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5253 - 1526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兒童閱讀與環境的安排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007
卷期: v.1 n.4
頁次: pp.8-10
摘要: 本文將論文兒童閱讀與環境安排有關的三種主要理論,做一詳細的說明及比較,最後得到結論數點,可幫助兒童建立閱讀能力的建議。bottom-upmodel、top-upmodel及interactionmodel是眾多兒童閱讀有關的模式中最具解釋性者。這三種模式雖然都嘗試想要闡明兒童閱讀的問題,但方向卻互異。bottom-upmodel認為兒童閱讀以及認知一個字,有如一個企業累積的過程。top-upmodel認為兒童認知文字是依靠視覺訊息而非文字的前後內容關係。而interactionmodel卻假設對字的認知是同時累積了來自視覺以及其它非視覺的訊息,因此在環境中任何與此所要認知的字有關的訊息都是注意的對象。在比較了三種模式的解釋性後,作者指出,兒童的閱讀非常依賴書籍中文字內容前後關係以及閱讀環境中的各種訊息,此舉可以協助兒童更有效地理解所閱讀之內容。因此,提供兒童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是十分重要的。文中也簡單地敘述了物理環境及精神環境之意義及重要性,對此兩種環境安排的方法也有所說明。(編者)
關鍵詞: 兒童讀者,閱讀環境,特殊讀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漢學研究中心景照海外佚存古籍書目初編
書刊名: 漢學研究中心景照海外佚存古籍書目初編
出版日期: 199003
頁次: 62p.
摘要: 此書由漢學研究中心資料組編輯,係漢學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蒐集海外散佚景照古籍之書目,計凡960種。由於蒐集工作繼續進行,故本書目以初編稱之,以便日後陸續出版。本書目收錄時間自71年開始,至78年底為止,蒐藏景照古籍形制包括:書影(照相攝製為紙本)、微捲、或微捲翻製為紙本等三種,其中以紙書精裝形制居多。本書目採四部分類法,按經、史、子、集部次,各部下析分類目,類目下析分屬目,計經部210種,史部381種,子部34種,集部335種,總計凡960種。各書之著錄,首書名、次卷數、次編撰註釋者之時代及姓名,再次版本,其後為冊數(或捲數)及典藏地。冊數為各書景照後之裝訂數量,若為微捲則以捲數計算,並附記各書之原藏地,可瞭解原書之典藏情形,書末附書名索引以資檢索。目前蒐藏之內容以經書、史料書,政書奏議類、地理類、別集類為多,其中又以地理類之明清方志,別集類之明人文集最具特色,是研究明清歷史、地方史或對外關係的豐富資料,對國內漢學研究環境有所裨益。(編者)
關鍵詞: 古籍書目,漢學研究書目,明清史地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建築趨勢
書刊名: 圖書館學譯叢
出版日期: 199011
頁次: 318p.
摘要: 本書係編譯自圖書館趨勢(LibraryTrends)第36期中有關圖書館建築趨勢的文章十三篇:.緒論黃紫媚.公共圖書館建築之趨勢林金枝.學術圖書館建築設備曾美惠.專門圖書館建築之趨勢洪王徽恢.學校圖書館媒體設備、家具與館藏之發展趨勢陳雅文.革新之際:圖書館照明設計的趨勢呂姿玲、洪玉珠.機械系統與圖書館張友玲.圖書館建築中環境設計的趨勢張慶仁.圖書館工作人員所用家具之趨勢張郁齡.輸出效果評估與圖書館空間之規畫黃潔碧.建築新館之外的其他可型途徑蔡佳蓉.圖書館現有空間的再利用林慶弧.明日的圖書館建築張慧蓉。全書主題涉及各類型圖書館的建築趨勢,對掌握圖書館建築趨勢的理論甚有助益。(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建築,大學圖書館,圖書館空間設計,圖書館家具設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館外使用光碟唯讀記憶資訊:遙控通訊軟件之實用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9010
卷期: v.16 n.2
頁次: pp.87-95
摘要: 讀者和資訊中心的空間距離是資訊服務的障礙。電子信件(electronicmail)、快速郵件、傳真(telefacsimile)通訊,以及區域性的通訊網,都可以部份地紓解這個困難;但,讀者如果想在遠處利用新的資訊技術,特別是光碟唯記憶(CD-ROM)資料庫,便困難重重。如果圖書館能供應讀者這種方便,它的形象便會大大地改善。本文及如何利用廉價的遙控通訊軟體(remotecommunicationssoftware-RCS),使讀者在遠處亦能使用圖書館中最新資訊硬體中所儲存的資訊。如果你是一個大公司資訊中心的負責人,中心設在公司的總部,全國各大城市另有分館。快信、電子通信、以及傳真通訊,是日常用來將資訊迅速傳遞到遠處讀者手中的方法。但是你有什麼方法能將總館CD-ROM中的資訊訊速傳送給遠地讀者?又如何能將一些不在公司網路上,而只能供「在址」檢索的資料庫中的資訊,讓遠處讀者取用?讀者即使和資訊中心同在一幢建築之內,或同一校園內,也並不常來資訊中心檢索。如果不能在他們辦公室內,或終端機(terminal)上,找到他們所需的資訊,不管圖書資訊中心距離多近,他們也懶得多走一步。「愚公」既不願繞山而行,只有「移山」一途了。如果,我們能設法使館外的他們,能在個人電算機上使用館藏CD-ROM中的資訊,該有多好!服務館外[不肯或不能來館的]讀者,一直便是圖書館員的挑戰。但這項服務有下列各項好處:(1)增加圖書館讀者人數;(2)改善圖書館服務質量;(3)推動「終點用戶」(end-user)/自助獲取已常規化的資訊;(4)宣揚圖書館各項服務;(5)利用讀者對新科技的好奇心;(6)改良資訊中心的形象。就新科技而言,空間距離有時是極嚴重的障礙,CD-ROM便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它們大多是「項目單驅動的」(menu-driven),極適合於終點用戶擷取資訊。但是,一個讀者若不能坐在它的工作站(workstation)前操作,這資料庫便對他沒有多少用處。當然,資訊服務員可以替他檢索CD-ROM中的資訊,但對購買這些能由讀者自行檢索,因而節省研究支出的原意,便有些不符了。CD-ROM工作站不易搬動。光碟本身因可共用,但硬體設置卻價格高昂;而且共用可能觸犯「使用場所之限制」及「軟件使用合約」。在同一建築中,CD-ROM可以設置網路,但費用更加高昂,得不償失。RCS只能供一讀者,在同一時間,操控一個工作站,不會觸犯廠商的「軟件使用合約」。(作者)
關鍵詞: 資訊儲存與檢索,CD-ROM,資訊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學研究的典範危機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9010
卷期: v.16 n.2
頁次: pp.74-86
摘要: 本文探討幾個存在於圖書館學研究的主要問題。文中首先說明研究的意義及圖書館學需要研究的理由,然後介紹圖書館學研究的簡史及學者們對圖書館學研究的重要批判。作者引哈里斯的言論為基礎,說明圖書館學研究的典範危機之所以生成及影響圖書館學研究的方式。典範危機造成圖書館學的研究愈來愈複雜、愈來愈瑣碎,研究的結果只是一堆零碎的文獻,並沒有實質累積的結果。針對這個缺失,哈里斯認為應放棄我們舊有的典範,重新架構適合我們的知識論。因此,他提出所謂的「替代性典範」,希望有助於圖書館界的重新出發,哈里斯認為,在創作與再製作的過程中,圖書館只是一個邊際機構而已。他根據上述的理論,提出個人對於圖書館研究的幾個主張,文中對其理論及主張均有詳盡的解說。(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學理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大陸圖書館事業之發展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9010
卷期: v.16 n.2
頁次: pp.47-72
摘要: 本文主要討論自一九四九年後大陸地區圖書館的發展情況。其重點包括圖書館體系現今的地位、各類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圖書館員教育、以及過去四十年來關於圖書館研究計畫的成就。目前大陸圖書館類型包括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高等學校圖書館、科學和專業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工會圖書館及部隊圖書館。四十年來大陸地區圖書館事業的整理及其基本的業務建設包括:一、制訂圖書館工作條例及相關規定;二、建立協調機構;三、實施專業技術職務評定與聘任制度;四、開展全國文獻資源調查與研究;五、書目控制;六、文獻工作標準化;七、圖書技術現代化;八、讀者服務工作加強推展。文中附有大陸地區辦理圖書館學教育的單位及其創立時,並略述這些圖書館在教學及研究上的主要貢獻。(編者)
關鍵詞: 大陸圖書館事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U.S. Acquisition of Chinese-Language Materials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9010
卷期: v.16 n.2
頁次: pp.43-47
摘要: 本文為作者於1990年在芝加哥召開的華裔美人圖書館協會(theChinese-AmericanAssociation)所發表之論文,主要說明中文資料在美國的分佈狀況。本研究動機是因台灣某家出版社欲瞭解美國中文書的市場現況,以作為是否成立供銷中心的打算,作者因受託調查,遂利用美國各個社區自行發行的華人通訊錄(ChineseYellowPages),掌握各個中文書店的情況,並以電話訪問方式蒐集資料,探討這些中文書店的分佈地點、經營規模、供銷管道等問題。文末作者以圖書館資料徵集的立場分析這些中文書店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目錄,以及有效的廣告管道。因此,造成採購這些資料的困難。(編者)
關鍵詞: 資料徵集,圖書出版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Collecting, Organixing and Using Chinese-American Resources: an Archival Approach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9010
卷期: v.16 n.2
頁次: pp.24-42
摘要: 有關中國的文獻資料散在美國各大學圖書館或檔案中心,如:哈佛大學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國家檔案處、史丹福大學圖書館、柏克萊大學圖書館、普林斯敦大學圖書館、以及耶魯大學圖書館等處。此外,在一些小型的歷史會社亦可見,如:舊金山中國歷史會社、檀香山中國歷史中心等等。這些散置各地的文獻造成使用上極度的不便。作者認為應在美國建立一個中文文獻中心,將這些散置各處的中文文獻加以整合運用,文中敘述成立中文美國資源中心(ChineseAmericanResourcesCenter)的概念,及其實際作法,對於中文文獻中心理想的實現極有助益。(編者)
關鍵詞: 中文文獻資源中心,資源共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Sino-American Book Exchange: Exchanges Between Th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9010
卷期: v.16 n.2
頁次: pp.1-13
摘要: 本文作者為當時國立中央圖書館館長,國立中央圖書館後改制為國家圖書館。作者於文中將該館與美國各機構關於圖書交換情形及各項措施作一全貌概述。作者首述我國之圖書國際交換贈送業務始自清朝,於1697年開始,並說明於1868年起與建立書刊交換贈送關係及其發展情形;其次依年代先後分述1911年中華民國建立後此業務蓬勃發展情形,以及中日抗戰時期、政府遷台後直至現在的相關業務進行狀況。(編者)
關鍵詞: 國立中央圖書館,交換與贈送,美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跨國資訊傳輸:交流乎?威脅乎?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9004
卷期: v.16 n.1
頁次: pp.80-95
摘要: 所謂跨國資訊傳輸(TransborderDataFlow),簡單的意義就是透過通訊設備,將資訊由一國跨越國界傳輸到其它國家。自從電腦與通信結合後,跨國資訊傳輸的意義擴展為將處理、檢索及傳送機讀資料的活動,透過電腦與通信技術的結合,而成為跨國的活動。文中介紹資訊技術的發展,以及資訊流通的價值,並列舉新科技的應用所帶來的正面的影響及危機,作者將跨國資訊傳輸所引起的問題分社會層面、政治層面、經濟層面及文化層面加以討論。亟對數個重要的國家及國際組織的資訊傳輸政策作說明,包括:瑞典、西德、法國、美國、加拿大、巴西等,並介紹國際間對於跨國資訊傳輸所做的努力,以及我國的跨國資訊傳輸政策,認為我國的政策未具全盤性以及前瞻性,故對政策的擬定方面,提供許多作者認為需要注意的意見。(編者)
關鍵詞: 跨國資訊傳輸,資訊流通,資訊立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比較與國際圖書館學研究方法之探討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9004
卷期: v.16 n.1
頁次: pp.60-79
摘要: 本文介紹比較與國際圖書館學的研究方法,比較與國際圖書館學有其特定的意義與功能,用科學方法來研究比較與國際圖書館學的問題,亦有其一定的步驟。文中先簡介比較與國際圖書館學的定義及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接著介紹圖書館學的研究方法、比較與國際圖書館學的研究方法,以及比較圖書館學的分析步驟;最後,提出結論,期能有助於比較與國際圖書館學的研究工作。比較圖書館學與國際圖書館學的定義雖有不同,但兩者間的關係卻是非常密切。故而將此兩種概念合稱為「比較與國際圖書館學」,以強調其中的密切性。比較與國際圖書館學的研究可以區分為三大類:一為區域研究;二為個案研究;三為整體分析。提出比較與國際圖書館研究之步驟理論的學者很多,其中最常為人採用的是白瑞地所提的「比較教育方法」。他將此類研究分為描述、解釋、並列、及比較四個階段,對於每一階段的工作內容,作者於文中均有詳盡的解說。(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學研究方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Implementation of the Bibliotech Library Software System at Raytheon Company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9004
卷期: v.16 n.1
頁次: pp.48-59
摘要: 本文旨在介紹Raytneon公司之研究部圖書館(TheResearchDivisionLibrary,ReytheonCompany)進行圖書館自動化的情況。該單位係該公司圖書館中第一個採行整合性線上資訊系統者,其所採用的系統為BiblioTech圖書館軟體系統,該系統乃是專為專門圖書館而設計發展的,採用VAX8200為系統主機。作者首先簡述該圖書館進行自動化之背景;其次討論BiblioTech的功能、特色、優點,以及實際運作的功能。最後則討論使用條碼進化流通控制的優點。(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自動化,條碼,流通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