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5257 - 526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時代的探索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60p
摘要: 「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在書中作者提出近十年來,這轉型時代(1895-1925)烏托邦主義的興起;並搜集族群危機與困境的文章論述,提出具體實際的討論。將近現代思想與文化變遷的過程、戊戌、五四運動作了新解;也在書中對中國近百年以來的革命思想作了回顧。經由世界的文化史角度對軸心時代歷史的意義,提出了作者多層面的看法探討。可讓讀者在書中找到現代歷史的軌跡。(編者)
關鍵詞: 現代歷史,文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父思想:中山先生與臺灣經驗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56p.
摘要: 本書之編撰與其他著作相較,具有以下五大特色:1.份量適中,即可供一學期兩學分課程之所需,又不至於成為「書枕」,使學生望而生畏。2.概念清晰。以簡單用語解釋概念,並配合國父所提之小故事,增加學生學習意願與樂趣。3.忠於原味。相關引述,皆以國父之著作為依據,避免後人思想喧賓奪主,混淆學生對國父思想之理解。4.教學互動。每章結尾均附有問題與作業,不僅可供學習評量之用,亦可作為上課討論之主題,增加互動之機會。5.強調台灣。不論族群融合、政治變遷或經濟發展,均是台灣目前重要的課題。以台灣為實例的分析,將可收理論與實際結合之效。(編者)
關鍵詞: 孫中山,孫文,孫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世界博物館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56p.
摘要: 本書收錄了全球5大洲、40個國家、數百所博物館,包括世界十大博物館在內,每一所博物館的歷史、概況、剖面圖、鎮館之寶、位置圖、建築物特色,都有詳實的介紹。此外,本書也製作藝術史年表,同時對於博物館的類型,旅遊與博物館的關聯,以及如何走進博物館的世界,都有專文報導。(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年年歲歲一床書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56p.
摘要: 書評集《年年歲歲一床書:紅塵中的科學文化閱讀》,是作者在紅塵中讀書心得的真情告白。作者江曉原不僅是一位天文學史、性學史專家,也是活躍在科學文化傳播領域的知名學者。書中所收錄的文章,是作者近三年來對所閱讀過的一些書的評價或介紹,也是作者“忙裏偷閒”靜心讀書的心得。文章所涉書籍包括作者喜好的文學、藝術、科學史、性學、科學傳播諸方面。(編者)
關鍵詞: 書評,推薦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教育資訊學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56p
摘要: 本書以現代資訊理論和系統觀點為基礎,以現代科學的模型化方法為手段,從探討教育過程中對資訊的傳遞處理機理出發來建構教育資訊學體系,在特色上力求深刻與抽象,並同時有技術性和操作性,追求對教育實踐的指導意義。本書透過建立教育過程中的資訊傳遞模型,分析了教育理論傳統研究中所得出的一些基本規律的內在原因,據此將現代的教育資訊學與傳統的教育理論聯繫起來,形成了教育理論研究的傳統與現代、理論與技術、思辨與實證、抽象與具體的互補性。此外,本書還研究了教育活動中心的資訊形式,提出了在教育過程中優化資訊的觀點和方法,從而把理論研究直接建立為教育實踐服務的基礎上,力爭使教育理論研究同時具有認識的和實踐的雙重價值。(編者)
關鍵詞: 教育資訊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書天堂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55p.
摘要: 鐘芳玲愛書,所以常時置身天堂。看罷鐘芳玲所著之「書店風景」,這次帶領著讀者往視野更開闊的天堂前進:書人的魅力、圖書館之愛、收藏之樂、百年書梯、書架與我、書痴吃書、古書拍賣、古董書展、電影中的書店、越老越美麗的老雜誌、書衣封面故事。(編者)
關鍵詞: 書店,閱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哲學的重構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55p
摘要: 作者引用中西的傳統哲學思想,從理性、美善、智慧以及空的境界一路探索至中國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儒、佛、道境界,更甚於超越天與上帝的境界,以達到「上帝臨汝」的最高境界。本書旨在說明儒、佛、道各有其不同的境界,不同的面向會帶領你走向不同的境界,當然,也會促使各境界間的融合與溝通,更甚於引領出更高層境界的領悟。(編者)
關鍵詞: 哲學思想,中國哲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立博物館業務委託經營管理效益研究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54p.
摘要: 本研究係透過文獻探討、問卷調查、專家訪談等研究方法,探討我國公立博物館業務委託經營管理之成效及其所面臨之問題,並透過量化調查及質性訪談,提出研究發現及結論建議,以提供其他公立博物館作為經營管理決策之參考。本研究以「達成博物館設立之宗旨及功能任務」、「確保博物館應盡之社會公益責任」、「強化政府部門之決策及施政能力」、「提高民間廠商參與公共服務之意願及經營獲利之能力」四項研究指標,針對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北當代藝術館之公私部門員工進行意見調查。另與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北當代藝術館之公私部門經營決策者進行專家訪談。量化調查結果有九項發現、質性研究結果有十五項發現,研究者亦針對公立博物館業務委外提出十項結論:(一)釐清核心專業、慎選委託範圍;(二)避免全盤移植、慎擇委外策略;(三)合理審慎評估、設計委託機制;(四)既策略又聯盟、妥處夥伴關係;(五)保留適當人力、落實監督管理;(六)預留因應機制,擬妥應變計畫;(七)公務資源釋出、避免行政干擾;(八)規範商業導向、兼顧經營空間;(九)培訓委外專業、建立諮詢機制;(十)契約知識管理、經驗有效傳承。本研究針對公立博物館經營管理亦提出十項建議為:(一)重視學術養成教育,提昇全民文化素養;(二)在職人員培訓進修,提昇核心專業能力;(三)廣泛扶植民間團體,營造專業市場機制;(四)策略聯盟積極整合,擴大資源共享理念;(五)設立專責主管機關,儘速研訂專業法規;(六)善用社會資源參與,提昇自主經營能力;(七)預算財務管理鬆綁,創新文化創意產業;(八)人事晉用管理鬆綁,靈活引進多元專業;(九)發展數位博物館,終身學習無障礙;(十)運用科技簡化流程,提升為民服務效能。研究者認為政府應檢討現行博物館業務委外或行政法人等政策之背後精神,將其真諦直接運用在博物館業務之監督管理上,授與各博物館將其「博物館教育功能之遂行」、「服務品質之提昇」及「民眾之最大利益」視同「鐘擺理論」之中心吸引子,在鐘擺之最大擺盪空間範圍內,亦即政府部門介入程度之兩極範圍內,授權由負擔成敗責任之各博物館館長,自主決定其經營管理模式,政府主管部門僅需監督其經營績效,而非過度介入行政運作程序。(作者)
關鍵詞: 公立博物館,政府業務委託辦理,公辦民營,博物館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歷史篇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54p
摘要: 中西思想的交融、對照近代中國知識份子關切的重點,也是研究近、現代中國思想史的重要議題。本書收錄6篇論文,勾勒出儒學家時間觀和歷史觀既有特徵、以及近代面對西學衝擊時的因應方式、目前所面臨中方後現代史學之挑戰。這些討論有助於澄清西方部分史家對中國傳統時間觀與歷史觀的誤解,藉以說明近代儒家史觀在中、日不同環境中與西方思想的關係。(編者)
關鍵詞: 儒家史觀,儒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典藏產業人才培育需求及學習地圖之規劃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52p.
摘要: 數位典藏為數位內容產業裡八大範疇之一,一個產業要能發展得成功,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充沛且質佳的人才。而產業要能長期穩定的發展,必須奠基於人才的培育,以滿足目前產業中的人力需求,並以適當的速度培育投入的人力,以確保產業的成長,方能達成預期的成長率。因此本研究以質量並重的研究方法針對數位典藏產業人才培育需求進行探索,分析數位典藏產業所需的人才類型、核心能力、人才招攬及培育的方式,再依據分析結果繪出數位典藏產業人才之學習地圖,讓有意投入數位典藏產業的人們可參考此學習地圖根據現有之能力,並依照興趣,決定投入數位典藏產業的那一塊流程,之後以「文化數位內容人才養成班」課程為基礎,根據研究的結果,做出課程規劃建議,供人們參考該上哪些課程來培養工作技能。期望能為數位典藏產業、相關大學院校的課程規劃建立培訓體系,使其裨益於台灣整體數位典藏之培育環境以及數位化品質之提昇。從數位典藏廠商之訪談資料分析得知:業者對數位典藏的看法、數位典藏產業所需人才類型及核心能力、人才招攬管道以人力銀行為主、人才培育方式以做中學為主、資訊技術人員、創意人才、國際行銷人才難尋、學科背景並不是企業用人的絕對標準、目前大學或是研究所教育課程跟社會的銜接其實是有很大的落差以及對岸人力的競爭壓力。從「文化數位內容人才養成班」上班學員問卷調查分析得知:學員獲得培訓招生消息管道中,以同事或同業為最多、學員參與培訓動機中,以想培養第二專長及個人興趣為最多、學員對三大區塊課程與整體課程規劃設計上的滿意程度很相近、學員大多認為300個小時的上課時數剛好、學員普遍認為將課程拆解成數個系列課程的效果會更好以及課程對學員對目前工作的幫助、對未來工作發展的幫助、對找一份數位典藏領域工作的幫助皆是有幫助的,而上完此課程,對整個數位典藏產業的瞭解程度是有幫助的。而對數位典藏產業人才培育課程規劃設計的建議為:課程設計模組化、學界老師與業界老師相互搭配、課程配合實習演練、上課學員要經過篩選、提供企業包班課程以及學校相關系所建立產學合作管道。最後,提出進一步建議供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包括:針對其他數位內容產業領域進行研究、可針對不同時期的產業變化進行深入探討、可針對不同面向加以分析以及針對數位典藏領域其他相關課程進行分析。
關鍵詞: 數位典藏,數位內容產業,人才培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發明疾病的人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51p
摘要: 作者試圖在書中證明許多疾病根本不是疾病,而只是為了來促銷藥品的結果。現今的醫藥工業重新界定了人類的健康,許多人類正常的發展階段,如生、老、性和死亡,都被視為疾病。全球運作的大型企業集團(藥廠)促成「發明」疾病及其治療方法,藉以在市場上行銷他們的醫藥產品,在許多人聳人聽聞的疾病報導中,都有這些企業在贊助。今天,我們已難區隔真正的醫學和巧妙的醫藥行銷戰爭。疾病於是成了工業產品。廠商和利益團體把正常的生命過程扭化成醫學問題,他們把生命「醫藥化」了。這個生命醫藥化到底進展到什麼程度,到底對我們的社會、對我們的醫療體系、對我們個人產生何等重大的影響?這一切到現在還很少有人談起,更沒引起過任何爭議。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改變這種情況。書裡將會講到,拍賣健康的規則有哪些,而我們如何才能自保不讓健康被賣掉。(編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引文分析與學術評鑑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250p.
摘要: 引用文獻分析與學術評鑑/蔡明月;網路資源的引文分析與學術傳播/蘇諼;從科學引文索引與影響因數談臺灣的科學研究/劉廣定;都市計畫的知識系譜:文獻計量學取向的分析/劉秉翔;AnanalysisonTaiwanesepapersinISIdatabases:effectiveuseofcitationdataforresearchevaluation/NobukoMiyairi;TSSCI: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于若蓉;THCI:台灣人文學引文索引/陳光華;由LinkingTechnology談引用文獻資料庫之建置/溫達茂;書目計量與學術評鑑:國內七所研究型大學論文發表概況分析/黃慕萱;由國際共通指標衡量台灣學術研究/羅於陵。(編者)
關鍵詞: 引用文獻分析,文獻計量學,學術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