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4533 - 1454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視聽教育的演進與發展(上)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202
卷期: n.1
頁次: pp.3-11
摘要: 我國視聽教育,一說始於民國二十四年,另一說始於民國四十二年。民國二十四年,我國教育部與中央廣播電台合作實施所謂「播音教育」,由社教司推動,稱之為「電化教育」,即是「視聽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VNESCO),於民四十一年派美藉專家歐輔仁博士(Dr.Edmundf.Overend)來華,聘請嚴慶潤先生擔任助理。歐氏開設「視聽教育」課程,供師院學生選課修習;一面辦理教師在職訓練,一面由歐、嚴二位先生攜帶器材作巡迴宣導,於是開始「視聽教育」時代。後因歐博士的推動及籌措經費,方能向國外購買器材進口。歐博士亦主動向聯合國爭取到二個出國進修機會,以培訓人才。視聽教育館、國立教育資料館的相繼成立、師範學校直接辦理在職人員訓練、視聽教育研習會之檢討會成立等皆對日後之視聽教育推廣有影響。此外,對我國視聽教育的落實執行貢獻頗多的為艾亭博士(FranklingOetting)則對於「團體動態學」方法的介紹與實施,提供甚多啟示。此外,全省各國校辦理觀摩會、研討會,一時引發國校辦理視聽教育觀摩會的風氣。邇後的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聯合國國民教育改進五年計畫亦為視聽教育之具體推動計畫。隨著空中教學系統之成立,擴大了教育範圍。廣播教學、電視教學實現終身教育的理想。師院學生實習課程中需編寫「教案」(現改稱「教學設計」、或「系統化教學設計」),最初的教育是按照各科特定的「教學過程」編案,此過程千篇一律,非常機械。民國四十年間,因視聽教育的引進,發現更重要的是看採用何種「資料」或「教材」。當時大家集議改名為視聽教育化的「單元教學活動設計」,之後一些歸國學人則大力提倡「行為目標」。邇後因系統化教學設計國際性學術會議之召開、視聽教育專題研究之蓬勃及視聽教育實施概況調查研究出版皆使我國視聽教育到達成熟時期;進而開花結果。(編者)
關鍵詞: 視聽教育,視聽教育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選購教學用視聽器材的基本原則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202
卷期: n.1
頁次: pp.30-31
摘要: 選購教學或實習用視聽器材,應注意下列基本原則:一、完整規劃原則:不論是單件採購、整批採購或系統建立,都應有完整規劃。不僅選擇與採購要有完整規劃,更需考慮到推廣、使用、管理及維修問題。二、系統原則:要建立一個符合系統化分析或系統化的實施步驟,其流程如下:(一)器材需求評估,(二)條件及限制分析,(三)器材功能及條件設定;(四)器材資料蒐集,(五)器材購買與驗收,(六)使用推廣與管理制度建立。三、試用原則:要求廠商提供實物作展示、示範,依據列出的功能逐項檢查。四、售後服務與保固原則:採購簽約前,雙方一定要將各項保固及售後服務條件說清楚,要納入採購合約中。操作手冊與維修手冊均不宜忽略。(編者)
關鍵詞: 視聽器材選購,視聽設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迎接全數位聲音時代的來臨:由CD/DAT到Mini CD/DCC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202
卷期: n.1
頁次: pp.20-21
摘要: 自1877年留聲機問世後,人類即不斷追求以精確方式記錄高品質聲音的技術。1977年雷射唱片(CompactDisc,簡稱CD)製作技術成熟後,聲音媒體則由類比音訊(analogaudio)逐漸轉為數位音訊(digitalaudio),CD也因其具有音質清晰、聲道分離完美、動態範圍大、記錄時間長等優點而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聲音儲存媒體。本文旨在介紹數位化錄音媒體中的新產品,即1980年代出產之數位聲音機及錄音帶(Digitalaudiotape,簡稱DAT)、1992年推出之「可錄式迷你雷射唱片」(recordableminidiscsystem),以及小型數位卡帶(digitalCompactcassettetape,簡稱DCC)之構造與特性,供眾參考。(編者)
關鍵詞: 雷射唱片,錄音媒體,數位化聲音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視聽教育﹖教育工學﹖教學科技﹖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202
卷期: n.1
頁次: pp.12-19
摘要: 在我國,「視聽教育」一詞已沿用三十幾年,係源於民國41年,教育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訂技術援助合約,成立技術援華處,由美籍歐輔仁(Dr.E.F.Overend)擔任顧問,協助我國發展視聽教育,當時擔任歐博士秘書的嚴慶潤先生,首將AudioVisualInstruction譯為視聽教育,「視聽教育」之名詞遂於此時正式開始。雖在美國的文獻中,不易找到視聽教育(AudioVisualeducation)的出處,但在國內有關「視聽教育」的教科書與著作中卻有詳盡的譯義與說明。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產品的進步,今日國內許多人,對視聽領域和觀念已有更多不同的意義的看法。視聽一詞的泛濫,已到了令人眼花撩亂的地步。使得我國視聽教育需正名與重新定義。美國從1960年代就逐漸有學者提出教育工學(EducationalTechnology)或教學科技(InstructionalTechnology)等名詞。在多次爭論後,使得全美的視聽傳播界在1972年,將原來的視聽教學學會(DivisionofAudioVisualInstruction,簡稱DAVI)改名為教育傳播與科技學會(Ass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tcationandTechnology,簡稱AECT),將「科技」與「教育傳播」的兩個名詞結合。此名稱的轉變,也使「視聽媒體教學」和「視聽傳播」的時代進入了「教育工學」與「教學科技」的時代。多年來,國內所談「視聽教育」,無論是視聽媒體的設計、製作及視聽傳播方法的運用等都僅是其中的一部份而已。「教育科技」則是應用在廣泛的教育意義上,不若「教學科技」明確。而「教學科技」與學校教育的關係也較為密切。(編者)
關鍵詞: 視聽教育,教育工學,教學科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機讀編目的觀點探討我國編目規則的未來發展
書刊名: 從機讀編目的觀點探討我國編目規則的未來發展
出版日期: 199207
頁次: 53p.
摘要: 書目資料的轉換、輸入以及線上目錄的利用都與圖書館所使用的編目規則有密切的關係。從機讀編目的觀點來看,編目規則必須考慮電腦處理書目資料的特性。中國編目規則則在訂定之初,雖亦曾注意到電腦處理中文書目資料的特性,但基本上仍未能擺脫卡片目錄的約束。時至今日,無論機讀編目的理念或是讀者對線上目錄的期望都有顯著的改變,編目規則的架構、內容、目錄的檢索方式都有重新檢討的必要。本研究探討了機讀編目及線上目錄對編目規則的影響,對未來編目規則的發展提出建議,對主要款目的意義及其在線上目錄的角色也有所檢討。期刊編目一直是編目員感到困難的事情,本研究對編目規則中有關期刊的條文加以分析。在機讀編目格式中有些重複記載的書目資料,這些資料是可以歸併或省略的。標目的一致性是目錄所追求的目的,因此,權威控制就顯得重要,本研究探討了線上權威控制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線上目錄權威控制的設計。(作者)
關鍵詞: 機讀編目,編目規則,期刊編目,權威控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專業期刊文獻分析我國台灣地區的圖書館學研究
書刊名: 從專業期刊文獻分析我國台灣地區的圖書館學研究
出版日期: 199208
頁次: 171p.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利用書目計量方法調查我國台灣地區近十年來(民國7O-79年)的圖書館學研究。藉由分析14種圖書館學專業期刊中所發表的文獻,以瞭解圖書館學文獻的數量成長、作者分佈、研究性質、研究方法、研究主題、使用語文、是否有註釋或參考書目等特性,以及圖書館學引用文獻的數量、語文、資料類型、年代、所屬學科領域、最常引用的期刊等特性。本研究共得期刊文獻1342篇,引用文獻2639筆。研究結果顯示,在圖書館學文獻的特性方面,我國圖書館學文獻的數量呈顯著的成長;聯合著作的情形並不普遍;研究性文章所佔的比例偏低;調查法及歷史研究法是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資訊科學與圖書館自動化、讀者服務、各類型圖書館是主要的研究主題;沒有註釋及參考書目的文獻所佔的比例偏高;多數的文獻以中文發表。有關我國圖書館學研究的引用文獻特性方面,我國圖書館學研究的引用文獻數量偏低;引用的資料以英文文獻最多;期刊及圖書是最常引用的資料類型;引用文獻的年代以近五年內的資料居多;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關係最為密切;圖書館學文獻自我引用的比例偏高;LibraryJournal及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是最常引用的期刊。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一、加強國內圖書館界對於研究的重視;二、加強研究方法的訓練;三、採用其他學科領域的研究方法;四、成立專責研究發展部門,促進國內的圖書館學研究;五、鼓勵聯合研究計畫;六、加強圖書館學領域的內部通訊;七、定期對圖書館學文獻進行分析;八、圖書館學者應培養標示註釋及參考書目的習慣;九、國內的圖書館學期刊應附作者的身份介紹,並詳實刊出註釋資料。(作者)
關鍵詞: 圖書資訊學,書目計量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三面向探討公共圖書館組織效能之意義
書刊名: 從三面向探討公共圖書館組織效能之意義
出版日期: 199211
頁次: 130p.
摘要: 從組織的觀點而言,公共圖書館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必須對其所擁有的資作最佳的運用,並且注意其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關係。組織功能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機為瞭解組織關於其資源運用以及環境互動之情形,明其得失,進而調整組織、改善效能。本論文採用文獻分析法,擬達成以下之研究目的:(一)介紹組織效能之有關理論。(二)分析公共圖書館效能及其評量之相關文獻。(三)歸納上述文獻之內容,分別從公共圖書館之外在環境、決策內涵及組織結構等三方面探討公共圖書館組織效能之意義。公共圖書館組織效能的意義,簡言之,是以組織目標之達成為其效能之主要評量標的,兼顧組織對於其外在環境之調適能力以及讀者需求之滿足程度,期能以最少資源獲致最多成果。本文從三方面向探討公共圖書館組織效能之內涵:(一)外在環境。列舉公共圖書館外在環境因素,並從環境之本質,組織與組織間的關係,組織間交易的特徵亦及環境對於組織內在性質影響等四方面探究影響組織效能之要項。(二)決策情況。說明組織決策之內容,強調目標與計畫在公共圖書館組織效能上所扮演之角色。(三)結構安排。介紹公共圖書館內部結構之各種劃分型態,探討組織之分權化、專業化、形式化、控制幅度、組織的大小及工作單位的大小對於公共圖書館組織效能之影響。最後,本論文提供以下幾點建議:(一)釐清圖書館效能之意義誠實必要。(二)公共圖書館效能之模式有待充實。(三)公共圖書館多面向之性質應予重視。另,對本論文主題後續研究之建議,除在理論分析層面繼續探討,在實際應用方面亦有待推行,及從事實證方面之研究,方能促使理論架構更趨健全而有效。(作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圖書館組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古籍版本概要
書刊名: 國學精粹叢書
出版日期: 199210
卷期: 3
頁次: 152p.
摘要: 本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古籍版本學的內容、形成和發展以及版本鑑定等知識,並重點簡述宋、金、元明、清代刻本的特徵以及活字本、手抄本、稿本的區分與鑒別等。全書計十一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版本學的形成與發展、第三章:雕版印刷、第四章:版本的鑑定、第五章:宋刻本及其主要特徵、第六章:金元刻本及其主要特徵、第七章:明代刻本及其主要特徵、第八章:清代刻本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徵、第九章:活字版及其鑒別、第十章:抄本及其鑒別、第十一章:稿本及其鑒別。(編者)
關鍵詞: 版本學,版本鑑定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小圖書館利用專輯
書刊名: 國教輔導叢書
出版日期: 199206
卷期: 1
頁次: 245p.
摘要: 本書為該師院圖書館同仁及在校選修兒童圖書館學的校友共同彙集成輯的圖書館實用經營叢書,其內容包括:.花師圖書館巡禮/施冠慨.如何規畫國小圖書館/蘇國榮.小學之旅--圖書進館流程/楊麗娟.圖書流通統計表之編製與應用/黃坤隆.從潛在課程看國小圖書館/吳福源.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楊巽斐.如何指導兒童閱讀/林玉蓮.如何使圖書館趣味化、活潑化/何錦順(編者)
關鍵詞: 利用教育,中小學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科會研究獎助代表作微片檔目錄:人文社會及科學教育類民國75-80年度
書刊名: 國科會研究獎助代表作微片檔目錄:人文社會及科學教育類民國75-80年度
出版日期: 199209
頁次: 262p.
摘要: 目次序言...........................................................I凡例..........................................................II人文及社會科學類75年度.........................................................376年度........................................................2777年度........................................................5978年度........................................................8779年度.......................................................11980年度.......................................................155科學教育類75年度~80年度................................................197作者索引人文及社會科學類.............................................203科學教育類...................................................262
關鍵詞: 縮影資料,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編譯館建館六十週年紀念專輯
書刊名: 國立編譯館建館六十週年紀念專輯
出版日期: 199206
頁次: 627p.
摘要: 目次曾序趙序題詞李總統登輝先生題詞....................................一李副總統元簇先生題詞..................................二蔣秘書長彥士先生題詞..................................三陳資政立夫先生題詞....................................四李資政煥先生題詞......................................五郝院長柏村先生題詞....................................六劉主任委員真先生題詞..................................七朱部長匯森先生題詞....................................八毛部長高文先生題詞....................................九活動圖文紀念鴻文一、慶祝國立編譯館建立六十週年紀念─陳立夫............二三二、我參加過小學教科書編輯工作─對改進編輯的一點小意見─陳梅生..............................二五三、實施國民教育初期國民中小學教科書的編印─熊先舉....四三四、國立編譯館教科書資料中心成立緣起─曾濟群..........五三五、參加教科書編審工作四十年─郁漢良..................五五六、憶述編學社會教科用書往事─司琦....................七三七、蓬蓬勃勃的國立編譯館─為慶賀建館六十週年而作─劉英柏......................................九九八、國立編譯館和我─劉鴻喜..........................一○三九、花甲之慶話編審─辛勤耕耘,喜獲豐收─曹世昌.......一○五十、我對國立編譯館前館長王鳳喈博士的景仰和懷念─饒朋湘..............................一一五十一、漫說國立編譯館在臺組設的經過─張光耀..........一一九十二、個人主義之狂飆─兼賀國立編譯館館慶─江治華....一二七十三、我所知道的國立編譯館─姜增發..................一三三十四、五朝小兵憶往─孫彥民..........................一四七十五、國立編譯館六十週年慶呈諸同仁十韻─朱兼義......一六一學術論文一、中華文化與歷代小學教科書─吳鼎..................一六三二、編審數學教本之回億─趙良五......................一九一三、中國現代散文的成長─韓道誠......................二○九四、創造性教學法的探尋─彭震球......................二二九五、現代日本民族性─楊仲揆..........................二四五六、科學課程之聯接與統整............................二六九七、培養健康的「媒介觀」─鄭貞銘....................二七三八、我國歷年小學國語科教科書的探討─林國樑..........二八一九、從動詞的「論旨網格」談英漢對比分析─湯廷池......三六一十、對中等學校地理科教材應有的認識─王洪文..........四○三十一、廈門海滄的區域發展與抉擇─范允安..............四二五十二、實業計畫鐵路系統規畫之地理基礎─楊錫福........四七一十三、論科技教學資料中文化工作之推展─熊雲嵐........四八三十四、論杜詩之「沈鬱頓挫」─黃振民..................五○三十五、結構的教育人類學─詹棟樑......................五一八工作報告一、編印中華學術著作................................五六一二、譯述世界學術著作................................五六九三、編輯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及通俗讀物..............五七三四、編輯自然科學叢書................................五七五五、編訂科學名詞....................................五八一六、編纂工具用書....................................五八七
關鍵詞: 國立編譯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編譯館主編各類圖書目錄
書刊名: 國立編譯館主編各類圖書目錄
出版日期: 199206
頁次: 226p.
摘要: 類別一中華叢書二科學名詞三世界學術著作譯本四大學用書五五年制專科學校教科用書六高級中學教科用書七國民中學教科用書八國民小學教科用書九失學民眾補習教材十中國語文十一自然科學叢書十二學術專著十三教師參考書十四現代公民補充讀本十五定期刊物十六通俗讀物十七三民主義理論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