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509 - 252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徐素霞—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用圖畫說故事的人之七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803
卷期: n.111
頁次: pp.4-10
摘要: 徐素霞為臺灣第一位將童書插畫作品—《水牛與稻草人》寄到義大利,參加波隆納童話展插畫展並獲「文學類」入選,自此開啟了臺灣參加童書界畫家參加波隆納插畫展的道路。文中除介紹徐素霞學畫到創作圖畫書的過程外,更介紹其創作之經驗,如何從生活累積靈感與繪畫技巧。此外,更提供有志從事圖畫書創作者許多過來人的建議,文末並附上徐素霞之著作與作品書目。(編者)
關鍵詞: 徐素霞,圖畫書畫家,童書插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近三年來(2005-2007)臺灣國際標準書號推展近況暨ISBN國際總部年會重要議題報導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803
卷期: n.111
頁次: pp.24-28
摘要: 臺灣自1989年開始推廣ISBN及出版品預行編目制度以來,不僅改變書目網路的服務方式,更奠定我國出版業界的基礎。目前臺灣國際標準書號中心除確實配合行使會員權力之外更積極推動13碼ISBN新制、修訂CNS標準、及全國出版新書/數位資源資訊e化服務平台研究。並彙整三年來臺灣與總部交流、活動之紀錄,並延續討論下屆年會之議題:國際標準書號總部的改組及遷移、會員會費制、實施13碼ISBN新制、圖書商品前置碼978、979的推廣、與其他標準識別碼的結合運用、國際標準書號出版者指南PIID年刊的革新等多項議題。(編者)
關鍵詞: 國際標準書號,國際標準書號總部,國際標準書號推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知識型組織的整合管理策略探討:ISBN/CIP作業模式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803
卷期: n.111
頁次: pp.17-23
摘要: 為推行發展國際統一的圖書編號制度,開創臺灣圖書出版品標準化、統一化、資訊化與國際化的新格局,國家圖書館成立「國際標準書號中心」,積極實施ISBN編號與出版品預行編目作業制度。ISBN/CIP書目資訊可謂是圖書館界與出版業界通力合作之成果、發佈新書預告訊息、圖書自動化管理的基本要素、與圖書館生產與作業管理之上游,並可利用發揮書目加值效果。自1989年實施以來,成效顯著,實現了抄錄編目、資源共享的理想目標,但從全面品質管理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ISBN/CIP作業分立存在的幾個問題,再加上經濟成長與生活形態的變異,書號中心亦積極思考創新服務新模式,整合有限資源,希望全面打造由數位化(e化)到優質化(u化)的全國新書資訊服務。因此,特以知識整合的理論架構應用於各項資訊管理系統,有助於業務全面且持續的發展,讓管理系統通過整合性管理機制驗證,避免內部管理系統的多頭化,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以節省時間和成本,全面提高內部流程,同時增進效率,由無紙化提昇到無程序書化。並以豐田汽車公司推動之豐田式生產管理系統為目標,對照其生產流程,強調資源整合式的生產體系,促進經營效益,提供顧客多樣化產品與服務。並以SWOT分析,評估ISBN/CIP整合作業模式之優劣得失,以了解整合理論用於ISBN/CIP作業之適用性。(編者)
關鍵詞: 國際標準書號,出版品預行編目,出版品管理,整合理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作為詩人與翻譯家的穆旦:另眼看作家系列之十三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803
卷期: n.111
頁次: pp.11-16
摘要: 穆旦本名查良錚,著名詩人和詩歌翻譯家,1918年生於天津,卒於1977年。穆旦生於有江南世家之稱的海寧查家,11歲進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開始詩文創作,刻化流浪人、老木匠、繅絲工等勞苦大眾,思考人生和現實、憂鬱地關注社會和底層的人民。進入清華大學外文系(抗日戰爭與北大、開南合併,組成西南聯合大學)後,繼續探索和寫作現代詩歌,並逐漸形成其獨樹一幟的全面現代化詩風。西南聯大畢業後,穆旦選擇留校任教,之後卻投筆從戎,參加中國遠征軍,入緬抗日,此期間他抒寫出深沈雄渾的生命之歌。之後穆旦赴美留學、結婚,學成後回國教書,卻在1955年「肅反運動」中成為肅反對象,受到批鬥審查。又經歷「整風運動」、「反右運動」與「文化大革命」之折磨與迫害,最後於1977年心臟病發病逝於天津。2005年末人民文學出版社所出版的《穆旦譯文集》,與2006年4月出版之《穆旦詩文集》,可謂是目前為止收錄穆旦譯文和詩文最為完備的專集,首次系統整理出版,幾乎囊括了穆旦的全部作品。(編者)
關鍵詞: 穆旦,查良錚,詩人,詩歌翻譯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重新認識琦君《琦君書信集》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802
卷期: n.110
頁次: pp.26-29
摘要: 在網路不流行的年代,書信成了文人彼此互吐心聲、共論創作、相互激勵、抒發情感的重要方式。《琦君書信集》全書內容包括琦君與友人近四百封信。由書寫對象可看出作家與各行各業的交往情形。對讀者的鼓勵、對朋友的知心直諍、對編者的繁複要求、對出版者的感謝/埋怨、對文壇的失望、對政府的不滿、對他人文章的犀利批判。本文從對書籍誕生的要求、對寫作理念的陳述、對臺灣文壇的感受、對臺灣出版界的喟嘆和文壇事實的澄清四方面論述該作品。(編者)
關鍵詞: 琦君,琦君書信集,書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2007年中國大陸出版回顧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801
卷期: n.109
頁次: pp.84-89
摘要: 本文簡介2007年中國大陸政府針對出版業所提出的各項重大措施以及出版業的發展趨勢,並且提出尚需改善加強之處。(編者)
關鍵詞: 中國大陸出版業,出版回顧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傳統出版到POD的回顧與展望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801
卷期: n.109
頁次: pp.57-59
摘要: 將知識內容以紙本印刷的方式「書籍化」,或說「商品化」,是近百年來出版產業獲取收入的重要來源。但隨著電腦與網路興起,帶動閱讀媒介的轉變,這種收費介面已經逐漸被打破,有許多「體驗性出版品」以一種「無物質」的形態存在。所謂POD(PrintOnDemand)出版,或說是少量印刷出版,其實面臨一個很弔詭的問題,就是當一本新書被評估可能只有區區數百本的銷量時,那麼這本新書還有被出版的價值或可能性嗎?本文即就此點來探討少量印刷出版的意義是什麼?以及新書以傳統印刷模式出版的必要性。(編者)
關鍵詞: 隨選列印,Print On Demand,電子書,出版回顧,數位出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2007年臺灣兒童讀物出版觀察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801
卷期: n.109
頁次: pp.52-56
摘要: 本文將以臺北市立圖書館主辦的「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評選活動發佈的參選書籍相關數據,參酌臺灣出版資訊網提供的兒童出版相關資訊,提出2007年兒童讀物從上游出版社製作到下游行銷通路的重點觀察,分析兒童讀物在書籍出版文類與編製、出版量、行銷通路等項目的趨勢。(編者)
關鍵詞: 兒童讀物,臺灣出版業,出版回顧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這華麗的灰暗時代!2007臺灣出版回顧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801
卷期: n.109
頁次: pp.47-51
摘要: 本文簡介2007年出版界的發展趨勢、出版界新聞以及大眾閱讀的趨勢。對出版業上中下游來說,這一年是永難忘懷的一年。誠品、金石堂、博客來三大通路在產銷失衡、讀者萎縮、M型銷售(暢銷者越暢銷,但大多數的書都賣不動)的黑暗現實中,影響甚巨。同時,2007年也是長篇小說、健康養生書、愛情心理學和中國熱大放奕采的一年。作者認為,無論晴雨,身體不能衰敗、心靈需要撫慰、慾望渴望滿足、想像等待開發、焦慮沒有止盡、學習永遠必須,而財富得再用力追求,或許可作為2007年出版界的注解。(編者)
關鍵詞: 臺灣出版業,出版回顧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圖書館南部館籌設緣起與願景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801
卷期: n.109
頁次: pp.4-6
摘要: 臺灣地區在過去50年的圖書館發展歷程當中,重北輕南,重大學而輕公共圖書館,造成北中南三大都會區圖書館事業無法均衡發展。有鑑於此,民國91年南部八縣市首長及共同提案,建議國家圖書館於南部設立分館,直至民國96年底,教育部核准國家圖書館南部館籌備服務處全年度營運經費,國家圖書館預定於97年2月底揭牌啟用南部館籌備服務處,開始服務南部民眾,館址暫時借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圖書室,提供一般閱覽服務與數位資訊服務。國家圖書館南部館籌備服務處專責從事南部八縣市之圖書資訊服務事宜,以國家圖書館總館之數位資訊資料庫及豐富的實體館藏資源,透過國家圖書館南部館籌備服務處,給與南部地區民眾最快速、便捷的圖書資訊服務,並整合南部地區圖書資訊資源,輔導南部地區圖書館事業發展,提升民眾圖書資訊素養。(編者)
關鍵詞: 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悅讀國家圖書館出版的臺灣古早圖集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801
卷期: n.109
頁次: pp.13-15
摘要: 國家圖書館趁著第16屆臺北國際書展的機會推出古早文獻饗宴,包括92年出版的《世紀容顏:百年前臺灣原住民圖像》,係以國家圖書館館藏日治時期四千餘張明信片為主,針對臺灣原住民圖像進行選取與分析;95年出版的《影饗:臺灣老照片圖集》,拍攝年代約1920-1960之前,約90張圖片;國家圖書館珍藏之書契《臺灣古書契展覽圖錄》,提供臺灣早期社會制度、人口流動、性別關係等研究之珍貴資料;96年出版的《日治時期的臺北》與《日治時期的臺南》,精選千餘幅圖片,並輔以十餘萬言,而呈現之圖文並茂之圖集,尤將現狀與當年之兩相對照,更使其時代意義清晰浮現。(編者)
關鍵詞: 臺灣圖像,臺灣原住民圖像,臺灣老照片,臺灣古書契,日治時期圖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從知識管理進入研究工作的遊戲規則
書刊名: 文字‧文學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392p.+1片光碟
摘要: 《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是為要做研究的人所寫,提供專業的研究方法,簡單扼要、清晰易懂。對於初次做研究時可能產生的困惑,以具體的方法提供資源,為初學者釐清觀念,是初學者及研究生不可或缺的第一本工具書。本書由個人知識管理的觀點切入,並有專章探討「論文及研究計畫書」的撰寫綱要及體例,允為同類書籍中所首見,有相關需要之學生及學者讀之,當能獲益。資訊化是舉世教育發展的重要方針之一,各類型的研究者若能善用電腦網路此一利器來順利推進研究工作,則學術發展必將能更快速地邁入美麗的新境界。書中所附的光碟中,包含書中所提到的一些研究資料管理軟體,讀者可以使用它們來管理研究資料。(編者)
關鍵詞: 研究方法,知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