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6997 - 700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教材優先、學術為本」的北京大學出版社:大學出版社系列報導之八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5
卷期: n.53
頁次: pp.8-17
摘要: 本文旨在介紹北京大學出版社,其為中國最早成立的大學出版社,早於西元1889年已設置。作者首先介紹歷史沿革,簡要敘述起源及具廣泛影響力的出版刊物。其次,說明組織與經營概況,並介紹1999年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接著分析其出版特色,分別說明其出版方針、選書計畫、出版品的類型與特色、電子/網路出版概況,以及最具代表性或得獎圖書等。同時,闡明其推廣策略與未來展望。最後,以北大出版社的營運為借鏡,提出促進臺灣地區大學出版社未來發展之建議。(編者)
關鍵詞: 大學出版品,北京大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2003年理財人的讀書計畫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3
卷期: n.53
頁次: pp.7-12
摘要: 作者以深入淺出方式介紹理財的觀念及範圍,並將重點放在人生三大理財規劃的子女、購屋、退休所需的金源及可能資金來源。作者認為規劃家庭理財步驟,應包括下列五項:一、當自己的會計師:瞭解家庭資產配置現況,以調整資產配置;二、及早準備人生三大計劃;三、選擇理財工具;四、投資判斷;五、節稅規劃。此五個步驟乃是成為理財通的五個層面,此五種知識均是欲以理財顧問為業的人所必須研修的科目。(編者)
關鍵詞: 理財計畫,家庭理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內電腦雜誌市場近況與發展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5
卷期: n.53
頁次: pp.4-7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展,電腦的普遍應用以及網際網路的出現,使得電腦相關內容的出版品繁多,且內容亦愈來愈多元化、專業化。作者認為電腦圖書大多強調單一專業內容,而電腦雜誌則廣納許多最新資訊與各種電腦專業的內容,其專業性與多元性較圖書佔較大優勢。作者於2000年進行調查研究,將電腦雜誌的內容與訴求對象,分為電腦DIY、網路通訊、個人電腦入門、個人電腦進階、電腦系統規劃、電腦遊戲、電腦新聞、電腦CAD/CAM、電腦影像繪圖、電腦MAC等十類,並分析其讀者年齡、性別、區域、教育程度等。此外,文中亦探討網路出版相關議題,並分析現今因景氣不佳及網際網路的衝擊,國內電腦雜誌出版商必須抓住消費者的心因應變化,才能生存。(編者)
關鍵詞: 電腦雜誌,出版,網路出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防 SARS,出版業做出典範:細菌、病毒與 SARS 防護專題書目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5
卷期: n.53
頁次: pp.44-51
摘要: 與過去有關疾病醫療或健康養生叢書,豐富的醫療知識略有不同,反而較接近疾病與防疫措施的參考工作手冊,同時具有:1.專業度;2.資訊收集的完整性;3.注重防疫措施;4.價位低廉與頁數較少等特性。許多出版社雖然將原先至少需要一個月的出版流程,壓縮到兩週完成,甚至是一週的時間,但卻不失其品質與專業。牛頓出版的《SARS病毒完全防治手冊》作者包括衛生署SARS專家委員會召集人陳建仁、臺大醫院感染科主任張上淳等;天下文化則由臺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執筆,完成《別怕SARS:28個防煞觀念》;以聯合報健康版上的文章集結而成的《認識SARS實用手冊》,自然網羅了多位醫生共同執筆。另外,由臺大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醫師推薦,生智出版的《對抗SARS自保手冊》是由醫藥記者一手完成。4月初從新加坡世界科技來臺的《神秘風暴SARS》執筆者更是國家級的醫師團隊。(編者)
關鍵詞: SARS,書目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知識經濟時代下之知識管理利器:讀《網站圖書館》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5
卷期: n.53
頁次: pp.40-43
摘要: 本文為顧敏所著《網站圖書館》一書之書評。作者認為在知識爆炸的世代裏,「知識管理」是使資源系統化、知識精髓化的不二法門,也是現今企業與政府爭相建立的準則。作者評介在《網站圖書館》一書中「知識管理」轉變為實際的運作流程,同時對該書內容架構加以描述,並依該書五個章節加以介紹,其特色包括:一、知識的內涵與知識創新;二、知識媒體的傳遞與知識管理;三、知識領航新發展;四、知識管理具體成效-網站圖書館之形成與服務等;最後推介此書為圖書資訊專業領域同好必讀的書。(編者)
關鍵詞: 知識經濟,書評知識管理,電子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讀《20/21:從20世紀出發的21世紀前瞻》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5
卷期: n.53
頁次: pp.37-39
摘要: 本文為比爾‧艾摩特(BillEmmott)著,雅言出版之《20/21:從20世紀出發的21世紀前瞻》一書的書評。作者先回顧21世紀以來的一些重大災亂,包含:2001年9月11日的攻擊事件、2003年3月19日美國總統小布希下令轟炸伊拉克、2003年4月WHO正式將SARS列為21世紀首宗全球傳染病等,進而點出該書作者撰寫此書的出發點。同時,簡要介紹作者比爾‧艾摩特為畢業於牛津大學,於1993年接任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總編輯,為現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總編輯之一。繼而,闡明《20/21:從20世紀出發的21世紀前瞻》一書所涉及的二大議題:全球政局篇與自由經濟篇的內容章節;接著,以臺灣的角度來看21世紀最切身的問題,並加以論述分析。最後,以艾摩特總結20世紀給世人的二大教訓來說明人類所知有限,因此,我們應更謙卑,更需審慎的樂觀。(編者)
關鍵詞: 經濟學,全球經濟,經濟發展,全球政局,書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誰怕臺灣文學史?:《台灣文學史的省思》讀後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4
卷期: n.52
頁次: pp.72-74
摘要: 本書內容分為〈臺灣文學議壇〉、〈臺灣文學評論〉、〈臺灣文學書房〉、〈臺灣文學傳真〉、〈臺灣文學資料庫〉、〈編後記〉這6個部分。在〈臺灣文學議壇〉裡,其主題為「臺灣文學史的省思」,收錄解昆樺、王文仁、張梅芳、朱宜琪、楊佳嫻、劉紋綜等人的評論文章。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在臺灣文學史的編製過程中,一些可能突破現今困境的解決之道。(編者)
關鍵詞: 台灣文學史,台灣文學評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無名氏文學創作年表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4
卷期: n.52
頁次: pp.67-71
摘要: 無名氏,譜名卜寶南,後改卜乃夫,又名卜寧(1997年以後出版《無名氏全集》之正名),一度稱卜懷君。生於1917年1月1日(農曆1916年12月8日)南京下關天保里。祖父卜庭柱原籍山東,少時遷揚州,父卜善夫又由蘇北定居南京行醫。1934至35年,在北京俄文專科學校畢業,抗戰爆發後,考入金陵大學外文系三年級,未就讀。(作者)
關鍵詞: 無名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橫貫中西的華人出版世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大學出版社系列報導之七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4
卷期: n.52
頁次: pp.48-55
摘要: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李國章先生謂:「大學主要功能是創造、保存和傳播知識,知識的創造有賴教研人員的努力;而協助他們把學術研究成果編印成書,把新知由校內傳到校外,讓更多的人分享,則是大學出版社的首要任務」。(注1)大陸著名的出版人彭松建先生(北大出版社社長),對於出版的觀點是:「出版實際上是將知識流量『加工』為知識存量的過程」,他也強調:「世界一流大學出版社的主要標誌,是連續不斷地出版在思想、文化和科學領域裡具有長遠影響,或者是能世代流傳又有館藏價值的一流標誌性出版物,其數量不在多而在於學術價值高。」(注2)華人出版世界裡享有崇高地位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無論出版特色、出版內容、經營理念與目標,在此正值國內大學出版社正將揚帆之際,實值得分享給國人。(作者)
關鍵詞: 大學出版社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閱讀新主張:談後現代社會如何提倡閱讀活動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4
卷期: n.52
頁次: pp.4-7
摘要: 後現代社會呈現出來的特徵例如去中心化、反對權威、不確定性、強調否定、輕視歷史等,已在很多領域表露無遺,包括建築、音樂、廣告等。就閱讀的狀況而言,是否也出現後現代的特色?如果是的話,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後現代的閱讀現象?此外,在後現代社會裡網路興起媒體大革命,影響遍及社會各個面向。數位文本結合網路的特色,對閱讀是否會造成什麼改變?這些是筆者面對後現代思潮,欲瞭解的問題。因此,本文由幾項閱讀調查的結果著眼,看看在後現代社會下,臺灣民眾的閱讀狀況。接著探討後現代思想對閱讀的衝擊,包括數位文本帶來的閱讀革命。最後對於如何面對後現代閱讀現象,及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社會如何提倡閱讀,筆者提出個人看法。(作者)
關鍵詞: 閱讀活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書香英倫:媒體的關注與全民的參與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4
卷期: n.52
頁次: pp.45-47
摘要: 不列顛可否稱得上是個書香社會、文化大國?這個問題恐怕見仁見智。持反對意見者,或許馬上會指出英國民眾的識字率在西歐國家中算是偏低的,同時不僅閱報(尤其是質報)的人口不斷持續下降,各種有關「出版末日」的預言,也經常在輿論界造成某種程度的恐慌!至於持正面看法者,則可能會以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觀察來加以駁斥,例如在擁擠的倫敦地鐵中,放眼望去總是見到一個個看書看報的人頭;走進各大書店,經常是高朋滿座;再看各式各樣的書展、讀書會、文學獎和文學節(literaryfestivals)等,更可以說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換句話說,當我們心中存有某種定見時,我們幾乎也定能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合適的現象做為印證。因此對於上述的問題,我個人的觀點雖然偏向後者,但若要以英國做為國內打造書香社會的學習對象,我卻不敢過於肯定,畢竟在這個新傳播科技日新月異兼且資訊大爆炸的時代,英國其實和臺灣一樣,對於「培養讀書風氣」一事,面臨諸多困惑與艱難的挑戰。(作者)
關鍵詞: 閱讀運動,媒體環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一書一城」,書香社會:美國推動城市閱讀的經驗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4
卷期: n.52
頁次: pp.41-44
摘要: 本文首先介紹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圖書中心」在1998年發起「一書一城」活動之源起及其活動成果。接著介紹仿效西雅圖「一書一城」活動成果豐碩的芝加哥經驗談-《OneBookoneChicago》。同時作者亦檢討《OnBook,OneChicago》的成功要素,如活動規劃周詳,市長全力背書以及結合贊助廠商資源等。但市府和贊助廠商的參與卻也引起對該活動是否中之的爭議。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最後作者也設想在台灣推動「一書一城」的活動的可能性。(編者)
關鍵詞: 一書一城,城市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