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8413 - 842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醫學資訊資源與問題為基礎的醫學教育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v.6 n.1
頁次: pp.71-81
摘要: 基於傳統醫學教育的缺失,越來越多的醫學院校開始利用問題為基礎學習法於醫學教育課程之中。快速變遷的醫療環境裡,問題為基礎學習法訓練過程使得學生能夠具備面對挑戰的能力,而學生對於資訊管理技能的需求將更為殷切。作為資訊資源提供者的圖書館,在處理各種形式的醫學資訊資源,尤其是網路上增長快速的電子資源時,所應扮演的角色將更具挑戰性,本文將以文獻分析法針對問題為基礎學習法的目標,電腦資料庫與網路醫學資訊資源的應用與圖書館的角色等問題作探討,期望對於醫學院校與醫學資訊專業有所助益。(作者)
關鍵詞: 問題為基礎學習法,醫學資訊資源,醫學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參考館員負面工作情緒管理:從圖書館組織層面探討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v.6 n.1
頁次: pp.46-70
摘要: 圖書資訊學文獻,向來較少研究館員的心理需求與相關問題,尤其缺乏討論參考館員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所衍生之負面工作情緒。因此,本文擬就此議題加以探討,期冀能引起圖書資訊界重視參考館員的負面工作情緒管理,以收拋磚引玉之效。(作者)
關鍵詞: 情緒管理,工作壓力,負面情緒,情緒勞務,參考館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論技術規範在圖書館法中的地位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v.6 n.1
頁次: pp.39-45
摘要: 民國九十年一月十七日政府實施圖書館法以來,我國圖書館事業之經營面臨重大改革,該法對專業館員與社區民眾已發生一定程度之衝擊,職是之故,本篇論文擬詳述圖書館法第六條之技術規範有關規定,該條內容安排旨意並闡述業界於圖書資訊標準化過程有因應之道,俾供業界同道在推動技術服務時有所依循。(作者)
關鍵詞: 標準化工作流程,技術服務,機讀式編目格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知識管理:對什麼知識?做什麼管理?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v.6 n.1
頁次: pp.2-14
摘要: 本文試圖探討知識管理的幾個關鍵問題:知識管理的目的、對象、範圍與流程。從一個圖書資訊學的角度,反思筆者與企業界接觸的經驗及文獻上的探討,比較對照圖書資訊學界與企業界的焦點之異同,並希望藉由本文釐清不同論說者,在知識管理的對話中,可能指涉不同的概念與層次。同時,本文試圖提供一個思考架構,在規劃知識管理,或評估相關科技產品時能有所依憑。(作者)
關鍵詞: 知識管理,知識類型,企業資訊資源,知識生命週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OPAC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v.6 n.1
頁次: pp.15-38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OPAC文獻之基本特性,如:文獻成長情形及出版品類型、語言、作者與期刊之分佈情形,並以書目計量學之洛卡定律和布萊德福定律,加以驗證著者生產力與期刊文獻之分佈。研究結果發現1975至2000年間,OPAC文獻仍持續的成長,呈現邏輯斯第曲線的成長模式;文獻發表的語言以英語為最普遍,並且以強調新穎性的期刊類型為主要出版品;出版一篇文獻的作者佔77.82%;利用布萊德福定律求出八種核心期刊。在文獻作者生產力與期刊文獻分佈方面符合洛卡定律與布萊德福定律之結果。(作者)
關鍵詞: 文獻成長,洛卡定律,布萊德福定律,齊夫定律,線上公用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符號在圖書館的應用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v.6 n.1
頁次: pp.132-153
摘要: 圖書館是資料收藏所,也是公共服務場所,採用兼具人文象徵性及科學記號性的符號。人文象徵性包含建築地標、圖書館管理風格及服務理念,科學記號性包含簡化概念詞的各種代碼,如分類號、編目符號、指標、元資料、ANSIZ39.50、電子資料交換(EDI)等。可見圖書館到處充斥著符號,用以表達館藏及服務讀者。本文並就台灣大學總圖書館內的標示記號調查作一討論。(作者)
關鍵詞: 符號,記號,代碼,指標環境溝通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大學圖書館與臺大圖書館網站之比較研究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v.6 n.1
頁次: pp.119-131
摘要: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降臨,大學圖書館提供Web化資訊服務已相當普遍,藉由分析大學圖書館網站內容特色、資源與服務的提供方式,應對提昇大學圖書館網站服務品質有莫大助益。本文以十所美國著名大學圖書館網站為研究對象,進行網站首頁內容分析評比,並與台大圖書館網站資源與服務進行綜合比較分析,研究結果可作為大學圖書館建置與改善網站服務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網站,網頁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資訊素養教育之研究
書刊名: 大學資訊素養教育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216p.
摘要: 國家若不能透過不斷學習,培養優質國民與人才,勢將無法促進產業升級,加速經濟繁榮,提升國家競爭力,在國際爭得一席之地,放眼當前先進國家,無一不重視終身學習課題。終身學習所重即管理與利用資訊的能力,資訊能力因此與閱讀、寫作和數學並列為大學生四項必備基本能力,故歐美著名大學紛紛開設「資訊素養」相關課程。資訊素養指的是「個人具有能力知覺到何時需要資訊、且能有效地查尋、評估、組織、與使用所需的資訊」,是一種學習如何學習的知識與技能,以建立學生有效運用資訊與創造知識的能力,因此如何發展學生獨立自導的資訊素養教育,營造全民學習成長環境,應是當前教育一大課題。邁入構建當前知識經濟全民共享福祉的新社會,深入分析國內外大學資訊素養教育,將有助國內終身學習教育之規劃。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大學資訊素養教育,首先蒐集國內外文獻,瞭解大學資訊素養有關之教育內容、課程發展模式、教學方法、評鑑方式與相關教學研究;其次內容分析介紹22門美國「圖書館利用教育資料交換中心」推薦之課程與7門國內台大、交大、清大、成大、海洋大學、世新大學及中州技術學院開授之相關資訊素養通識課程;最後問卷調查33位授課教師與臺灣大學283位學生對大學資訊素養教育之看法,提供未來大學資訊素養教育之參考。問卷調查分析顯示,教師與學生對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之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與方法、教學內容、教學評估與學習相關輔助資源之看法,有部分差異。研究結果指出:資訊素養課程以美國圖書館學會之資訊素養定義為教育推廣理念;大學「一年級」是資訊素養最適學習時機;資訊素養課程多納入通識教育規劃;資訊素養課程應依「學科」作區隔;大學資訊素養課程應以「問題解決導向」設計;資訊素養課程開發與組織方式多樣;資訊素養課程教育目標多元教學內容廣泛;資訊素養課程評估方式尚未普遍建立;網路化資訊素養課程已經萌芽;資訊素養課程推廣不夠;圖書館在資訊素養教育當中所居角色重要。最後針對研究結果提出五項建議:一、強化大學圖書館資訊素養教育功能;二、規劃校園資訊素養教育;三、開發資訊素養網路教學課程;四、推動資訊素養通識教育課程;五、落實資訊素養教育基礎建設。(作者)
關鍵詞: 資訊能力,資訊素養,高等教育,終身學習,資訊素養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生視聽資料之使用研究
書刊名: 大學生視聽資料之使用研究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174p.
摘要: 視聽資料使用行為是讀者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透過使用行為的瞭解,將有助於圖書館提升讀者的服務。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對象分為兩部份:一部份為大學圖書館視聽服務單位,另外一部份為大學生。藉由大學圖書館所提供之視聽服務及大學生使用情形,與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及在校內圖書館的使用情形,來探討大學生對視聽資料的使用情形。研究進行的方式,先以前置研究對中原及清華大學圖書館之視聽服務單位進行瞭解,並對其兩校之68位大學生進行半結構性訪談,整理結果設計成問卷。正式研究針對各公私立大學(不含科技大學、空中大學及學院)發出33份問卷,回收12份,另外針對大學生部份,發出900份的問卷,回收790份,有效問卷760份,以這些資料來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視聽資料,最主要的動機是為了打發時間,休閒娛樂是主要的目的,喜歡使用的資料類型及內容以國語流行音樂CD及西洋影片的VCD最多。他們取得的管道通常是向朋友或同學借用或者自行購買,喜歡在家裡或住處使用。另外有41.4%的大學生不曾在校內圖書館使用過視聽資料,大學生不到校內圖書館使用的主要原因是:「不習慣到圖書館使用」,或「不知道有什麼資料類型及內容」。大學生到校內圖書館使用視聽資料,最主要的動機是為了課業參考需要、學習課外新知、打發時間等,但使用最多的仍以休閒西洋影片之類的錄影帶。與課業相關之類型,則以錄音帶使用最多。他們得知校內圖書館視聽服務的主要管道是以朋友或同學告知及學校師長告知為主。「個人的興趣」是影響大學生使用視聽資料的主要因素。研究中也針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視聽資料上,不同性別、不同學院、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對視聽資料使用動機、類型、內容項目、使用時間,或找尋視聽資料的方式、取得視聽服務的訊息的管道等項目進行差異性分析。最後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建議大學圖書館應掌握大學生真正的需求及興趣,並應加強推廣視聽資料的利用教育。另外更必須與教師教學相結合,以達到資料的充份利用,在管理政策上應適當的鬆綁,化被動為主動去提供更符需求的服務。(作者)
關鍵詞: 大學生,視聽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臺北古契字集
書刊名: 大臺北古契字集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590p.
摘要: 臺灣古契字書,即俗稱日語之「古文書」,為清代及日據初期漢人社會之民間契約,多以買賣、借貸、典胎、墾批、番契及雜契等項為主。本書收錄北臺灣之古契字496件,按北市12行政區及附近之鄉鎮編排,為之標點斷句。書前有彩色圖版10數頁及編者導讀,各契字後附註資料來源,或加考釋說明。對大臺北地區之開發,聚落社會之形成,以及各族裔間之風俗民情,提供第一手之直接史料。(編者)
關鍵詞: 古文書,古契字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陸圖書發行市場競爭環境之分析研究:以新華書店(1982-2000年)為例
書刊名: 大陸圖書發行市場競爭環境之分析研究:以新華書店(1982-2000年)為例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130p.
摘要: 本論文主要研究目的是了解大陸圖書發行市場之競爭環境,包括競爭力的來源與強度,以及競爭力的結構,並探討未來之趨勢。本論文採用波特在競爭策略中提出的「五力模式」和「策略群組模式」,以及「產業生命週期」的基本模式,作以上的分析。本文以市場佔有率最大的新華書店為個案研究對象,進行主要競爭者的分析,詳細探討其作業層級、事業層級、企業層級的競爭策略。本論文研究結論如下:一、1982年「一主三多一少」政策後,大陸圖書發行市場從封閉獨占變為開放競爭,發行通路增加,競爭者也增多。二、非新華系統的大陸圖書發行業者,最早正式加入的是出版社;其次是個體戶與民營企業;1990年中後期報業和郵政國有企業加入,實力雄厚,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三、1982-2000年,新華書店的市場佔有率一直下降,但仍是市場的領導者,一方面長久累積的資源雄厚,一方面是仍有全書種總發行和課本銷售的專權。未來在市場的競爭實力,則視其規模化的發展策略是否成功,以及一般圖書的銷售能力是否提高。四、自1987和1988年積極進行改革以來,新華書店已進入許多市場的領域,使進入障礙提高,經營成本也增加。五、大陸圖書發行市場發展趨勢朝兩極化:擴大規模或是集中市場。新華書店的省店朝向企業集團發展,中小型書店則發展連鎖經營。一般民營業者的資本有限,則朝向連鎖經營或聯合體發展,有些則採集中化,例如專業圖書的批發或零售。自中共加入WTO之後,上述發展趨勢更加明顯,以面對國外的競爭者。(作者)
關鍵詞: 非國有書店,五力分析模式,策略群組,產業生命週期,競爭策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陸就學指南‧大學篇
書刊名: 大陸就學指南‧大學篇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316p.
摘要: 本書主要收集中國大陸各地之重點大學,以區域為介紹單元,簡要說明各大學之系所特色及概況,書中所涵蓋地區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吉林省、四川省、雲南省、陜西省,共129所大學。書後並針對相關報名事項、應試、錄取、入學程序、各相關處室之聯絡方式,以及中國大陸學制之相關規定加以彙整介紹,內容簡明實用,提供臺港澳學生前往中國大陸留學訊息之初步輪廓。(編者)
關鍵詞: 中國大陸,留學,大學,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