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0177 - 1018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兒童福利資源手冊
書刊名: 兒童福利資源手冊
出版日期: 200007
頁次: 376p.
摘要: 隨著福利需求意識抬頭,如何有效整合運用有限的福利資源,提升社會福利品質與成效,為現代福利國家所關注的議題。手冊收錄了兒童福利的通訊網路及社會資源2大類;通訊網路內容為各級政府機關辦理兒童福利人員之聯絡方式;社會資源內容包括52所育幼少年機構、22所兒童福利服務中心、26所早期療育中心、42所基金會、75所協會(含保母幼教協會)、17所諮商機構、各縣市醫療院所;書末亦介紹相關的優質網站。書中均盡可能的詳列出各機構的基本資料,例如地址、電話、傳真、E-mail、網址、設立許可機關、業務聯絡人及負責人、服務容量、服務對象、項目、區域、時間、收費情形、申請手續及工作人員情形等。(編者)
關鍵詞: 名錄,兒童福利,中華民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兒童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系統功能及介面設計之研究
書刊名: 兒童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系統功能及介面設計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687p.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是為建立適於我國兒童查詢之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系統提出設計原則,研究目的共有五項:(1)探討國內外兒童之資訊需求、資訊素養及資訊尋求行為,(2)探討國內外兒童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查詢系統之功能及介面設計,(3)探討國內外兒童使用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查詢系統之策略、行為及障礙,(4)調查兒童服務專業人員對兒童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系統功能與介面設計的意見,作為提出兒童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查詢功能與介面設計建議之參考,(5)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兒童使用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查詢系統之基本功能及使用者介面設計原則,及對一般公共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功能及介面設計修正之意見。為完成各項研究目的,本論文採用之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及多種問卷調查,俾能充分獲得各種面向的資料。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及結論,提出對我國公共圖書館和兒童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系統功能及介面設計原則、公共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利用教育及資訊服務內容及措施、兒童、教師和家長資訊素養實施方式及內容、圖書資訊相關系所、學會及師範院校相關課程開設、兒童圖書館員專業知能充實及電腦廠商設計和開發適於兒童使用之檢索系統等方面之具體建議。(編者)
關鍵詞: 資訊需求,資訊素養,兒童圖書館,公共圖書館,OPAC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兒童故事中的隱喻框架和概念整合:哲學與認知的關係
書刊名: 兒童故事中的隱喻框架和概念整合:哲學與認知的關係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115p.
摘要: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從隱喻理論(二領域模式)和概念整合理論(多空間模式)來分析兒童故事中的隱喻框架和概念整合這二種認知活動,使我們能深刻地瞭解故事思考和敘事想像所涉及的認知歷程。在研究分析中發現,兒童故事裡有相當豐富的隱喻訊息,隱喻不會只是一種單一的、特殊的修辭方式,相反的,隱喻之間有系統性的聯繫,針對一個抽象概念會有好幾個層層交織的、融貫的概念隱喻網絡來框架故事的結構以及主題,使得我們可以用一群群相關的、有系統性的語彙網來描繪、構思這個抽象概念。另一方面,從哲學和認知的觀點來看,故事思考對孩子而言不僅是一種思考活動,還是一種遊戲、一種想像、一種創造,可幫助孩子建構自我、瞭解自我。(編者)
關鍵詞: 兒童哲學,隱諭理論,兒童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使用者付費應用在公共圖書館之研究
書刊名: 使用者付費應用在公共圖書館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141p.
摘要: 公共圖書館是提供民眾休閒與終身學習最主要的場所,其對於國家文化建設與人民精神生活品質,提供了良好且完善的資源,長久以來一直是所有社會教育機構中使用率很高的單位。有鑑於圖書館經費的縮減,以及部分讀者不遵守規定,使得圖書館資源造成不公平的使用與浪費,故引用「使用者付費」原理於公共圖書館,探討公共圖書館在提供閱覽典藏與參考諮詢兩種服務時,是否需向讀者收取費用,並將費用應用於提供服務之中。因此本研究以國內公立公共圖書館館員與讀者為調查對象,採用質與量的研究方法,透過問卷調查與訪談方法蒐集相關資料並予歸納分析,以了解國內公立公共圖書館館員與讀者對「使用者付費」的看法與意見。(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使用者付費,臺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使用主題檢索策略於網路學習資料庫之研究與設計—以國小學童為例
書刊名: 使用主題檢索策略於網路學習資料庫之研究與設計—以國小學童為例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101p.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討在資料庫上使用主題導引式檢索介面,是否能有效地促進國小學童之電腦態度、自然科學成就,並提昇檢索準確率與檢索有效率;並進一步瞭解檢索過程中,認知型態所造成的差異。本研究以140名高雄市國小五年級學童為樣本,受試者依其認知型態分為場地獨立(FI)組與場地依賴(FD)組後,在隨機分成主題檢索組與全文檢索組。經過電腦態度量表與自然科學學習成就測驗前測、自然科動物資料庫檢索活動、電腦態度量表與自然科學學習成就測驗後測之後,並從樣本中立意取樣16人,做半結構性的晤談,以發現學生的困擾所在。從實驗結果發現:使用主題導引式檢索介面的國小學童,在檢索有效率方面優於使用全文檢索介面的國小學童;而在電腦態度、自然科學成就、檢索準確率等方面並無差異。再則,FI型的國小學童,在主題導引式的檢索介面下,其電腦態度、檢索有效率方面優於FD型的國小學童,但在自然科學成就與檢索準確率方面的表現,並沒有差異。而從晤談分析中,可以發現:主題導引介面可藉由問題來搜及使用者的意圖以避免輸入關鍵字,然當問題過於艱深時,學生往往不易瞭解;而全文檢索雖使用簡單,但學生因字彙有限,無法輸入符合其檢索目的的關鍵詞,形成負荷。因此,本研究之結果可作為在設計適用於國小學童檢索介面時的重要參考依據。(作者)
關鍵詞: 認知型態,網路學習,場地獨立,資訊檢索,檢索準確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批判與創造思考教學資源網站發展製作之研究
書刊名: 批判與創造思考教學資源網站發展製作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143p.
摘要: 為了有效掌握快速變遷的社會和無所不在的資訊,我國於九十學年度實施之中小學九年一貫制中,特別強調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讓教師們能有更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國教育部設置「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以期結合全國中小學人力,共同建置一個教師學生可以共享資源和經驗交流的園地。本研究透過系統化設計的模式(分析、設計、製作與評鑑),致力於建置一個批判與創造思考教學資源網站,以期彙整批判與創造思考之線上資源、幫助教師利用網路培養學生之批判與創造思考能力,並探討「教學資源網站」之需求、功能、開發模式及教學應用。(編者)
關鍵詞: 電腦教學科技,批判思考,創造思考,教學資源網站,網站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檔案編目現況與中文檔案編目規則擬訂之研究(Ⅱ)
書刊名: 我國檔案編目現況與中文檔案編目規則擬訂之研究(Ⅱ)
出版日期: 200010
摘要: 本研究係兩年的計畫中之第二期計畫。從第一期計畫中已知我國檔案館目前缺乏可資採行的中文檔案編目規則,造成各檔案館在著錄檔案時未有一標準可資遵循的情況。本期計畫以第一年計畫所完成之「美國檔案編目規則」(APPM)中譯本為基礎,分赴國內主要檔案館,包括:國史館、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檔案館、臺灣文獻史料館等處。依據美國檔案編目規則中譯本進行中文檔案編目工作,以實際了解該編目規則適用於中文檔案編目之可行性。最後,參酌國際檔案學會(ICA)所擬訂的「國際檔案描述標準」(ISAD(G)),擬訂適用於我國檔案處理之「中文檔案描述規則」。(作者)
關鍵詞: 檔案,描述,美國檔案編目規則,國際檔案描述標準,中文檔案描述規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近十年教學科技論文及引述文獻分析之研究結案報告
書刊名: 我國近十年教學科技論文及引述文獻分析之研究結案報告
出版日期: 2000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教學科技領域在民國79年1月至民國89年12月的十年間在國內期刊所發表的視聽教育與教學科技文獻,所根據的是由國家圖書館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所收錄的期刊為限,依據選定的關鍵字尤其資料庫中查出1237筆文獻資料,在根據既定的原則於予篩選,最後收錄於本研究的論文共計841篇。研究者發現由中國視聽教育學會所出版的教學科技與媒體雙月刊這兩份刊物的文章最為多,各有236篇及171篇。其他刊載較多視聽教育與教學科技的文章之期刊則有遠距教育、隔空教育論叢、資訊與教育與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等。所發表的論文主題以隔空教育(含遠距教學與空中教學)相關的文章最多,其次則以教學設計與發展相關主題的文章最多,在此類主題中又以課程發展或產品發展的文章最多。此外,討論媒體應用與現況的文獻亦不在少數。(作者)
關鍵詞: 教學科技,視聽教育,書目計算學,文獻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內容分析之研究
書刊名: 我國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內容分析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219p.
摘要: 成人教育在我國教育部積極推展與倡導之下,已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新領域。為進行成人教育學術研究及人才的培育工作,成人教育專門機構相繼設立,而國內已設立的三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高雄師大)成人教育研究所的研究發展為何?最能代表成人教育研究發展重要成果的成教所碩士論文,其內容與格式之趨勢與差異為何?此外,成教研究者對於圖書館的探討與建議為何?圖書館在服務成教研究者與推展成人教育活動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與任務為何?本研究之目的即以上述三校成教所共計201篇碩士論文,23,058筆參考書目為對象,進行普查,探討、分析與比較三校成教所碩士論文內容之特性、研究重點與差異性,以了解我國三校成教所過去研究之發展趨勢,進而明瞭其特性與不足,並試圖探析成教研究者對圖書館的看法與建議,最後將本研究成果做為三校成教所碩士研究生、成教所教育行政方針管理者、未來從事成教研究寫作者以及圖書館(員)對於成教研究者資訊服務、圖書館(員)推廣成人教育活動與圖書館館藏規劃之參考依據。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輔以引文分析法。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的「三校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之內容分析登錄表」,並運用頻數及百分比統計分析與描述性解釋分析,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顯示,我國成教所碩士論文總數量自民國84年以後,呈現明顯成長。成教所碩士論文最主要的研究主題為成人教育總論、婦女教育、其他社會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成人基本教育、老人教育、成人學習與心裡等六項。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文獻分析法與晤談法等三種。最常使用的統計方法為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頻數分配及百分比計算兩種。SPSS是最常使用的電腦統計軟體工具。以實用性目的研究為主。探討對象以臺灣地區為主。以修改借用的研究工具為主。APA是我國成教所碩士論文寫作格式的主流。我國成教所碩士論文引用文獻以圖書、期刊、博碩士論文、光碟資料庫與微縮資料等資料類型為主。引用文獻使用的語文以中、英文為主。引用1981年以後出版的文獻最多。最常引用的中文作者為黃富順與教育部,英文作者為M.S.Knowles。我國成教所碩士論文探討有關圖書館的篇數,以臺灣師大成教所為最多,且三所碩士研究生對圖書館的建議或需求,大致包含圖書設備的提供、圖書館為一成教活動場所、圖書館的指導學習以及與及他社教機構合作等四方面。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於圖書館提供成教研究者服務方面,包括圖書館館藏資源選擇、資訊服務與推廣成教活動、以及對成教學術研究者與管理者方面,並針對往後進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議。(作者)
關鍵詞: 成人教育,碩士論文,內容分析,圖書館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公共資訊供應系統評估與公共圖書館系統之改進研究
書刊名: 我國公共資訊供應系統評估與公共圖書館系統之改進研究
出版日期: 2000
摘要: 資訊就是力量,資訊要平等、自由、無遠弗屆的取得,有賴於公共資訊供應系統的建立。圖書館向來為社會中最主要的資訊供應機構,而負責社會大眾資訊需求的又以公共圖書館為主。然而網際網路興起後,雖使得資訊的傳佈又快又遠,但也帶給圖書館很大的衝擊。在大學圖書館,首先有圖書館和電算中心合併的議題,而公共圖書館,則有人質疑公共圖書館繼續存在的必要性。今日我國政府致力於網路建設,但對於「資訊資源」的充實,則無具體的推動方案,甚至整個社會的資訊需求與資訊提供之間,是否有「供需失調」的問題,也尚未關心。網際網路是一條既寬廣又便利的資訊高速公路,但是如果沒有好的資訊,並不能發揮功能。到底在台灣網路上的暨有資源,能滿足多少的資訊需求,能解決多少問題?有那些資訊無人能提供?以及到底公共圖書館所能提供的資訊與其他資訊單位有何不同、有何不足及其應改進加強之處,本研究希望藉由我國網路上之公共資訊供應系統的評估,瞭解我國網路資源之強弱,及其支援使用者資訊需求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希望藉此找出公共圖書館在網路社會應扮演的角色,以及應提供的資訊,應發展的電子化資訊資源為何。(作者)
關鍵詞: 資訊資源,網際網路,電子資源,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自動化與網路化後資訊服務品質提升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書刊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自動化與網路化後資訊服務品質提升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184p.
摘要: 圖書館自動化與網路化之目的在於提昇圖書館全體作業之效能,增進讀者滿意度。我國圖書館自動化之發展至今已有數十年,網路化亦臻於成熟,實有必要進行全面性之調查,以檢視圖書館資訊服務品質是否提昇。本研究之目的在:(1)調查大學圖書館館員、一般讀者、及圖書資訊學相關研究所研究生對大學圖書館在自動化與網路化後提供之資訊服務品質是否提升之看法;(2)瞭解大學圖書館資訊服務品質是否因自動化與網路化而提升,各項資訊服務的表現良窳與需要改進之處;(3)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比較三個群體對於大學圖書館資訊服務品質看法之異同,瞭解彼此的認知差異,並找出問題癥結。最後提出建議,作為我國大學圖書館提升自動化與網路化後資訊服務品質、館員自我改善、及圖書資訊學相關研究所研究生未來從業準備之參考。(編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自動化,網路化,服務品質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合作館藏發展規劃之研究
書刊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合作館藏發展規劃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0
摘要: 雖然我國大學圖書館已能了解館際合作之重要性,並且已經具體推動若干合作業務,例如,組成聯盟引進國外資料庫、建立文獻傳遞系統或期刊服務中心,事實上仍只是合作館藏發展之基礎工作而已。所謂合作館藏發展,必須是圖書館之間在館藏的建立及管理等方面有正式的協議,圖書館的館藏發展政策互為影響,而且保證彼此的館藏能夠互相依賴。在經費日益緊縮的情況下,各館的圖書資源必然越來越少,勢必無法互補,換句話說,館際間能互借之資料當然也越來越少。解決之道在於以合作館藏發展做為館際合作之目標,因此如何建立我國大學圖書館合作館藏發展成為當務之急。本研究之目的如下:1.調查我國大學圖書館合作館藏發展之現況。2.探討我國大學圖書館合作採訪電子資源所面臨之問題。3.探討網際網路對我國大學圖書館合作館藏發展所造成之影響。4.規劃我國大學圖書館合作館藏發展運作之模式。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國內大學圖書館館長寄發問卷,並採用訪談法,訪問對象為近年來參與國內大學圖書館館際合作規劃之大學圖書館館長、國科會科資中心負責人、館際合作組織負責人、國科會及教育局相關人員。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大多數大學圖書館目前與其他圖書館之間有館際合作的活動,也都參與館際合作組織,但主要在於資料的影印服務。至於圖書互借、合作採購圖書期刊、合作整理網路資源等則並不普遍。大學圖書館都贊成合作館藏發展,也同意合作館藏發展有諸多優點,但對於承諾主要蒐藏責任的看法則有保留。除了少數小規模的大學圖書館外,大部份大學圖館都參與了教育部「協助大專校院引進國外電子資源計畫」,也都認同此項計畫的優點,但仍存在著經費不定、經費分攤及採購何種電子資源等問題。至於合作館藏的實施,較多的圖書館認為應由地區性的合作計畫開始。事實上,全國性合作館藏發展計畫並不容易實現,像美國CenterforResearchLibraries的合作模式應可作為我國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網際網路,館際合作,館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