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7021 - 703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上天入地:為世間人找「路」的大輿出版社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3
卷期: n.51
頁次: pp.33-36
摘要: 本文主旨在介紹專業輿圖出版社-大輿出版社之發展情況。該出版社創社至今已三十餘年,一路走來,不僅見證了台灣地圖出版的進步,也親身參與帶動這樣的進程。大輿地圖自最早期的傳統影印製作方式,迭經製程三躍進,除製程電腦化、建立整套桌上排版系統(DTP)並導入印前觀念,使得地圖製作技術益臻專業,且銷售量大增;此外,該出版社亦涉足地圖之外的一般圖書出版,但因資訊不夠豐富及企劃能力不足,其圖書出版品特色不突顯,銷售成績較差。台灣的地圖出版在大輿出版社日益精進的服務觀念下,創造出嶄新的超值地圖與生活企劃整合新型態。(編者)
關鍵詞: 輿圖資料,地圖出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新知識時代的個性理財方程式:理財規劃精選書目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3
卷期: n.51
頁次: pp.25-32
摘要: 一、收錄範圍本書目以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國家圖書館國際標準書號中心共同舉辦之「理財精選主題書展」,由理財領域學者專家所推薦之書目為主,另由世華金融圖書館精選2000至2003年出版理財投資相關書目,共收錄172筆。二、著錄依據本書目之著錄規範工具,主要以《中國編目規則》修訂二版為依據,著錄格式採條列格式。書目資料查證以國家圖書館標準書號中心書目資料庫為主,不足時以世華金融圖書館館藏書目資料庫為輔。三、著錄項目本書目著錄項目依序著錄書名、編著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版本、面頁數、國際標準書號(ISBN)、裝訂等項。四、編排方式本書目依書名筆劃順序排列。(編者)
關鍵詞: 理財規劃,投資理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理性管理到德性管理:評介《從 A 到 A+》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3
卷期: n.51
頁次: pp.22-24
摘要: 本文為柯林斯著,齊若蘭譯,遠流出版之《從A到A+》一書之書評。作者首先簡介此書係為柯林斯及其研究團隊歷時5年的研究計畫成果,該研究由1453家公司,篩選出11家「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與19家對照比對公司,試圖尋找出由優秀到卓越之過程的內幕。其次,對該書的研究成果,即由優秀轉至卓越公司的過程中,最高領導人及其組織必備的美德或品性,及其三階段發展歷程:有紀律的員工、有紀律的思考、有紀律的行動等,分別加以依序評論。最後,作者認為近年來國內外商界陸續發生一些道德醜聞,而此書的出版正適得其時,值得大家閱讀與深思。(編者)
關鍵詞: 書評,企業管理,管理倫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民國九十二年一、二月臺灣出版記事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3
卷期: n.51
頁次: pp.18-21
摘要: ■<文訊>的停刊與再生■詹宏志當選台北雜誌公會理事長■報紙雜誌開放小三通進大陸■光復書店總經理被綁架案■景氣不好,一元經典造勢!■大陸圖書開放進口,首波放行大專學術用書■<台灣音樂館-資深音樂家叢書>20冊出版■國際書展2月11日起登場,今年濃濃捷克味■新學友轉型親子書店■劉俠意外下世,令人扼腕■教科書雷同出版社指無版權問題■e化大藏經,佛教界重要里程碑■<嘻哈萬歲>,臺灣街舞全記錄■席慕蓉四十年繪畫創作全紀錄■教科書風波:業者夾帶補充教材漲價違法■三參考書商挨罰五百七十五萬元■農曆春節期間各出版社低價促銷暢銷書■光復書局千萬圖書禮券變廢紙■宏總負責人林宏宗違反勞基法,被提起公訴■誠品、金石堂、新學友今年目標一致,提昇書店效能■金石堂走向「寄賣制」(編者)
關鍵詞: 出版,圖書出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嚴格把關出版品質的牛津大學出版社: 大學出版社系列報導之六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3
卷期: n.51
頁次: pp.13-17
摘要: 一所大學的影響僅限於該校的師生,但一所大學出版社的影響則是無遠弗屆的,因出版品可傳播其學術理念至世界各個角落。12世紀成立的牛津大學位於倫敦西北泰晤士河上游的牛津城,是全球英語系國家中歷史最悠久的大學,而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UniversityPress,本文簡稱OUP)於15世紀成立,歷經五百年的成長茁壯,現今已是全球最大的大學出版社,在出版界佔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擬由OUP的歷史、組織概況切入,再針對其出版特色、著名作品、推廣策略及未來發展進行說明,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錯」,希望藉由OUP的經驗對大學出版社事業未能蓬勃發展的臺灣提供借鏡。(編者)
關鍵詞: 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年度好書的書單:自西徂東的一些看法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2
卷期: n.50
頁次: pp.71-72
摘要: 本文從圖書館員的觀點探討國內2002年好書書單的評選過程與結果。文中首先介紹國外對好書書單的評選方式,包括Choice、Booklist、LibraryJournal等圖書館員常用的選書工具;其次則對目前國內好書書單的評選過程加以檢討,特別是國內的好書榜單中往往缺乏學術性的刊物。因此,作者認為國內僅靠三家通俗性報紙之書訊版面舉辦此類評選活動實有不足,須有待其他專業書評或學術刊物共襄盛舉,並舉國家圖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為例,認為該刊物可為此類活動的典範,提供圖書館員良好的選書工具。(編者)
關鍵詞: 圖書選擇,圖書徵集,選書工具,館藏發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盤點2002年中國大陸圖書市場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2
卷期: n.50
頁次: pp.64-70
摘要: 作者以文字工作者眼光,回顧2002年中國大陸圖書市場特色,並擇要重點介紹值得一讀的作品,包含《河南人惹誰了》、《無字》、《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與《春天的二十二個夜晚》等十幾部文學長短篇佳作。另外,尚有口述實錄《張學良世紀傳奇》及其他主題圖書如《明清家具》、《藏地牛皮書》、《走過雲南》、《中國戰略構想》及《中國問題報告》及《中國國際環境問題報告》等。除簡介各書內容外,並於文末列出各書書目資料。(編者)
關鍵詞: 大陸圖書,書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2002年日本出版風雲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2
卷期: n.50
頁次: pp.59-63
摘要: 本文介紹日本2002年出版市場概況,包含文學類、語學類及其他有關政治、社會、歷史、文化及其他綜合性圖書。文學類方面又分古典文學及現代文學,前者有《口語譯古書記(完全版)》、《源氏物語》及《宮本武藏》;後者有《海邊的卡夫卡》、《憂鬱臉龐的童子》、《命》、《石頭中游泳的魚》及《哈利波特Ⅳ:火盃的考驗》。語學類方面分語學書籍及辭典,前者有《想要發出聲音來讀的日文2》、《日語的教室》、《〈超〉文章法》;後者則介紹《明鏡國語辭典》。其他如政治、社會、歷史、文化及綜合類,介紹的書籍有《朝鮮半島最長的一日》、《北朝鮮:惡魔的正體》、《台灣》、《昭和天皇》、《不要吃!危險!》等。(編者)
關鍵詞: 日本圖書,古典文學,日本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回顧2002年日本書市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2
卷期: n.50
頁次: pp.56-58
摘要: 日本在2002年仍處於經濟不景氣當中,出版業也陷於惡戰苦鬥的局面,作者就其觀察心得,對2002年日本圖書出版內容作一介紹。首先,在純文學及短篇小說方面,介紹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及其他作者的《葬送》、《晴子情歌》、《龍宮》及《游泳既不安全也不適當》等。其次,尚有造成社會現象的出版熱如《想讀出聲的日本語》、《人間劇場》等,以及因應中高年讀者之「高齡者書」的出版。此外,亦包含財經書籍、童書及因世界足球熱而出版之圖書,作者皆擇要加以介紹。(編者)
關鍵詞: 日本文學,書評,圖書出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英倫2002出版風雲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2
卷期: n.50
頁次: pp.51-55
摘要: 作者觀察2002年英國出版圖書市場,提出「九一一」的影響及潮流和趨勢是二大因素,前者刺激了《侵略手冊》、《愚蠢白人》及《正義方程式》三書的問世;後者則以《琥珀小望遠鏡》為代表。此外,作者並依據觀察及統計資料,選出該年的「個人之最」,包含《贖罪》、《的一生》、《比利》、《廣播生活》等,除介紹作者外,並簡述出書經過及內容,可使愛書者對英國當年(2002年)圖書出版狀況,有一概略了解。(編者)
關鍵詞: 英國書市,圖書出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2002年美國出版界紀要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2
卷期: n.50
頁次: pp.48-50
摘要: 作者針對2002年美國出版界幾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做個簡要的回顧。包含九一一書籍退燒、文壇新秀獨占鰲頭及「歐普拉讀書俱樂部」謝幕等參個層面。前者因九一一事件造成無限生機,各種書籍、紀念品都成了賺錢工具,但隨著事件遠離,出版界發現九一一書籍逐漸退燒,未來大概只有在教科書市場才能維持穩定的銷售。另外,2002年屬於文壇新秀的天下,新崛起作家有艾莉絲‧希伯德(AliceSebold)、艾瑪‧麥肯蘿琳(EmmaMcLaughlin)、麥克‧法柏(MichaelFaber)等。此外,「歐普拉讀書俱樂部」於2002年4月劃下句點,使得讀者選購圖書頓時失去指引,影響力可謂不小。(編者)
關鍵詞: 出版事業,美國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回顧2002年臺灣文學新書出版狀況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302
卷期: n.50
頁次: pp.40-47
摘要: 作者分析2002年台灣全年的文學作品出版情形。由於消費大宗的學子們忙於應付各種考試,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又使得大家在消費上更加謹慎選擇,致使文學書的買氣低迷。雖然有新的出版社、新規劃的文學書系持續萌芽,但仍可明顯看出各出版社都放緩新書出版的腳步,出書量並不大。文中作者以每二個月為期間,分別探討該期間台灣文學新書出版狀況,依序為:一至二月:資深作家的文學回憶錄、二至三月:名家名作光彩奪目、三至四月:綠袖紅塵眾裡尋她、四至五月:提筆為時代、五至六月:文學的騷動、六至七月:想望文學的高度、七至八月:文學的表白、八至九月:文學讓我們更上層樓、九至十月:好個文學讀書天、十至十一月:再版的喜悅,以及十一至十二月:多元的出版視角。(編者)
關鍵詞: 台灣文學,新書出版,出版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