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569 - 258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組織與檢索國際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07
摘要: SearchPerformanceofGoogleScholarandAcademicSearchPremier/IngridHsieh-Yee;LISGraduateCurriculumReviewandAssessment/LingHweyJeng;ConsideringCulturalStandpointsintheOrganizationofInformation/Hur-liLee;MERICBuildingaDigitalCommonsfortheMetadataEducationandResearch/IngridHsieh-Yee;FederatedSearchingUserExperiencesandPerceptions/IngridHsieh-Yee;InformationStructuresandUniversityProfessors/Hur-liLee;InformationStructuresandUndergraduateStudents/Hur-liLee;DesigningAndEvaluatingExploratorySearchSystem/唐牧群(編者)
關鍵詞: 資訊組織,資訊檢索,資訊結構,檢索效率,智慧型聯合搜尋技術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特色館藏應用RFID管理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99p.
摘要: 圖書館特色館藏典藏之名人手稿、善本圖書等作品,通常是另成立一個專區單獨保管置放;因為典藏品與一般藏書在外觀上不易區別,管理方式只能限於館內閱覽或是不開放閱覽與借閱。基於讀者服務的觀點,要達到開放給民眾閱覽的首要條件,必須將物件的管理制度做有效規劃。藉由政府於產業間推廣無線射頻系統應用的同時,將產業經驗應用於特色館藏之管理,以增加讀者取閱的方便性,促進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圖書館管理的作業流程相當複雜與繁瑣。隨著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的推動,無不冀望一項新技術的融入能帶來更有效率的服務,以及吸引更多的讀者使用。首先,本研究將透過與館員訪談的實地調查方式進行,比較在管理上無線射頻識別系統與現行的識別管理處理程序之差異,以及瞭解特色館藏管理的作業模式。另一方面,特色館藏應用RFID導入的管理模式會依其環境(溫度、濕度、金屬書架)、空間(出入口管制、開放式、閉架式)、以及圖書配置(新書、分類、讀者群)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故本研究是以世新大學世界華文資料典藏中心為研究對象。最後,藉由文獻探討尋求相關產業導入RFID作業模式的運用,歸納出適合特色館藏使用之創新管理模式,並企圖以深度訪談瞭解實際導入RFID圖書館系統運作的優缺點,以協助特色館藏導入RFID模式的分析、整理與規劃,達成特色館藏管理的開放閱覽、圖書館自動化管理之改善,以及讀者服務效能之提升。(作者)
關鍵詞: 特色館藏管理,無線射頻識別,RFID,創新應用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家族檔案公部門蒐藏及管理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99p.
摘要: 家族檔案最重要的功能除了提供後世子孫瞭解先人生活的歷史紀錄外,也是追本溯源的重要來源之一。由追溯家族史之風,呈現家族檔案之重要性,以及家族檔案在建構家族歷史時,發揮其最大功效。家族檔案與家族史兩者息息相關,在今日重視臺灣家族史發展的同時,若能具備完整的家族檔案,對於追溯家族歷史必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完善的家族檔案,不僅能夠真實反映家族的歷史紀錄,並能提供後世子孫瞭解前人過去的生活方式及生命歷程。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與「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主要訪談對象包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宜蘭縣史館六所單位,以瞭解家族檔案蒐藏情況。藉由此六個單位蒐藏家族檔案情況,以瞭解目前國內家族檔案管理現況,並分析國內家族檔案相關典藏單位對於家族檔案管理之見解。根據實際訪談的結果,提出結論如下:一、各蒐藏單位對於「家族檔案」認知及定義不一;二、各蒐藏單位蒐藏內容以古文書及族譜為主;三、各單位蒐藏之古文書及族譜資料多有重複現象;四、各單位蒐藏方式不甚相同;五、家族檔案使用者多為學術研究居多;六、家族檔案蒐藏價值以多面向作為考量。針對前述研究結果提出七項建議:一、儘速制定家族檔案管理之法源依據;二、釐清家族檔案定義及範圍;三、採行集中或分散式家族檔案管理模式;四、建置全國性家族檔案檢索目錄機制;五、建立全民家族檔案意識;六、建立蒐藏家族檔案特色館;七、積極推動公共圖書館蒐藏地方文獻及服務的功能。(作者)
關鍵詞: 家族檔案,檔案,族譜,家族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防科技人員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以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研究所為例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98p.
摘要: 使用者資訊尋求行為研究,對圖書館資訊服務系統成效有直接影響關係,而如何知悉使用者的資訊需求,可藉由調查研究加以剖析。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國防科技人員資訊需求與尋求行為,進而瞭解其資訊需求特性,尋求資訊過程中倚賴正式管道與非正式管道資源與利用情形,以及面對尋求之障礙和解決途徑;研究結果可供國內同性質研究機構圖書館落實讀者服務之參考。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以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研究所科技人員為受測對象,於民國94年7月發放368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後,共計回收256份有效樣本,淨回收率達69.6%,並依使用圖書館頻率取樣10名科技人員進行訪談,蒐集研究所需之資料。本研究之重要發現包括:(一)、國防科技人員以男性為主,有六成三的科技人員服務年資達16年以上,並且發現有六成以上科技人員一年中未曾發表研究領域之著作。其資訊需求的主要原因來自研究工作之需求,以全文型資料為需求之首要選擇,所需資訊多應用於工作團隊上。(二)、國防科技人員資訊尋求行為特色,相當倚賴網路資源解決問題及獲取科技新知,資訊可得性是影響尋求之主要因素。(三)、網路資源是正式管道尋求中,最重要的使用資源,當正式管道不能滿足資訊需求時,國防科技人員常利用同儕口頭溝通的非正式管道途徑尋求解決。(四)、國防科技人員尋求資訊的過程中,最感到困擾的原因是無法迅速取得所需資訊,對於圖書館找不到的資料多以自行購買方式解決,而透過外單位尋求資訊服務,則以大學圖書館與研究機構圖書館為主。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六項建議做為圖書館改進資訊服務品質的參考及後續研究之可能方向:(一)、建立知識管理架構下的科技知識庫。(二)、改善圖書館使用網路資源服務(三)、善用資訊科技蒐集及過濾網路的科技資訊。(四)、加強規劃個人化資訊服務。(五)、圖書館應為科技人員規劃網路資訊利用及資料庫檢索訓練教育。(六)、在機構特性下圖書館應開放使用網路資源的便利性。(作者)
關鍵詞: 資訊需求,資訊尋求行為,國防科技人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支援數位學習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97p.
摘要: 隨著資訊通訊科技(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簡稱ICT)的日新月異與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資訊社會已然形成,身處在E化的世代中,決定競爭力的關鍵不在於知識的多寡,而在於懂得學習、懂得運用知識與創造知識。為了迎接這項挑戰,必須在舊有的學習情境中,加入新的思維,以提升學習之效率,於是數位學習乃因應而生。而大學圖書館正可以此做為支援數位學習一個極佳的切入點,一方面仍支援研究與教學;另一方面則能達到運用網路科技提供學生線上學習的重要角色,並強化數位學習對於資訊素養推廣的潛力。本論文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國內大學圖書館參與數位學習之實施現況、瞭解國內大學圖書館支援數位學習服務,相關之管理、經費運用、人力資源及主要規劃與提供的重點目標與方向,以及調查國內大學圖書館在提供數位學習服務所遭遇之困難,並進而瞭解主管對數位學習之未來展望。綜合文獻分析與調查結果,對數位學習服務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國內圖書館在規劃建置數位學習服務之相關依據與參考。本論文研究結果顯示:(1)我國大學圖書館在發展數位學習內容教材以自行發展建置為主;(2)在國內大學裡圖書館非實施數位學習服務的主導單位;(3)大學圖書館推動數位學習業務的主要部門為參考組,且資料庫利用講習、圖書館利用教育指導以及圖書館導覽,是目前我國大學圖書館提供數位學習最主要的服務項目;(4)我國大學圖書館在負責數位學習相關業務仍以兼辦人力為主,無專職人力配置及人力不足仍是目前大學圖書館在推動數位學習時主要的執行困難;(5)國內大學圖書館在提供數位學習相關課程所表現的方式仍以靜態檔為主,較缺乏動態互動式的呈現方式;(6)館員在支援數位學習服務時最缺乏的是學科背景;(7)目前大學圖書館在提供數位學習服務普遍缺乏相關評鑑;(8)目前國內大學圖書館支援數位學習的主要方式仍以適時因應需求,提供教學與學習使用相關教材為主。本論文就上述研究結果,提出以下七點建議:(1)觀摩國外大學圖書館經驗以加強國內圖書館對數位學習服務的瞭解與認識;(2)增設圖書館負責數位學習相關業務之專職人力,強化圖書館在數位學習服務的推廣;(3)國內大學圖書館應與校內其他單位的合作與互動更為密切、加強與授課教師之配合,並進一步開設圖書館利用指導相關通識課程,培養學生資訊素養能力;(4)加強圖書館之間策略聯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規劃、協調及製作更切合師生教學研究需求之數位學習資源,進而有效節省人力,提升服務效益;(5)落實圖書館數位學習服務評鑑制度,求得相關發展改善;並朝向規劃正規教育學分課程,重視圖書館教育利用指導;(6)圖書館應設置數位學習之中長期目標與相關服務計畫,並每年固定編列經費支援數位學習服務;(7)重視圖書資訊學界數位學習發展,將相關技能納入圖書資訊學正規教育。(作者)
關鍵詞: 數位學習,數位學習服務,大學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縣市技專校院圖書館內部行銷與館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96p.
摘要: 技專校院圖書館有人力不足,卻服務人口眾的營運特性,因此如何透過內部行銷的概念,發展內部行銷的活動,以激勵、影響員工,提升內部顧客的滿意度,建立員工的顧客服務意識,進而提供讀者更好的服務。為此,本研究旨在瞭解台北縣市技專校院圖書館館員對於內部行銷的感受程度及工作滿意度;此外,也想探討圖書館實施「內部行銷」是否會對館員的「工作滿意度」產生影響;還有不同的員工特徵與組織變數是否對於內部行銷之感受與工作滿意度產生差異性。本研究以台北縣市技專校院圖書館館員(含二級主管)為普查對象,總計發放130份問卷,有效樣本為110份,有效回收率為84.62%,所得結論如下:一、台北縣市技專校院圖書館館員對於圖書館實施內部行銷作為之感受程度在中等以上,而以「管理支援與內部對話」及「外部溝通」構面之平均數較高,「人力資源管理」之平均數為最低。二、台北縣市技專校院圖書館館員之工作滿意度在中等以上,而以「同事」構面之平均數較高,對「未來性」這個構面之平均數為最低。三、台北縣市技專校院圖書館實行內部行銷與館員工作滿意度為「正向關係」,而內部行銷的構面「管理支援與內部對話」、「人力資源管理」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係數較高。四、在個人特徵中,不同性別、婚姻狀況、職階、月薪、工作類型等五項館員特徵對圖書館內部行銷作為之感受,達顯著差異;而不同性別、婚姻狀況、職階、月薪等四項館員特徵對工作滿意度之感受,達顯著差異。五、在組織特徵中,館員任職於公立或私立學校,對工作滿意度之感受,達顯著差異。本研究並提出以下建議:(一)圖書館應落實內部行銷的觀念,以提升館員工作滿意度,創造雙贏的局面。(二)建立健全之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以吸引、激勵及留住優秀館員。(三)建立有形(資訊平台)及無形(人與人間)的溝通管道,以增進館員的服務意識與知能。(作者)
關鍵詞: 技專校院圖書館,內部行銷,工作滿意度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內容管理系統於校園出版平台之應用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94p.
摘要: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後,校園刊物的出版模式開始改變,本研究以編輯者角度進行實務研究,利用內容管理(ContentManagement)的機制建立一套校園出版平台,透過內容管理系統的排程管理和版本控制,觀察其功能性和可行性。研究依個案需求,建置合適的內容管理系統為開發平台,由其實務經驗探討內容管理在校園出版過程的情形,進而提出研究結果:1.不論是轉印成紙張或是電子內容媒體,再採用內容管理系統後的出版步驟均可效地縮減出版流程。2.內容管理的技術可提供資源格式的交換與應用,改善編輯過程中稿件傳遞、校對等工作。3.內容管理的介入形成跨組織的整合流程,得以達到組織內外溝通、協調及合作效益。(作者)
關鍵詞: 內容管理系統,數位出版,校園出版平台,出版流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知識管理系統對企業中階管理者決策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94p.
摘要: 決策效能及經營效率是今日企業經營成功的主要關鍵因素,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企業應用資訊科技有效管理與累積企業內部經營的知識也越來越具象。許多企業認知到知識的重要性,卻沒有掌握到知識本質與特質,也無法評估是否為企業帶來實質效益。回顧過去的文獻,較少討論到知識管理系統對企業效能的關連性,也忽略了決策效能也可能是影響知識管理系統能否順利推行的關鍵性因素。本研究之研究問題為:1.知識管理系統該具備何種條件?2.知識管理系統關鍵成功因素有那些?3.現有企業對知識管理系統是否提升企業競爭力以及實施成果為何?4.知識管理系統所提出的資訊,能否成為企業中階管理者決策判斷之依據?本研究主要是藉由文獻分析得到知識管理系統若干指標,並選擇適合的個案公司作為訪談對象,其中選取不同產業別各一具規模之公司做為質性訪談對象,為使蒐集資訊更為完整,本研究對像須為中高階主管且具有決策者。透過訪談進行探索性的分析,得到以下結論:1.知識管理系統指標之建立,藉此指標協助企業建立知識管理系統、縮短摸索時間。讓企業能夠結合公司的策略目標進行知識管理系統效能評估,亦即以策略性系統評估的角度對公司知識管理做有效的衡量。2.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透過這些重要因素,讓員工樂於分享其內隱知識,以提高知識管理系統的價值。3.知識管理系統提升企業競爭力與實施成果:知識管理系統推行後,企業內部與外部的競爭力,確實較未推行時積極。企業也應就知識管理系統推行時間,做目標上的修正,也應考量知識管理系統初期、中期與長期的目標,適時的調整,讓系統隨著不同階段而成長,創新企業的競爭力。4.知識管理系統所提出的資料對決策判斷依據的影響:知識管理系統能確實掌握企業管理者的需求、依其不同需求處理資訊、並適時地呈現有用資訊,提供企業決策參考之依據,適時適切地滿足管理者的資訊需求。(作者)
關鍵詞: 探索性研究,知識管理系統,企業決策,企業中階管理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線上遊戲價值層級創造對玩家轉移行為之探討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89p.
摘要: 隨著台灣寬頻連網的普及,線上遊戲已成為網路最常使用行為之一。從許多市場分析的文獻中顯示,台灣線上遊戲市場由2000年至2003年歷經爆發性的成長,卻在2004年出現疲態;台灣遊戲產品市場在MMORPG為主軸的生態下,玩家們開始有轉移遊戲產品的行為出現。本論文主要目的在於探討玩家在遊戲中價值創造過程對線上遊戲使用意願或轉移的影響。研究模型以「核心服務」外部因素,融合「情感價值」、「滿意度」及「沉浸經驗」等心理內化因素以建構解釋玩家個人「轉換障礙」、「轉換意願」的實證研究模型,透過問卷調查以及統計分析方法以解釋玩家之轉換行為現象。本研究首次採用線上遊戲玩家之內化的情感價值因素切入探討對其外顯之轉換行為,試圖找到提高解釋力之關鍵構面,以映證使用者在面對數位化系統時其認知心理所潛藏追求最終價值的需求。本研究收集台灣最大的線上遊戲討論社群巴哈姆特以及遊戲基地之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有效樣本」資料共1749位,有效回收率為80.42%。信度分析顯示各個研究變數的Cronbach’sα係數介於0.78-0.92之間,具良好信度。效度分析成分之特徵值亦均大於一,顯示本研究有良好的建構效度。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轉換障礙」對於線上遊戲玩家「轉換意願」有正面的顯著影響,解釋力達71.1%。使用者內化因素如「滿意度」(β=0.036,p>0.05)、「沉浸經驗」(β=0.586,p<0.001)以及「情感價值」(β=0.041,p<0.05)對線上遊戲玩家「轉換意願」有正面的顯著影響,解釋力達36.2%。本研究規模完整涵蓋系統外部因素、玩家認知因素、情感價值以至於對轉換障礙與意願之實證研究。其研究結論反應出系統開發時應考量使用者價值創造的需要,同時提醒人性最終價值需求應融入於資訊設計教育中。(作者)
關鍵詞: 線上遊戲,顧客忠誠度,轉換行為,價值創造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2000-2006)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880p.
摘要: 本書收錄臺灣及香港地區1963年至2000年8月間,獲得博碩士學位者所撰與佛教相關主題之論文提要,共1,000餘篇。主題範圍包括:一、佛教與各學科各宗教之比較;二、佛教與其他學科之重疊交叉部分,例如:西藏研究;三、在臺灣發展之道教、民間信仰等。其內容結構,分為書前部份、論文提要、輔助索引三部份。其中,書前部份包括序言、編例、分類表、分類目次等。論文提要為本書之主體,大體依照《佛教圖書分類法》排列,共分為二十大類,其下再按內容時代、內容地區、出版年代分類編排。書後附題名、人名、年代3種輔助索引。佛教學研究近年來已成為一門顯學,治佛學者可經由本書,收鑑往知來之效。(編者)
關鍵詞: 佛教,提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2000-2006)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877p.
摘要: 本書收錄2000年至2006年12月臺灣地區各大學校院研究所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凡859種,及中華、法光、圓光佛學研究所及南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自創辦以來至2006年12月之畢業論文凡174種,共計1,033種,內容分為書前、論文提要、附錄及輔助索引,以佛教分類為主題檢索。藉本書可以了解全國各研究所於佛學研究的發展趨勢與特色,有助研究佛教學的學者瞭解其研究發展脈絡。(編者)
關鍵詞: 碩博士論文,佛學研究,提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多媒體資訊傳播技術之開發與應用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86p.
摘要: 由於視訊軟體價格昂貴,加上網路頻寬的不足,造成了網路視訊發展的阻力。雖然網際網路上已有一些簡單的電傳視訊軟體,如MicrosoftNet-meeting和IPhone;然而,它們大都屬於處理點對點(one-to-one)的通訊軟體,對於一點對多點(one-to-many)或多點對多點(many-to-many)的傳輸作業卻少有提及亦或無法達到。本研究針對此現象設計開發出多方多媒體傳輸系統(MultipartyMultimediaTransmissionSystem–MMTS)來滿足這個日益迫切的需求,並針對此系統之開發與應用來做分析,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本研究在系統開發部分,研究結果發現:(1)本論文之MMTS系統從最初點對點架構演進為Client/Server的架構;(2)MMTS系統遇到最多的問題為傳輸的部分;(3)若要提升MMTS系統的效能,則須較大的頻寬,並提高Client端和Server端硬體處理速度。在系統應用部分,以聖約翰科技大學學生為調查母群,用隨機抽樣方式抽取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1)當人數越多時,在MMTS系統使用上,無論於影像品質、聲音品質皆有影響;(2)在介面設計上,大部份使用者皆希望能使用快速鍵的方法來進行操作;(3)在使用MMTS系統時感到最困難的方面,據研究結果得知,為無法快速找到想要的功能或無法獨自進行各項功能操作;(4)當人數越多時,MMTS系統的效能越差;(5)不同科系對於介面的操作流暢度有所不同,資管系學生比企管系及應英系學生能找快速找到想要功能。綜合本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由於網路傳遞資料時,需要佔用大量頻寬。因此,建議在使用MMTS系統時,應注意到人數上的限制,以保持系統運作的流暢度;(2)多增加MMTS系統中快速鍵的功能,以方便使用者操作,並針對系統做一功能的導引或類似小幫手可輔助使用者進行功能選取及應用;(3)加強網路頻寬的部分並發展更有效率的傳輸技術;(4)針對非資管系學生進行MMTS系統操作訓練。多增加MMTS系統中快速鍵的功能,以方便使用者操作。(作者)
關鍵詞: 網際網路,群播,多媒體網路,電傳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