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2181 - 1219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電子期刊評估之研究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7
卷期: v.1 n.3
頁次: pp.56-81
摘要: 面對出版型態、傳遞以及訂閱方式均有別於傳統紙本期刊的網路電子期刊,圖書館實有必要建立一套評估網路電子期刊的標準,作為選擇網路電子期刊之依據,以提供讀者新穎正確的資訊。由於生物醫學類科讀者對資訊需求殷切,因此,本文擬以網路醫學電子期刊為對象,探討圖書館評估網路電子期刊之要素。經由研究分析的結果獲得評估網路電子期刊的要項包括:權威性、適用性、完整性、參考性與研究價值、時效性、易讀性、可用性、檢索功能、許可協議制度、館藏收藏該類主題之現況、他處可得性等十一大項。(作者)
關鍵詞: 網路電子期刊,期刊評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大學藏「伊能文庫」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7
卷期: v.1 n.3
頁次: pp.4-23
摘要: 一九二八年臺北帝國大學設立時,大學便從日本內地購入臺灣研究先驅者伊能嘉矩的藏書、手稿及臺灣原住民器物標本;其中的器物部分成為土俗學人種學研究是收藏的標本;圖書及手稿則入藏圖書館,被稱為伊能文庫。但是圖書館對於這些圖書並未進行集中管理,而是將之分散到各不同的書架上,不少手稿也未曾編目整理地被放置於書庫中。因此,伊能文庫雖然非常有名,卻無人能窺其全貌。最近,經過長期的努力整哩,已經大致可以掌握伊能文庫的內容。根據整理的結果,伊能文庫總共有約四百種資料,其中大約三百種是明治大正時代的臺灣關係洋裝書,另有約二十幾種臺灣關係的清代刊本線裝書,和六十種抄本及手稿,伊能文庫中最珍貴的是抄本及手稿。抄本保存了不少宇內已不存在的史料,伊能嘉矩的諸多手稿更是無價。(作者)
關鍵詞: 伊能嘉矩,依能文庫,臺灣史,臺灣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際網路對圖書館館藏發展影響之探討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7
卷期: v.1 n.3
頁次: pp.35-55
摘要: 圖書館環境的改變是多元的,資訊技術的進步代表正面的改變,經費的衰減及操作成本的升高則代表反面的影響。這種正面和反面影響的結合,考驗著圖書館員以智慧去面對這種挑戰和機會。網路技術和網際網路帶來了大量正式和非正式電子資源,沒有網際網路許多新的電子期刊將不會產生出來,許多線上論壇、討論群及會議的文獻也不會產生出來。科技的發展為圖書館為圖書館館藏發展提供了助力,使得館藏的形式豐富化,並且增加採購的效率。雖然藍開斯特曾言二十世紀將是「無紙社會」,亦曾說過圖書館選擇、採訪工作在無紙社會將不再具重要性;目前雖然電子形式之資料已廣泛的充斥於市場及網路中,但是館藏發展的功能並未因而衰減,未來館藏發展仍將具有相當之重要性,同時館藏發展也將會因應時代環境的改變而有所調整。(作者)
關鍵詞: 網際網路,館藏發展,合作館藏發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CD-ROM館藏的管理與利用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7
卷期: v.1 n.3
頁次: pp.24-34
摘要: 光碟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出版上,如:資料庫、個別光碟品、多媒體光碟、以及各種持續發行的電腦軟體(包括遊戲軟體)等。它是一種電子式的產品,也很適合於處理我們的數位化資料。可以當成個別的資料予以上架保管,供讀者利用,也可以網路化,供線上檢索。本文所要探討的是圖書館如何管理及利用CD-ROM館藏,並建議將書目性或全文性的光碟資料庫,予以網路化,以便利線上檢索,至於多媒體光碟,則應設置相關設備以供利用,或者可提供流通服務,讓讀者借回家使用,以期充分利用光碟資料。(作者)
關鍵詞: 光碟,光碟網路,光碟流通服務,館藏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因應變遷--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7
卷期: v.1 n.3
頁次: pp.2-3
摘要: 資訊科技的快速進展,改變了資訊產生、傳遞與利用的方式。在現今大學之中,使用電腦以及網路的頻率更為普遍,而在大學中扮演資訊提供者的圖書館更無法避免資訊科技所帶來的衝擊與變遷。電腦技術的成長促成了電子化資訊的產生,引發圖書館建立電子化館藏資源的動機;網路連線的普及,改變了讀者利用圖書館的習慣,透過網際網路,讀者在家中、研究室裡就可坐擁書城;因此如何因應資訊技術之衝擊,為讀者提供完善的服務正考驗著圖書館員的智慧?網路上電子資訊之產生有如雨後春筍般地迅速蓬勃,也稍縱即逝,圖書館如何掌握,以滿足讀者使用資訊的需求,則是館藏發展作業的新課題。BonitaBryant認為館藏發展的目的為:圖書館在經費和人力資源的限制下,提供滿足讀者最適切需求的館藏,為達此目的,館藏發展需考量資源的應用、並與圖書館的任務、讀者的需求維持一致性。Creth認為館藏發展的工作內涵為:選擇(含所有資料類型與交換贈送);淘汰(圖書淘汰與期刊淘汰政策);保存(資源的保存與他館合作計畫);與教授、研究單位的聯繫;讀者利用指導;經費控制;館藏發展政策制定等。館藏發展館員必須了解文件、檔案、視聽資料、資料庫、手稿、微縮資料與其他各種媒體資料的特性;資料檢索工具的便利性;利用指導的課程;並決定館藏需求與其價值。Mosher談及新舊館藏發展觀念的轉移,認為以往的「館藏發展」較著重於選擇、採購與館藏的建立,而今日的「館藏管理」則擴大為政策擬定、計畫執行、知識內容分析與合作關係的建立。資訊社會中,館藏發展館員所扮演的角色則將從館藏管理者(collectionmanagers)轉變為知識管理者(knowledgemanagers),透過電腦與網路技術,超越媒體與文化上的限制,提供並保存更完整的學術記錄。自動化作業改變圖書館的作業流程,電腦設備取代了部份人力,組織重整的提倡也應運而生。在有限的人力下,館藏發展部門與圖書館其他相關部門(如:採訪期刊、讀者服務)間的整合更形重要。經費不足是圖書館長久以來所面臨的問題之一,由於電子媒體的出現,使圖書館採購經費應予重新分配,除需繼續選購圖書、期刊等傳統式印刷資料外,線上資料庫的訂購、網路連線之費用、軟硬體設備之購買與維護,都可能使圖書館在有限經費下更為捉襟見肘,在這樣的情況下,收藏(ownership)及獲取(access)的館藏觀念也不斷成為圖書館員討論的話題。電子化資訊環境改變了學術研究資源的出版習慣,也改變了著作者、出版者、研究人員、學生以及圖書館員的角色,而館藏發展作業在這樣的變化下,所應扮演的功能又是如何?圖書館處在資訊媒體形式的改變、經費不足、組織重組等變遷之中,對館藏發展這項議題應如何思考因應?建立印刷式資料與電子化資料之館藏時,兩者之間的平衡應如何整合?資訊科技是否能為資訊之傳遞與使用,提供更新、更便利的方式?藉由電腦網路的連線,是否能為長久以來圖書館間規劃資源共享的理想提供新的契機?在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中,如何善用館藏規劃、選擇、分析與合作發展的技巧,是館藏發展作業面臨資訊科技所帶來之各項變遷時的因應之道。(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因應變遷─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7
卷期: v.1 n.3
頁次: pp.2-3
摘要: 資訊科技的快速進展,改變了資訊產生、傳遞與利用的方式。在現今大學之中,使用電腦以及網路的頻率更為普遍,而在大學中扮演資訊提供者的圖書館更無法避免資訊科技所帶來的衝擊與變遷。然而在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中,如何善用館藏規劃、選擇、分析與合作發展的技巧,是館藏發展作業面臨資訊科技所帶來之各項變遷時的因應之道。(編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學術期刊之同儕審查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7
卷期: v.1 n.3
頁次: pp.127-140
摘要: 期刊論文是學術溝通(scholarlycommunication)的重要管道之一,本文探討學術期刊的發展,同儕審查制度和期刊的編輯與出版。網際網路的普及改善了資訊傳播,而電子期刊的產生,對於期刊論文出版的影響,如投稿、同儕審查、著作權和榮譽的認定、以及來自傳統出版利益的糾葛,這些都是本文想要探討的主題。(作者)
關鍵詞: 同儕審查,電子期刊,學術溝通,Peer Review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校史檔案館─大學記憶的保存者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7
卷期: v.1 n.3
頁次: pp.110-126
摘要: 目前國內大學校史檔案館的功能,大抵仍停留在闢室收藏與展覽珍貴校務史料,靜態供眾參觀的階段;尚未全面庋藏校園各類型校史資料,進而編目索引,以供大學史事研究。本文從以下各點淺論一完善大學校史館所應具備的功能:成立的宗旨、組織與人員、館藏資料、檔案管理的作業與服務,最後並簡略提出對國立臺灣大學成立校史檔案館的建議。(作者)
關鍵詞: 大學校史檔案館,大學校史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錯誤行為分析—以國立臺灣大學之終端使用者為例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4
卷期: v.1 n.2
頁次: pp.95-110
摘要: 本文以Dialog系統之書目資料庫為檢索系統,檢索者的來源則為本身具有資訊需求的國立臺灣大學教職員生。本文擬對線上資訊尋求行為進行系統化的分析,其目的在探討檢索者線上檢索時之錯誤行為及其發生位置,分析零筆資料的原因,了解時間經驗對錯誤行為的影響,並比較中美終端使用者線上資訊尋求行為之異同。(作者)
關鍵詞: 線上檢索,錯誤,資訊尋求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企業再生工程談圖書館的人力資源發展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4
卷期: v.1 n.2
頁次: pp.69-94
摘要: 「再生工程」是利用現代化資訊科技而根本的重新設計企業流程,以達戲劇性的增進其效能。人力資源發展則是透過對於員工能力的提高與協助,而期有效率、有效果地成就組織目標。由於再生工程可能改變員工的生活型態與工作處境,故本研究主要乃在結合人力資源發展的相關理論,以提供大學圖書館在面臨再生工程時規劃人力資源發展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員,再生工程,人力資源發展,生涯規劃,教育,訓練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組織文化論大學圖書館的組織變革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4
卷期: v.1 n.2
頁次: pp.53-68
摘要: 由於新科技的衝擊與大學法的修訂,國內大學圖書館在工作流程與組織架構上,有了顯著的變革。除了技術層面的工作流程與組織架構外,屬於人性層面的組織文化,亦是組織變革時不可忽視的議題。本文主要從組織文化的觀點,來探討大學圖書館的組織變革。文中,首先介紹組織文化的意義與內涵。接著,討論組織的管理領導者與組織文化的關係。最後,對於大學圖書館在組織變革時,提出四點與組織文化相關的議題:考慮組織文化的契合、注意組織文化變化的落差、強化領導者的溝通能力、及建立變革的組織文化。(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組織文化,圖書館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時代大學圖書館與電算中心兩者關係之探討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199704
卷期: v.1 n.2
頁次: pp.4-19
摘要: 本文探討在資訊時代大學圖書館與電算中心兩者之間的關係。主要針對美國地區在1980年代開始面臨此問題時,如何因應,文獻探討以此地區為主。本文探討之主題包括:1.大學圖書館之任務與特色;2.電算中心之任務與特色;3.大學圖書館與電萛中心之比較,分為:(1)人員,(2)經費,(3)服務倫理,與(4)學校地位四個項目;4.大學圖書館與電算中心之關係,區分為三種關係,即:(1)疏遠的關係,(2)合併的關係,與(3)合作的關係。(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電算中心,組織變革,合併,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