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2241 - 1225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地區現藏大陸期刊聯合目錄
書刊名: 臺灣地區現藏大陸期刊聯合目錄
出版日期: 199601
頁次: 578p.
摘要: 本目錄收錄以臺灣地區蒐藏大陸期刊歷史較長數量較多之單位為對象,計有中正大學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郭廷以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圖書館、中華經濟院圖書室、法務部調查局、政治大學圖書館、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料組、海峽交流基金會圖書館、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圖書分館、漢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圖書館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等十四單位截至八十四年二月底各單位所提供之館藏大陸中文期刊共計6,017筆,經彙整後(不含複本)計2,558種期刊。本目錄之編排,計分:一、凡例二、收錄現藏大陸期刊單位一覽表三、各單位相關閱覽規定四、刊名首字筆劃檢字表五、目錄(依期刊刊名筆劃及部首排列)六、索引ISBN957-00-6640-7(精裝)(編者)
關鍵詞: 聯合目錄,期刊目錄,大陸期刊,館藏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地區近五年文史哲期刊論文引用文獻分析
書刊名: 臺灣地區近五年文史哲期刊論文引用文獻分析
出版日期: 199612
頁次: 158p.
摘要: 近代圖書館的功能已從靜態的保存文化與提供資料走向動態的掌握資訊、提供服務與傳播資訊。圖書館學也因此日益重視使用者及使用研究,以根據使用者的特性與資訊需求來規劃並改進圖書館的服務。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於:透過對文史哲學科期刊論文引用文獻的分析,瞭解文史哲研究者文獻使用特性,從而歸納出文史哲研究者的資訊需求指標,並根據調查分析結果,對圖書館提供符合文史哲研究者資訊需求的服務提出建議。本研究針對臺灣地區出版83種文史哲期刊,近五年(西元1990年-1994年)所刊載的5,955篇學術論文進行抽樣,共得樣本期刊論文346篇,引用文獻15,261筆。分別就引用文獻的數量、資料類型、語文別、出版地、出版年代、所屬學科領域、作品最常被引用的作者、最常被引用的專書與期刊等項目加以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文史哲期刊論文均有引用文獻;期刊論文合著情形少;文史哲研究者大量引用專書,高度引用古籍與原著;期刊引用量相較於專書與古籍的引用比例偏低;引用的文獻以本國語文為主;英、日文文獻是主要引用的外語文獻;大陸地區出版文獻引用量大;引用文獻出版年代分佈長遠,古今文獻均需使用;引用文獻所屬學科領域以文、史、哲學科為主;由於文史哲研究主題廣泛,不易統計出核心期刊或核心作者。本研究在對臺灣地區文史哲研究者文獻使用特性加以調查分析之外,並就歐美地區人文研究者特性、歐美地區圖書館對人文研究者服務的研究重點加以瞭解。根據分析歸納相關文獻的結果,就國內圖書館對文史哲研究者的服務提出以下建議:一、在資料蒐集方面:1.制訂館藏發展政策,建立館藏特色;2.重視專書、古籍、原著、原稿以及回溯性圖書資料的蒐集;3.加強大陸出版品的採購;4.詳細規劃館藏淘汰辦法;5.重視並實行合作館藏發展;6.加強電子資源的蒐集;二、在資訊組織方面:1.加速古籍、檔案、非書資料整理與建檔工作;2.加強文史哲研究資料書目控制及電子資源書目控制;3.重視權威控制、編製標題表;4.建立線上專題書目資料庫,評估與改進現有書目資料庫系統;5.製作不同資料類型、不同研究主題的專題索引摘要;三、在資訊服務方面:1.開架閱覽服務;2.加強原文提供服務與專題選粹服務;3.加強現有參考工作,開發線上參考服務;4.加強館際合作;5.合作建立全文資料庫;6.整合網路資源,擔任網路資源領航員;7.發展以文史哲研究者特性為考量的資訊服務系統。(作者)
關鍵詞: 引用文獻分析,使用研究,文史哲研究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提高服務品質途逕之研究
書刊名: 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提高服務品質途逕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610
頁次: 178p.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了解讀者對公共圖書館功能的認知程度,獲知有關公共圖書館服務項目及活動訊息的途徑,對公共圖書館所訂政策的反應,對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料、服務品質與建築設備的滿意程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期供我國政府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品質的參考。本研究以台灣地區省(市)立圖書館、各縣市立文化中心(圖書館)及各鄉鎮圖書館辦有借書證的讀者為研究對象。以研究自編之「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提高服務品質途徑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問卷共發出10216份,收回問卷7027份,回收率為70.55%,有效問卷4907份,可用率68.09%。研究結果獲救致下列主要發現與結論:一、讀者認為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民眾終身學習與傳播資訊二、讀者利用公共圖書館的最主要目的是借閱圖書三、讀者獲知有關公共圖書館服務項目及活動訊息的主要途徑是師長親友告知與報章雜誌。四、讀者認為每人每次借閱四冊圖書、借期十四天最合適五、除一般圖書外,讀者希望借閱錄影帶及雜誌。六、讀者認為參考諮詢方面最應加強的項目是指導如何查詢各種資料,最想參加的圖書館利用教育活動是介紹館藏特色七、讀者認為公共圖書館較不良的環境是噪音與通風,亟待充實的殘障專用設施是輪椅斜坡道與導盲磚。本研究並提出以下建議:一、善用大眾傳播媒體,加強宣傳公共圖書館的功能與服務項目,鼓勵人人利用圖書館。二、酌予調整開放時間、借書冊數及借期,以符合民眾的實際需求。三、積極充實各類圖書、視聽資料及設備,並加速汰舊換新,以保持館藏活力四、加強教導讀者如何找資料及利用參考工具書,並經常舉辦圖書館利用教育活動,增進民眾利用圖書館的興趣與能力。五、改善噪音環境、注重美化綠化及安全維護工作,提供恬靜祥和的閱覽環境六、重視特殊讀者需求,提供放大鏡、有聲圖書等設備,並設置輪椅斜坡道、導盲磚、專用電話、廁所等設施,以方便殘障朋友使用。七、加速圖書館自動化作業,並加強館際網路連線作業,促進資源共享。(作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地區公立公共圖書館開放時間與工作時間之調查研究
書刊名: 臺灣地區公立公共圖書館開放時間與工作時間之調查研究
出版日期: 199610
頁次: 152p.
摘要: 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自民國六十六年開始蓬勃發展,從中央、省市、縣市、鄉鎮市,業已建立一個完整的圖書館體系,但也開啟時間管理的問題。因此,如何以現有人力資源,兼顧服務地區的需要,將公共圖書館的「開放時間」與員工的「工作時間」兩者做合理與有效的安排,尋求可能是「較好」的時間管理,發揮人力資源的效用以服務讀者?是本研究的主要問題與目的。研究方法主要為文獻探討法、問卷調查法、深度訪談法。對象有公立「圖書館」與讀者」兩部份,圖書館部份採立意抽樣法,除八十二年一月一日以後開館者外,計有二七一館(87.98%);讀者部份至八十一年底登記數總計為1,735,260人,分層抽取樣本數6,260人(容許誤差±0.02,信賴度98%);問卷回收率,公共圖書館使用問卷53.50%,讀者使用問卷51.06%,以SPSSForWindows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在讀者方面有:1.圖書館使用者,在性別上女性62.2%多於男性37.8%;在教育程度上高中職以下佔62.4%,年齡愈高依序遞減;在職業上則以學生38.5%最多,公務人員13.5%次之。明顯的三十歲以上進入就業市場後,如非從事公教人員則已甚少使用圖書館。2.圖書館利用習慣,一星期中以「例假日」使用圖書館佔47.9%最高、星期三4.4%次之、星期一1.5%最低;一天當中以下午二至四十21.4%最多,其次為上午時至十二時14.8%,下午六至八時9.8%,在利用圖書館習慣上呈現固定的週期性與循環性。3.對「每週」開放時數及「每天」的開放時間各有65%的讀者認為適當,惟仍有7.7%認為每週開放時數不適當,11.1%認為每天的開放時間不適當。在職業別上學生與教師認為不適當之比率較高;年齡愈低、教育程度愈高認為不適當之比率也愈高;層級上被認為不適當者依序為縣市立、鄉鎮立、省市立。4.有12.6%的讀者方便於夜間使用圖書館,而延長開放時間是讀者普遍之希望,尤其是開放時間英語上班上課時間錯開,以方便民眾下班下課後使用。5.民俗節日及星期一休館分別有56.2%、59.3%的讀者認為是適當的,但國定假日則有多數39.4%認為不適當。在公共圖書館方面:1.影響開放時間決定最主要因素為「人」的因素,除人力不足的共同因素外,其他如:鄉鎮長的支持與否?;女性多於男性的館員性別結構;館長(或管理員)的經營管理理念;館員的態度等等均為潛在的重要影響因素。2.現行每週開放時數之規定從國立到鄉鎮立圖書館,部分都市與鄉村一律以不得少於五十六小時為原則之規定,多數47.3%認為不適當。3.都市型之公共圖書館有61.8%以上認為固定上班時間制不適合於非對外開放單位人員,52.9%認為彈性工作天是可行的;為鄉村型之公共圖書館有30.7%居於多數,反而認為固定工作時間制較適當,而贊成實施彈性工作天之比率亦較低僅47.8%。4.有64.1%的公共圖書館對於對外開放單位的工作時間「贊成」修正為每週上班總時數為四十四小時,每天維持工作八小時,但一週內那依天上班及其起迄時間則授權由各機關決定,以應業務的實際需要。5.公共圖書館的開放單位於夜間或例假日輪班,有74.6%認為會影響到館員與家人的相聚及休閒與進修之機會,尤其館員人數少缺乏工作調整機會之基層圖書館,值得注意的是為降低影響程度,反而有減少夜間或例假日開放時間的現象。(作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際網路資源在美國圖書館的應用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612
卷期: v.14 n.2
頁次: pp.80-86
摘要: 網際網路存在於學術界已多年,直到近五年,美國圖書館界才開始普遍應用網際網路資源,以提昇其技術服務及讀者服務之效率和品質文分析美國學術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利用網際網路的現況及其影響,最後並提出兩個建議方案,使圖書館界加速迎接資訊時代虛擬圖書館的來臨。(作者)
關鍵詞: 網際網路,虛擬圖書館,學術圖書館,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邁向數位化國家圖書館之新紀元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612
卷期: v.14 n.2
頁次: pp.53-57
摘要: 「國家圖書館遠距圖書服務系統」開發成功,顯示文獻傳遞及圖書館文獻數位化的密切關係。國家圖書館因受限於人力及經費,採用(原)文影像掃描方式,儲存於光碟中,以光碟為新儲存媒體。此種數位化的資料故連接索引目錄資料庫,藉網路可供查詢並將圖書文獻傳輸至任何地方,對一般要利用網路來吸取知識的民眾而言,實為一個廿四小時開放的圖書館。如此一來國家圖書館則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圖書文獻典藏及利用的服務。(作者)
關鍵詞: 數位化圖書館,電子圖書館,遠距圖書服務,國家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鄉鎮圖書館在社區總體營造中的角色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612
卷期: v.14 n.2
頁次: pp.4-11
摘要: 首先介紹社區總體經營的理念及涵意,包括:一、社區營造是總體性的社會革新運動;二、藉著居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培養社區的「公民意識」與「社區共同體意識」;三、培養社區自我覺醒的能力。其次提到社區總體營造的內涵,分執行策略與預期目標兩方面來談。其後又探討圖書館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關聯,其中提到圖書館乃是文化生活圈的重要內涵。繼而討論鄉鎮圖書館在社區經營中所佔的角色,共分為:圖書館是生活圈中的文化重鎮、圖書館提供終生學習的保證、圖書館具有社區學院或社區學苑的規模、鄉鎮圖書館得以發展出具地方特色的本土教教育型態。最後說明鄉鎮圖書館營造社區學習特色的具體作法,分為:組織讀書會、設立社區圖書義工站、建立社區圖書資源交流中心及開辦社區學苑。(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終身學習,圖書館推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論臺灣當前公共圖書館的經營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612
卷期: v.14 n.2
頁次: pp.12-17
摘要: 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任務是知識的傳承及資訊的傳播;工作的對象,是一般的社會大眾。惟有讓一般民眾的知識水準提高,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而減少社會問題;惟有讓各種資訊暢通,然後才能消除社會民眾間誤會與隔閡,促進社會的安定。本文作者認為圖書館雖不講求營利,但不能不講求效果,而目前我們的圖書館對效果的查核,缺具體可行的方案,對於新設備的關心不在於目前的圖書館需要什麼設備。最後論及:過去我們每喜歡將公共圖書館未能經營好的原因,歸咎於人員不足、經費不足、設備不足等。其實是我們對任務的認識不足,經營的理念不清,以至根本說上管理,效果難符理想,應是意料中事。作者以為經營圖書館,在技術的背後,應該還有更深的一層理念。(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圖書館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論台灣當前公共圖書館的經營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612
卷期: v.14 n.2
頁次: pp.12-17
摘要: 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任務是知識的傳承及資訊的傳播;工作的對象,是一般的社會大眾。惟有讓一般民眾的知識水準提高,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而減少社會問題;惟有讓各種資訊暢通,然後才能消除社會民眾間誤會與隔閡,促進社會的安定。本文作者認為圖書館雖不講求營利,但不能不講求效果,而目前我們的圖書館對效果的查核,缺具體可行的方案,對於新設備的關心不在於目前的圖書館需要什麼設備。最後論及:過去我們每喜歡將公共圖書館未能經營好的原因,歸咎於人員不足、經費不足、設備不足等。其實是我們對任務的認識不足,經營的理念不清,以至根本說上管理,效果難符理想,應是意料中事。作者以為經營圖書館,在技術的背後,應該還有更深的一層理念。(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圖書館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系統之倫理課題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609
卷期: v.14 n.1
頁次: pp.68-85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資訊系統相關之倫理課題。首先界定倫理、倫理規範及資訊倫理的範疇。繼之,探討可能影響組織中倫理與非倫理行為的概念模式。組織中的倫理與非倫理行為的影響因素,包括社會、政府與法律、工作、專業及個人環境等五種,個人屬性亦對決策造成影響。資訊倫理相關課題既多且複雜,隱私權、正確性、所有權及使用權是其中較常見且較重要者。為探討在管理資訊系統/資訊系統(MIS/IS)相關課程講教授倫理課題的三種考慮事項,首先,說明應在何處教授倫理?繼而敘述應採用何種方式教授倫理?最後,提出與資訊系統之倫理課題相關問題的建議。(作者)
關鍵詞: 資訊倫理,資訊系統倫理,倫理規範,決策過程使用權,正確性,倫理,隱私權,智慧財產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郵件的禮儀與規範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609
卷期: v.14 n.1
頁次: pp.53-67
摘要: 電子郵件在人類溝通行為中扮演著越見要的角色,本文即探討使用此一新興媒介時應注意的事項,以促使有效使用電子郵件。在本文中,作者除了簡略界定網際禮儀之外,還將介紹和回覆電子郵件應注意的規範,同時亦建議讀者善用情緒符號以避免誤解,並使用字句縮寫以提升傳輸效率。作者最後特別期許:吾人應深入地考量地域性特質,以加速成網際空間本土社會規範的誕生,俾使更有效益地發揮此一新興溝通媒介的功能。(作者)
關鍵詞: 電子郵件,禮節,網路禮節,網際空間,情緒符號,強調語法,字距縮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利用指導中之資訊倫理課程規畫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609
卷期: v.14 n.1
頁次: pp.38-52
摘要: 近年來,由於資訊技術的迅速發展,尤其是電腦與通訊技術的結合,不僅改變人們使用資訊的行為,亦影響人們在檢索、處理、儲存、使用資訊時的行為規範。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將資訊倫理,融入於圖書館利用指導中。文中,首先界定資訊倫理的定義及探討資訊倫理的範疇。隨後,規畫各類圖書館利用指導活動中的資訊倫理教學單元,並建議其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傳授時機及分配的時間。最後,對於資訊倫理融入於圖書館利用指導的發展,提出三項建議:一、加強圖書館員資訊倫理的知識:二、加強圖書館員的指導教學能力;三、建立資訊倫理資源中心。(作者)L
關鍵詞: 資訊倫理,圖書館利用指導,課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