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6369 - 1638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RASD參考服務指南看八十年代美國參考服務特色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23 n.4
頁次: pp.399-411
摘要: 1876年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簡稱ALA)成立大會之際,SamuelS.Green即建議,圖書館館員應為讀者提供適當資料的協助,此即為圖書館參考服務的起源。至1976年,ALA參考及成人服務部門(ReferenceandAdultServicesDivision,簡稱RASD)提出並通過「資訊服務準則」,使得參考服務有了具體可資依據的政策。本文主旨在協助圖書館科系學生及一般有志於此的讀者,由RASD參考服務指南的訂定,進而瞭解美國近五年來參考服務的發展與特色,故文中將參考服務依功能予以分類,並闡釋其意義。(編者)
關鍵詞: 參考諮詢服務,資訊服務準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圖書館自動化現況報告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23 n.4
頁次: pp.390-398
摘要: 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圖書館亦紛紛使用電腦以協助處理圖書館例行的事務,進而發展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全面處理圖書館採訪、編目、流通、期刊管理等各項業務。本文旨在探討1985年9月至1986年2月間美國新英格蘭地區部分圖書館自動化之現況及計畫進行情形,包括採用微電腦以處理部分圖書館業務或採用整體性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情況。作者以個案調查成式進行,抽樣二十所圖書館以親往面談該館館長,系統館員或實際使用電腦之館員,並由該館示範與解釋其自動化系統。發現大多數圖書館對於電腦的使用多在於傳統打字及統計業務取代上,僅有Harvard,MIT,BC,BU及UMB等圖書館採用自動化系統。文中表列(沼澤圖書館合作團體(FenwayLibraryconsortium,簡稱FLC)部分圖書館之微電腦應用及Harvard及BLC部分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並附錄二十所圖書館使用電腦概況。(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自動化,美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圖書館自動化;現況報告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23 n.4
頁次: pp.390-398
摘要: 本報告為探討新英格蘭地區的二十個圖書館中電腦被使用的程度和範圍、自動化的現況或計劃。採用個案調查方法,結果發現幾乎所有圖書館均透過「新英格蘭圖書館資訊網」(NewEnglandLibraryInformationNetwork,簡稱NELINET)使用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之編目系統,另外幾乎全部使用電腦文獻檢索,以及使用微電腦進行文書處理;至於採購、借還書和線上公用目錄等,則處於極粗陋的階段。在多數圖書館係採用微電腦作業,但其主要為各個功能分開的獨立系(stand-alonesystems),以處理上述文書處理、訂單等業務,只有五所圖書館-Harvard,MIT,BC,BU和UMB完成了自動化圖書館系統。(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自動化,微電腦,NELINET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Conservation/Preservation: An International Approach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23 n.4
頁次: pp.382-389
摘要: 本文為1985年舉行之第104屆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年會中資源與技術服務組(ResourcesandTechnicalServicesDivision)的演講內容,說明全世界有價值的古籍,正逐漸遭受空氣污染、酸紙、墨水腐蝕、過度使用等因素的侵害,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更因為缺乏經費以及技術能力,使得這項問題更為嚴重。因此,作者認為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Lib-raryAssociationandInstitution,簡稱IFLA)應在這個問題上扮演領導地位,其最近成立的維護與保存部(PreservationandConservation,簡稱PAC)即是反應事實的需要,文中簡介PAC的職責與工作,並探討PAC未來的發展與工作方針。(編者)
關鍵詞: 圖書維護,古籍維護,圖書保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Materials/Media Booking Module for an Automated, Academic Library System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23 n.4
頁次: pp.365-381
摘要: 本文係作者為學術機構內電子圖書館系統的「資料/媒體借用管理模組(Materials/MediaBookingModule)」所擬之功能需求。作者首先對討論媒體中心運作的複雜性,以及發展「資料/媒體借用管理模組」的目標與限制;其次針對該模組的各項功能需求加以敘述,包括:借用登記之輸入與維護及其相關檔案、建立適當的輸出結果、簡易方便的系統操作,以及產生重要的管理報表等;接著列出與現行系統相連結的需求;最後則討論媒體器材及媒體資料之書目著錄項目及其與一般書目記錄的相關性。(編者)
關鍵詞: 媒體管理系統,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媒體借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Understanding Library Use from the Standporft of the User: Naturalistic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23 n.4
頁次: pp.348-364
摘要: 自然調查法(NaturalisticInquiry)是一種鮮少被圖書館學採用的研究方法,圖書館學多半使用問卷調查或實驗設計從事各項研究。自然調查法乃是由被調查者之觀點,從自然環境中觀察被調查者之行為模式,根據所獲得的數據,提出結論。本文主要介紹由社會學及人類學專家所提出的自然調查法,包括其起源、意義、發展、如何收集資料、如何分析資料、如何利用現存文獻等。文中並以調查初級作文班學生對圖書館使用的態度為範例,研究顯示害怕與他人競爭、隱藏自己缺乏圖書館使用技巧、詢問問題將披露自己的無知等歸納出學生的圖書館焦慮(LibraryAnxiety)理論。最後作者認為自然調查法是一種強調質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research),值得推廣。(編者)
關鍵詞: 自然調查法,使用者研究,研究方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he Numbers Game: the Curious Family of Standard Number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23 n.4
頁次: pp.333-347
摘要: 分類法及數字系統如:杜威十進分類法、美國國會索書號、美國國會圖書館聯合目錄號等,通常被視為國際標準號碼系統,如:國際標準書號(ISBN)與國際標準期刊號(ISSN)的先驅。其他為大家所接受的國際標準尚有標準技術報告號(StandardTechnicalReportNumber,簡稱STRN)及標準地址號(StandardAddressNumber,簡稱SAN)。與書目相關之標準號碼其所具備之特色包括:獨一性、可延展性、精確性、統一的格式及大小、簡易性、穩定性、可排序、具意義等,不同的標準號碼展現出不同程度的特性。作者於文中對標準電腦軟體號(StandardComputerSoftwareNumber,簡稱SCSN)和於軟體上使用的國際標準書號之優缺點加以詳析,SCSN雖可提供軟體專用,但ISBN的架構卻較為完整且廣被R.R.Bowker公司及國際ISBN機構(InternationalISBNAgency)應用。(編者)
關鍵詞: 電腦軟體,國際標準,SCSN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Use of Microcomputers in Public Librarie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23 n.4
頁次: pp.325-332
摘要: 隨著新科技的發展,圖書館人員亦不斷尋求新科技在圖書館應用的可行性。當大型電腦推出時,圖書館即尋求利用電腦以改進圖書館作業的可行性,雖然證實其在許多作業上有助益,但對許多圖書館而言,花費卻仍太昂貴。近年來,由於微電腦(Microcomputer)的出現,使得公共圖書館得以利用此一新科技來改進作業與服務。作者為瞭解美國公共圖書館對微電腦的使用情況,遂於1985年春天進行調查,擬將調查結果於該年夏天舉行之「微電腦在公共圖書館之應用」研討會中報告。本文除簡述該調查結果外,並探討微電腦在公共圖書館的未來應用。(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微電腦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Problems of Managing Electronic Record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3
卷期: v.23 n.3
頁次: pp.271-285
摘要: 隨著電腦化時代的來臨,電子形式的媒體應運而生,這些媒體的型態有別於傳統紙張印刷形式的資料,造成圖書館及資料處理單位相當大的困擾。本文即探討這些電子形式資料出現後,對圖書館造成的問題與影響。作者首述「記錄」(records)一詞的定義;繼而解釋電子處理的意義與過程,然後說明電子記錄是以格式化循序排列的方式呈現,其特性有別於傳統印刷品資料的呈現方式;最後談到對於這些新時代的產品應用,有賴教育的推動,現有人員應接受再教育,以提昇使用新科技之能力。(編者)
關鍵詞: 電子媒體,電子記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he Role of Evalu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Media Program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3
卷期: v.23 n.3
頁次: pp.240-253
摘要: 1960年代的美國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黃金時期,政府對於教育資源投入非常多的金錢與設備。但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由於政府財政窘迫,不得不對過去無限制提供的資源開始加以檢討,校園內媒體中心及媒體教學的功能及其效益,則受到相當的質疑。本文討論評鑑學校媒體課程的相關問題,文中首述評鑑的定義;然後說明課程評鑑的意義、目的及其功能;最後,介紹評鑑的模式,並討論評鑑過程的變項與標準。(編者)
關鍵詞: 媒體中心,媒體教學評鑑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Library User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atalog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3
卷期: v.23 n.3
頁次: pp.217-225
摘要: 對圖書館管理者而言,使用者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就線上公共目錄為例,電腦化是一必然趨勢,如何使讀者瞭解由卡片目錄轉為線上目錄之必要性,改變其查詢途徑,是圖書館應努力的目標。本文最初發表於美國圖書館學會(ALA)一九八五年七月舉行之年會中,作者首先說明線上目錄的開發與使用者教育之關係,強調由傳統卡片目錄轉為電腦線上目錄時,最好採取循序漸進(gradualism)之方式,二者先並行一段期間,直至線上目錄系統完全成熟為止。此外,作者建議書目指導館員應參與線上系統之設計,應較使用者更加了解線上目錄之特性。(編者)
關鍵詞: 線上公用目錄,OPAC,使用者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Potential of Videodisc Technology for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ransfer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10
卷期: v.12 n.2
頁次: pp.105-120
摘要: 1985年可視為影碟類產品應用於資訊服務的里程碑,雷射影碟技術的改進使得對於多媒體的高密度儲存,以即將不同格式資訊集於一張碟片的理想成為可能。因此,可視為影碟對於資訊的組織、儲存、檢索與轉換擁有不可限量的潛力,其對於圖書館的未來發展勢必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本文原為作者於1986年在中央圖書館所舉辦之圖書館合作及發展會議中的演講,作者首先介紹影碟的意義與技術、影碟的特性、互動式影碟的應用;其次介紹與線上展示利用互動影碟開發完成之「中國第一個王朝(TheFirstEmperorofChina)」多媒體系統。(編者)
關鍵詞: 影碟,互動式影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