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2625 - 1263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化文獻的整理(下)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605
卷期: v.12 n.11
頁次: pp.96-100
摘要: 隨著大環境需求的改變,目錄功能已從找尋與匯集兩項功能逐漸擴展至辨識、指引服務與取用性等功能,而涵蓋範圍不再以圖書館本身的館藏為限,也有將遠端網路資源列入整理範圍的趨勢。本文介紹圖書館整理網路資源的相關作業規範,並提供編目規則與機讀編目格式可參考的資料。文中除探討電子文獻的實際作業所遭遇到的困難,並提出造成之原因。(編者)
關鍵詞: 機讀編目,網路文獻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化文獻的整理(中)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605
卷期: v.12 n.10
頁次: pp.82-86
摘要: 面臨使用者無法適當找出適用網路資源的問題,圖書館界亦針對此問題加以研究、探討,同時著手籌劃相關研究計畫。本節就以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University)的電子文件編目計畫(CatalogueofProjectsinElectronicText,簡稱GPET)、網路資訊聯盟(CoalitionforNetworkedInformation,簡稱CNI)的TopNodeProject、美國羅傑大學(RutgersUniversity)與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的人文電子文件中心(CenterforElectronicTextsintheHumanities,簡稱CETH)、美國機讀編目格式整合計畫(USMARCFormatIntegration)以及OCLC的AssessingInformationontheInternet與BuildingACatalogofInternetResources兩項計畫等加以簡介說明。(編者)
關鍵詞: 電子文件,機讀編目,美國,研究計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英美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之比較研究
書刊名: 英美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之比較研究
出版日期: 199604
頁次: 393p.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採討英美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以及比較二者之異同。主要研究目的為:1.研究英美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肓之現況;2.探討影響英美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發展之因素;3.比較英美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之異同;4‧評估兩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是否達到專業教育之要求。本研究以英美兩國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為主題、專科、大學部、高級文憑、超碩士研究、與博士班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教育均不在本研究範圍。其次,英國碩士學程分課程學位與研究學位二種、研究學位的碩士學程不在研究範圍之列。本論文研究對象包括美國圖書館學會認可之49所美國本土的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學院,以及英國16所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學院。本論文提出下列研究假設、由於在歷史發展上受到其各自的教育、社會、政治、法律因素之影響,英美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與專業教育特色有顯著之相同與相異點。比較研究法是本論文主要採用的研究方法,其步驟有四:資料收集與描述、解釋、併排、與比較。首先探討專業教育之要素與圖書館興資訊科學碩士教育之宗旨,收集各校概況資料、描述英美圖書館與資訊科學項士教育之現況、包含、學校名稱、學校行政層級、授予學位、學程目標、入學資格、畢業要求、課程、教師、學生、學校行攻支援、硬體資源與設備、繼續教育等。並且敘述英美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的認可制度、涵蓋認可的意義、任可的機構、認可的程序、與認可的標準等。其次,從二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教育之發展歷史,就教育,文化、社會、政治、法律等方面來解釋影響兩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發展之主要因素。將英美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教育歷史各分5個階段,加以分析與解釋,並歸納出下列9項形成主因:高等教育的發展;研究所教育的建立;專業教育的認可制度;圖書館事業的興起;基金會的贊助;報告、調查,計劃與白皮書;圖書館學會的影響;政府的推動;資訊科學的興起與資訊科技的發展。復次,將描述與解釋所獲得的資料加以「併排」、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將兩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現況資料予以併排陳現,包括:學校名稱、學校行政層級、授予學位、學程目標、入學資格、畢業要求、課程、教師、學生、學校行政支援、硬體資派及設備、繼續教育等。第二部份是認可制度,包指認可機構、認可標準、認可程序。第三部份是影響二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發展之主要因素。最後,進行「比較」、將前項併排資料分四部份進行比較與解釋、兩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制度現況、兩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認可制度、影響其碩士教育發展之主要因素、以及兩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教育專業教育之特色,分別比較其相異與相似點,並解釋差異之原因。根據比較結果、證明兩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在歷史發展中確實受到教育、文化、社會、攻治、法律等因素的影響、而有相似與相異處,而驗證本論文的研究假設。最後,本論文對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提出建議如下:1.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專業教育之認可應以學程為主體,並涵蓋各級教育學程;2.應建立全國圖書館教育與人力資源政策;3.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教育修業年限宜為二年、4.英國圖書館學會應與資訊科學家學會合作共同發展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教育的認可制度。此外,並對於未來值得進一步研究之問題提出建議。(作者)
關鍵詞: 圖書資訊學教育,比較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圖書館合作編目計畫之探討
書刊名: 美國圖書館合作編目計畫之探討
出版日期: 199606
頁次: 180p.
摘要: 館際合作與資源共享對圖書館而言是必然的趨勢,其最終的目的接在減少人力與資源的重複浪費,以較低的成本滿足多數圖書館的需求,合作編目的目的亦在於此。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探討圖書館推展合作編目的原因以及合作編目所具有的功能,並以美國圖書館推展合作編目的經驗為例,分別研析美國圖書館合作編目的歷史、書目供應中心與書目網路發展對合作編目所帶來的影響、以及CONSER、NACO、NCCP與InterCat四個全國性的合作編目計畫,希冀能從中汲取經驗,以作為我國圖書館進行合作編目的參考。從文獻的整理、分析中,得倒五項結論,分別為:(1)圖書館施行合作編目的理念在達成「一館編目,多館分享」的目標;(2)美國圖書館合作編目的歷史反映出其對合作編目的需求與重視;(3)書目供應中心改變圖書館的編目作業流程,加深各圖書館對於彼此編目記錄的依賴,因此在推展合作編目上應重視網路的連結與書目記錄在質與量上的平衡;(4)合作編目計畫應有主導機構來負責相館的規畫工作與品質控制;(5)合作編目計畫的推展應重視分工與其均衡性。根據研究結果,並對我國圖書館推展合作編目提出四點建議:(1)我國圖書館應繼續各項編目標準的修訂與採用,以因應網路化的編目環境並維持書目記錄品質;(2)籌畫編目責任領域的分配,以擴展合作編目的範圍;(3)加強書目資訊中心在合作編目上角色與其系統功能,以利書目記錄的傳送與檢索;(4)籌畫正式的合作編目計畫,並重視其明確性、均衡性與公平性。(作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資訊自由法案及其對圖書館之衝擊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609
卷期: n.9
頁次: pp.67-85
摘要: 政府資訊之公開提供全民使用;已成為資訊化社會不可避免之趨勢。本文擬對立法純熟且行之有年的「美國資訊自由法案」(FreedomofInforma-tionAct,FOIA)詳加介紹,首先描述其主要內容;其次論其實施之成效與問題,及其未來發展趨勢;再則由該法案反觀國內政府資訊公開之情形;最後則探討資訊自由法案對圖書館界之衝擊及學界應有之配合與努力,以期提供國內在政策及立法上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資訊公開,FOIA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Dervin的「意義建構理論」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609
卷期: n.9
頁次: pp.52-66
摘要: Dervin女士的Sensemakingtheory自1976年提出以來,迄今已在傳播、醫學、圖書館學等不同領域進行過無數次研究計畫,並引起相當大的迴響。其對不連續性的見解,對人類主體性的省思,及基本社會正義的要求,構成其與傳統資訊系統使用者分類方式的決裂點。本文即試圖從其基本假設與理由切入,闡述其獨特之立論與關懷所在,並就其研究策略在圖書資訊學上之貢獻予以介紹,期能一窺該理論之精華所在。(作者)
關鍵詞: Dervin,使用者研究,資訊尋求行為,讀者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efko Saracevic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609
卷期: n.9
頁次: pp.27-51
摘要: TefkoSaracevic是美國圖書館史及資訊科學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在研究從以人的認知角度來探討「相關」概念、教育到資訊檢索等等,兼具理論與實證。本文試從Saracevic的生平背景介紹出發,接著簡述其對於「相關」概念之文獻的綜合評論、資訊濃縮及對資訊教育的看法,再來依年代介紹其在資訊檢索及尋求行為方面的實證研究,最後列出其著作年表,希望能對這位圖書館學及資訊科學的大師能有全面性的瞭解。(作者)
關鍵詞: 資訊檢索,人物傳記,資訊科學,Tefko Saracevic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Joseph Becker:國家資訊網路的拓荒者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609
卷期: n.9
頁次: pp.10-26
摘要: 本文介紹美國資訊網路的拓荒者JosephBecker一生的事蹟。文中分別由學術研究、專業團體、論著、榮譽等角度,介紹他在資訊科學生涯的二個階段:一、研發電腦系統處理大量資料的成長期,二、推廣圖書館自動化與提倡全國資訊網路的成熟期,與三、敘述資訊科學發展史與關心資訊社會問題的豐收期。文後,就他在各領域的努力與成就,總結出他在資訊科學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貢獻。(作者)
關鍵詞: 人物傳記,Joseph Becker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近五年來臺灣地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論文引用文獻錯誤之研究
書刊名: 近五年來臺灣地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論文引用文獻錯誤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163p.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近五年來臺灣地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論文引用文獻錯誤的分析情況。利用臺灣地區十種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共蒐集到177篇期刊文獻,並從中得到1770筆引用書目。資料分析採用視窗版的SPSS,使用的統計方法包括次數分配及卡方檢定。研究結果顯示:各期刊引用文獻錯誤有普遍偏高的現象。年刊引用錯誤率最高(57.8%);51-60筆引用量的期刊文獻錯誤率最高(67.4%);引用超過21年錯誤率最高(67.6%);引用英文錯誤率最高(65.7%);引用會議論文章節錯誤率最高(88.2%)。而期刊刊名、期刊文獻引用量、期刊與引用文獻年代差距、引用文獻的語言及資料類型五個自變項,與引用錯誤間呈顯著差異;期刊出刊頻率與引用錯誤間未呈顯著差異。引用期刊以期數欄位錯誤率最高為43.6%;引用圖書以頁數欄位錯誤率最高為24.5%;引用圖書章節以編者欄位錯誤率最高為44.4%;引用多冊圖書章節、引用參考書及引用會議論文章節亦都以編者欄位錯誤率最高,分別為35.7%、50.0%、及39.4%;引用博碩士論文以頁數欄位錯誤率最高為50.0%;引用技術報告以技術報告編號欄位錯誤率最高為30.8%;引用多冊圖書錯誤率平均分散於冊數、版本、出版者、日期四個欄位;引用報紙文章以篇名欄位錯誤率最高為50.0%。(作者)
關鍵詞: 引用文獻錯誤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書刊名: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出版日期: 1996
頁次: 468p.
摘要: 第一章科學方法第二章研究的基本概念第三章觀察研究:程序第四章觀察研究:分析第五章測量:類型與等級第六章測量:信度與效度第七章調查研究:程序第八章調查研究:分析第九章實驗法:基本概念與程序第十章實驗法:內在效度與敏感度第十一章簡單實驗法:分析第十二章複雜的實驗設計第十三章研究結果的通則化第十四章研究的倫理與規範第十五章研究方法:批判與省思(編者)
關鍵詞: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統計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展示說明之設計
書刊名: 社教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9612
卷期: n.76
頁次: pp.20-23
摘要: 本文首先說明博物館的功能,以及博物館的四大目的為: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作者認為在博物館中的學習可分為二種:一、正式的學習是有事先計畫的學習;二、非正式的是學習沒有引導的、隨興的、參觀、任意走動、操作展示等。以非式學習的方式來說,展示說明成為相當重要而有效的教學工具。文中介紹展示設計的三個階段:計劃階段、評估階段及再設計階段,以及展示說明撰寫要點。作者認為展示說明評估的面向有約四方面:一、展示說明的物理特徵;二、觀眾的反應,三、觀察員的記錄及反應;四、專家的意見。最後說明影響眾閱讀展示說明的因素,包括:字數多寡、字體大小、面板位置、內容呈現方式、文字與背景的顏色、閱讀程度參與因素八個方面。(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展覽,展示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歷史類博物之展示原則
書刊名: 社教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9612
卷期: n.76
頁次: pp.17-19
摘要: 歷史類博物館有別於美術類及自然科類博物館,其設立旨在收藏具有史證價值的文物透過展示及教育活動,使民眾對歷史文明之發展有較具體之認知。歷史類博物館雖然種類繁多,但其展示欲有成效,則有些必須共同遵守的原則,包括:一、方式必須正確地突顯文物本身的歷史見證價值;二、為了滿足各個階層的的潛在觀眾,博物館的展示必須有永久性的展示及專題性的展示之分;三、展示說明應多法並用;四、展示設計應符合文物保護安全條件;五、配合專業優秀的導覽使文物之生命重現;六、應巧妙的藉著歷史文物,有限度的設法活現曾有的風光,使觀眾感受到博物館特有的氣氛,而不落市儈。(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