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3153 - 1316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期末報告:行天宮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古亭分館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506
卷期: n.16
頁次: pp.65-73
摘要: 公共圖書館是社區的教育中心、資料中心、文化中心和休閒中心,和其它類型圖書館最大的不同,是它對大眾開放並提供免費服務的精神。本文為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系大學部公共圖書館的期末報告,分別對行天宮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及古亭分館加以介紹。行天宮附設圖書館:為私立的圖書館,主要為十二歲以上的青少年及成人部提供服務,分館的特色主要是兒童部、宗教部,及社教活動;北市圖總館:為台北市全體市民提供服務,為一地下四層,地上十一層之建築;至於市圖古亭分館,作者依服務對象、人員組織、館藏、經費、服務及推廣活動、館舍、自動化,及個別的問題探討等幾個項目分別加以介紹。最後並就參考服務問題、圖書館利用教育問題、公共圖書館館員的本身心態、自動化的問題、社會對公共圖書館角色認定幾方面予以討論並抒發感想。(編者)
關鍵詞: 行天宮圖書館,市圖古亭分館,北市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醫學圖書館專業館員之學校教育及繼續教育現況初探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506
卷期: n.16
頁次: pp.49-59
摘要: 本文擬就中英文文獻的分析,了解美國醫學圖書館之專業館員教和繼續教育現況。在美國,醫學圖書館員可參加的專業組織有:醫學圖書館學會(MedicallibraryAssociation)、美國資訊科學學會(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專門圖書館學會(SpecialLibraryAssociation)、美國醫學資訊學學會(AmericanMedicalInformaticsAssociation)及美國健康科學圖書館館長學會(AmericanAssociationofHealthScienceLibraryDiretors);成為醫學圖書館館員最典型的方法,是在美國圖書館學會認可的學校修完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課程,取得碩士學位;醫學教育革新使得醫學圖書館館員須同時扮演館員、資訊專家和資訊教育家三種角色。此外,醫學圖書館在臨床上發展了「臨床醫學圖書館員」的服務計劃,在非臨床環境上強調管理的重要,賦與醫學圖書館員不同的角色意涵;並介紹醫學資訊業的定義、醫學圖書館教育成功的要素,以及美國醫學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的問題,最後比較中美兩國醫學圖書館專業館員之培養訓練途徑的不同,並勉勵館員必須正視知識資產的重要性,爭取訓練、拼命學習、強迫升級,建立專業服務的形象。(編者)
關鍵詞: 醫學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圖書館學課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蘇聯圖書館之母: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雅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506
卷期: n.16
頁次: pp.4-5
摘要: 克魯普斯卡雅(NadezhdaKrupskaya)為蘇聯共黨領袖列寧的夫人,畢生追隨列寧,奔走革命,是蘇聯的革命家、教育家,也是圖書館的拓荒者,自蘇聯成立到一九三九年她去世的二十年間,致力於蘇聯圖書館事業的建設堪稱「蘇聯圖書館之母」。本文介紹其生平,她出生於一八六九年的聖彼得堡,一八九四年與列寧結婚,一八九六年完成第一本著作[婦女工作者](TheWoman-Worker),後來研究平民教育,出版[人民教育與民主](People`sEducationandDemocracy),為了宣揚她的教育理念,創立了[公共教育](PublicEducation)、[成人學校](SchoolforAdults)、[人民教師](People`sTeacher)等刊物,並自任主編;在圖書館學方面以目錄學最有研究,創辦[紅色圖書館員]、[圖書通訊]、[人們應閱讀什麼]等刊物。在她的努力下,蘇聯最高政黨機構在一九二○到一九三四年間,通過一連串發展圖書館事業的法規和決議。綜觀其一生對圖書館的貢獻可分為:傳播圖書館的建立及發展與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推展關係密切的理念,在蘇聯建國初期圖書館事業的實際領導者,對圖書館教育的重視,重視圖書館理論之建立等。(編者)
關鍵詞: 人物傳記,USSR,Nadezhda Krupskaya,蘇聯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知識結構探討主題分析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506
卷期: n.16
頁次: pp.30-48
摘要: 本文旨在說明知識的分類與概念邏輯理論,並由知識的結構中了解何謂主題,進而討論主題分析的意義,方式與步驟及注意事項,並簡介主題概念在資訊檢索與儲存系統中的呈現方式。最後,針對國內主題分析工具所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文中論及主題分析過程,包括文獻判讀、主題概念的提煉、隱含主題概念的分析、文獻主題的取捨和主題類型的確定等五個工作環節。此外,主題分析人員進行主題分析工作時,應注意到客觀性、專指性、全面性、一致性及需求性。為達到資訊儲存與檢索時對同一主題概念的一致性,經過主題分析過程,以自然語言型式表達的主題概念,需轉換為資訊檢索工具所使用的代碼或語彙,因每種主題呈現方式各有其優缺點。文中分別就階層式分類法、分合式分類法、標題法、單元詞描述法、敘述詞描述法及關鍵詞法等方式之基本概念及所產生的問題加以敘述。最後,作者指出國內主題分析工作之問題有二:主題分析的標準尚未建立與缺乏對於中文語詞的研究;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為儘速建立主題分析的標準及鼓勵對漢語之研究。(編者)
關鍵詞: 主題分析,主題呈現方式,分類法,關鍵詞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全國合作編目計畫(NCCP)之探討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506
卷期: n.16
頁次: pp.10-29
摘要: 美國全國合作編目計畫(NationalCoordinatedCatalogingProgram,簡稱NCCP),是一協調性全國合作編目試驗計畫,由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ofCongress,簡稱LC)負責協調與訓練工作,並擬由數個選定的研究圖書館建立全國性的書目紀錄。本文探討內容範圍,包括NCCP發展的歷史、作業模式、NCCP計畫的評估(成功之處與產生之問題)、NCCP與CONSER之比較、NCCP發展之建議、NCCP的現況、合作編目的未來發展計畫(ProgramforCooperativeCataloging,簡稱PCC)、合作編目的未來發展與建議。最後,作者借鏡國外合作編目經驗,提出一些建議,供國內圖書館合作計畫之參考。NCCP先導計畫始於1988年,原來預定期限是兩年,緣於新模式並未顯著改善計畫成果,1990年5月決定延續,1992年9月30日,因為通訊費用過高及其他因素,LC要求暫停NCCP計畫之後,LC召開CONSER/NCCP會議,成立志願小組繼續此計畫,並草擬出NCCP的任務是提供研究圖書館中館藏和其他資訊資源的書目紀錄之廣泛取得。NCCP的成功之處在於選擇合適的編目員、主題責任範圍的選擇、高品質的教育訓練和明確的文件資料、LC線上系統的使用、標準的建立及成本效益,其試行編目責任分配之成效,尤值得國內參考。NCCP之問題如目標含糊及管理上缺乏協議,都需要向多方面成功之CONSER計畫效法改善。目前,NCCP發展動向未定與PCC計劃尚未正式實施,無論如何,NCCP的發展已為美國圖書館合作編目和未來的PCC計畫奠立了穩固的基礎。(編者)
關鍵詞: NCCP,BIBCO,合作編目,NACO,SACO,PCC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你必需知道的音樂常識
書刊名: 音樂大師系列
出版日期: 1995
卷期: 1
頁次: 189p.
摘要: 目錄前言...............................................2《思考篇》你是我的知己嗎?-音樂評論的虛實...................10樂譜中有對位嗎?-對位法的琛奇.....................13誰是印象主義樂派前驅?-德布西的印象革命...........17是想像力豐富還是正統?-命名與別名的軼聞...........21你知道K.467作品嗎?-作品的目錄代碼...............25展開樂式的救星-變奏功臣..........................28樂團的靈魂人物-指揮的作用........................31一隻蟬兒棲樹稍-樂團的來由........................34樂史中的瀑布-義大利對音樂的影響..................37當東方遇見西方-東方對西方音樂的影響..............41音樂最原始的脈搏-民間音樂........................45年少的初啼-美國的音樂............................50浪人之歌-吉普賽音樂..............................55《聆賞篇》澄心靜心聽-序曲..................................62收斂衣袂奔赴瀚海-標題音樂........................64深情的滄浪-交響詩................................67排山倒海的磅礡氣勢-交響詩........................70唱和之中尋天籟-協奏曲............................79迴響的音符-室內樂................................88在黃鶯與空谷間流轉-歌曲..........................92尋找安詳枕眼的天堂-神劇與聲樂套曲................95聖母瑪麗亞之靜思─教堂音樂........................98輕快的精靈─古典輕音樂...........................105七情六慾的融爐─組曲.............................109在裙裾之間滑行─圓舞曲(華爾茲舞曲)...............113打造夢想王國─芭蕾舞曲...........................117雙關的享受─電影音樂.............................121鋪陳故事幕後英雄─配樂...........................125落入凡間的精靈─應場音樂(或稱應時、應景音樂).....129釋放的熱情─國歌.................................132《樂器篇》樂器的大家族—交響樂團...........................138樂器之后—小提琴.................................140深情低鳴—大提琴.................................142深沈的孤獨者—低音提琴...........................144浪漫典雅的遐想—豎琴.............................146純真年代的伴手—吉他.............................148猶抱琵琶的遙想—吉特琴...........................150游走倦懶與跳躍—長笛與短笛.......................152傾心共振的氣息—雙簧管...........................154如泣如訴的—英國管...............................156高處不勝寒—低音管與倍低音管.....................158爵士樂的寵兒—單簧管與低音單簧管.................160迴旋後圓融出發—法國號...........................162引領至激昂之境—小號.............................164曲線優雅的—長號.................................166音樂之象—低音號.................................168空穹飄蕩的泛音—角笛與號角.......................170心靈的脈動—鼓...................................172節奏與氣氛兼顧—定音鼓...........................174點滴之輕盈—木琴與鐘琴...........................176鏗鏘之後的獨白—鈸和鈴鼓.........................178敲擊三兄弟—鑼、管鐘和三角鐵.....................180享擁輝富麗的格局—平台鋼琴.......................182家庭歡樂的來源—立式鋼琴.........................184傲立的音樂盒—自動鋼琴...........................186隱入幕廉中—大鍵琴...............................188
關鍵詞: 音樂,論文,講詞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焦慮」讀後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509
卷期: n.8
頁次: pp.97-102
摘要: 本書作者為一建築師、平面設計師和製圖師,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他以其細微的觀察力,發覺了許多資訊時代的問題,而其中最重要的即是「資訊焦慮」(InformationAnxiety)。作者致力於其大力提倡的「資訊解讀業」,儘量減低資訊焦慮,提供低脂資訊餐。本書共有十五章,內容如下:第一章:描述資訊時代所面臨的「資訊焦慮症」,探討形成的原因、定義、症狀等等,並尋找、試著為「資訊」做一定義,期待藉由對資訊的了解而能治療所謂「資訊焦慮症」,找出解決最佳通路。第二章:今日世界的資訊是如此繁複而多樣化,舊有的資料處理模式已不足以因應,為了使資訊能轉譯為大眾都可以理解的形式,「資訊解讀業」應運而生,我們必須正視其重要性,而不再視之為其他行業的附庸。第三章:雖然電腦儼然是資訊時代的寵兒和新的思維方式,但畢竟至目前為止,電腦不能完全取代人類的思考與理解力,真正傳遞資訊的管道仍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對話」。第四章:語言在溝通中其實是一種限制:同樣的字對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意義,我們對語言應有控制力,尤其是對自己所使用的語言。只要我們努力增強關於語言的知識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對於資訊的理解與應用能力自會相對提高。第五章:理解資訊的方式很多,陷阱也不少,即資訊多並不代表全是我們所需,高品質資訊的標準是能成功地溝通某一概念,而非其悅人耳目的傳遞方式。第六章:學習是汲取資訊的過程,而興趣則是所有努力與學習的原動力。第七章:為避免巨大的資訊洪流將我們淹沒,教育必須有所改進及加強,也須重視真正的學習態度。第八章:溫故而知新,人類所能學習的必與其原有的理解範圍有關。第九章:妥善經營失敗是成功之本,避免資訊焦慮的方法之一是承認無,知並探索未知。第十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容易造成資訊貪食者,其收集與生活無關的資訊,浪費寶貴的記憶空間,所以作者提供低脂資訊餐的想法。第十一章:紙上暴力。資訊的呈現方式嚴重影響我們接受後的感受,甚至改變資訊的本質。第十二章:文化資訊是影響個人觀察能力的重要因素,進一步而言更是社會的定型劑。第十三章:參考資訊:按圖索驥,使資訊具體化,指出觀察的角度說u資訊焦慮?v讀後
關鍵詞: 資訊焦慮,Information Anxiety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個體導向技術與圖書館自動化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509
卷期: n.8
頁次: pp.75-96
摘要: 個體導向技術的發展目前正如旭日之東昇,稱為軟體的變革,其個體的概念以及封裝、繼承、同名異式等特性,正可對應現實世界,使個體導向分析較傳統結構化分析更為自然,由其發展的個體導向程式設計、個體導向資料庫可以達到軟體再用、容易維護、提昇品質、成本降低、易於擴充、適應力強的優點,圖書館面對新一代軟體革命衝擊的發展如何,本文將有討論。(作者)
關鍵詞: 個體導向,軟體設計,系統分析,圖書館自動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讀者相關判斷行為之研究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509
卷期: n.8
頁次: pp.55-74
摘要: 「相關」是所有資訊系統檢索績效的判準,由使用者判斷檢索文獻是否符合資訊需求,最能反映使用者對系統的評價。但讀者--即使用者--相關判斷常受到個人認知型態、特質、知識狀態、目的、與資訊系統的互動及對相關認同的程度而有不同,使讀者相關判斷充滿複雜的變數。在讀者判斷依據中,摘要佔有重要地位;而相關判斷行為研究中顯示,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存在著判斷差異,讀者對系統的信賴程度也與相關程度密切相依,高回收率與高精確率的研究,即是用以評估、設計、改良資訊系統的依據。(作者)
關鍵詞: 相關研究,檢索評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的瀏覽行為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509
卷期: n.8
頁次: pp.39-54
摘要: 一般而言瀏覽行為是一種隨機的挑選動作,實際上,瀏覽對象的性質和結構,瀏覽的動機和目的,以及瀏覽者的認知與習慣等因素,使瀏覽呈現不同的意義與風貌。瀏覽行為的研究不僅有助於我們思考圖書館未來可能的發展,提供關於空間設計、指標系統、展示方式、資料組織管理與讀者利用指導的啟示;瀏覽其尋寶式的探索發掘特質,將使資訊檢索系統有更具親和性,並達到虛擬真實圖書館的理想。(作者)
關鍵詞: 讀者研究,使用者研究,瀏覽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系統的定位問題:從系統導向與使用者導向談起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509
卷期: n.8
頁次: pp.25-37
摘要: 本文以實、有人的主體、認識途徑與判斷基準四個面向討論系統導向與使用者導向二種資訊系統的定位問題。傳統典範以系統為導向,指出資訊是一種獨立於人以外的客觀事物,只要傳播及使用機會均等,即可達到資訊平等的境界,至於使用者則需克服本身差異順應資訊系統之設計;而以使用者為導向的替代典範則正視資訊是一種相對的存在,因為個人認知結構的差異,使得滿足使用者需求的資訊才是真正的資訊。而使用者與資訊系統互為主體性的關係,將更可發掘使用者潛藏的資訊需求。(作者)
關鍵詞: 資訊系統,系統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Jesse Hauk Shera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509
卷期: n.8
頁次: pp.1-24
摘要: JesseH.Shera--美國圖書館史、資訊科學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40、50年代致力於以機械方式處理文獻,將資訊檢索教育納入圖書館學教育,並舉辦許多重要資訊會議、編纂論文集等,是推動資訊科學的先驅者。他提出宏觀書目理論與社會認識論,確立圖書館在人類文化溝通中的角色,提升圖書館教育的重要性,並極力促成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之相互合作,對於這兩種學科偏科技輕人文的趨勢亦發出憂心之嘆。本文不僅勾勒出一代大師的風貌,並得以窺見資訊科學的發展歷程。(作者)
關鍵詞: Shera Jesse Hauk,傳記,資訊科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