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5097 - 1510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光碟線上公用目錄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89-107
摘要: 將光碟應用在圖書館目錄上,為近年來的新發展,由於館藏目錄為讀者使用圖書館之鑰,是指引讀者有效利用圖書館的工具,而圖書館進行自動化作業之後,線上公用目錄已自然地取代卡片目錄、書本式目錄或孔姆目錄成為圖書館的新寵;然而隨著光學技術的進步,光碟(CD-ROM)媒體挾其體積小、儲存量大的能力,使得廠商對CD-ROM應用在館藏目錄上深具信心。在美國,由於發展書目光碟片的績效良好,已積極發展光碟線上公用目錄(CD-ROMOlinePublicAccessCatalogs,簡稱CDOPACs或CDPACs);反之,國內除國立中央圖書館已進行「中文書目光碟系統」之測試外,尚未有其他圖書館採行光碟線上公用目錄。有鑑於此,本文旨在探討光碟線上公用目錄發展的原因,並提供採用該項新媒體應注意事項及市場概況,使圖書館界能對這項新產品有概括性的認識。(編者)
關鍵詞: OPAC,CDPACS,光碟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加值網路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70-88
摘要: 電話網路為人類最早建立的通訊網路,其功能僅限於傳達正確的訊息給對方,無法與其他通訊設備相連接;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已不再滿足單純的聲音傳送,而希望透過電腦與通訊的結合,將各種訊息加以分類、轉送、處理、分析、儲存與檢索,而附加價值通訊網路(Value-AddedNetwork,簡稱VAN)便是這項通訊技術革命下的產物。本文詳細介紹加值網路的定義、加值網路的服務功能、加值網路的網路結構與傳輸設備,目前美國、日本與歐洲各國加值網路的發展現況與趨勢、國內開放加值網路所造成的衝擊,以及圖書館應如何運用加值網路促進服務功能等。(編者)
關鍵詞: EDI,ISDN,加值網路,電子數據交換,VAN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複本選擇因素探訪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45-55
摘要: 圖書館為了滿足讀者之需求,儘管購書經費有限,對於使用率高的圖書,仍需考慮購買複本以供讀者利用,以達到「每一本書都應有其讀者,而每一讀者都能找到其所要的書」之服務理念。本文旨在探討圖書館複本選擇因素。選擇複本的主要因素,作者分九方面加以說明:一、讀者需求,二、館藏基礎,三、服務程度,四、流通情況,五、借閱規定,六、經費,七、重版時間,八、館藏地點,九、預約情形。早期關於複本政策,圖書館是採比例方式決定;然而,經費限制加上館員將允購複本量已限提高或課程改變等因素,使得複本問題趨向科學性的研究,文中介紹幾位相關學者之研究,一致認為以過去長期使用的經驗來預測未來之使用,是決定複本數量的最好方法,如利用流通紀錄來測量圖書館服務成效,發現複本會使每本書的平均流通次數減低;利用電腦定期分析每本書借閱狀況,計算複本需要量,並印出需要複本之書名報表等。此外,作者也論及一些無法如上述模式化的複本問題,如讀者滿意程度難以掌握、有效使用情況無法知悉,讀者需求改變與流通狀況複雜不完整。這些皆會影響讀者對於複本之需求量。因此,作者介紹十餘所國內外大學或公共圖書館實際複本購置原則供參考。(編者)
關鍵詞: 複本選購,複本政策,複本需求,館藏發展政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科技資訊網路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4-10
摘要: 科技研究發展是任何國家皆重視的一環,近年來,我國學術研究機構與大型事業單位紛紛建立自己的資料庫或自動化資料處理系統,為便於學者專家分享各單位的研究資源,國內始興起建立科技網路之構思。有關單位先後曾計劃設立之網路有三:科資中心的「科技性全國資訊網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CenterNetwork,簡稱STICNET)」、農業科學資料中心(簡稱農資中心)的「全國農業科技資訊服務系統網路」和醫學圖書館界之「國家生物醫學資訊中心網路系統」等。本文主要內容在於介紹此三種資訊網路的歷史背景、連線情形、網路架構,及其資料庫內容等。(編者)
關鍵詞: STICNET,醫學資料庫,資訊網路,農業資料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ALA與IFLA圖書館教育標準之比較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40-44
摘要: 本文比較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簡稱ALA)的[StandardsforAccreditation,1972]以及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LibraryAssociation,簡稱IFLA)的[StandardsforLibrarySchools,1976]所規定的圖書館教育各類評鑑項目的異同。ALA的標準是就1951年所訂之標準,經二十年應用的經驗,加上教育者、學生、館員調查得到的一些看法,並反應圖書館這些年來在服務方面發生的改變加以修訂而成;IFLA的標準則是1974年8月決定訂立後,開始收集世界各國資料起草,再廣徵各方意見,經進一步修正後通過。本文即就這兩種標準的訂立目的、訂立原則、名詞定義、實施狀況、學位、層次及所在地、教育目標、課程、繼續教育、教員、助理人員、學生、行政關係、組織與管理、經費支持、資源設備、活動記錄、以及未來規劃等項目進行比較。(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教育,圖書館教育標準,美國圖書館協會標準,IFLA標準,比較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經驗法則與圖書館創造力思考之培養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31-38
摘要: 本文意圖藉「經驗法則(rulesofthumb)」此一直覺規劃方法來闡述館員創造力思考的培養問題,藉以超越數量方法而能便捷地解決圖書館經營所面臨的許多問題。文中首先說明經驗法則就是嘗試錯誤法,對問題的解決本質上是仰賴於個人經驗的累積、主觀的價值判斷,參酌別人的意見,而最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作者舉霍吉特(R.M.Hodgett)於管理學中所引用的例子,以及自擬的圖書館個案做例子。接著將創造力的開發分個人和團體兩部分分別敘述,在個人方面可循五步驟進行:專精貫注、深思熟慮、孵化靜待、頓悟明途、研磨涵納。團體方面較為著名的有:腦力激盪法、作業創造術。最後介紹經驗法則下的管理方法,有急就章管理、危機管理、自由式經營管理,以及目標管理四類。(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管理,經驗法則,人員創造力開發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館藏發展政策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17-30
摘要: 作者首先介紹館藏發展政策的定義,以示意圖說明其與選書政策及採訪政策之差異。館藏發展政策所敘述的是基本的政策,而選書政策及採訪政策所敘述的則多半是工作的過程。館藏發展政策是館藏規劃的文件,也是館內館外的溝通文件。文中將館藏發展政策各個項目和意義分別加以說明,項目包括:圖書館的目的、社區的描述、館藏學科範圍、非書資料的館藏政策、贈書處理、爭議性資料的館藏政策、選書工作的職責、選書工具、館藏淘汰、與他館的合作計畫、讀者意見的處理、館藏發展政策的訂定與修訂,以及訂定的方式。接著列出圖書館不訂定館藏發展政策的原因,主要係因其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完成,另一方面認為館藏發展政策缺乏彈性,以及缺乏外界的壓力。作者最後結論,館藏發展政策仍有其必要性,並應隨環境的變化適時修正。(編者)
關鍵詞: 館藏規劃,館藏發展政策,選書程序,採訪程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人物專訪:鄭雪玫老師(參加美國公共圖書館協會第四次全國會議之過程以及會後感 想)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158-160
摘要: 本文為鄭雪玫老師參加美國圖書館協會(ALA)之公共圖書館協會第四次全國會議的過程,以及會後的感想。鄭老師到達美國後在會前參觀了三個聖地牙哥的公共圖書館,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個是他們的嶄新的圖書館建築,跟傳統建築有一點差距,但卻十分親切且氣氛良好;第二方面是發現到其公共圖書館與家庭生活結合的趨勢;第三方面是他們的圖書館除服務一般社會大眾外,也走向滿足特殊讀者的需要;最後一方面是館員人數的減少,可以感受到自動化的力量。此次會議為期三天,共有近一百個研討會及小組討論,並有二百八十多個攤位參加展示,鄭老師簡要的介紹了幾個她參加的研討會,如有關公共圖書館鑰匙兒的研討、如何為嬰兒和家長設計活動的研討,以及公共圖書館與RIF(ReadingisFundamental)活動的研討等。文末鄭老師希望下次舉辦類似活動可組團參加,回國後可以互相交換心得。(編者)
關鍵詞: 美國公共圖書館協會,聖地牙哥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人物專訪:李志鍾老師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156-157
摘要: 李志鍾先生為美國SouthernMethodistUniversity比較法學碩士,哈佛大學法學碩士,哥倫比亞圖書館學碩士,NewSchoolforSocialResearch政治學博士,曾任職依利諾州立大學,羅沙里學院等,於返國期間受聘為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後任國立中央圖書館館長,及美國羅沙里學院圖書館研究所所長,民國七十七年應聘為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教授。李教授當時手邊正在進行【ReferenceSourcesinPeriodicals】,之後編者【AsianLibrarianSeries】、【ChineseAmericanHandbook】。認為國內的圖書館本科系的同學應加強其它的學科背景,或者在研究所階段完全招收外系的同學,並套用中共的話,圖書館界要進行四化:第一是一貫化;第二是全面化;第三是科學化;第四是多體化。並認為圖書館系學生素質佳,師資優良,設備不錯,但學校的加退選時間一個月太長。(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人物,李志鍾,圖書館學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一塔湖圖」中的北大圖書館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15-16
摘要: 一塔湖圖,諧音一塌糊塗,乃北大人津津樂道的口頭禪,因為它代表今日北京大學的三大標誌。塔指的是北大的水塔,名叫博雅塔,建於一九二四年。湖就是未名湖。圖是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創立於遜清光緒二十八年,原名京師大學堂藏書樓,一九一二年改名為北京大學圖書館。一九五二年燕京大學奉命併入北大,北大校區乃遷入海淀區燕大原址。燕大藏書原有四十萬冊,合併後使北大圖書館的藏書超過一百一十萬冊。在現在的四百萬藏書中二百六十萬冊為中文,九十萬冊為外文,五十萬冊為報刊合訂本。目前北大圖書館入藏的中文圖書約一萬三千種,外文報刊三千六百多種。一九八八年五月,北大圖書館設立「北京大學文庫」,收集並永久保存北大師生的研究成果,成為館藏的重要特色之一。(編者)
關鍵詞: 北京大學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MBO與圖書館經營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127-154
摘要: 作者先就MBO的說法,解釋管理的意義為擬定目標、統御資源、達成目標、鑑定績效、和策劃將來的一套辦法。接著介紹管理學中的古典、計劃、行為學派,及其利弊,認為MBO融合以上三種理論之長,為比較好的管理方法。MBO的全名是ManagementbyObjectives,也就是熟知的目標管理,但文中作者較中意MBR,ManagementbyResults,將它譯成「成果管理」。MBO的中心思想是建立在McGregor的TheoryY和員工的自我控制、溝通協調的基礎上。基本結構為:擬定目標、認識環境、掌握資源、確定權責、鑑定績效五項。而MBO無法完全應用在圖書館,除了目標難定、作業無法計量外,還有人事僵化、館員抵制、成規難改、缺乏領導、缺乏範例、缺乏瞭解等因素。作者最後並舉例說明MBO在圖書館的應用情形(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管理,目標管理,成果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106
卷期: n.12
頁次: pp.11-14
摘要: 活字印刷在我國發展時代甚早,一說五代,一說北宋,一般接受北宋慶曆間(西元1041-1048)畢昇為活字印刷發明者。現存最早者為宋徽宗崇寧二年(西元1103年)一件活字印刷的佛經殘葉。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中國人在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技術革命,也是現代印刷術的始祖。本文首先介紹活字印刷的意義、種類、及特點;其次說明活字印刷無法成為古中國印刷術主流的原因;接著探討活字印刷術發明時期、歷代的發展及改良情形以及如何傳到世界各地與其發展情況,以便對中國活字印刷有一整體性了解。(編者)
關鍵詞: 活字印刷,中國印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