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165 - 117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經學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目錄(1978-2007)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852p.
摘要: 近年兩岸學術交流頻繁,青年學子進行論文寫作時,除了要查詢國內是否有人撰寫過相關題目,還要留意對岸研究成果,本目錄彙編過去近三十年來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完成之經學相關碩、博、博士後論文條目兩千三百餘條。採用學科別、學校專業別、年代別、指導老師別等四種方式排列,從各種排列方式便可看出近三十年中國經學研究的面向,極具學術參考價值。(編者)
關鍵詞: 經學,學位論文,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教學設計品質確保準則之探討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84p.
摘要: 本研究旨在從數位教材品質確保的觀點,探討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教學設計應掌握的設計要項。首先,本研究從文獻探討中歸納出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教學設計六個品質構面,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練習與回饋」、「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促進學習之策略」與「一致性」等,並據此發展出品質確保準則,作為開發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之參考;其次,運用本研究所發展之「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教學設計品質確保準則」檢視「任務導向式」與「功能導向式」不同設計取向之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案例,在教學設計的品質表現。希冀本研究能夠提供數位教學設計人員或相關人士於開發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時的參考。研究結果顯示:一、「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教學設計品質確保準則」的六個構面與題項具適切性,且數位教學設計專家使用此品質確保準則,評鑑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案例,具內容效度。因此,本研究所發展之「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教學設計品質確保準則」具適切之信度與效度。二、「任務導向式」與「功能導向式」不同設計取向之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案例,在教學設計的表現結果皆為「佳」,顯示兩類型之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教學設計具有中等品質水準,但仍有努力進步空間。三、「任務導向式」案例在「教學目標」的設計,優於「功能導向式」案例;在「教學方法」、「練習與回饋」、「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促進學習之策略」與「一致性」的設計,則兩類型案例品質沒有顯著差異。(作者)
關鍵詞: 數位教材,電腦軟體技能類數位教材,教學設計,數位教材品質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延伸的科技接受模式分析數位學習平台意向之研究:以某大專院校為例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83p.
摘要: 隨著資訊科技及網路技術的發展,資訊科技已逐漸影響到學生或老師在教與學上的成效,因此數位學習目前已成為各大專院校運用於輔助教學上所重視的議題,然而數位學習的環境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導向,除了提供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同步與非同步的學習模式,讓學習者能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外,知識的取得與分享已比以往更加的容易與便利。因此,在網路的教學環境裡,學習平台的好壞會影響到整個教學環境的速度與穩定性,然而要提供如此眾多的教材內容與課程給大量的使用者使用,皆必須透過良好的教學平台才能達成且增進師生間高度的互動性。就目前一般大專院校所使用之數位學習平台大多數由委外開發完成,少數是由學校或教師們自行開發完成,為了促進學習者與教學者透過學習平台,熟悉學習平台的使用,進而提升學習平台使用效率及高度的互動性,故建立一個良好的數位學習平台,在於使教師與學生能確實了解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成果,並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及意見回饋,在學生方面,讓學生能更了解自己在學習上的優缺點、困難與問題,增進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對教師而言,可真正結合教學與評量,以多元角度評估學生的能力與學習成果,幫助教師對於教學方法的改善。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哪些因素會影響教師與學生所採用學習平台的態度和傾向,另以延伸的科技接受模式來分析探討影響教師與學生採用數位學習平台系統之使用意向。(作者)
關鍵詞: 數位學習,數位學習平台,科技接受模式2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提示信號與反思方式融入教學多媒體對國中物理概念學習之影響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82p.
摘要: 本研究以多媒體學習理論及認知負荷理論的角度出發,旨在探討多媒體教材中的提示信號及反思設計,對國中學生學習自然科直線運動<位移及速度>及<加速度>概念之影響。本研究採實驗法方式,將宜蘭縣內某公立國民中學八年級共64名學生(男:34人,女:30人),隨機分派成四組。本實驗之自變項有二並各含兩層,亦即,多媒體教材中提示信號之有或無;以及多媒體中不同的反思設計(電腦或自行控制)。實驗對象在接受教學多媒體教材後,以<學習成效測驗試卷>及<認知負荷量表>等工具,取得各項資料並做統計分析,結果如下:一、學習<位移及速度>單元時,教學多媒體中是否使用提示信號,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二、在學習<位移及速度>單元時,教學多媒體中反思設計方式的不同,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三、在學習<位移及速度>單元時,教學多媒體中是否使用提示信號,不會影響學生的認知負荷量。四、在學習<位移及速度>單元時,教學多媒體中反思設計方式的不同,不會影響學生的認知負荷量。五、在學習<加速度>單元時,教學多媒體中是否使用提示信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且有提示信號能增加學習者的學習表現。六、在學習<加速度>單元時,教學多媒體中反思設計方式的不同,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七、在學習<加速度>單元時,教學多媒體中是否使用提示信號,不會影響學生的認知負荷量。八、在學習<加速度>單元時,教學多媒體中反思設計方式的不同,會影響學生的認知負荷量,其中電腦控制組的學生之認知負荷量較自行控制組學生為高。研究者依本研究之結果,對如何改善本研究之設計、如何將提示信號與反思方式融入多媒體教學和未來可進行之相關研究主題,提出具體建議。(作者)
關鍵詞: 認知負荷,教學多媒體,提示信號,反思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1998至2007年數位學習期刊論文及其引用文獻分析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82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應用書目計量學方法分析我國1998至2007近十年來數位學習期刊論文之特性,藉以探討數位學習領域之發展情形。研究樣本取自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資料庫,計334篇相關期刊論文,6,214筆參考書目。研究問題包括主題文獻數量、主要研究主題及分佈情況、高生產力之期刊、作者數量分布及其被引用情況、最常被引用的中、英文作者、最常被引用之中、英文期刊刊名、以及引用次數最多的中、英文文章篇名等。資料分析係採用Excel電子試算表軟體。期望此一研究結果能提供數位學習領域研究者參考,對近十年來數位學習期刊文章發表狀況及數位學習整體趨勢有所了解。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我國1998至2007年數位學習領域所發表期刊論文之主題文獻數量為334篇,主要研究主題為數位學習應用,高生產力之期刊前三名依序為教學科技與媒體、資訊與教育、視聽教育雙月刊。二、我國1998至2007年數位學習領域所發表期刊論文最多之作者為徐新逸、最常被引用的中文作者為徐新逸,英文作者為Moore,M.G.。三、我國1998至2007年數位學習領域最常被引用之中文期刊為資訊與教育,最常被引用之英文期刊為EducationalTechnology;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中文圖書為「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英文圖書為「Web-basedInstruction」;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中文文章篇名為「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英文文章篇名為「Situatedcognitionandthecultureoflearning」。四、我國1998至2007年數位學習領域最常被使用之中文關鍵字為網路教學(網路學習),最常被使用之英文關鍵字為Elearning。五、我國近十年來數位學習刊載文章之主題趨勢由電腦輔助教學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主的網路教學/學習為主,「數位學習應用」為最多文章數量之主題。(作者)
關鍵詞: 數位學習,書目計量,引用文獻分析,網路教學,網路學習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數位教材技能指標的建立原則與適性學習的應用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81p.
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資訊數位教材適性化學習系統所需之技能指標邏輯架構內容如何產出,從基本的學習目標開始分析,到重要的技能指標抽離重組,最後加上先備知識和延伸知識與概念描述,整理成一個綿密精準的知識架構,也就是概念架構。透過概念架構,進一步發展後續整個適性化學習與診斷系統會用到的考題與教材單元,這中間需要做完整的考題與技能指標對應、考題格式也必須加以規範,才能達到快速製作與精準對應的目的,考題是整個適性化學習與診斷系統的靈魂,主要用來診斷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瞭解能力,包含學習前、中、後階段,透過精準的考題診斷,後續系統能給予的分析和回饋也就更準確有意義。一切的努力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能將合適之教材呈現給學習者,以增進其學習成效,這是由於目前自學教材對於學習者而言沒有提供有力的導引功能,如果能在學習過程有類似老師在旁指導善誘,相信一定比自己獨自學習有效率。本研究的價值在於提供一個適性化學習診斷系統的基礎參考架構,並依據專家所指導的技能指標對應技巧,架構出實質的概念架構,也提供了建構系統架構時所需的基礎內涵,透過實作畫面清楚說明每個運作環節。(作者)
關鍵詞: 適性學習系統,學習地圖,技能指標,先備知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內大學校院圖書館採購電子書決策因素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81p.
摘要: 本研究欲探討圖書館在採購電子書時所考量的因素,並以七所大學校院圖書館主管為訪談對象,同時採用問卷調查與訪談法,分析各個影響因素之重要程度。依上述研究結果利用SMART-ROC法計算相對權重。本研究結果發現,以授權合約(40.83%)的重要性最高,其次是資料內容(24.17%)、廠商支援(15.83%)、價格評估(10.28%)、系統使用(6.11%)、系統功能(2.78%),可做為大學校院圖書館電子書採購決策依據。(作者)
關鍵詞: 電子書,決策因素,簡易多屬性決策分析法,SMART-ROC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39. , 民國二十五年十月(下)至十二月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788p.
摘要: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係蔣氏之秘書參閱相關函電令告,及節抄蔣氏日記,以仿《春秋》以事繫日,以月繫年編撰而成。本書為民國25年10月(下)至12月間,有關,指示對日外交問題交涉方針,剿匪事宜,中央對陝變緊急處置明令討伐等等。(編者)
關鍵詞: 蔣中正,傳記,歷史檔案,中華民國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適性化學習教材與學習風格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77p.
摘要: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國內大專院校使用數位學習也已行之有年,目前許多學習系統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但無法根據學生的能力及學習風格來提供不同的適性化學習,該如何改善教學品質及提升學生教學效率是國內教育界相當重要的課題。本研究以Kolb學習風格量表和Felder&Silverman學習風格量表,來了解臺北市大專院校學生在不同學習風格中所產生的態度,藉此以找出適性化數位學習與學習者的學習風格之間的關聯性。從研究結果中發現,適性化學習教材可以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依自身能力來調整學習時程。希望藉由學習風格的特性作為分析適性化學習教材的依據,以提供相關的產業界及學術界在設計教材策略時之資料參考。(作者)
關鍵詞: 適性化學習,思考風格,Kolb學習風格,數位學習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學術自由史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743p.
摘要: 本書內容依高等學府發展史分成四個時段:一是中世紀興起的大學時代,提到學者如何為學術自由奮鬥及遭受迫害的經過;二是美洲新大陸初期的「學院」時代;三是美國自內戰之後所崛起的「大學」時代;四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時,所面臨的國家危機及赤色滲透時代。20世紀結束之前,高等學府所碰到的學術自由問題,已沒什麼重要案件出現,或許是各界對學術自由的捍衛已功效卓著,也或許是權威單位已知高等學府這種知識堡壘不可輕侮,這都是進步的表徵。(編者)
關鍵詞: 學術自由,高等學府,大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 37,民國二十五年五月(下)至七月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742p.
摘要: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係蔣氏之秘書參閱相關函電令告,及節抄蔣氏日記,以仿《春秋》以事繫日,以月繫年編撰而成。本書(第37冊)內容為民國二十五年五月(下)至七月蔣中正總統檔案中有關特種教育的改進、憲法草案的頒布和兩廣事變、鼓勵學生利用暑假服務社會、籌設農本局、構築江防海防及首都與各省防禦工事、提議組織國防會議並詳述其重要之意義、改組廣東政府、詳籌對日交涉。(編者)
關鍵詞: 蔣中正,傳記,歷史檔案,中華民國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出版獎:優良政府出版品評選專輯.第一屆
出版日期: 200907
頁次: 72p.
摘要: 本小冊輯錄98年度第一屆國家出版獎─優良政府出版品評選活動紀實,獲獎機關出版品簡介,相關流通途徑。希望藉此讓民眾按圖索驥增加對政府出版品的瞭解與認識,帶動全民閱讀政府優良讀物的風氣。(編者)
關鍵詞: 政府出版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