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533 - 254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理事長的話:我們關心社會還是關心行業
書刊名: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v.16 n.1/2
頁次: pp.1-2
摘要: 本篇文章是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陳昭珍在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訊上發表的序言,提出自身對圖書館事業的看法,希望經由圖書館專業的價值,自然地突顯對社會的意義。比起關心「社會對專業發展的影響」,我們更應專注關心「專業對社會發展的貢獻」。陳理事長在文末也提出圖書館行業是一個無名無利的行業,需要合作與奉獻,圖書館的價值不在自己的專業,人生的價值也不在名利,更感謝所有在這個領域奉獻的同道。(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事業,圖書館專業,圖書館價值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甲蟲生態大圖鑑
書刊名: 大樹經典自然圖鑑系列
出版日期: 2008
卷期: 24-25
頁次: 2冊
摘要: 本書分為兩冊,介紹臺灣甲蟲家族約200種,一般昆蟲圖鑑以「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讀者不易找到所需甲蟲資料,但本書以甲蟲的鞘翅和前胸背板顏色為分類,放在每頁左上角頁緣,可供讀者快速查詢。書中各種甲蟲皆介紹中文名、體長、科別、習性及其特徵等,尤其重於生態習性與和身體特徵的描寫,每一種甲蟲,皆有一張彩色主圖,再搭配生態與身體特徵小圖,若是臺灣特有種類,也會特別加註。書後附有中文名與學名索引,適合初階認識甲蟲的讀者使用。(編者)
關鍵詞: 甲蟲,動物圖鑑,臺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源法定送存制度之研究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809
卷期: v.12 n.2
頁次: pp.79-105
摘要: 圖書送存制度是圖書館庋藏當代圖書文獻的一種重要的方式,我國圖書館法已明訂電子資源法定送存之必要性,但業者對於電子資源配合法定送存的意願始終裹足不前。為瞭解電子資源法定送存問題,本文以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與我國為例,簡述各國電子資源法定送存的制度與作業現況,並利用深度訪談方式,邀請國內具國家圖書館實務工作經驗、暸解電子資源館藏發展議題之學者專家以及數位出版業者進行深度訪談,以探究受訪者對我國國家圖書館進行電子資源法定送存作業的意見與期許,根據訪談結果,最終擬具結論與建議,提供我國國家圖書館未來推動電子資源法定送存制度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電子資源,法定送存,數位保存,國家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的挑戰:經由評鑑促進組織學習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809
卷期: v.12 n.2
頁次: pp.42-78
摘要: 本文檢視組織學習理論和圖書館評鑑相關文獻,並進行系統性整理--耙梳重點,釐清脈絡,摘取經典,啟發思辯,旨在促使相關研究者更加瞭解組織學習與圖書館評鑑兩者之關聯,循其軌跡,觀其影響,提出更為合理有效之理論模式。從圖書館評鑑的方向思考,評鑑的過程和功能理應涵納組織學習的意義,試圖營造圖書館成為學習型組織。為達此目的,評鑑設計者、評鑑執行者、評鑑決策者和被評鑑之組織都應具備共識,從制度面、領導面、執行面和學習面自我檢驗評鑑、期改善評鑑水準,奠定組織良性體質,裨益於圖書館永續發展。(作者)
關鍵詞: 組織學習,學習型組織,圖書館評鑑,圖書館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大學石原文庫所藏印譜述略:石原幸作及其印譜收藏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809
卷期: v.12 n.2
頁次: pp.171-190
摘要: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石原文庫」所藏,是日人石原幸作的舊藏。石原幸作為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社負責人,也是當時知名的金石篆刻家及古物收藏家,藏書以印譜、書法碑帖、畫帖及硯譜為主,其中以印譜佔總數之近半為最大宗。石原幸作逝世後,他的藏書由臺北帝國大學預科所存藏。臺灣光復後,臺灣大學接收原臺北帝國大學藏書,使石原文庫成為臺灣大學圖書館的重要館藏之一。石原文庫所典藏的印譜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為石原幸作所收藏之印譜、一為印友專譜及印友結社之集刻印譜、一為石原幸作之個人印譜,而這些印譜相當程度的反應了日治時期的篆刻活動概況。就現存之日治時期臺灣篆刻文獻集為短缺的情形來看,石原文庫是研究該時期篆刻活動相當重要的第一手資料。(作者)
關鍵詞: 石原文庫,石原幸作,石原西涯,篆刻,印譜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與書目療法服務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809
卷期: v.12 n.2
頁次: pp.15-41
摘要: 圖書館身為閱讀的基本機構,典藏著豐富多元的圖書資訊資源,面對當代社會情緒療癒與心理健康促進的潮流,圖書館除了發揮傳統知識性之圖書資訊資源的傳播功能外,該如何進一步運用書目療法之原理於現有之讀者服務上,嘗試施行「書目療法服務」,以協助有情緒困擾問題之讀者滿足其情緒療癒的心理需求,此實為值得吾人思考的議題。有鑒於書目療法服務在國內尚屬一新興的領域,一般圖書館從業人員,對此項服務之意涵與基本概念仍不甚暸解,爰此,筆者乃嘗試將書目療法之意義與機制、功能與類型,英國與美國圖書館書目療法服務之發展與施行之爭議以及國內圖書館施行書目療法服務之現況等,作一概略性之探討,藉供同道參考,期能收拋磚引玉之效。(作者)
關鍵詞: 書目療法服務,書目療法,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圖像檢索之相關判斷初探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809
卷期: v.12 n.2
頁次: pp.153-170
摘要: 本文藉由收集分析網路使用者實際進行個人圖像需求之檢索過程資料,並輔以觀察、問卷、及訪談等方法,共分析34名不同領域大學院校學生之圖像檢索行為特性,及其圖像相關判斷準則及檢索,並觀察檢索前後的變化。主要研究結果包括:檢索需求多為人物之專指性主題,且檢索目的以個人休閒需求為主;圖像相關判斷中最重要的準則為「主題性」、「正確性」、及「美感性」,且檢索前後的變化不大,而其它準則如「聯想性」及「技術性」則呈現上升,「可及性」則下降;使用者背景、檢索需求類型、及資料類型對相關判斷行為具有影響。最後本文也針對圖像使用者與圖像資訊檢索系統提供一些改善建議。(作者)
關鍵詞: 圖像檢索,網路圖像搜尋引擎,相關判斷,相關判斷準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應用RFID技術之研究;以臺大醫學院圖書分館為例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809
卷期: v.12 n.2
頁次: pp.130-152
摘要: RFID技術已經應用在圖書館的流通、盤點和安全管理的工作,惟因其產品功能與規格標準的繁雜多變,廠商的宣傳又僅限於正面功效,所以許多圖書館仍欲研究此技術的各項議題,再決定是否加以應用到有關的服務項目中。為協助圖書館瞭解建置RFID系統的方法,以及如何處理可能遭遇的問題。根據研究結果,作者認為圖書館若能得到經費支援和充足的人力,則可以對應用RFID技術展開可行性分析、系統規劃、系統建置、系統效益評估與滿意度調查等5個階段之工作;最後則對圖書館界發展RFID系統提出4項建議,包括應用RFID技術之目的是提升讀者服務品質而非精簡館員人數、增進系統的附加價值、進行RFID技術應用的專案研究,以及組成使用者聯盟。(作者)
關鍵詞: 無線射頻識別,流通,盤點,圖書安全系統,自助借還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適合網路世代之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設施調查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809
卷期: v.12 n.2
頁次: pp.1-14
摘要: 由於網路世代是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或資訊共享空間)最主要的驅動力之一,本文乃從網路世代學習特質的角度,來探討何種學習共享空間(或資訊共享空間)的設施較能契合其特質,因而更能提昇網路世代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本文也針對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和紐西蘭等21所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或資訊共享空間)的設施部分,以圖書館網頁方式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以一窺目前國際間學習共享空間(或資訊共享空間)設施部分的發展現況。(作者)
關鍵詞: 學習共享空間,資訊共享空間,學習空間,網路世代,大學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Open Access文獻之資訊組織及取用管道分析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809
卷期: v.12 n.2
頁次: pp.106-129
摘要: 開放取用(OpenAccess)運動近年來獲得相當大的矚目,但所產生的討論多集中於出版模式、作者態度、成本分析等方面,對於圖書館如何對OpenAccess文獻進行資訊組織及提供讀者取用管道方面,相關的探討仍顯得相對較少。本文首先針對OpenAccess的發展及其文獻類型做一概述;其次分析目前主要的OpenAccess資訊組織方式和檢索管道並探討其優缺點;第三部份則綜合前一章所分析的各種OpenAccess資訊組織方式和檢索管道,由各角度探討其特性;最後則針對圖書館在OpenAccess資訊組織方式和檢索服務上的重要性作綜合性的探討,並對圖書館未來在改善OpenAccess文獻的資訊組織及取用上及未來的研究方向上提出若干建議。(作者)
關鍵詞: 開放取用,資訊組織,取用,Google,OAI-PMH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針對特定領域知識分類架構進行導引式分群演算法之研究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803
卷期: v.12 n.1
頁次: pp.96-110
摘要: 本文探討的焦點是設計出一套自動化的運作模型,讓各種機構能夠快速藉由資訊系統學習網路上的相關本體認知架構資訊,並且依照自身的需求與分類,建立適用於自身發展的概念性架構(concepthierarchy,或稱知識分類架構)。這樣的運作模型,能夠將多個既存的分類架構,如美國政府入口網站(USGovernmentPortal)、Looksmart、開放目錄專案ODP(OpenDirectoryProject)和Yahoo等等,以自動化的網頁擷取程式(Webspider),收集各個本體認知架構下相關的網頁以及附加資訊。然後依照網頁所存在的階層架構以及網頁內容,進行特徵學習。然而本文提出的方法將採用不同於傳統的分類學習方式,希望可以藉由使用者表達的預設需求,進行使用者所提供內容的導引式分群。這樣的運作方式,是將大量已經分類過的資訊,藉由特徵資訊的萃取,作為特定領域的專業註解,使得分類結果更能夠貼近使用者的期望。(作者)
關鍵詞: 知識分類架構,階層式分群,樹狀結構相似度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運用書目計量學分析兩岸三地創新系統的知識生產、流動與擴散:以資料探勘領域為例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803
卷期: v.12 n.1
頁次: pp.72-95
摘要: 企業與其他機構和組織的互動是創新系統中重要的一環,組織間技術與資訊交流有助於創新的產生,亦是影響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而專利與學術文獻的書目計量學分析可顯現知識的分享與擴散情況,提供有限的創新系統的績效指標,以觀察創新系統的發展活動概況。因此,本研究運用書目計量學的方法論由創新系統的觀點來看兩岸三地知識的散佈情況,並著重在知識生產及知識流動等方面來探討其相關的活動。實證資料的研究則收集資料探勘的學術文獻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知識生產力是香港地區的大學整體表現較佳,由機構間的合作網絡關係圖呈現主要是來自學術機構與研究單位間的合作,少數來自產業界的機構的知識合作。此外,中國的跨國知識交流活動較頻繁。(作者)
關鍵詞: 書目計量學,引用文獻分析,知識生產力,知識擴散,創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