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3681 - 1369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典範理論探討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發展的歷程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406
卷期: n.15
頁次: pp.42-56
摘要: 圖書館學自1876年梅爾菲.杜威(MelvilDewey)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創立美國第一所圖書館學校以來,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隨著時代的進展,圖書館學也不斷改進其內容以回應時代的需求。本文係就孔恩(ThomasKuhn)的典範理論(Paradigm)架構,探討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學科發展的的歷程及未來可能的方向。作者首先介紹孔恩科學革命之典範理論、說明典範轉移的現象和典範理論的意義;繼而由美國圖書館學會的設立與圖書館學校的創建與發展談及圖書館學的發展歷史;最後回顧1945年到1985年間,資訊科學發展的歷史,並以24位先驅者,如VannevarBush、Wiener、Bradford、Clarke、Shannon、Taube、Luhn、Garfield、Avram?Gennaro、Kilgour、Davis、Licklider、Summit、Cuadra、Williams、Hawkins、Borgman、Temopir、Hildreth、Becker、Evans、Markuson、Martin等人在資訊科學發展中各階段的貢獻來闡明及探討資訊科學的發展過程與未來方向。(編者)
關鍵詞: 資訊科學,典範理論,發展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聯邦政府資訊政策初探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406
卷期: n.15
頁次: pp.33-41
摘要: 本文探討有關美國聯邦政府資訊政策的問題,強調聯邦政府資訊的利用與傳播。1991年第二次白宮圖書館與資訊服務會議的主題是「生產力、讀寫素養、民主」,此三大目標均需仰賴資訊政策來達成。全國研究教育網路(NREN)是資訊的基本架構,是1990年代美國最重要的資訊政策的課題。藉由資訊網路的建立,可以提昇美國在經濟方面的競爭力,促進民主社會的成長。科技資訊應該公開自由流通,不可基於國家安全的理由,阻礙科學的進展。最後從國際的遠景來看資訊政策,期能具有世界觀。(作者)
關鍵詞: 國家資訊政策,美國聯邦政府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行法個案:誰說偷書不是賊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406
卷期: n.15
頁次: pp.30-32
摘要: 作者舉一讀者竊取圖書的案例,說明圖書館此一開放性營造物機構概念及其經營權限問題。擬回答問題如下:一、圖書館為一為達成多元化社教目的的行政主體,為典型的營造物,圖書為營造物用物,館舍則為行政用物;二、義工仍可包括在最廣義的公務員概念中;三、讀者與公立圖書館間關係屬公法上的營造物利用關係,可看作特別權力關係;四、館員與圖書館間為公法上的勤務關係;五、營造物經營於法規許可範圍內對相對人享有營造物權限(Anstaltgewalt);六、對於現行犯,任何人皆可逕行逮捕之,只要公立圖書館進行行政執行時不悖離比例原則及禁止不當結合原則即非不適法;七、讀者若扭傷館員則須負妨害公務罪責任;八、館員間若有行政監督關係時,對職務命令違法者可拒絕服從;九、圖書館若要依特別規則剝奪人民圖書館利用權,須受一般法律原則檢證,否則損益失衡,徒增民怨。(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行政法,偷書問題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漫談研究設計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406
卷期: n.15
頁次: pp.26-29
摘要: 研究問題的性質決定了可以採用的研究方法,甚至決定可以獲得的研究結果,社會科學研究的動機,通常是對現實世界的不滿意,也就是研究者對現實世界的認知與理想狀態出現了差距,如欲將此差距表現出來,想要說服別人,則須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文中定義研究設計為一計畫、架構、藍圖,又將研究設計分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三類,並分別闡述。作者且以圖表摘述研究性質分類架構,分適用情境、資訊需求、資訊來源、研究目的、常用的研究方法等項,比較各類。其中描述性和因果性研究有其共通之處,有些學者將之統稱為正規化研究、驗證性研究或結論性研究。研究設計之選擇端賴研究問題與研究情境的性質而定,若研究方向不明確,可採用兩段式研究法,第一階段採用探索性研究,第二階段採驗證性研究,可整合質與量的研究方法,互相驗證,增加研究結果之推論,與實務應用之延展。(編者)
關鍵詞: 研究方法,研究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教育在資訊時代的因應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406
卷期: n.15
頁次: pp.23-25
摘要: 電腦的容量、衛星、各種軟體的出現使資訊的處理快速而準確,資訊革命的結果,迫使負責資訊搜集、處理、儲存、傳播的圖書館,也必須起而應變,負責培養圖書館人才的圖書館教育,也必須做必要的改革,以符合時代的需要。本文將這些圖書館教育的改革分做三大項:一、更改名稱;二、資訊課程的增設;三、將圖書館教育及資訊科學教育分開教學。作者認為圖書館應作廣義解釋,凡是負責管理與傳播資訊的機構都是圖書館,圖書館的主要任務是採訪、整理及保存資訊,以便讀者利用,所以採訪、編目和參考應為圖書館教育的共同必修課程,這些基本知識具備後,再進一步分工,分開各類專業情報的課程,則培養出來的人才,就能處理一般圖書館的業務,又可擔任專科資訊機構的任務。(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學教育,圖書館學課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們要做“過河的卒子”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406
卷期: n.15
頁次: pp.20-22
摘要: 本文作者道出身為一個棋迷在棋局中所悟出的道理,指出他最偏愛兵卒,因為他們是最先壯烈犧牲,也是唯一能轉變功能的兵種,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作者認為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圖書館員就像棋局中未過河的卒子,如何將沒有過河的卒子變成過河的卒子,成了今日圖書館最迫切的問題。文中論及兩岸圖書館界交流的情況,附上圖解,敘述過去台灣圖書館多次訪問大陸的單局交流階段與現在正在進行的雙向交流階段,以及未來應該努力的合流階段,例如:組織兩岸圖書情報人員的共同社團,並組成聯合團隊出席國際會議。最後並提出出席一九九三年在上海舉行之海峽兩岸圖書資訊研討會的感想。(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事業,兩岸圖書館交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孫星衍及其孫氏祠堂書目之研究
書刊名: 孫星衍及其孫氏祠堂書目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412
頁次: 169p.
摘要: 中國歷史上的藏書系統,可分為國家藏書、私人藏書、書院藏書等三類。而所謂藏書家,是指私人藏書者而言。明清兩代私人藏書極盛,數量達幾萬卷者多以千計,甚至還有多達幾十萬卷,其中,清代具有可觀的私人藏書家,約計五百多位,這些私人藏書家,有許多就是一流的學者,為我國私家藏書規模推至于頂峰。著名學者孫星衍,學識淵博,著述宏富,平日勤於收書典藏,其藏書之處稱為平津館。他把家中所藏圖書編為目錄,其中,特別值得重視的是嘉慶五年所編的孫氏祠堂書目,具有多項特點。基於上述,孫星衍的生平事蹟與藏書事業,實再值得考述闡揚。本論文採歷史研究法,以星衍本身的資料為經,以清代以來論及孫氏及祠堂書目的各種文獻為緯,加以蒐集整理、分析、綜合、歸納,對於星衍及其孫氏祠堂書目,作一番探討。全文計分七章十八節,要點如下:第一章緒論:私家藏書之興起、明末清初學術發展、清代藏書芒.第二章孫星衍的家世傳略與重要交遊.第三章孫星衍的著述與刻.?.第四章孫氏藏堂書目之體例:著錄之體例、孫氏祠堂書目體例之缺失、孫氏孫氏祠堂書目的分類情形、孫氏祠堂書目與相近書目之分類比較、孫氏祠堂書目分類之得失.第六章孫星衍及孫氏祠堂書目之評價:孫星衍在學術方面的作為及影響、孫氏祠堂書目的特色與影響.第七章結論。本論文研究之結果,證明星衍所學甚廣、藏書豐富、著述校刻典籍眾多、編製之書目具有特色,對於版本學之研究有所助益,並且影響到後世之書目。孫氏在中國目錄學與圖書館學方面,有極重要的貢獻,值得我們效法其精神。(作者)
關鍵詞: 私人藏書志,藏書家,藏書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料庫的基本概念(一)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404
卷期: v.10 n.8
頁次: pp.66-68
摘要: 將一些相互關連的表格資料存放在電腦系統內,由特定的程式管理,使用者可隨時更新或查詢,以便協助行政管理或研究工作,此系統即為格式化資料庫,簡稱為資料庫。作者以薪資作業為例,介紹資料庫的基本概念,說明薪資作業資料庫中的重要關鍵有三:(1)資料型態;(2)資料間的關連(relationship);(3)資料的查詢(query)。(編者)
關鍵詞: 薪資資料庫,表格式資料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立法資訊系統簡介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v.10 n.26
頁次: pp.246-247
摘要: 法規法令乃經由立法機關依民意循立法程序所制定之文字型式規則,然而面對如此繁複龐大的法律種類與條文,相信多數人均會望而生怯!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率的檢索系統實為刻不容緩。設置立法資訊系統的構想源於民國73年,至74年完成「立法資訊系統計畫大綱」時已將未來法律資訊系統的發展藍圖清楚的勾勒出來,此電子資料庫共包括七大子系統:立法院電子佈告系統、立法委員質詢與答覆系統、立法院法律全文資訊系統、立法院法律沿革資訊系統、立法期刊文獻資訊系統、立法新聞資訊系統,以及立法院議事紀錄索引系統。文中不僅介紹上述七大子系統的資料庫內容範圍與重點,並說明系統檢索的特色、相關服務、未來發展,及其連線方式與步驟。(編者)
關鍵詞: 法律資料庫,立法院,立法資訊檢索,立法院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央研究院圖書館自動化的經驗(下)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411
卷期: v.10 n.25
頁次: pp.236-386
摘要: 中央研究院無總圖書館的設置,其下二十三個單位皆各自設有圖書館(室),但彼此間的行政,預算及業務等互不相屬,無論是人員或館藏資源的互不交流,各自獨立作業。中研院有鑑於各所圖書館業務自動化需求日增及時勢發展所趨,因此著手規繪全院圖書館自動化作業,期能加速圖書館作業效率,提昇服務品質,改善圖書館的利用。本文即就中研院圖書館自動化前置作業情況、採用INNOPAC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作業現況、圖書館自動化的經驗與心得及未來展望等方面分別加以敘述。(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自動化,中研院,權威控制,回溯建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科會研究計畫申請作業軟體安裝及使用說明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v.10 n.25
頁次: pp.233-235
摘要: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申請作業軟體已完成DOS版、Windows版與MAC版。本文即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提供該院研究人員取得此研究計畫申請作業軟體的方法與安裝方式。該軟體主要分為兩部分,一為研究人員個人資料作業軟體;另一為專題研究計畫申請作業軟體。文中詳細說明此兩份軟體DOS版及Windows版安裝所需的系統配備、環境設定,以及如何操作執行,並簡述安裝過程常見的錯誤訊息與故障排除處理。(編者)
關鍵詞: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軟體,軟體安裝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科技的功能與管理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411
卷期: v.10 n.24
頁次: pp.227-229
摘要: 資訊科技(InformationTechnology)包含了電腦科技及通訊科技,現代社會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生活方式已有顯著的改變,例如:連絡方式、查找資料的方式等。本文的重點在於略述資訊發展所帶來的變革,以及資訊科技的管理所應注意的事項。其中資訊發展所帶來的改變有下列各項:1.各類產品與服務在質與量均有突破性的改變;2.企業在與顧客及供應商之間的溝通連絡方式改變;3.工作習慣改變,將可在家裡上班;4.產品與服務的成本結構下降;5.主管管理的方式由口頭報告、見面開會,改為由電腦螢幕了解經營狀況,及電傳會議;6.生產力、辦事效率及效能均提高;7.節省處理例行性或結構性工作的時間。至於資訊科技管理及組織上的問題,作者則提出幾點注意方向:1.投資規劃;2.系統整合;3.抗拒行為之產生與處理;4.資訊技術人員的角色;5.教育訓練的實施;6.建立溝通管道;7.技術人員的其他知識與技能。一般人在討論資訊科技時,往往太過於重視技術層面,而較忽略管理上的問題,而這也正是本篇短文所希望提醒管理階級,以及資訊從業人員所須警剔的地方。(編者)
關鍵詞: 資訊科技,資訊衝擊,資訊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