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4717 - 472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Search Moves and Tactics For Image Retrieval in the Field ofJournalismA Pilot Study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503
卷期: v.42 n.3
頁次: pp.329-346
摘要: 人類的資訊尋求行為往往涉及各種不同類型的目的與策略,當其面對不同種類的資訊時,通常會採用不同的檢索方式,像資訊的檢索即為其中較特殊的一類。因此本文即作者探討新聞學領域的使用者對圖像資訊的檢索行為。本研究作者邀請五位就讀於羅格斯大學(Rutgersuniversity)研究學系的大學生參與研究,記錄其利用AccuNet/APPhotoArchive影像檔案系統檢索特定、一般與主題性影像的情形。透過think-aloudproteels與查詢過程記錄分析(transactionlogs)以蒐集資料。研究結果不僅描繪出五位使用者在新聞學領域圖像資訊的檢索過程,並顯示使用者所採取的檢索行為策略模式與其所搜尋的圖像類型有關。(編者)
關鍵詞: 圖像檢索,圖像資訊檢索策略,新聞學,資訊搜尋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Search Moves and Tactics for Image Retrieval in the field of Journalism: A Pilot study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503
卷期: v.42 n.3
頁次: pp.329-346
摘要: 在資訊尋求的探索中,人們的資訊尋求策略具備多樣型態。本研究之目的主要調查終端使用者檢索視覺資訊時之檢索步驟(Searchmoves)與檢索技巧。參與本研究計畫者為美國羅格斯(Rutgers)大學新聞與媒體研究學系之5位大學生,利用AccuNet/AP圖片資料庫,進行特定、一般以及主題等圖片檢索。本研究主要透過後設認知口頭報導(think-aloudprotocol)與查詢過程紀錄(transactionlogs)來蒐集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出此5位新聞專業檢索者從開始檢索至結束全盤影像檢索行為,並得到檢索者查詢之影像種類與檢索移動和技巧模式間的相互連結之結論。(Hung,Tsai-Goun)
關鍵詞: 檢索步驟,影像檢索行為,檢索技巧,影像檢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A Method on Build Core Artide Ranked Lists in InterdisciplinaryDepartment and Journal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503
卷期: v.42 n.3
頁次: pp.313-318
摘要: 由於期刊出版品急速增加及變動,大學各學系教師發現定期正確地徵集、產生以及更新所屬系所之核心期刊文獻排名清單,相當的困難。此外,學生與研究人員也發現找尋及研讀所屬系所最具意義的期刊文獻或是感到興趣的期刊也有困難。而期刊編輯者也需要追蹤與分析不同時間內,其編輯之期刊中高度被引用文章。因此,評估學系與期刊的核心文獻排名清單對於大學教師、學生以及編輯者而言是重要的任務。本研究主要利用電腦輔助之期刊文獻書目系統,並且提出4種期刊引用排名指標(分別為RCC、TCC、R/TPI及R/TCH)以產生學系與期刊的核心期刊文獻排名清單。採用此4種指標主要在於滿足使用者(audience)的不同需求並以4個系所與10種期刊做為研究範本,其中以資訊管理學系資訊管理季刊(MISQuarterly)為主。研究發現不同之引用模式,在Tcc指標中,所有學系與期刊的轉折點(turingpoint,簡稱TP)落於4個區域(TPTsite:0.28)。另外,以RCC指標將不同學系或期刊分成2大類,TypeII為0.14,TCC與RCC均有相似的散佈圖。這些模式對於決定核心期刊文獻區域或是評估實驗的結果,都有所幫助。透過相關係數分析,RCC與TCC均能包含超過0.5與0.9的關連因子。本實驗結果顯示TCC、TPI、TCH與RCC、RPI、RCH達到可接受的程度。(編者)
關鍵詞: 電腦輔助書目系統,系所核心文獻,期刊核心文獻,引文分析,文獻排名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A Method to build Core Article Ranked Lists in InterdisciplinaryDepartment and Journal
書刊名: 教育資料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503
卷期: v.42 n.3
頁次: pp.313-328
摘要: 連續性出版品數量的急速增加及劇烈變動,使得許多大學教授紛紛感到蒐集和更新系所核心文章排名的困難。對學生與研究人員而言,在眾多的出版品中找尋其學科領域中最重要的期刊論文亦非易事。至於期刊編輯者的立場,亦有追蹤、分析所編輯期刊於不同時期的高度被引文章的需求。由此可知,如何有效評估期刊文獻,並據此彙整系所與期刊核心文章的排名清單,對大學教授、學生及編輯者而言均為一項重要的任務。本研究即嘗試以電腦輔助文獻計量系統以及四項引用排名評估指標,為系所教職員生與期刊編輯者建立核心期刊論文排名清單。該四項評估指標乃設計用來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包括:適合評估調查者使用的「引用文獻被引用數(ReferenceCltedCounts,簡稱RCC)」;適合資深學者使用的「被引用總數(TotalGtedCount,簡稱TCC)」;適合學生使用的「自出版日起之平均引用文獻數(Reference/TotalPeriodImpact,簡稱R/TPI)」;適合歷史性或回顧性文獻作者使用的「自被引用日起之平均引用文獻數(Reference/TotalCitedHistory,簡稱R/TCH)」。作者以四所資訊管理學相關科系及十本資訊管理學專業期刊為樣本進行研究。根據其研究發現,分別以TCC與RCC發展出的系列指標(包括:TPI、TCH、RPI、RCH)評估核心期刊文獻,均可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編者)
關鍵詞: 電腦輔助文獻計量系統,核心期刊,引文分析,期刊文獻排,評估指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高中學生電腦知覺、電腦使用態度、及電腦使用行為意圖分析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n.72
頁次: pp.74-84
摘要: 作者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學生的知覺電腦有用程度、知覺電腦易用程度、電腦使用態度、及電腦使用行為意圖,同時針對性別、年級、家庭環境等物質進行差異性比較。本研究採用叢集抽樣,針對高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合計回收662份有效問卷。根據統計結果,樣本高中學生的電腦知覺、電腦使用態度、及電腦使用行為意圖都相當正向而且積極。男學生的電腦使用行為意圖比女學生積極,高年級學生的知覺電腦易用程度高於低年級學生,三年級學生的電腦使用態度與電腦使用行為意圖,優於二年級的學生。家中有電腦的學生,其知覺電腦有用程度、知覺電腦易用程度、電腦使用態度、及電腦使用行為意圖,都優於家中無電腦的學生。此外,就理論架構而言,知覺電腦有用程度、知覺電腦易用程度與電腦使用態度的關係頗為密切,但是依據知覺電腦有用程度、知覺電腦易用程度、電腦使用態度預測電腦使用行為意圖的解釋力卻相當有限。(作者)
關鍵詞: 電腦知覺,電腦使用態度,電腦使用行為意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農業科技資訊網際網路系統評估之研究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n.72
頁次: pp.4-21
摘要: 作者為了解目前臺灣農業科技資訊之建置情形,本研究以農委會所屬九個農業試驗改良場所之網站作為農業科技資訊網際網路系統進行「資訊取用管道」及「資訊呈現方式」之評估。研究結果發現,四大入口網站(雅虎奇摩、網路家庭、新浪網與蕃薯藤)均未能完整呈現九個農業試驗改良場所網站相關資訊;在資訊呈現上,以「網站目標與任務陳述」、「操作便利性」與「其它」三項表現較佳;「搜尋指引策略」、「資訊內容可信度」、「資訊時效性」、「網頁版面設計與編排」等四項,則有待進一步之規劃。(作者)
關鍵詞: 農業資訊,介面設計,網站評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大六」融入國小高年級自然生活領域之教學設計與實施:以「挖子尾紅樹林」主題為例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n.72
頁次: pp.33-48
摘要: 作者在二十一世紀資訊時代中,面對浩瀚資訊,培養學生如何尋找、評估、組織、利用資源的能力,來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對現在的教育是一大課題。資訊大六技能(BIG6,BigSixSkills)是對資訊素養處理途徑的一種資訊尋求模式,本研究試以BigSix技能作為學習引導策略,並以臺北縣大崁國小學校本位所發展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鄉土課程—『挖子尾紅樹林』作為資訊素養融入教學的實施課程,旨期望在學習主題內涵活動中,透過循序漸進的BigSix技能階段性教學以及學習單的引導,能提升學童對挖子尾紅樹林自然生態學習內涵更深度的認知,同時也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態度、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解決問題及批判思考的能力。(作者)
關鍵詞: 資訊大六技能,資訊素養,資訊融入教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教材結構化設計之研究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503
卷期: n.71
頁次: pp.92-102
摘要: 作者本文探討國小資訊課本結構化之設計。將課程教材內的要素細分,決定彼此關連性,並透過詮釋結構理論分析出知識結構,最後產生結構化教材。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現行國小資訊教育課程的階層性,並說明如何應用在資訊教材設計,並以學習概念構圖加強學習之連貫性,使學習者對所學有整體歸納性之理解。(作者)
關鍵詞: 學習地圖,有意義的學習,累積學習理論,九年一貫課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郵件融入高職國文科教學之策略與成效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503
卷期: n.71
頁次: pp.61-76
摘要: 作者本研究係以國內一所國立高職學生為樣本,分別於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之班級,以國文科進行「融入電子郵件」與「未融入電子郵件」教學,目的在了解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之策略與成效。資料蒐集採問卷填寫、深入訪談及教師觀察等方式進行,並輔以學生段考成績。研究結果顯示:電子郵件融入國文科教學在段考成績上較有成效,此外,研究亦發現電子郵件的個別化學習特性對學生幫助最大,而互動性與合作學習則次之。(作者)
關鍵詞: 電子郵件,國文科教學,教學策略,教學成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小六年級網路素養課程系統化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503
卷期: n.71
頁次: pp.47-60
摘要: 作者本研究旨在以系統化教學設計模式發展並評估國小六年級的網路素養課程,並探討課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和因應的策略。本研究藉由行動研究方式,以「網路互動安全」為主題。研究結果顯示多數學生在網路隱私安全、電子郵件和網路聊天交友安全方面均有了基本的認識,但教材不易蒐集、學生心繫遊戲等問題尚待解決。(作者)
關鍵詞: 網路素養,系統化教學設計,行動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1998-2002年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研究趨勢與議題之內容分析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503
卷期: n.71
頁次: pp.4-21
摘要: 作者隨著社會的變遷、科技的突破,以及教學理論的發展,教育科技領域也不斷地更新和轉變。教育科技的發展,歷經了「視覺教學」時期、「視聽教學」時期,以及「視聽傳播」,於1970年開始美國全國視聽教育學會更將視聽教學組(DivisionofAudio-VisualInstruction,DAVI)更名為教育傳播與科技學會(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andTechnology,AECT),正式進入「教育科技」的時代。教育科技領域的淵源在台灣始於淡江大學的教育資料科學學系,大學部設視聽教育組,研究所設教學科技組,民國八十六年更因應世界潮流與我國教育改革的趨勢,正式成立國內第一所教育科技學系及研究所。教育科技在台灣雖起步較慢,但也漸成氣候,目前已有超過六所大學校院相繼設立相關研究所,因而帶動學術活動的蓬勃發展,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也逐年增加,截至九十二學年度為止,已有102篇碩士論文的產出,本研究採內容分析的方法,分別就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的研究取向、關懷主題、應用範疇進行分析與探討。希望藉由本研究瞭解教育科技研究在台灣發展的特質,並且做為教育科技相關系所未來研究發展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教育科技,趨勢與議題,內容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藉網路途徑實踐全球化教育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503
卷期: n.71
頁次: pp.22-29
摘要: 作者網路跨國界的特質成為從事全球化教育的有利途徑,然而,在瀏覽網路上各文各類的網頁之際,如何引導使用者「學習、理解和欣賞」非本國的文化,則是另一個待突破的課題。本文從全球化教育的意涵出發,探討網路在全球化教育裡可提供的作用和價值,引介iEARN、GLOBE、Kidlink與TheMonsterExchangeProject四個知名的全球化教育網站,並從其成功的經驗中萃取核心策略:融入學校課程、專題導向活動、號召全球社群、重視本土關懷與採用英文溝通,希冀此五種策略供教師進行全球性教育時的資源補給與網站規劃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全球化教育,全球視野,網路學習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