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3765 - 1377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公共圖書館工作環境與館員工作倦怠之研究
書刊名: 台灣公共圖書館工作環境與館員工作倦怠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406
頁次: 176p.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的工作環境、館員工作倦怠情形、及工作環境與館員工作倦怠之關係,並據以提出建議,以供改善公共圖書館的工作環境、與預防館員工工作倦怠之參考。為達上述目的,首先透過文獻探討,分析工作環境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理論與實際研究,作為本研究的理論架構,其次,以修訂而成的「省縣市立公共圖書館工作環境調查問卷」作為調查工具,進行實證調查;調查對象取自台灣地區54所省縣市立公共圖書館(包括省(市)立公共圖書館、及縣(市)文化中心暨縣(市)立圖書館)的館員,共計406名。本研究的調查所得資料經平均數、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事後多重比較法、皮爾遜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後,結論如下:一、我國省縣市立公共圖書館,乃屬於「人際關係」佳(涉入程度高、同儕凝聚力高、主管支持性高)、高「目標導向」(高自主性、高工作導向、高工作壓力)、高「制度維持與改變」性(明確性高、控制性高、革新性高、物質的舒適性高)的工作環境。二、我國省縣市立公共圖書館的工作環境,因圖書館層級的不同-包括省(市)立圖書館總館、省(市)立圖書館分館、縣(市)文化中心暨縣(市)立圖書館,而存有顯著差異。其中,在涉入程度、同儕凝聚力、主管支持性、明確性、控制性、物質的舒適此六方面,皆以省(市)立圖書館分館為最高,而在自主性方面,係以省(市)立圖書館最低,至於工作壓力則以省(市)立圖書館總館為最高。三、我國省縣市立公共圖書館館員的整體工作倦怠,屬於中程度的工作倦怠-中程度的情緒耗竭、低程度的無人情味及缺乏成就感。四、我國省縣市立公共圖書館館員的整體工作倦怠、及其各層面的情形,因個人特質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存在。其中,25歲以下的館員在整體工作倦怠、及無人情味方面,顯著高於46-55歲者;未婚者在整體工作倦怠、無人情味、及缺乏成就感方面,皆顯著高於已婚者;大學以上畢業者的情緒耗竭顯著高於高中畢業的館員;圖書館學所、系、專科畢業的館員,在整體工作倦怠、及其各層面上,均顯著高於非圖書館學所、系、專科畢業者;未擔任行政主管的館員,其無人情味、和缺乏成就感,顯著高於擔任行政主管者;正式人員的整體工作倦怠、及情緒耗竭,顯著高於非正式人員;不滿意薪資者的整體工作倦怠、及情緒耗竭、無人情味,亦皆顯著高於滿意薪資的館員。五、我國省縣市立公共圖書館館員的整體工作倦怠、及其各層面的情形,因圖書館層級的不同,而存有顯著差異:省(市)立圖書館總館館員的工作倦怠、及情緒耗竭、無人情味、缺乏成就感,皆屬最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市立圖書館推廣活動彙編
書刊名: 台北市立圖書館推廣活動彙編
出版日期: 199408
頁次: 123p.
摘要: 目次壹、前言.......................................................1貳、實施要點與注意事項.........................................8一、節慶紀念活動...............................................8(1)寫春聯比賽暨書法比賽......................................8(2)元宵節燈謎晚會...........................................13(3)棉紙撕畫創作活動.........................................15(4)親情童玩製作活動.........................................18(5)中國結編織活動...........................................19(6)新詩創作暨朗誦比賽.......................................22(7)圖書館之旅活動...........................................25(8)螢火蟲之旅活動...........................................30(9)說故事接龍比賽...........................................32(10)查資料比賽...............................................35(11)好書交換活動.............................................38二、藝文活動..................................................43(1)「臺北市政大家談」公益系列講座............................43(2)「每月一書」系列講座......................................50(3)分類圖書館...............................................58(4)「書與樂的響宴」系列音樂..................................67三、才藝競賽活動..............................................69(1)拼圖比賽..................................................69(2)繪畫比賽..................................................70(3)徵文比賽..................................................71四、兒童活動..................................................76(1)小博士信箱................................................76(2)兒童科學活動營............................................78(3)義務林老師說故事活動......................................78(4)義務林老師兒童劇團........................................82五、特殊讀者活動..............................................87(1)視障者歌唱比賽............................................87(2)視障者象棋比賽............................................89參、各項活動相關表格..........................................93NO:CL:ITI:電子圖書館與資訊網路研討會會議論文集AU:黃世雄等SO:VL:YR:民83.12PG:168pp.PY:199412DT:會議論文LA:中文KW:【目次】I-1、談全面資訊化的技術與應用------------------------------黃世雄I-2、電子文件傳遞------------------------------------------蔣嘉寧II-1、資訊網路時代的圖書館利用教育------------------王美鴻、丁崑健II-2、從Internet與網路資源搜尋系統的應用─淺談圖書館在國家資訊基礎建設的角色扮演--------------------------卜小蝶III-1、增進電子圖書館效益之道:由網路化文件資料之應用談起----黃鴻珠III-2、從OhioLink看「電子圖書館」理念的實踐-----------------童敏惠IV-1、以人為本的資訊服務------------------------------------曾慧佳IV-2、線上檢索之錯誤行為探討--------------------------------黃慕萱
關鍵詞: 圖書館,推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市立圖書館參與老人識字教育之研究
書刊名: 台北市立圖書館參與老人識字教育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406
頁次: 137p.
摘要: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人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公共圖書館也愈來愈重視對老人的服務。而老人受教育的潛能已受到教育學者的肯定,因此老人教育日漸蓬勃發展。其中老年文盲是極需要受教育的人,但他們的教育需求往往被忽略,而他們的教育需求中最基本的一項,就是識字教育。美國全國高齡化協會(NationalCouncilonAging,簡稱NCOA)曾針對老年文盲問題而舉辦一個為期兩年的「老人識字教育方案」(LiteracyEducationfortheEdlerlyProject,簡稱LEEP),此方案的理念為結合既有的老人服務架構與成人識字教育專家,來提供老人識字教育的機會,深具啟發性。而比方案的經驗與成果也提供了老人識字教育發展的一個典範。從文獻中發現美國的公共圖書館對成人識字教育的推展,頗有貢猷。由此可知公共圖書館確實具備參與成人識字教育的潛力。此潛力若末被發展,實屬可惜。故研究者以台北市立圖書館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及訪談,以瞭解該館目前為老年文盲提供服務的現況及困難所在、對老年文盲問題的認知程度以及對公共圖書館參與老人識字教育的看法。訪問對象包括;館長及各分館主任、推廣組及成人教育資源中心的人員。本研究的問巷內容主要可分為四大部份:一、基本資料;二、受訪者的理念、認知、及服務意願;三、參與老人識字教育的益處與困難;四、對台北市老人識字教育發展的意見。調查結果如下;台北市立圖書館目前為老人或文盲提供的服務都不多;受訪者在理念上大多同意公共圖書館應該參與成人識字教育,但在實行上則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受訪者對服務區域內的老年文盲問題認知度普遍不高;服務老年文盲的意願與並不是很強。對於公共圖書館參與老人識字教育,受訪者較同意的三項益處為「使用者增加」、「可加強與其他機構的連繫與合作」、及「有助於提高社區地位」,被最多受訪者選出來的三項障礙為「經費不足」、「人力不足」及「對社區中老年文盲缺乏瞭解」。受訪者認為最適合籌畫台北市老人識字教育的單位為台北市教育局,最適合辦理老人識字教育課程的單位是國民小學附設補校,最適合辦理老人識字教育的場所是各級學校教室。對台北市推展老人識字教育的建議包括;成立專責單位,專人專案辦理;有計畫地培訓人力;場地要普及化;教材教法要生動活潑、須加強與公共圖書的連繫以及對大眾的宣導等等。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古籍超文件全文資料庫模式之探討
書刊名: 古籍超文件全文資料庫模式之探討
出版日期: 199412
頁次: 229p.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在探討古籍之知識結構,及如何在計算機中以超文件系統處理之。系統初期目標希望達到下列各項:(一)建立古籍資料庫引擎(二)建立中文標誌功能(三)建立資訊連結功能(四)建立特定屬性超文件式一瀏覽功能古籍資訊本身即具有超文件之特性,研究古籍者所需利用之資料包指古籍之正文資訊、古籍之傳注資訊、古籍之版本資訊、古籍之校勘資訊,以及其它相關之參考文獻與參考書目,而上述資訊又具有多版本之性質,所以,以超文件系統建立古籍資料庫,使相關資訊得以連結運用,最為合適。因此,本論文希望藉由此超文件系統解決下列古籍資訊問題:(一)古籍之版本資訊1.建立古籍各版書誌資料庫2.反向建立古籍之版刻沿革表3.雕版原貌之呈現4.不同版本正文之參照瀏覽(二)古籍之校勘資訊1.呈現不同版本間之文字差異2.各家校勘意見之呈現(三)古籍傳注資訊1.正文之瀏覽導行及其相關注釋之呈現2.各家注釋之導覽、導行、檢索3.按注釋之性質導行、檢索各類注釋(四)古籍之全文檢索1.可以書名、作者、地名、朝代名、主題語詞檢索2.可似關鍵字檢索3.可做古籍之輯佚(五)相關參考書目與參考文獻的提供本論文之研究方法有三:文獻分析法、人工智慧及實驗法。研究結呆除實際提供可用之超文件系統外,並對古籍文獻學資訊、文心雕龍等作了深入的內容分析,以建立古籍相關資訊之連結與導行模式、古籍之通類知識樹狀結構、超文件系統模式,並分析古籍相關資訊體例,作為設計自動標誌系統之知識規則,同時建立三種不同版本之文心雕龍超文件資料庫,以驗證本系統之可用性。文後並舉出本研究尚未解決之問題,及超文件全文資料庫應進行之相關研究,以為未來研究之建議。(作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探討電子出版的策略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n.42
頁次: pp.47-49
摘要: 電子出版(ElectronicPublishing)在近年間成為出版業的熱門話題,電子出版將會為出版業帶來新機會,開展新市場,但同時亦帶來新挑戰。電子出版與一般圖書的編輯製作流程有很多不同處,製作光碟的成本與圖書亦截然不同。此外,傳統書店亦缺乏電腦設施及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作電子出版物展示,故直接影響其銷路。中文敘述電子出版市場的來臨,大多是決定於有沒有質素優良的產品及其數量。亦即取決於中文出版界的決心和視野。以儲藏數據資料的光碟為主流的電子出版平台,將會成為普及的設施,其中亦可分為與電腦配合的唯讀光碟(CD-ROM)及與電視結合的多媒體互動光碟(CDI,3DO)等兩種方向。出版業界首應認真了解電子出版的實質內容,其它就是釐定參與電子出版製作的方案。出版業界在多媒體的潮流下必須清醒地認識電子出版絕不單是一個科技問題,過分把注意力放在技術層面上是本末倒置,應關心的是如何結合新科技以表達資訊,使讀者更為滿足。(編者)
關鍵詞: 電子出版,多媒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規畫電子出版品新事業(下)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n.42
頁次: pp.40-43
摘要: 見”規畫電子出版品新事業(上)”
關鍵詞: 電子出版品,電子出版事業,電子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評著作權法有關出版方面的修正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n.42
頁次: pp.31-38
摘要: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內政部為因應台灣加入GATT,再度修正著作權法,本文探討並分析此次著作權法與出版有關的修正,文中共分下列十一項說明;一、主管機關;二、發行的定義;三、有關考題不得擁有著作權問題;四、有關聘雇完成的著作;五、同一性保持權問題;六、刪除讓與價格及使用報酬最低標準的規定;七、刪除翻譯權強制授權的規定;八、刪除任何著作權登記的規定;九、刪除製版權規定;十、公共財產的復活規定;十一、有關未來加入GATT翻譯權的過渡條款問題。作者最後說到:著作權法與出版關係密切,在民主法治社會中,法律的修正不是由上而下的,而是由下而上的,出版界應勇於表示意見,事實上還有許多與出版界有關而沒有修正到的法案。(編者)
關鍵詞: 著作權法,出版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配合TRIPS修正著作權法對出版業之影響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n.42
頁次: pp.27-30
摘要: 隨著烏拉圭回合談判之達成最終協議,各國又決議將於八十四年一月一日成立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取代GATT成為推動今後世界貿易之運作與經濟發展之國際組織。而在GATT轉型為WTO之過程中,與出版界關係最密切的,就是「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作者首先談到TRIPS有關著作權之重要規定,分下列兩點說明:一、TRIPS之原則:包括最低保護標準原則、國民待遇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等項;二、TRIPS對著作權所規定之保護標準:透過此種准用伯恩公約標準之規定,使得伯恩公約可直接對所有TRIPS會員國直接發生影響。其後談到我國依照TRIPS修改著作權法之進度與重要規定,文中分配合TRIPS所做之修正與因實際需要而做之修正兩項加以討論;最後作者探討出版業者如何因應TRIPS與著作權法之再度修正。(編者)
關鍵詞: 著作權法,出版業,智慧財產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談日本人著作的保護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408
卷期: n.40/41
頁次: pp.8-12
摘要: 目前與我國有完全著作權互惠關係的國家有:美國、英國、香港;有部分著作權的國家有:西班牙和南韓(限於保護在台灣僑民),對於其餘無互惠關係國家國民著作的保護,可以日本人著作為例加以介紹。作者首先本文分以下四個時期談日本人著作的保護:一、民國七十四年修法以前:在民國六十一年至七十四年間,我國完全不保護日本人之著作;二、民國七十四年修法以後:外國人著作受保護之情形有二,一是首次發行,一是互惠;三、民國八十一年修法以後:日本人著作如符合著作權法首次發行的要件,無須登記註冊就已經受保護,不僅採創作主義,且擁有翻譯權,末經認許的日本公司也可以在台灣提起民事及刑事訴訟。四、民國八十二年七月十六日台美著作權協定生效後;分為在美國首次發行之著作、在美國或台灣有常居所之著作人或其他著作人之著作、轉讓或專屬授權美國或台灣人之著作等項討論。(編者)
關鍵詞: 日本著作保護權,著作權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海峽兩岸圖書出版業交流的大障礙:直排與橫排、簡體與繁體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408
卷期: n.40/41
頁次: pp.52-56
摘要: 「大陸圖書展覽訪問團」在台期間,作者擔任接待工作,在私人談話中認為目前兩岸圖書出版交流的兩大障礙為:一、直排與橫排的問題:作者以為報紙如果都改成橫排,而且一律由左而右,在編輯上必可減低製作新聞標題的難度,對偶式的梯形限制,和引題、主題、附題等編務傳統,都可不必遵守,於其他方面也會方便許多;至於雜誌圖書涉及文史哲學的,仍以維持直排為宜,而其他類圖書均以橫排為宜,以求符合國際潮流。二、簡體字與繁體字的問題:根據「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所」的路燈照先生,歸納成五點結論:(一)由繁化簡:文化傳統反對,(二)由簡返繁:大陸不能同意,(三)繁簡由之:港澳情形如此,(四)識繁寫簡:中共有人倡導,(五)由繁漸簡:時勢必然趨勢。(編者)
關鍵詞: 兩岸出版交流,排版問題,簡化字,正體字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兩岸三地中文出版業的發展趨勢與整合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408
卷期: n.40/41
頁次: pp.40-41
摘要: 作者首先分析兩岸三地出版業交流的回顧與現況,自一九四九年以後,兩岸分裂,作者將香港與大陸、台灣間的圖書產銷關係依時間順序分三階段加以論述:第一階段(一九四九年─一九六六年),第二階段(一九六六年─一九七六年)、第三階段(一九七六年至今);現況方面,香港圖書在台灣的銷售狀況不理想,大陸則因實施兩種匯率並軌,進口圖書的價格大幅上漲,而單位購書經費則遠遠趕不上匯率的升值,預期購買力將有所萎縮。其後談到香港在兩岸出版交流中的關鍵性地位與兩岸出版交流的新頁。繼而更由市場導向與文化社會因素兩方面,探討中文出版市場整合的方向,並分析台灣大陸與香港三者的優勢。最後談到中文出版市場國際化的趨勢,並說到唯有三地結合出版資源,透過超地域性的出版集團共同向外發展經營,才能確立在國際出版界的地位。(編者)
關鍵詞: 出版業,中文出版市場,兩岸出版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出版業走入書籍電子化的探討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408
卷期: n.40/41
頁次: pp.18-20
摘要: 本文說明人們對知識的學習已無法滿足於平面化的文字,動態的文字、圖片或圖畫,已是大勢所趨。出版業面對這種變化,需要思考的問題,包括:一、速度與效率的追求;二、數位化文字之光學媒體成本極低;三、光碟片保存時間長達二十年;四、學習豐富化;五、讀者需要更低的儲存空間。此外,從資訊儲存媒體的巿場變化看出版業在電腦應用方面,過去一直是磁性媒體的天下,近幾年來因光學媒體的優勢,使其成為未來發展趨勢。文未作者介紹電子書的開發過程,包括:一、開發工具;二、動畫/影片之處理;三、壓縮處理;四、聲效/語音之處理。(編者)
關鍵詞: 電子書,電子出版品,CD-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