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3741 - 1375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著作權法對圖書館視聽服務之規範與影響
書刊名: 我國著作權法對圖書館視聽服務之規範與影響
出版日期: 199408
頁次: 157p.
摘要: 隨著科技的急遽發展,使人類獲得資訊的方式亦趨向於更感官性的享受,圖書館服務亦趨步於多元化得發展,其中視聽服務可為代表,為資訊傳播媒體之智慧結晶多透過著作權來加以保護,因此如何兼顧公眾使用之公利與著作全人之私益,便成為重要課題。民國八十一年六月十日公佈施行的我國新著作權法將舊法五章五十二條修正為八章一百十七條,八十二年又陸續修正公佈記增修相關子法之規定,修正幅度既深且廣,以映著作權國際化、自由化之趨勢,為新法在美國貿易法301條款陰影下誕生,立法時間倉促,不少法理扭曲,造成我國各界適用新法的諸多困擾,除有待法學、司法界合理闡釋、適度的判決外,圖書館界亦應及司解決之道,以映新法的衝擊,本論文試就以下論點進行討論:一、概述視聽媒體與著作權法之關係:大致以視聽媒體與著作權相關法律規定之介紹,以及媒體科技對著作權法規範之影響為討論範疇。二、析論我國著作權法對圖書館視聽服務之規範:以我國八十一年、八十二年修正之心著作權法記相關法規為討論對象,其有關圖書館視聽服務中錄音著作與錄影著作之一般性規範及特別性規範,均在本論文中作整體性的介紹,並兼論外國法理與實務上相關之規範,以供參酌。三、分析我國著作權法對圖書館視聽服務之影響:以圖書館實務為驗證,提出我國圖書館視聽服務適用著作權法規範所遭遇之困難及其處理原則,並兼及圖書館實務上所應注意之處,以免觸法而不自知。最後,筆者試就以上所述問題與疑義,提出個人芻見,以供圖書館界實務及未來修法之參考,暨望在讀者館藏之使用隅著作全人之權利保護,求取最適當之衡平。(作者)
關鍵詞: 著作權法,非書資料,視聽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台灣地區化學期刊引用文獻老化之研究
書刊名: 我國台灣地區化學期刊引用文獻老化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408
頁次: 149p.
摘要: 資訊爆炸時代的圖書館,普遍面臨空間及經費不足之壓力。本研究以書目計量法中引用文獻分析法,分析1989~1993年間臺灣出版之三種學術性化學期刊引用文獻,以觀察臺灣地區化學研究人員引用文獻之特性,如平均引文數量、引用資料類型、引用資料時間分布及最常被引用之化學核心期刊;並據統計據計算化學領域引用文獻半衰期實際觀察值,及利用以伯頓-凱布勒(Burton-Kebler)公式推算半衰期之理論推測值,而後加以比較,以證明伯頓-凱布勒公式之適用性;進而分別計算期刊文獻及圖書館二種不同類型資料半衰期實際觀察值及理論推測值,以說明不同資料類型資料對半衰期的影響;另以每種核心期刊為對象,計算各期刊半衰期實際觀察值及理論推測值,再與[ScienceCitationIndexCitationReport](簡稱JCR)查得之期刊被引半衰期相互比較。本論文研究結果,在引用文獻特性方面,每篇化學期刊刊載之文章平均引用22.86篇文獻,引用最多之資料類型為期刊文獻,而只需八種核心期刊即可滿足三分之一的引用需求。在半衰期計算比較方面,整體化學領域文獻半衰期實際觀察值為10,6271年,而以伯頓-凱布勒公式推算之理論推測值為10,5959年,顯示該公式臺灣地區化學文獻老化研究上仍可適用;而被引用期刊文獻和圖書半衰期之實際觀察值分別為10.3281年及12.5764年,證明不同資料類型其老化速度亦會不同;至於比較八種化學核心期刊半衰期後得知,大致而言實際觀察值和理論推測值仍比較接近,而與[JCR]查得之被引期刊半衰期則有不小之差異,可能是地域、語文不同所產生的影響,因此參考[JCR]數據時,應特別注意。本研究籍由引用文獻分析法進行文獻老化研究,希能因此瞭解文獻老化之趨勢,並驗證數學模式之適用性,以提供圖書館制定館藏發展淘汰政策時參考。(作者)
關鍵詞: 書目計量學,使用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公共圖書館人力資源培訓之探討
書刊名: 我國公共圖書館人力資源培訓之探討
出版日期: 199408
頁次: 224p.
摘要: 公共圖書館之目的,在推動成人教育,服務社會大眾,為一重要之社會教育中心,館員須具備專業之新知能,始能有效推展業務,提供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的服務內容。惟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不少有缺乏人力與經費之困難,以致無法適時遴派館員參加培訓,接受新知,更遑論要普遍推動培訓計劃。然而圖書館經營的成敗,常取決於館員工作表現的良窳;館員的工作表現又與能否不斷充實新知息息相關,一旦無機會再進修,實難獲得與時俱進之專業新知,服務品質亦無法提昇。因此,規劃與發展公共圖書館之人力資源,已刻不容緩。本文以文獻分析法,就國內外相關於人力資源培訓之文獻,擇其與本研究主題有關之重要者進行分析,並以問卷調查蒐集事實性之資料,從中瞭解我國公共圖書館之人力資源培訓現況,並探討其所遭遇之困難;復根據問卷之結果進行分析、整合歸納出幾項結論,並提出建議供日後規劃與實施人力資源培訓活動之參考。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目的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並就與本研究主題有關之中西文獻擇要分析。第二章人力資源概念,敘述人力資源之概念、意義、演進、範圍等,以及其在公共圖書館之運用。第三章人力資源培訓的相關理論,敘述影響培訓活動的主要理論基礎與學習原理,及其運用。第四章有效培訓計劃的擬訂與實施、敘述如何決定培訓之需要、培訓之種類與方法,及如何擬訂有效的培訓計劃。第五章我國公共圖書館人力資源培訓之現況、敘述中國圖書館學會、國立中央圖書館及其他有關機構的培訓活動。第六章我國公共圖書館人力資源培訓現況之分析與檢討,根據問卷調查解果,分析事實性資料,以瞭解館員對現有培訓活動之滿意度及相關意見。第七章結論與建議,根據問卷分析歸納出售訪者對此之態度反應與意見表示,並提出建議以供參考。(作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模式之研究
書刊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模式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401
頁次: 152p.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三:(一)調查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之內容及方式。(二)探討美國有關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之模式。(三)針對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模式提出建議,供有關單位參考。本研究系普查我國臺灣地區五十所大學圖書館,以五十位館長為研究對象。採用自編的「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模式之研究」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並以FREQUENCYPERCENT分析大學圖書館現況,以CHI-SQUARE考驗本研究之各項假設驗證。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之意見。(一)增加館員的員額以充裕人力資源,並定期或經常為其舉辦在職訓練,以影響大學的教學與研究功能之發揮。(二)採用自動化作業,以提昇服務品質加速資料之處理。所以,應該經常不斷的辦理在職訓練,以配合圖書館自動化之發展。(三)招募策略方面:若採內升方式,應進行在職訓練;若採外補方式,則應以對外公開招考為宜;晉升的標準,應由學校統一訂定晉升辦法。(四)訓練經費方面:1.參加訓練費用,應完全由館方負擔;2.經費比例應寬列,每年以不低於5%為原則。但是,若正在進行自動化作業,則其館員之訓練經費比例,應酌予提高。(五)訓練經驗方面:1.已配合業務發展為主。2.訓練需求:各大學圖書館多具強烈的在職訓練之需求,希有關單位能給予機會。3.訓練類別:應辦理編目館員訓練、光碟(CD-ROM)訓練、個人電腦訓練、網路訓練、圖書館綜合訓練、圖書館流通訓練、參考與採錄訓練、公用目錄(OPAC)等。4.辦理訓練方式:以自己館內訓練的方式為主,其次為:參加中國圖書館學會的訓練課程、指派館員參加其他訓練中心訓練班之訓練、委託廠商(vendor)代訓、輔助館員自己進修、委託學校或政府訓練中心代訓。5.訓練方法:以參加短期管理訓練或講習為主,其次則可採用:實作示範法與館記相互訪問法、講述法、討論法、工作輪調法、練習法、個案研究、角色扮演法與自學教材法(如CAI)等。6.施訓時間:應利用寒暑假及上班時間。7.師資來源:移由館內經驗豐富之資深館員指導新進館員訓練外,其次,對有關專業知識與技術,著應聘請專家學者。(六)訓練成效方面:結訓時應撰寫心得報告。(作者).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文獻探討:館員在職訓練的特質與需求、圖書館自動化對館員在職訓練的影響、大學圖書館館員與在職訓練、美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模式.第三章研究設計.第四章資料分析與討論:大學圖書館辦理在職訓練現況、假設驗證.第五章結論與建議.附錄一館員訓練現行需求之評定調查表、Suffolk郡圖書館的訓練活動核對表、ManchesterPolytechnic圖書館為先前受到特許的館員訓練.附錄四「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模式之研究」問卷(編者)
關鍵詞: 館員再教育,館員訓練,大學圖書館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期刊管理之組織型態研究
書刊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期刊管理之組織型態研究
出版日期: 199408
頁次: 168p.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期刊管理之基本特性與不同的組織型態、調查我國大學圖書館期刊管理組織現況、分析影響我國大學圖書館期刊管理組織型態之因素、以及瞭解期刊館員對期刊管理作業及所應採取組織型態之看法、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要研究方法,普查我國23所大學圖書館及其期刊館員共207人,回收有效問卷圖書館部份21份、館員部份153份,回收率分別為91.3%和73.9%,以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SPSS)進行統計工作,所用的資料分析方法主要是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大學圖書館設置期刊部門的比例偏低,不到五分之一的圖書館設置期刊部門:無一所大學圖書館的期刊業務完全集中在同一部門處理,均採分散處理方式;分館、館藏及經費等因素會影響我國大學圖書館設置期刊部門的比例。大部份的期刊館員認為期刊處理工作比其他類型資料處理來得重要、複雜,超過一半以上的期刊館員對館內目前投注的期刊工作人力感到不足,多數期刊館員認為期刊檔案記錄需有專責單位集中維護,九成的期刊館員贊成單獨設置期刊部門來處理期刊。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一、修正大學規程,使圖書館組織編制更具彈性:二、圖書館應設置專責部門,處理期刊業務:三、加速期刊自動化,俾利檔案維護與管理。(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期刊,非書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西方圖書館學在中國的傳布及其發展:清末至民國二十六年
書刊名: 西方圖書館學在中國的傳布及其發展:清末至民國二十六年
出版日期: 199406
頁次: 123p.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近現代我國圖書館學術之源流。就背景而言,清末我國傳統藏書樓的衰落有其客觀的因素,例如政治、經濟、社會、教育與學術發展、及出版刊物(媒介)變遷。同時,面對「外力衝擊」的「變局」而促使民族的覺醒,在尋求改革與富強的一連串「西化」運動過程所引發「西學東漸」的時代潮流,西方新式圖書館觀念亦得以輸入引進,並促成新式圖書館事業在中國的產生與萌芽。.第一章前言.第二章西方圖書館學輸入中國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分析:清末的內憂外患與我國傳統藏書樓事業的衰落、西學東漸與西方新式圖書館事業在中國的萌芽、抗戰以前西方圖書館在中國的發展.第三章西方圖書館學在中國傳布的歷程:日本式(東洋式)圖書館觀念的輸入引進、從取法日本到學習美國的轉折變遷、美國圖書館界對我國圖書館事業及學術的影響.第四章西方圖書館學在中國傳布的分期階段、媒介及方式.第五章西方圖書館學在中國傳布的內容分析:西方圖書館學在中國翻譯的內容分析、中文圖書館學文獻數量上的分類統計.第六章西方圖書館學(總論及管理制度)在中國的傳布與改良:圖書分類法及分類總論、圖書館管理制度.第七章西方圖書館學技術方法在中國的傳布與改良:圖書分類法及分類理論、圖書編目法及理論、書目及索引之編製、讀者閱覽服務.結論與建議.附錄本文研究並藉由中文圖書館學翻譯專注及所發表重要論著的文獻內容分析來探討那些人,包括外籍人士及本國人士對我國圖書館事業或圖書館學術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史,圖書館學會,圖書館事業,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交談式多媒體編目準則」簡介
書刊名: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通訊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v.4 n.1
頁次: pp.8-13;8
摘要: 交談性多媒體(InteractiveMultimedia,或稱電子書,係整合了電子文字、圖形資料及程式等電腦技術,再加上來自錄影、錄音技術、以及先前在電影、音樂和其它藝術中表演、創作、展演等獨有的語言及觀念。在交談式多媒體資源漸漸成為館藏一部分時,編目真對這類出版品編目規則的需求亦日益增強。美國編目界從1991年開始,著手交談式多媒體資料編目規則的製定。「交談式多媒體編目準則」(GuidelinesforBibliographicDescriptionofInteractiveMultimedia)終於在1994年6月由美國圖書館學會出版。本文旨在對此準則之發展歷史、內容大要及與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AACR2)的關係,做簡要報導,同時也略述以美國機讀格式(USMARC)編目時,所採取的因應措施,以及美國機讀格式針對交談式多媒體所做的欄位代碼之修正。(編者)
關鍵詞: 互動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電子書,AACR2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淺談Internet在圖書館的應用
書刊名: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通訊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v.4 n.1
頁次: pp.1-7
摘要: 隨著Internet上資源不斷的成長,已有愈來愈多的使用者懂得如何運用Internet的資源並發揮其價值。圖書館向來即以資料收藏為職志,亦應善加利用Internet上豐富的資源,如:有價值的電子出版品及資料庫、免費的軟體、珍貴的影像圖片,以及電子論壇、網路新聞群、電子佈告欄等,以改善技術服務、讀者服務及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效率,提昇服務品質。本文主要介紹作者對Internet在圖書館技術服務、讀者服務與行政管理三方面的應用,以及圖書館可以對Internet的貢獻提出其個人的體會與看法。(編者)
關鍵詞: 網際網路,網路整理,圖書館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資訊網路系統簡介
書刊名: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通訊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v.4 n.1
頁次: pp.14-18
摘要: 在電腦網路蓬勃發展的時代,經由電腦網路,不僅是傳送電子郵件和檔案而已,更可以透過網路彼此共享資源。圖書館結合了電腦科技,運用其對資訊管理能力,透過網路連線環境,可讓讀者更快速、方便的使用圖書館資源。國立中央圖書館於民國八十三年十月正式啟用其資訊網路系統,經由館內的電腦網路,提供到館讀者,便利的資訊檢索途徑;同時也提供館外經由電腦數據機之撥接服務,以及臺灣學術網路(TANet)與網際網路(Internet)連線的網路使用服務。目前已開放之資訊網路系統服務項目有:館藏目錄查詢系統、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系統、中華民國政府公報索引系統、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系統(NBINet)。未來將增加當代文學作家史料影像系統、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目錄系統及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人員因公出國報告書目光碟影像系統等。(編者)
關鍵詞: 央圖,資料庫,資訊網路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俄亥俄州圖書館資訊系統(OhioLink)初探
書刊名: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通訊
出版日期: 199409
卷期: v.3 n.4
頁次: pp.8-12;7
摘要: 自從八十一年教育部開始補助各大學校院進行圖書館自動化以來,各校多已完成自動化作業,而近來圖書館界的話題也由如何撰寫需求書、如何進行自動化系統之評選,轉而討論應如何整合各校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以達到真正的資源共享。美國俄亥俄州圖書館資訊網路系統(OhioLibraryandInformationNetwork,簡稱OhioLINK)的實施與運作,正是整合各圖書館資源的代表典型之一,值得我們參考與借鏡。本文即介紹該資訊網路系統,說明OhioLINK誕生的背景、目前成員、系統架構、軟體功能及其特色,以及OhioLINK現況等。(編者)
關鍵詞: 資訊網路系統,OhioLINK,INNOPAC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俄亥俄州圖書館資訊系統(OhioLink)初探
書刊名: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通訊
出版日期: 199409
卷期: v.3 n.4
頁次: pp.8-12
摘要: 自從八十一年教育部開始補助各大學校院進行圖書館自動化以來,各校多已完成自動化作業,而近來圖書館界的話題也由如何撰寫需求書、如何進行自動化系統之評選,轉而討論應如何整合各校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以達到真正的資源共享。美國俄亥俄州圖書館資訊網路系統(OhioLibraryandInformationNetwork,簡稱OhioLINK)的實施與運作,正是整合各圖書館資源的代表典型之一,值得我們參考與借鏡。本文即介紹該資訊網路系統,說明OhioLINK誕生的背景、目前成員、系統架構、軟體功能及其特色,以及OhioLINK現況等。(編者)
關鍵詞: 資訊網路系統,OhioLINK,INNOPAC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US MARC與CMARC轉換問題」討論會紀要
書刊名: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通訊
出版日期: 199409
卷期: v.3 n.4
頁次: pp.5-7
摘要: 本文係針對教育部電算中心於83年7月21日及28,日召開之「USMARC與CMARC轉換問題」討論會內容,將會中討論之建議修正事項加以整理,製成「USMARCToCMARC建議修改對照表」及「CMARCToUSMARC建議修改對照表」。該資料將送請原「USMARC與CMARC轉換格式」研究計劃主持人政治大學胡歐蘭館長參考研究。前述兩份對照表以表格方式呈現,列出原條文所在之頁數與原條文內容,另一欄則列出建議修正之條文內容。(編者)
關鍵詞: 機讀編目格式,編目格式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