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4473 - 1448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現階段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應用有線電視的可行性探討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9205
卷期: v.33 n.5
頁次: pp.37-41
摘要: 因電視巨大的魅力及特殊的傳播效果,自西元1940年末,美國公共圖書館開始對電視的應用深感興趣,並開始應用「社區天線(CommunityAntennaTele-vision,CATV)」,服務讀者,以進行電視參考服務。而台灣自民國65年即出現「準CATV」,接著進行CATV的相關草案之討論。本文首先敘述有線電視在公共圖書館的應用,隨圖書館視聽專業人員多寡、經費的充足度及地方讀者的需求,其應用範圍大抵可分為三方面:錄影帶節目、資訊服務、館員訓練和館際會議。再則探討現階段國內公共圖書館應用CATV的視聽資源調查。作者於民國80年5月以問卷方式調查國內七座主要圖書館及十九處文化中心圖書館,了解CATV開放前後實施應用的可行性。所得結果可知大半圖書館同意視聽服務在圖書館的重要性,並對CATV新傳播媒體的應用有高度興趣。唯對於CATV的應用,在人力、物力(硬軟體設備)、財力方面仍有待克服的困難。惟有各公共圖書館及早體認實行的困難,共同合作且共享資源,相信公共圖書館未來應用有線電視不會只是個夢。(編者)
關鍵詞: 有線電視,CATV,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著作權法論著選目
書刊名: 著作權法論著選目
出版日期: 199205
頁次: 180p.
摘要: 凡例壹、分類目錄...................................................1智慧財產權.................................................1著作權作...................................................8圖書館服務與著作權........................................40電腦、軟體、通訊、科技與著作權............................42視體媒體、藝術與著作權....................................50貳、篇名目錄..................................................55參、著者目錄.................................................107附錄:收編期刊─報紙一覽表...................................161
關鍵詞: 著作權,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著作權法與圖書館經營
書刊名: 著作權法與圖書館經營
出版日期: 199210
頁次: 362p.
摘要: 本書為國立中央圖書館於民國81年5月26日至28日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的委託,舉辦「臺灣省八十一年度著作權法與圖書館經營專題研討會」的會議紀錄集。是項研討會主要目的希望藉透過短期研習方式,以充實圖書館從業人員對著作權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瞭解,進而提昇圖書館人員對著作權的尊重,並有助於對讀者的宣導與服務。全書內容如下:著作權法與圖書館經營專題研討會--始業式/曾濟群館長主持。建立尊重著作權相關智慧財產的經營環境--著作權法基本概念介紹/王全祿主委主講耿立群小姐整理。出版、發行、編輯、重製、改作、出租、撰稿、翻譯與著作權/呂榮海博士主講耿立華小姐整理。圖書館借閱、影印、展示相關服務與著作權/蕭雄淋律師主講宋美珍小姐整理。圖書館使用電腦軟體資料庫與著作權/陳家駿律師主講蔣嘉寧小姐整理。著作權讓與、權利歸屬及著作人格權/蔡明誠博士主講陳文貞小姐整理。侵害著作權民刑事責任--仿冒實務案例介紹/沈力維法官主講陳文貞小姐整理。圖書館錄音、錄影、視聽著作與著作權/謝銘洋博士主講鄧潔小姐整理。專題座談:「著作權與圖書館經營」/陳家駿律師謝銘洋博士共同主持曾賢先生整理。著作權法與圖書館經營專題研討會--綜合座談/王全祿主委曾濟群館長共同主持蔣嘉寧小姐整理。附錄(編者)
關鍵詞: 著作權法,圖書館服務,圖書館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規畫評核術應用於國內大學圖書館遷館規畫之研究
書刊名: 規畫評核術應用於國內大學圖書館遷館規畫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208
頁次: 172p.
摘要: 大學圖書館,肩負教學研究的任務,各項研究資源如潮水般湧入圖書館,昔日狹隘的館舍顯然不敷使用,遷建新館,解決空間利用的問題,即成為必然趨向。近年來,不少大學圖書館曾有遷館經驗,他們究竟採用何種規畫方式?遭遇哪些困難?實有研究之必要。本論文之研究目的有五:一、介紹規畫評核術之理論與方法,及在圖書館應用的時機。二、瞭解各館遷館概況,包括遷館原則、方式、流程及資源配置。三、調查各館之遷館規畫與實施情形是否一致?問題與影響因素。四、研究如何應用規畫評核術規畫遷館流程;並說明其實用性。五、藉各館的遷館經驗及規畫評核術之分析,供後來規畫之應用參考。根據五所個案圖書館遷館規畫之訪談調查結果顯示:一、各館大部份皆在新館軟硬體設備尚未完備的狀況下遷入。二、資源配置方面,五館皆偏重物方資源。最欠缺對於時間的控制。三、館藏測量的方法以逐架測量與分類測量最多。四、各館採用的遷館方式皆是館員自行裝箱搬運,輔以搬運公司。五、綜合各館的經驗,均認為影響遷館規畫實施成效之最大原因乃是人的因素。以各館規畫情形為實施規畫評核術之基本資料,結果可知:一、雖然各館情況有異,皆能將主要的遷館活動控制於臨界路線上。二、藉臨界路線之分析,可看出哪些活動對遷館流程具決定性影響。三、將非臨界路線之資源重新配置後,可控制其零寬裕時間。四、對於各館規畫未盡完善之處,藉實施範例說明如何修改網路圖,變動計畫資源以提高如期完成的或然率(PR),才能發揮規畫評核術的最大效用。(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規畫評核術,圖書館規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鄉鎮圖書館建築計畫準則研究
書刊名: 產業自動化--營建業自動化計畫成果報告,建築設計資料之調查及彙編/文化設施
出版日期: 199209
頁次: 106p.
摘要: 本研究是以本省各縣市鄉鎮圖書館的硬體設施為研究對象,探究目前鄉鎮圖書館在相關空間與設施的規劃、設計、使用、管理及發展上所產生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對民國七十五年以後,在大力推展鄉鎮圖書館建設的目標下,各縣市鄉鎮圖書館的實質狀況。本研究報告的主要對象為負責鄉鎮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行政主管及圖書館的管理者,希望藉此為他們提供鄉鎮圖書館相關的硬體設施在建設與管理方面的參考資料。內容分:.研究目的、內容與方法.鄉鎮圖書館的發展歷史、組織與業務機能.鄉鎮圖書館之現況與問題.鄉鎮圖書館之建築規劃.結論與建議本研究計畫成員包括計畫主持:關華山;共同主持人:洪文雄、陳格理(編者)
關鍵詞: 鄉鎮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台灣地區,圖書館建築標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如何設計與製作幻燈媒體(三)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212
卷期: n.6
頁次: pp.51-53
摘要: 見”如何設計與製作幻燈媒體(一)”
關鍵詞: 幻燈媒體,幻燈片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多媒體家族的生力軍:CDTV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210
卷期: n.5
頁次: pp.49-50
摘要: 互動式光碟系統(CD-I)自1991年底問世後,由於影音品質良好,訊息儲存量大、具有互動功能且操作容易等優點,已成為受寵之新媒體;許多國家之傳播、視聽、電腦及出版界紛紛投入研究發展人力,以加速其軟硬體的開發與推廣。另一方面,美國Commodore公司則推出基本架構與CD-I相近之CDTV(CommodoreDynamicTotalVision,簡稱CDTV)多媒體系統。CDTV係以CommodoreAmiga500電腦為基礎,結合光碟機的影音播放功能,與CD-I相比較,則更具擴充性且功能更完整。本文即針對CD-I與CDTV進行功能上之比較,除條列文字說明外,並列表說明之。(編者)
關鍵詞: 多媒體系統,CD-I,CDTV,互動式多媒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如何設計與製作幻燈媒體(二)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210
卷期: n.5
頁次: pp.44-48
摘要: 見”如何設計與製作幻燈媒體(一)”
關鍵詞: 幻燈媒體,幻燈片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媒體服務之標準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208
卷期: n.4
頁次: pp.34-39
摘要: 標準是一個規則或原則,可做為評估媒體服務品質的工作。早在1920年,美國NationalEducationAssociation&NorthCentralAssociationCollegesandSecondary即共同發展出第一個中等學校的國家標準:StandardOrganiza-tionandEquipmentSecondarySchoolsofSizes,之後各學會團體亦陸續公佈媒體服務之標準。本文對下列二種重要媒體服務做較詳盡介紹,一、InformationPower:GuideforSchoolLibraryMediaPrograms一本標準之前為序言與簡介,內容有八章:一、任務與挑戰;二、學校圖書館媒體服務;三、學校圖書館媒體專家:角色與責任;四、領導、策劃與管理;五、人事;六、資源與器材;七、館舍;八、學區、區域與州的領導。二、StandardsforCollegeandUniversityLearningResourcesPrograms:TechologyinInstruction2nded.(Washington,DC:AECT,1989)一本標準前面有兩頁的序與前言,正文部份分為三個部份:一、簡介;二、第一部份:標準;三、第二部份:自我評鑑。正文後有四個附錄:A.問卷樣本、B.器材折舊表、C.參考書目,以及D.參與工作人員名單。媒體服務之良窳是由全國一致的量化標準而來,在館舍、設備、人員、館藏或經費各項加以比較,亦即以資源的多寡加以評定之。目前媒體服務標準則朝向質化方面發展,我國標準之發展與美國相似亦是先有媒體館的標準,但特別針對媒體服務之標準則尚付之闕如。(編者)
關鍵詞: 媒體服務標準,媒體中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視聽室的管理與服務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208
卷期: n.4
頁次: pp.3-17
摘要: 本交由圖書館學的觀點與實務經驗討論視聽資料之採購、登錄、分類和編目、典藏和出納、閱覽與參考等管理與服務方面之問題,希望對各類圖書館視聽(教)室的經營有所助益。圖書館未來的趨勢將會走上資訊化,圖書館的視聽資料電腦化亦勢在必行。故文中作者提出數點建議,以因應未來視聽科技的發展:一、期盼新聞局嚴格規定出版商出版各種視聽資料時,務必在資料上或附書面資料,詳細記載編目上所需的資料,如錄影(音)帶之出版年;二、將視聽資料納入館際合作範圍;三、編製視聽資料聯合目錄,作為館際合作或其他方面合作之工具;四、培訓管理視聽器材及資料人才,使其擁有視聽媒體基本維修及編目的能力。(編者)
關鍵詞: 視聽資料,視聽室,視聽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如何設計與製作幻燈媒體(一)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208
卷期: n.4
頁次: pp.29-33
摘要: 幻燈媒體製作時必須知道幾項基本條件:(一)基本的攝影技巧,(二)色彩的基本認識,(三)字幕的製作方法,(四)幻燈媒體的設計、腳(劇)本的編寫、錄音和訊號輸入。本文即介紹幻燈媒體製作的基本條件。基本之攝影技巧包括鏡頭運用、實物攝影(畫面設計與光圈、景深)、翻拍與燈光調整。為拍攝不同狀況的情景,可運用長鏡頭或廣角鏡頭拍攝合適的景物。拍攝實物時須重視畫面設計,作者提出四點六線攝影構圖基本原則。光圈大小關係到拍攝畫面清楚範圍的大小,一般鏡頭光圈大,景深小,清楚的範圍就小;反之光圈小,景深大,清楚的範圍就大。文中亦介紹色彩平衡、色溫由來、矯正等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進行彩色攝影,由於光源不同,表現在景物上的色彩就產生差異,為了矯正差異,需進行色彩平衡(Colorbalance)的工作。色溫乃彩色攝影時在不同的光源下,色彩改變的程度。色溫對黑白攝影無甚影響,但對彩色攝影來說則很重要。此外,製作字幕幻燈片,或在幻燈片上疊加字幕,可以增加幻燈片的賞閱效果。幻燈片字幕的製作方法有三種:(1)強反差字幕製作法,(2)黑底白字字幕製作法,(3)透明片字幕製作法。最後作者敘述如何製作有聲幻燈媒體及腳(劇)本編寫、錄(配)音、控制訊號輸入等注意事項。有聲幻燈媒體的設計分為內容設計、視覺設計與聽覺設計三部份。內容設計首應決定適宜軟體表現型態,依內容安排起承轉合之情節結構。視覺設計應注意畫面構圖與文字幻燈片之文字安排。聽覺設計方面,其語言與內容需簡明有力、音效需符合實際,旁白語音速度以每秒3或4個字為宜,音調強弱依內容而定。幻燈媒體的腳(劇)本內容應儘量以簡單、扼要、明瞭的旁白為主。節目最好在15到20分鐘內,理想幻燈片約在60到120張之間。幻燈片放映時每一張幻燈片停留在銀幕上的時間,最少3秒鐘,最多不超過9秒鐘。編寫幻燈節目腳本常用單張故事卡或連續故事卡。文中亦列錄(配)音、控制訊號輸入時應注意事項,以供參考。(編者)
關鍵詞: 幻燈媒體,幻燈片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教學科技派典變遷談媒體服務觀與內容的革新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208
卷期: n.4
頁次: pp.18-22
摘要: 依據Saettler(1990)的說法,教學科技理論從發展至今至少已經歷四次派典的變遷(Paradigmshift):從最早期的媒體派典(Mediaorphysicalscienceparadigm)到系統或傳播派典(Systemorcommunicationparadigm),以至於60年代中期的行為科學(behaviorScience)以及70年代中期興起的認知科學(CognitiveScience)派典,覺悟到教育心理學對於設計媒體教學教材的重要。每一次派典的變遷都給予教學科技理論界相當的省思,而幾乎每次變遷也都在媒體服務的領域中激起陣陣漣漪。然而媒體服務三十年來的觀念與推廣,卻沒有真正跟上派典變遷的腳步。如今一部份的媒體教學從業人員已習知電腦多媒體注重的是人與電腦之間溝通互動的關係;而常運用新觀念設計電腦多媒體節目。但其設計仍停留在早期電腦輔助教學慣用模式中,此現象乃為著迷於新科技的「新媒體情結」,此情節仍暗藏在媒體中心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作者認為身負教學科技理念付諸實施重任的教學媒體中心,長期存在上述的媒體情結,值得此領域的從業人士警惕。文中亦就Salomon(1979)所提媒體屬性(mediaattribute)理論、Checkland(1981)所提軟性系統(SoftSystem)的觀念、Bhola所提的CLER模式以及作者個人觀點,提出四項問題的改革建議。(編者)
關鍵詞: 教學科技,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