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7801 - 781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企業 e-Learning 市場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從企業訓練面向觀之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212
卷期: n.62
頁次: pp.69-84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目前台灣地區企業e-Learning市場的發展現況與趨勢。首先由現行的文獻資料整理出全球e-Learning的重大事件,藉此來了解全球企業與政府發展e-Learning的情況。其次導入許多學者、研究單位對e-Learning所下的不同定義,從中獲得e-Learning最具體的解釋。之後再比較知識產業與知識產業,及探討e-Learning發展與其產業有何相關,以及介紹美國企業e-Learning市場現況與趨勢。最後,從e-Learning系統工具提供者、課程與教材提供者來說明台灣地區企業e-Learning的發展現況與趨勢。(作者)
關鍵詞: 線上學習,電子化學習,數位學習,網路學習,學習產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在數位學習中的角色扮演:以逢甲大學圖書館為例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212
卷期: n.62
頁次: pp.60-68
摘要: 隨著資訊通信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往著重天然資源開發利用、機器生產與資本累積為主的社會型態產生重大變遷,知識在經濟的比重逐漸增加,傳統的教育思潮亦產生典範的移轉,進而在教與學的關係中,由於資訊技術的深化、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知識載體形式的多元化等面向的整合應用,在教師、學習者、學習科技以及學習資源等多項元素之間,產生許多新的互動、傳播型態,使得數位學習成為傳授知識的重要管道。目前雖然已有相當多的文獻針對數位學習所產生效應進行探討,並有相當豐碩的成果,但卻少有研究者論及「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在數位學習中所應扮演的角色。本研究以逢甲大學圖書館為例,以其參與數位學習計畫的推動經驗,藉由教師理念的溝通與共識的建立、教學助理(志工)的募集與訓練、教學平台的選擇與運用、資訊素養課程的規劃與實施等支援體系的建構,由專業教師、學科館員以及教學助理三者形成協同教學的運作模式,並以實際個案介紹課程準備、教學實施、教學評量及教學資源再利用等階段的過程與成效,以作為圖書館及其從業人員因應新世代教育型態發展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數位學習,圖書館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匿名在網路互動環境下的調節作用與影響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212
卷期: n.62
頁次: pp.52-59
摘要: 當今是個強調集體智慧的社會,團體工作在組織中愈漸重要,如何在消極面上避免社會或產量的阻礙,並在積極面上增加團體成員間的參與感與互動,以提高團體的效能與產能將是一重要之課題。本文旨藉由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與文獻的彙整,以對匿名在網路互動環境下的調節作用與影響有進一步的了解。文末,提出一些實務運用上的建議以及未來可探討的研究議題以供參考。(作者)
關鍵詞: 匿名性,網路環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教學資源網站在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應用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212
卷期: n.62
頁次: pp.4-15
摘要: 培養學生探究知識、批判思考、協調溝通、問題解決、統整學科、及重視行動力是社會學習領域有別於其他學習領域的特性。而網路科技的互動性、多媒體教材、開放性系統、線上搜尋與支援、全球性、學習者控制、龐大資源的可擴充性、隨時隨地可用的便利性等特性,應可以提供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方法的絕佳支援與資源。在社會學習領域中,國內現今資訊融入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網站較少,相關研究與討論亦不多見。本文內容分成三個部分:首先,依據文獻簡單定義社會學習領域之內涵,並陳述其特性;其次,介紹四個國外社會學習領域相關網站,並概略敘述各網站結合資訊科技的教學策略。最後,本文將歸納網站的內容與功能。本文之研究成果期待可以對於資訊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的相關應用提供參考。(作者)
關鍵詞: 資訊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資源網站,資訊融入教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介面設計區分網站經營專家群組之研究:以青少年優質學習網站為例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212
卷期: n.62
頁次: pp.26-37
摘要: 本文目的在於以青少年優質學習網站的介面設計重點來區分出不同的專家群組,以提供未來的網站規劃者一些參考依據。首先作者經文獻探討找出24個有學術基礎的介面設計指標,針對30位優質網站經營者及國科會科教處學習網站建置者,進行小樣本的專家意見調查。在問卷分析中以探索性因素分析採主成份分析法輔以直交轉軸的變異最大法找出2個向度分別為互動介面和娛樂介面,共9個介面設計指標的青少年優質學習網站介面設計量表(BestWebSiteforYouthtoLearnScale,簡稱為BeYou),再以BeYou的因素得分輸入K-Means分群分析,得到3個各具特色的專家群組。(作者)
關鍵詞: 介面設計,網站經營,專家群組,青少年,學習網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非實體電子童書現況與評鑑規準之建構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212
卷期: n.62
頁次: pp.16-25
摘要: 本研究使用內容分析法以瞭解網路非實體電子童書的現況。此外綜合問卷調查法、深度訪談法及德菲法三項研究的結果,提出八大類47項的網路非實體電子童書評鑑規準與建議。本研究結論主要如下:一、現況分析:檔案格式以html檔居多、其類別以「小說故事」居多、閱讀平台以線上瀏覽佔最多數且大多為免費;現階段電子書仍處於成長階段,而電子童書的開發與累積更該積極拓展。二、業界、教師與專家的建議:除了模擬紙本童書已具備的功能之外,更應以符合網路特色及多媒體編排的作品為發展的要求。三、未來發展方向:休閑娛樂類是未來趨勢。當頻寬與載具成熟後,內容形式將更多元化。此外應用在教育上,則是學術界與業界對電子童書發展的共識。(作者)
關鍵詞: 電子童書,網路出版,評鑑規準,教育傳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教育事務基金會名錄
書刊名: 教育事務基金會名錄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374p.
摘要: 教育部以公開教育事務基金會資源,供政府機構及社會各界參考為宗旨,編輯730個基金會資料,而成為本書。書中各基金會業務辦理情形,原則以89年度為準,惟因彙編之始,部分基金會未提供89年度業務,則以88年度登載。全書分為各基金會簡介、基金會筆畫索引與基金會功能索引3部分。各基金會給予代碼,依代碼順序編排基金會個別資料,亦可藉由基金會筆畫或基金會功能類別查詢。基金會個別資料包含會址、董事長、董事任期、董事名額、電話、傳真、E-mail、網址、聯絡人、設立基金總額、現有財產總額、設立許可日期及文號與業務類別,說明基金會宗旨以及近幾年之業務辦理情形。(編者)
關鍵詞: 教育事務基金,名錄,參考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情境因素及認知觀點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運作成效之影響研究
書刊名: 情境因素及認知觀點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運作成效之影響研究
出版日期: 2002
摘要: 自動化系統建置成本昂貴,其實施成功與否對圖書館整體作業績效影響深遠,如何發揮自動化系統的工具效益,藉以提昇圖書館的服務品質,確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影響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運作成效的因素有些來自圖書館,有些來自廠商,有些來自館員,有的則是因雙方互動過程所影響。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內大學校院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實施概況,探究組織、管理、使用者特性及廠商互動關係等情境因素以及館員對系統的認知觀點等因素,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接受度及運作成效的影響。透過本研究的探討,除了有助於對圖書館實施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行為的瞭解,亦使圖書館主管藉此決定如何藉由情境及認知因素的調整,來改善使用者的參與,以期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能得到最佳的品質與效益。基於探索性研究的考量,本研究採質化及量化方法,以趨近事實情境,除了訪談系統廠商及圖書館館員外,亦以問卷調查圖書館系統館員、各模組負責人及館員。在資料分析後,主要有以下發現:1、創新型、支持型的組織特性以及集中化、正式化的組織結構與系統的獲益程度、使用度以及館員對系統的接受度皆有正相關性。不同圖書館類型會對系統的服務品質滿意度產生差異性看法;服務於不同組織規模圖書館的館員對系統的有用及易用認知有不同看法;圖書館是否成立資訊部門其館員對系統服務品質的滿意度以及資訊部門的規模大小其館員對系統易用認知的看法,兩者皆有顯著差異。2、館長會影響圖書館服務政策的制定以及系統的管理與運作,而館方的服務政策會影響館員對系統功能的有用認知及系統的使用程度;圖書館主管的參與與系統的獲益程度、使用度以及館員對系統的接受度有正相關性,圖書館館長是否為圖書資訊專長背景以及館長任期的長短,表現在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參與程度上是有差異的。3、館員因所使用自動化系統不同而對系統的易用認知、系統獲益度、系統服務品質滿意度及使用程度有所差異,其服務年資及系統使用時間也會對系統的易用認知產生差異性看法,館員是否曾經使用不同系統的經驗,會對系統服務品質滿意度、使用程度以及系統的有用及易用認知產生不同看法。4、圖書館與廠商的契約及社會關係與系統的獲益程度、使用度及服務品質滿意度以及館員對系統的接受度等有相關性,對於合約內容是否有助於保障圖書館的權益,會因所使用自動化系統之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使用系統不同,圖書館與系統廠商間的合作及互信關係也具有差異性。5、圖書館與廠商的社會關係及契約關係,以及所使用系統不同等因素對系統的接受度具有影響,而圖書館與廠商的社會關係、館員對系統的有用及易用認知,以及主管對系統的參與度等因素會影響系統的運作成效。6、系統功能是圖書館更換系統廠商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廠商的服務品質與資訊技術能力。7、採訪模組的功能使用程度最低,其次是期刊模組;造成低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功能不符合館員的使用需求,其次是館員不清楚系統有該項功能,而廠商對館員的教育訓練不足以及館員不知如何應用系統功能等也是重要因素。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圖書館界提出十項建議:1、重視與系統廠商的良性互動關係;2、促進組織的支持及創新氣氛;3、建立正式化的部門運作關係;4、推動組織知識的有效傳承;5、增進館員對系統的參與程度;6、加強館員對系統的使用能力;7、確認系統館員的角色職責;8、館長輪替不宜頻繁,任期不可過短;9、重視系統評估工作;10、系統評選應權變考量多種因素等,對於系統廠商則有兩項建議:1、開發功能完整且適用性高的系統產品;2、提升服務品質,重視系統教育訓練等。(作者)
關鍵詞: 系統接受度,組織特性,管理特性,使用者特性,廠商互動關係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悠遊中縣地方文化館
書刊名: 悠遊中縣地方文化館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95p.
摘要: 沒看過本書,還真不知臺中縣的文化建設竟如此豐富!內容分為山城、屯區、西濱,分別介紹豐原漆藝館、后里花卉產業文化館、石崗客家文物館、大雪山林業公司製材廠、新社七分窯、霧峰臺灣菇類文化館暨農村文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影像館、大甲稻米產業文化館、大安濱海樂園海視館、梧棲漁業文化館等共23個頗富地方特色的文化館,並搭配交通位置、開館時間、門票價格、館舍簡介,方便您按書索驥。(編者)
關鍵詞: 臺中縣,文化建設,產業文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超級特展探討博物館與傳播媒體之互動:以「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與「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
書刊名: 從超級特展探討博物館與傳播媒體之互動:以「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與「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162p.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台灣過去十年來超級特展中組織的結合現象,研究大型特展機構互動的過程,並深入解析握有文化詮釋權的機構,如何主導展覽知識形塑與傳播溝通方式。依循這樣的思考脈絡,可以再將問題區分為二,首先是非營利與營利機構間、機構內部的結構問題,思索其為何舉辦特展、發展出什麼樣的合作關係、限制點在哪裡。其次,當展覽成為溝通媒介時,涉及到博物館以展覽規劃,媒體以新聞報導加上大量的宣傳策略,塑造出展覽的全貌,博物館、媒體是如何操弄知識與權力,呈現出什麼樣的文化意識形態和現象。還有展覽整體牽涉到藝術品的複製與原作、文化工業與消費、高級文化與通俗文化等美學問題,本研究也將併入討論。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此論文的動機、目的及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特展形塑與傳播互動之方式。運用新博物館學、傳播學科討論博物館和媒體組織投入特展之目的,展覽操作方式,以及機構間的權力關係,共同推出什麼類型的展覽。第三章則為案例分析。以國立歷史博物館分別與中時報系、聯合報系合作主辦的「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個案,藉由深度訪談與文獻分析,討論其合作方式、展覽規劃與媒體報導等。第四章特展之組織互動、呈現及省思。討論大型特展在現實發展上所隱含的問題,進而論述機構如何善用彼此達到效益,以及機構的文化詮釋權問題,最後則探討超級特展引起的文化現象。第五章結論;對於博物館與媒體的合作方式、未來發展提出一些看法與建議。(作者)
關鍵詞: 超級特展,特展,博物館,媒體,互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知識管理角度探討電子商務組織資訊行為之模式
書刊名: 從知識管理角度探討電子商務組織資訊行為之模式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185p.
摘要: 隨著經濟時代的來臨,企業組織競爭的基礎已經朝向重視知識和其他智慧資產的管理以降低成本,因應全球化經濟的來臨以及知識本質的變革,知識領域將成為組織效能的基礎。近年來資訊與知識密集的電子商務產業快速成長,電子商務公司擁有數量與來源眾多且難以管理的電子資訊資源,電子商務公司的資訊管理更顯重要。文獻上所探討的數個企業個案,顯示大多數企業導入知識管理均是從資訊管理開始。因此,從知識管理的角度去思考企業的資訊管理方案,應可加速企業導入知識管理。本研究以具有相當規模且業界知名的電子商務網站為研究對象,以自然探究法為取向進行研究,兼採文獻分析、深度訪談、文件分析,與問卷法等研究方法蒐集研究資料,從知識管理的角度,探索電子商務公司資訊的蒐集與取得、需求、分類與組織、傳遞等方式,建立電子商務公司的資訊資源管理架構。主要研究問題有四:(1)電子商務公司組成成員的資訊需求為何?(2)電子商務公司組成成員的資訊資源類型為何?(3)電子商務公司組成成員如何分類與組織電子郵件?(4)影響電子商務公司成員資訊傳遞方式的因素為何?(5)電子商務公司組成成員的資訊行為模式為何?根據研究資料分析歸納,本研究主要發現有五,包括:(1)電子商務公司組成成員的資訊需求可區分成任務導向需求與非任務導向需求兩種不同類型的資訊需求,兩種不同類型的資訊需求可能產生相互轉換的現象。(2)電子商務公司組成成員所扮演的角色兼具資訊生產者、消費者、分類組織者以及資訊傳遞者。其資訊來源可依資訊的產生來自組織內部或組織外部區分成外部資源與內部資源兩種,可再依資訊的載體,區分成人際資源與非人際資源兩種資源類型。人際資源可再依資訊的提供者加以細分,而非人際資源則可依內容性質再加以細分。(3)電子商務公司組成成員運用資訊的模式與用途包括意義建構、知識創造,與制訂決策等三種用途,而其組成成員為快速而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務,會影響到其評估資訊價值的準則。(4)電子商務公司組成成員分類組織電子郵件的方式傾向於容易找尋與歸類,而影響其組織成員選擇資訊傳遞的管道則是受到資訊的接收者、傳遞的資訊特性、傳遞資訊的目的,與資訊傳遞者個人因素等因素的影響。(5)研究者根據研究資料建構一個電子商務公司組成成員之資訊行為模式,指出資訊需求、資訊評估、資訊資源、資訊使用與傳遞,以及成員之服務年資等因素將影響個案公司組成成員之資訊行為模式。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三點建議,包括:(1)加強內部資訊系統功能,建構一個資訊共享與共存的互動園地與空間;(2)企業組織資訊資源分類架構應該是容易歸類與找尋的架構;(3)提供電子商務公司組織成員資訊服務時應考量其資訊尋求行為與偏好之資訊傳遞管道。(作者)
關鍵詞: 資訊管理,資訊資源管理,資訊需求,資訊尋求行為,資訊行為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自助旅遊者資訊行為探討旅遊網站內容之規劃
書刊名: 從自助旅遊者資訊行為探討旅遊網站內容之規劃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167p.
摘要: 國內進行探討資訊利用者的相關研究,其對象多囿於所謂的專家學者,發生場景也以工作領域為主,忽略了個人生活中的資訊。故本研究希望以特定的生活資訊為對象,探討不同與以往資訊行為相關研究的議題。本研究選定一切行程需自理的自助旅遊者為對象,目的在於希望透過對有自助經驗的旅遊者進行深度訪談,由其經驗中瞭解受訪者在「自助旅遊」的想法產生後,為達到此旅遊目的資訊需求、資訊搜尋與資訊使用行為。最後希望以其自助旅遊的經驗來反思一個對旅遊者有所助益的旅遊網站,理想中應具備怎樣的資料內容,並增加對日常生活中資訊行為的深入認識。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以及內容分析法三種方法,以進行資料的蒐集。訪談方面,透過人際關係等方式,共募得30位受訪者。此外,為瞭解台灣旅遊網站的現況與使用者理想中旅遊網站的落差,除詢問受訪者對於旅遊網站的意見外,並透過一定的選擇標準,篩選出31個旅遊網站進行觀察。最後將其結果與訪談結果作對照的比較與分析。在自助旅遊者的資訊行為部分,透過自助旅遊者的經驗可以瞭解到其資訊行為確實可分為旅途前、旅途中與旅途後三階段,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資訊需求、資訊搜尋行為與資訊使用行為的出現,由此可見自助旅遊者與資訊有著密切的關係,不但隨時隨地仰賴資訊所提供的協助,並可能由資訊接收者的角色變化成為資訊的傳佈者。研究結果並歸納出自助旅遊者之資訊行為特徵有使用資料種類多樣化、資料來源管道多元化、對不同資料類型有明確看法、人際關係具有重要性、展現持續性的資訊搜尋行為、個人經驗值具有影響力六點。在旅遊網站的部份,可歸納出自助旅遊者所重視的內容與功能分為旅遊地的基本資料、旅遊地的進階資料、網站的功能與網站的經營四大類。而臺灣現行旅遊網站半數以上旅遊網站所提供有三大類資訊內容(產品資訊、旅程規劃、當地資訊)與四大類資訊服務(代訂功能、連結功能、查詢功能、網站互動性),總體而言,偏重於網站的功能與網站的經營兩大部分,對於資料的提供仍稍嫌不足。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就資料使用者、資訊服務提供者、網站規劃者、旅遊業者等四方面提出建議。對資料使用者而言,自助旅遊者仍應以旅遊指南為最重要的旅遊資料,在旅途中應重視旅遊諮詢中心所提供的資訊,並應善加利用各種資料類型的優缺點;對資訊服務提供者而言,資訊提供者應提供工具性資訊,以及當地史地及文學作品,並整合各類型資料,以分別提供詳簡不同的資訊版本;對網站規劃者而言,加強旅遊網站所提供資訊內容的廣度與深度,發揮經驗交流機制的效益;對旅遊業者而言,主題式的旅遊行程安排,增加對旅遊地的深度瞭解,瞭解自助旅遊者的需求,以補充目前網站內容的不足,提供設計活動的思考方向,進而開發新的資訊服務內容。(作者)
關鍵詞: 資訊需求,資訊搜尋,資訊使用,旅遊網站,內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