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2229 - 1224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一九九六年國際技學素養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240p.
摘要: TheAssessmentofTechnologicalLiteracyWilliamE.Dugger,Jr.,Ph.D.科技素養的評鑑WilliamE.Dugger,Jr.,Ph.D.撰王應文譯TheImplementationofTechnologicalLiteracyEducationKendallN.Starkweather,Ph,D科技素養教育的實施KendallN.Starkweather,Ph,D撰王應文、李隆盛譯英國國中階段的科技課程曾國鴻我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生問題解決風格之研究吳天方國小技學素養教育課程模式之建構孫仲山、張玉山國民中學技學素養教育目標之研究林建仲、劉貴賢高級中學技學素養教育課程模式之研究溫嘉榮、秦麗華我國中小學教師技學素養能力之研究李大偉、黃能堂高中教科書技學素養教育內容之研究羅文基提高國中階段科技素養的解決問題教學策略陳玫良師範學院學生科技素養課程之發展研究楊宏仁我國大學生技學素養認知之分析研究楊明恭、陳建州傳播科技的內容游光昭、莊廉本、尤丁玫國中傳播科技素養教育內涵之研究方榮爵、王蘭華國民小學教師科技素養之研究倪惠玉、方崇雄高中階段運輸技學素養教育意義與內涵之研究羅志明、劉金泉國民中學能源與動力技學素養教育意義與內涵之研究孟繼洛、劉瑞圓以科技和社會為主要內涵之國中科技素養教育課程架構林建仲、李權哲、戴鑑廷國中生活科技教師專業素養調查林健仲、馬德強、許祐毓國中國小學生技學素養之研究林薇、曾國鴻、游光昭成人技學素養教育目標之研究羅文基中英高中科技教育課程比較之研究曾國鴻、賴見先、陳淑菁我國高中高職教師科技素養及其背景因素研究李大偉、戴賢文資訊站系統在國民小學教學應用之評估研究蘇耕役、溫嘉榮。(編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化中心員工工作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222p.
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討文化中心員工的社會人口變項、工作特性、任領導行為等因素與員工工作滿意的關係。經相關理論文獻探討之後,將研究變項分為社會人口變項、工作特性、主任領導行為為自變項,文化中心員工工作滿意為依變項。以文化中心員工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共得有效樣本464份,將調查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t考驗、百分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共得下列結果(1)目前文化中心員工工作滿意情行除了人際關係層面屬「高程度」滿意外,其餘待遇福利、進修成長、行政督導、工作本身等層面皆屬「低程度」滿意。(2)目前文化中心員工知覺主任領導行為中的關懷行為屬「低程度」,倡導行為則屬「高程度」。(3)在主任領導型態方面,目前文化中心主任領導型態以低關懷高倡導者居最多,其次是高倡導高關懷。(4)領導行為的倡導與關懷兩個層面與工作滿意五個層面的相關情形,除了待遇福利與倡導無顯著相關外,其於層面之間的相關皆達顯著水準。(作者)
關鍵詞: 工作滿意,文化中心,領導行為,領導型態,工作特性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觀眾研究—以故宮博物院玉器陳列室為例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196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博物館觀眾之觀眾投入、參觀過程、參觀結果三層面的實際狀況,並進一步分析參觀經驗與各層面變項之間的關係,並據以作成建議,供博物館界的參考。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以故宮博物院玉器陳列室的觀眾為對象,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質的觀察研究,以「觀察記錄追蹤表」為研究工具,對隨機選取的50組觀眾團體進行追蹤觀察;二是實證調查研究,以自編的「觀眾特性與參觀經驗問卷調查表」為工具,對隨機選取的150位觀眾進行問卷調查。在資料處理方面,除了分別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中數及卡方檢定進行統計分析外,亦以質的分析方法,歸納整理觀眾的參觀過程及參觀結果的意見。綜合以上兩種研究方法,獲得下列十二項結論:一、參觀玉器陳列室的觀眾以女性稍多,除了51歲以上的觀眾較少,其他年齡層的分布較為廣泛平均,32%的觀眾是在學學生,67.5%的觀眾具大專以上的教育程度,而66.6%的觀眾是居住在台北縣市。二、96%的觀眾是結伴參觀玉器陳列室,而31.8%的觀眾表明是為參觀玉器陳列室而來故宮博物院。三、49.3%的觀眾在最近三年內是第一次參觀玉器陳列室,參觀三次及以上的觀眾,只佔了19.3%。四、觀眾到玉器陳列室的參觀期待依次是追求美感經驗、獲得玉器知識、休閒娛樂。其中觀眾獲取玉器知識的參觀期望和參觀次數有相關,參觀三次及以上的觀眾比參觀一至二次的觀眾期望獲得玉器知識。五、50%的觀眾花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參觀玉器陳列室,而在參觀309室的所有觀眾中,沒有一位觀眾是遵照展示設計的動線來參觀的。六、就展示的吸引力而言,觀眾最常參觀的是靠近出入口的展示區,而就展示的喜好力來看,觀眾最喜愛的是具高知名度的展品。七、就展示的持續力而言,觀眾觀賞時間最長的是平面圖及翠玉白菜、肉形石等名聞遐邇的展品。但96%的觀眾不曾花3秒鐘以上的時間閱讀展示說明文字看板。八、在標示的43個展示區,只有16%的觀眾觀看一半以上的展示區,而觀眾對觀看的每一展區平均注意力僅介於13.5秒至31秒。九、87%的觀眾表示「喜歡」或「很喜歡」玉器陳列室的展示;而52%的觀眾表示「時常」感受到豐富的文化遺產,39.3%表示「有時」,其餘的8.4%則為「很少」或「幾乎沒有」。十、觀眾有不同的學習需求,例如31.5%的觀眾覺得展示說明文字過於簡單。觀眾亦有不同的學習型態,如24%偏好導覽解說,22%喜歡自行閱讀參觀,16%希望專家朋友的帶領,16%喜歡隨意瀏覽,11%偏好語音導覽。十一、從觀眾描述對玉器的感受來看,女性觀眾偏向使用感性的形容詞,男性觀眾則多使用理性的語彙。十二、學習效果因參觀方式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其中以「導覽輔助」的學習效果最好,「閱讀參觀」次之,「隨意瀏覽」再次之,但參觀收穫不因參觀方式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作者)
關鍵詞: 博物館,觀眾,參觀經驗,教育,展示,玉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人文及社會學科讀者使用線上公用目錄檢索詞彙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193p.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透過對於人文及社會學科讀者線上公用目錄檢索點及檢索指令使用行為之分析,探討國內人文及社會學科讀者線上公用目錄主題檢索情形,包括所使用之檢索詞彙特性、與主題標目符合情形,以及讀者對於檢索結果之相關判斷。本研究除了希望了解國內人文及社會學科讀者使用線上公用目錄主題檢索之問題,亦期盼研究結果能夠提供國內圖書館改進線上公用目錄主題檢索設計及主題索引方式之參考,並可為繼續修訂標題表(人文及社會學科部份)及將來發展線上索引典提供有用之意見。本研究主要探討之對象是使用中央研究院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並具備人文學科或社會學科背景之讀者。研究方法係採用查詢過程記錄分析、問卷、以及訪談法。樣本的收集分別在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圖書館、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以及傅斯年圖書館進行,共收集了七十三位讀者之查詢過程記錄、問卷、以及訪談資料,其中人文學科讀者有四十八位,社會學科讀者有二十五位。經資料處理與分析後,發現下述之研究結果:1.讀者常使用之檢索點依次是書名、作者、關鍵字、標題及分類號。2.讀者之檢索詞彙與主題標目相符合之比例不高,所以讀者以標題為檢索點查詢,獲得零筆結果最多;但以關鍵字為檢索點查詢,獲得零筆結果最少。3.以標題及關鍵字為檢索點查詢是讀者查詢線上公用目錄時感到較困難之處;不過當讀者進行主題檢索時,似乎讀者較習慣以關鍵字為檢索點進行查詢。4.人文學科讀者之主題檢索詞彙形式及類型分別以單一概念詞及非普通詞彙為最多;而社會學科讀者之主題檢索詞彙形式及類型則分別以形容詞詞組及普通詞彙為最多。所以讀者學科背景不同,使用之主題檢索詞彙特性亦不相同。5.以關鍵字為檢索點查詢所獲得之書目資料,以及讀者認為相關之書目資料平均筆數皆較標題高。6.讀者主題檢索時,獲得25筆以內資料時,幾乎所有讀者皆會瀏覽全部檢索結果。(作者)
關鍵詞: 檢索詞彙,線上公用目錄,主題檢索,人文學科,社會學科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高中生閱讀行為研究:以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為例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170p.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討高中生日常閱讀的行為表現,獲知其閱讀的資料類型與取得的管道;並希望能深入探討影響學生閱讀的各種因素及其對閱讀功能、意義的看法。本研究採用電話訪談法,研究的樣本是由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二年級的學生中,依系統抽樣方式所取得的104位學生,共計獲得79份有效的訪談記錄。研究的結果除了歸納建中學生在課業方面的閱讀特質外,也探討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對於圖書、漫畫、雜誌、報紙等四種讀物類型的利用狀況,以提供圖書館界在面對這個讀者群時,能對他們的閱讀需求與行為特質有更深的認識,進而能提供更適切的服務。結果顯示,高中生日常的閱讀行為,大都以課業需求為主。而為了因應考試與作業的要求,受訪者對於閱讀的態度傾向於講求學習的速度與表現發揮的效果。至於在課外閱讀的時間與閱讀量上,則受到「同學」、「功課量」、「讀物的可得性」及其「其他休閒活動進行的時間」很大的影響。由訪談中可以看出,課本、講義與報紙是最常被閱讀的資料;而漫畫則是最受到喜愛的讀物類型。此外,受訪者很少能有系統且充份地獲得閱讀資訊,而且閱讀資料的取得也多是透過同學傳閱與到書店翻看為主。由研究中也可以發現學生對於課外閱讀的態度,雖然仍抱持著正面意義的看法,認為多看書對人生有益。但卻同時也認為閱讀對其目前日常生活幫助並不大,在行為表現上也有以「娛樂、放鬆」為主的取向,顯現當代新新人類對於閱讀的功能看法,已逐漸由傳統追求增進個人內涵、知識,轉變為以尋求休閒娛樂的閱讀態度。這些特質是傳統圖書館在設定其館藏發展與服務目標時,應加以考慮的。(作者)
關鍵詞: 高中生,閱讀研究,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個案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研究生對圖書館利用教育態度之探討:以淡江大學國際學院和工學院研究生為例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170p.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國內研究生對於利用教育的態度,比較不同人口變項和參加利用教育不同經驗的研究生對利用教育的態度是否有所差異,以及對參加利用教育不同經驗的研究生使用圖書館的情形進行比較。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和工學院一、二年級共334位研究生為調查對象,共回收有效問卷208份。利用SPSSforWindows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共應用項目分析、次數分配、卡方檢定、t檢定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研究結果顯示:一、研究生參加利用教育多在研究所與大學階段,參加項目以「研究生圖書館利用講習」最多;二、大多數研究生對利用教育持肯定態度;三、研究生的性別、年級、年齡以及所別等四個人口變項只有年級對態度有顯著性影響;四、研究生參加利用教育的經驗對其態度的影響不大;五、研究生使用圖書館主要是為了蒐集資料以及借、還書;使用館藏類型以期刊、圖書和博碩士論文居前三位;蒐集資料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圖書館提供相關的書目資料;六、利用教育對於研究生使用圖書館沒有很大的影響。本研究重要建議為:一、加強國內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功能;二、加強宣導利用教育舉辦的時間、地點與項目;三、事先調查研究生參加利用教育的需求;四、應用傳統和新科技媒體提供多管道的利用教育;五、設計一套有系統且適合國內學生的利用教育;六、加強圖書館員學科背景和相關技能;七、充實圖書館的館藏與改善圖書館服務;八、儘早實施利用教育。(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利用教育,使用者教育,態度調查,圖書館使用調查,研究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1996兩岸古籍整理學術研討會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16p.
摘要: 編者臺灣地區古籍今注今譯整理推廣之成果與前瞻/邱燮友;臺灣地區近四十年來之敦煌文書處理/金榮華;臺灣大學館藏古籍的整理/潘美月、夏麗月;清華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概況與特色之我見/張豈之;大陸高校古籍整理與研究的現況與展望/安平秋;論古籍的選注選譯/黃永年;古籍整理與古文獻學/孫欽善;四十年來臺灣地區子部古籍校釋整理之成果及其檢討/胡楚生;十年來山東省古籍整理工作的回顧與前瞻/董治安;四十年來劉禹錫集整理工作小結/卞孝萱;論《論語》的禮書性質/李國祥;《故訓匯纂》與《經籍纂詁》/宗福邦;《聊齋誌異》早期抄本考察/袁世碩;宋元以來陶集校注本之考察/袁行霈;「不校校之」與「有所不改」/倪其心;談東王府曲本的發現整理過程及其文獻價值/劉烈茂;顧況與顧況集/顧易生;《宋史.職官志》補正略論/龔賢明;四十年來發現的簡帛古籍對傳世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意義/裘錫圭;臺灣宗教典籍之整理/龔鵬程;臺灣地區博碩士論文在整理古籍方面之成果並論古籍整理人才之培育/劉兆祐;古籍整理研究人才培養在大陸/夏自強;四庫全書補正工作之回顧與前瞻/吳哲夫;曠古巨帙學術真存:略談《續修四庫全書》/李致忠;史語所明實錄與內閣大庫明清檔案的整理/劉錚雲;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檔案之整理編目與出版/馮明珠;「數位化」資料在學術研究上的應用/陳郁夫;臺灣地區所藏文獻檔案自動化的探討/宋兆霖;中研院史語所漢籍全文資料庫介紹/李貞德、陳弱水;上海圖書館古籍文獻的收藏與開發/朱慶祚;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金恩暉;南京圖書館古籍館藏概況/盧子博;御定《全唐詩》的疏漏與《全唐五代詩》的編纂/周勛初;論《全宋文》/曾棗莊;兩岸《全宋詩》所據版本之比較研究:以北宋為例/黃永武、張高評;《全元文》編纂暨元代文化研究/李修生;《古本戲曲叢刊》的文獻價值/鄧紹基;從《全元戲曲》的編纂看元代戲劇整理、研究諸問題/黃天驥;近十五年中國大陸古代小說整理出版概況/曹亦冰;近四十年台灣明清小說之整理/陳妙如;試論臺灣地區之字書整理/黃沛榮;漢字標準字整理與電腦應用/劉正浩、李旭昇;中央圖書館古籍整理之回顧與前瞻/盧錦堂;臺灣四十年來古籍整理的發展與成就/張錦郎;發展特色,拓展古籍整理與研究的領域/范能船;論大型詩文總集的編纂/楊忠;古籍工具書之編印在台灣/喬衍琯。(編者)
關鍵詞: 古籍,資源共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佛教圖書分類法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164p.
摘要: 臺灣地區一般圖書館的佛書分類大多以賴永祥編訂之《中國圖書分類法增訂七版》為分類的依據。而在佛教圖書館早期也都以李世傑先生編著之《佛教圖書分類法》為主,然賴氏所編之佛教類未詳盡,另屬於專門類表的《佛教圖書分類法》也久未修訂,在面對出版蓬勃的佛教圖書,此二法類目似乎逐漸無法符合現階段多樣化的佛教圖書,故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出版《佛教圖書分類法1996年版》希望能更新佛教圖書分類法,以跟上時代的潮流。(編者)
關鍵詞: 佛教圖書,分類法,李世傑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組織結構改變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137p.
摘要: 大學圖書館的組織結構長久以來採行官僚層級制,但資訊科技的發展不但改變了館內作業流程,更促使大學圖書館的經營理念有所調整;再加上其他如經費預算的縮減、館長革新的領導風格、館員素質的提昇、及法規的修訂等因素,在在使得大學圖書館的組織結構必須有所應變,以確保能適存於此多變的時代。至於大學圖書館組織結構改變的方式與方向,可分二個層面來說。一是對傳統官僚層級結構做修正,例如成立委員會、任務編組等平行組織,或是形成矩陣組織;功能部門的重新分配與新增;以及跨越技術服務及讀者服務,形成學科主題式組織。另一層面則是由於管理學理念的引進,如參與式管理、策略規劃、全面品質管理、及再造工程等,美國大學圖書館逐漸開始嘗試大規模的組織結構變革,將傳統的官僚層級結構扁平化,形成工作小組式的組織結構。另外由於大學中的圖書館與電算中心關係日益密切,服務項目重疊,因此大學圖書館的組織結構問題,已不限於館內的調整,而有與電算中心合併的討論。目前,我國大學圖書館已體認到組織結構改變的必然性,且有些館已成立了平行組織,或是做功能部門的調整,並極力促使法令修訂以茲遵循。趁此修法之際,本論文根據研究結果,對我國大學圖書館組織結構改變提出下列幾點建議:(1)繼續發揮委員會與任務編組之功能;(2)加強分館特性,建立學科主題式分工組織;(3)改變經營理念,建立以讀者為中心,具應變彈性的組織;(4)以對等方式與電算中心合作;(5)對工作小組式組織及各種管理理念多加研究;(6)加強教育與訓練;(7)館長應具備授權與革新的領導風格;(8)館員願意改變,具備終身學習之精神;(9)法規持續地修訂。(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組織結構,圖書館學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檢索詞彙來源與檢索詞彙效益之研究
書刊名: 檢索詞彙來源與檢索詞彙效益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606
頁次: 145p.
摘要: 檢索詞彙是互動溝通的主要媒介,而選擇檢索詞彙則是檢索互動之必經過程,因此研究影響檢索詞彙選擇之因素與產生檢索詞彙之來源,除了能瞭解檢索者選擇檢索詞彙之特性外,亦有助於未來設計具有親和力之資訊中介檢索系統。本研究旨在探討檢索詞彙之來源與檢索詞彙之檢索效益,同時分析影響檢索詞彙來源與檢索詞彙效益之因素。經由問卷法搜集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與檢索問題後,由研究對象自行進行檢索,而研究者則觀察記錄除書面問題陳述以外之詞彙來源。最後,由研究對象進行相關判斷。本研究共計有效檢索者37人進行相次檢索,產生411個檢索詞彙,並獲得1269篇書目。研究發現,檢索者最常使用的詞彙來源是檢索互動來源,其次是書面問題陳述來源,而檢索者最不常使用的檢索詞彙來源則是瀏覽檢出文獻來源。此外,半數以上之檢索詞彙利用系統檢索功能進行查詢,其中最常出現的是布林邏輯運算。除了PsycLIT光碟資料庫之使用經驗會影響檢索者對檢索互動來源之選擇外,其餘檢索基本背景(包括研究對象之學科背景、教育程度、檢索目的、研究進行階段與對同一問題之檢索經驗)皆不會影響檢索者選用其檢索詞彙來源。研究結果顯示,各詞彙來源與接續詞彙來源間之關係並非各自獨立,而是相互影響的,尤其是前後兩詞彙傾向選用同一來源;若前後為不同詞彙來源時,則檢索互動來源是接續詞彙之主要來源。本研究亦發現,411個檢索詞彙之檢索效益並不高,平均每一詞彙之精準率僅有.356,而各詞彙所得書目之相關判斷值平均亦僅為.755。就檢索詞彙來源而言,研究者提供之詞彙來源平均查獲相關書目之數量為各詞彙來源之冠,顯示檢索中介者所提供之詞彙效益優於其他詞彙來源所提供之詞彙效益。因此,更可肯定檢索中介者存在於資訊檢索系統中之價值與意義。此外,研究對象之檢索基本背景並不會影響各次檢索之精確率與檢索相關加權值。本研究冀望藉由研究實際檢索過程,瞭解檢索詞彙與影響選擇檢索詞彙的因素,同時進一步探討檢索詞彙效益、藉以增進資訊檢索系統對檢索者認知決策過程的瞭解,進而作為設計檢索中介系統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檢索詞彙,資訊檢索,使用者研究,圖書館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澳門第一屆國際圖書館專業人員交流會論文集
書刊名: 澳門第一屆國際圖書館專業人員交流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341p.
摘要: ARedeInformatizadadeLeituraPublicadeMacauNetworkingtheNetworksAsNovasTecnologiasdaInformacaonaBibliotecadaUniversidadedeMacauATecnologiaMultimedianaDisseminacaodeInformacaoEstatistica-EsbocodeprojectodeumQuiosquedeInformacaoOsBibliotecarioscomoAgentesdeMulticulturalismoedeAproximacaoEntreosPovos歷史、發展與未來-北京大學圖書館的道路試論中國圖書館政策思想的演進經營數位化圖書館的第一步:認識數位化圖書關於中文書目規範控制工作國際學術網路(Internet)對圖書館應用國際文件傳輸服務的影響台灣地區大學圖書館資訊系統之發展DigitalLibrary,InternetandTheirDevelopmentinMacauComputerisationoftheHongKongRegionalCouncilPublicLibrariesTheElectronicRevolution:SomeLibraryManagementIssues面向21世紀抓住機遇加快清華大學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分類法和主題法一體化理論在中國的發展與實踐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的建立與發展建立澳門中西文化交流資訊景區芻議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ILAS)的設計與應用BCMARC-anmixedblessingfromUNIMARC,CHINESEMARCandChinaMARC(Bridgingthegaps)上海圖書館面向21世紀的上海圖書館新館信息高速公路與圖書館澳門圖書館概覽流動圖書館的發展趨勢-比較澳港穗台流動圖書館澳門中學圖書館電腦化的現況與前瞻大學圖書館與校園資訊系統的規劃論粵港澳高校圖書館合作中國國家圖書館現代化進程綱要著者索引及簡介
關鍵詞: 圖書館學,澳門中央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化圖書館在博物館之應用:以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
書刊名: 數位化圖書館在博物館之應用:以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
出版日期: 199608
頁次: 98p.
摘要: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資訊高速公路上的環境漸漸成熟之際,透過網路提供及使用各項資訊服務之需求日殷,而數位化圖書館具有突破時空限制、整合多媒體資訊及具較強檢索能力等特性,提高了圖書館資訊服務品質,更使得數位化圖書館之研究與開發普受國際矚目與重視。設於博物館中之圖書館,不僅是博物館的資訊中心,同時負有支援博物館蒐藏、研究、展示、教育等業務之重要功能,更具有整合博物館內資源之使命,透過數位化圖書館提供之服務,不僅推廣及充分利用博物館內資源。另外在建立博物館專業形象及促進資訊傳遞、教育推廣等方面,更佔著重要角色,因此本文以較全面、整體性之角度分析博物館中數位化圖書館應提供之資訊服務內容,並藉由與最新資訊技術之結合,支援博物館蒐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各項功能,以有效推廣博物館中之各項資源。(作者)
關鍵詞: 數位化圖書館,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