑑定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檔案價值鑑定作業經驗談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3
卷期: v.8 n.1
頁次: pp.92-97
摘要: 近年來檔案業務因檔案管理局的積極推動及法制面的日漸完備,使不少機關單位的檔案業務得以走出傳統刻板印象,經過創意價值後,更具文化意涵使得檔案有了另一層面的應用可能性。作者建議機關檔案保存及價值建地工作除了協助解決一般檔管行政問題亦可發揮文化資產鑑定保存之機制。充實價值鑑定核心功能,向外擴展至「提升保存、發揮價值」。本文除整理課程內容外,並嘗試從一般檔管人員作業實務的角度來發問,一方面將實際遭遇問題予以呈現,提出淺薄經驗供有意準備實施「檔案價值鑑定」之單位參考,另一方面也試著將此一制度適度發揮在解決檔管相關問題上面。(編者)
關鍵詞: 檔案價值鑑定,檔案保存,檔案管理,檔案加值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日本地方檔案館的檔案移轉與鑑定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3
卷期: v.8 n.1
頁次: pp.82-91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日本地方檔案館的檔案移轉與鑑定方式,由於日本實施地方自治,以都、府、道、縣等行政區域劃分方式來規劃各地方機關檔案管理業務,所以機關檔案各自有不同的方式管理。基本上來說,日本的檔案移轉與保存的過程與檔案流向牽涉到三個單位:檔案產生單位、檔案主管單位、檔案館。另外作者也提出日本地方檔案館的一些問題,例如:檔案從產生單位到主管單位,以及從主管單位移轉到檔案館的過程中常出現問題,此外檔案鑑定人員的專業能力有待加強、業務重疊都是日本檔案館目前所面臨的一些問題。雖然日本地方自治的概念強烈,各檔案館有自己的處理方式,但相對地,各地方檔案館的自主權也較大。反觀臺灣目前尚無地方檔案館的設置,因此日本的作法可供我國參考,作為檔案移轉與鑑定的借鏡。(編者)
關鍵詞: 檔案移轉,檔案鑑定,地方檔案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抽樣鑑定探析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9
卷期: v.8 n.1
頁次: pp.70-79
摘要: 無論政府組織、企業團體,甚而家族個人等,皆隨時在產生難以計數的文件,這些文件歷經時間焠鍊,並透過鑑定工作判別,具重要價值者則轉為檔案進入檔案館進行典藏;多年來,各種鑑定方法在不同的國家演變,為因應龐大產生之文件數量,檔案管理人員開始使用抽樣技術作為一種確定檔案價值的工具。本文特針對檔案抽樣鑑定進行概略性的探討,了解檔案抽樣的意義、方式與其所帶來之效益,介紹相關使用之案例,並提出一些在執行檔案抽樣時之建議與限制,以作為未來我國在檔案鑑定上之參考與依據。(作者)
關鍵詞: 檔案,抽樣,鑑定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有多珍貴?:古物類文化資產分級指定淺析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909
卷期: v.8 n.1
頁次: pp.56-69
摘要: 你以為「翠玉白菜」是國寶嗎?且慢!從文化資產保存法來說,目前「翠玉白菜」還只是具國寶或重要古物價值的古物。文化資產保存法將古物類文化資產依其珍貴稀有程度,及所具有之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及一般古物三個等級。本文嘗試對國寶、重要古物的分級指定做一次初步探討。(作者)
關鍵詞: 文化資產保存法,國寶,重要古物,一般古物,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