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6357 - 1636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視聽媒體與方法在教學上應用之研究
書刊名: 視聽媒體與方法在教學上應用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8601
頁次: 136p.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中小學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等各科教師在教學上使用視聽媒體與方法之情形,藉以明瞭其應用之趨勢及困難,以提供學校及教育當局作為推展視聽教育的參考,並作為教師在教學上使用視聽媒體與方法之改進,期能達到「教」與「學」的最大效果。首先探討有關文獻及研究,再根據理論探討的結果,編製問卷,進行調查訪問,以比額採非隨機抽樣為原則,選取臺北及臺灣兩地區之公私立國小、國中及高中擔任上述各科之教師,共計1,400名為調查對象。全文共有五章,其內容如下:緒論、有關文獻的探討、研究設計與實施、調查結果之分析與討論、結論與建議。(編者)
關鍵詞: 視聽教育,視聽資料,視聽應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著作權標的之研究
書刊名: 著作權標的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86
頁次: 255p.
摘要: 為著作權標的之著作,乃屬人類精神創作活動之產物,而為一種所謂無體財產。其雖具有客觀的存在,但究與有明確範圍,而為一般的所有權標的之有體物並不相同。此種標的,由於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且與公眾得自由利用之公共財又無法明顯劃分界線,故其概念及有關問題乃頗不易把握及解決。其次,著作權之成立係以有著作之創作為前提,無著作即無保護之可言。因此,此種標的之概念如何及其他有關問題,應為著作權法學之重要課題。本書之研究,係採分析及比較之方法。共分七章,篇名依為:前言、有關著作權標的之理論、德國著作權法之規定、美國著作權法之規定、日本著作權法之規定、我國著作權法之規定、結論。(編者)
關鍵詞: 著作權標的,著作權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著作權法逐條釋義
書刊名: 著作權法逐條釋義
出版日期: 198609
頁次: 672p.
摘要: 本書為著作在民國74年著作權法修正後,一方面鑒於尚末有著作權法之註釋書問世,一方面則為講課方便而撰寫,內容共分五章,第一章總則,釋義第一至第七條條文,第二章著作權之歸屬及限制,釋義第8至第24條條文,第三章著作權之侵害,釋義第25至第37條條文,第四章罰則,釋義第38條至48條條文,第五章附則,釋義第49至52條條文。書末並有附錄14頁。修正再版對其中第2,13,17,21,28,29,49,50,51,52等修正較多。(編者)
關鍵詞: 著作權法,著作權侵害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著作權法研究(一)
書刊名: 著作權法研究(一)
出版日期: 198609
頁次: 455p.
摘要: 本書收錄論文15篇,譯作3篇。其中論文第一篇至第九篇係民國73年11月迄74年6月所發表,時正值著作權法修正草案在立法院一讀至二讀期間,故以上9篇主要係針對著作權法修正草案之討論。至於第10篇至15篇則係新著作權法之研究。另譯作3篇係民國69年間在大學雜誌所發表,內容為國外著作物保護之公約三種。(編者)
關鍵詞: 著作權法,著作權保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華夏之美:圖書
書刊名: 華夏之美:圖書
出版日期: 198606
頁次: 188p.
摘要: 本書分七章,依時代先後介紹中國圖書的演變。第1章始於殷商,迄於東漢和帝蔡倫發明紙止;第2章自蔡倫發明造紙術至七、八世紀之交盛唐雕版印刷術發明止;第3章為印刷術的發明及唐、五代的圖書。以下各章分述兩宋時代、金元時代以及明清兩代的圖書。每章後均附圖版或書影,圖文並茂,有助認識我國歷代圖書之美,書末有護書的函套照片。(編者)
關鍵詞: 版刻研究,圖書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Effective Team Buliding in Academic Libraries and Media Center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12
卷期: v.24 n.2
頁次: pp.146-155
摘要: 隨著新科技的進展,圖書館及媒體中心的管理人員在面對新科技的衝擊時,往往缺乏駕馭的能力,這些人員肩負指導讀者利用資訊的工作,卻對運用新資訊媒體的能力不足。因此,作者試圖以企業中所採用的「團隊合作(TeamBuliding)」方式,運用於圖書館及媒體中心人員專業技能的加強,以便圖書館及媒體中心在科技快速變遷的環境中,時時保有新的技術能力。作者首先介紹團對合作的意義及人員發展的重要性;接著詳細介紹團對合作的七個重要步驟在圖書館及媒體中心運用之情形。(編者)
關鍵詞: team buliding,繼續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Library Service and The Generation Gap among Older Adult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12
卷期: v.24 n.2
頁次: pp.130-145
摘要: 隨著社會逐步高齡化(65歲以上),圖書館也跟著重視對老年讀者的服務。因老年讀者屬於較特殊的少數族群,需求和喜好皆不同於一般服務對象,唯有深入了解其特性、能力、興趣及可能遭遇的問題,才能成功地達到有效的老人服務。作者主張圖書館應針對不同年齡層(generationgap)之老人,提供適當牧A務,而目一視同仁。首先提出可用年齡(十年為一分界點)或所從事的活動來界定讀者間之差異,根據此差異可做為館藏發展和設計活動之參考,其中不難看出,年齡層愈往上,依賴、孤獨、慢性病及死亡的主題愈受重視,圖書館可根據其需要,提供適當的服務和資訊。此外,作者並分段詳述五十歲以上,不同年齡層之老年讀者的特性及可能需要的服務與資料型式。(編者)
關鍵詞: 特殊讀者,老人讀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School Mdia Specialists Undergraduate Library Scienece Program: A Study and Critique Florida A&M University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12
卷期: v.24 n.2
頁次: pp.112-129
摘要: 本文以問卷分析方式瞭解二十七年來佛羅里達A&MUniversity開設圖書館學大學部課程的教育成果及其對佛州圖書館事業之貢獻。美國佛羅里達州A&MUniversity圖書館學系成立於1951年,最初設於該校人文學院之下,1972年改隸於教育學院,多年來為佛州唯一授予圖書館學士學位的學校。問卷受試對象為該系已畢業之學生,在分析回收之350份問卷後,可歸納出下列重點:一、學生服務於各類型圖書館,其中以位居學校媒體專家一職比例最高,佔38%;二、61%的畢業生已進一步取得碩士學位;三、82%的畢業生仍選擇留在佛羅里達州服務。(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專業教育,學校媒體專家,圖書館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Automated Acquisitions through the Bibliographic Utilitie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9
卷期: v.24 n.1
頁次: pp.38-52
摘要: 本文旨在介紹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RLIN(ResearchLibrariesInformationNetwork)、UTLAS(原為多倫多圖書館自動化系統-Uni-versityofTorontoLibraryAutomationSystems)及WLN(WesternLibraryNetwork)四大書目中心所提供之採購系統與服務。作者依字母順序分別對四大書目中心所提供之採購系統與服務加以介紹,首先針對各系統之背景資料加以敘述;其次討論系統特性及發展計畫;最後則對各系統所提供之訂購、催缺、取消等功能及其離線之各項產品予以比較評析。(編者)
關鍵詞: 採購自動化系統,UTLAS,圖書館自動化,RLIN,WLN,書目中心,OCLC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Are There Serendipitous Rewards in Browsing in Dewey-Classified Librarie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9
卷期: v.24 n.1
頁次: pp.22-37
摘要: 當年杜威分類法的創始人麥維爾.杜威(MelvilDewey)強調圖書分類應是將相同主題者予以類聚,其接鄰處亦是主題相近者,但此觀念在最近推出的十九版杜威分類法中受到質疑。本文旨在探討杜威分類法第十九版的問題,作者首先介紹古典杜威分類的原則,接著說明杜威分類法的限制及其補救措施,並引論出杜威分類法第十九版推出的原因與背景,然後詳述十九版杜威分類表對類號處理不當的問題,最後對圖書館提出使用杜威分類表之建議。(編者)
關鍵詞: 杜威分類法,DDC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echnology and the Public Library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9
卷期: v.24 n.1
頁次: pp.11-21
摘要: 本文係根據梅森報告(MathesonReportonAcademicHealthScienceCenter)的含意來探討科技在公共圖書館的應用,作者強調,雖然其所服務的新澤西州Plainfield公共圖書館(PlainfieldPublicLibrary,NewJersey)已廣泛地使用科技,但此情況並非大多數公共圖書館的期望。一般而言,公共圖書館的讀者並不要求圖書館提供研究性的資訊,多數參考問題都可快速而直接的利用參考書回覆,或是僅使用少數的資源便可解決。同樣地,館際合作對公共圖書館而言亦非大事,根據統計其需求往往低於各項讀者需求的百分之一,因此,為資源共享而建立的圖書館系統並不十分重要。作者認為大多數讀者仍喜好至書架上瀏覽圖書,故科技應被視為機會成本(opportunitycosts)。換言之,若科技的使用能改進圖書館中與讀者接近館藏的機會,並使讀者獲得更好的服務,則其花費才是值得。(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服務,科技,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On-Campus Micro-Computer Maintenance and Repair Policy: a Six Month Review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609
卷期: v.24 n.1
頁次: pp.1-10
摘要: 內華達-雷諾大學(UniversityofNevada-Reno)擁有9,100名學生及價值二百八十萬美元的電腦設備,該設備應用於275門課,每學年學生使用該設備之時數為368,000小時。為發展微電腦器材的維護政策,作者對美西21所大學進行調查,以了解各校對微電腦所提供之服務及維護方法。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八十的大學採用自行維護方式(inhousemaintenance),因此,校方選擇每年撥予電腦購價百分之五左右之金額,作為維護費用。然而,經過六個月的統計調查並分析533件與電腦相關之問題後,發現其中三分之二的問題係來自於使用者端,校方遂針對此項發現修改其原先之電腦維護政策。文中對於調查內容及項目均加以詳細說明,並建議各機構在發展電腦維護政策時應考慮之事項。(編者)
關鍵詞: 電腦維護,電腦維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