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2349 - 1236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在校園資訊系統規劃之角色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603
卷期: v.2 n.3
頁次: pp.88-96
摘要: 圖書館代表的是知識的累積與利用,而一個現代化的圖書館,自動化乃為基本的要求。本文即就圖書館自動化的意義、目的與範圍談起,說明一個全面自動化的圖書館應包括書目管理資訊系統、參考諮詢資料庫資訊系統、圖書館作業研究資訊系統、辦公室自動化資訊系統。接著述及圖書館自動化發展的歷史,從一九三六年孔卡流通系統開始,圖書館自動化實深受電子計算機及通訊技術發展的影響。我國自動化則於民國六十一年開始萌芽,從單功能或局部性的自動化系統開始,到民國六十七年至七十三年奠定了中文資訊交換碼、中國編目規則的標準,民國七十四年開始則為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資訊系統和網路時期;作者認為圖書館自動化發展的困境為經費不足、自動化經驗與技術缺乏、上級主管不重視、人員間無法溝通、以及全國網路的問題,並說明資訊技術對公共圖書館的衝擊在於通訊技術、全文資料庫的線上檢索、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等方面;並敘述電子出版品的興起、光碟資料庫的應用、圖書館網路系統的建立等現況,文末預測公共圖書館的未來,以及館員的因應之道。(編者)
關鍵詞: 校園資訊系統,圖書館網路,數位化圖書館,網際網路,電子出版品,文獻傳遞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服務」的範疇與趨勢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603
卷期: v.2 n.3
頁次: pp.78-87
摘要: 基於對國內資訊名詞誤用現象的省思,本文從圖書資訊學的角度,闡揚「資訊」、「服務」,以及「資訊科技」的本質,以探討「資訊服務」的基本內涵;再透過發展趨勢的分析,來重新定位「資訊服務」。筆者認為,二十一世紀的資訊服務應被定位於「資訊資源管理與服務」,而「資訊資源管理與服務」係指對資訊資源(如資訊、人力、技術、設備、組織)的整合性管理與服務,以期讓顧客享受「一站購足」的滿意消費。本文亦將對未來圖書資訊學領域的發展,簡述個人淺見,並列舉一個案敘述落實「資訊服務」的前瞻理想。(作者)
關鍵詞: 資訊,資訊服務,資訊資源管理,資訊資源服務,圖書館組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讀者涉入程度對服務品質評估之影響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603
卷期: v.2 n.3
頁次: pp.62-77
摘要: 本研究以讀者對公共圖書館服務之涉入程度進行市場區隔,將讀者區分為高、中、低三組涉入程度,探討其對公共圖書館服務品質因素之影響,進一步以服務品為公共圖書館服務之利基,提出涉入理論在公共圖書館服務定位及服務行銷之應用。(作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涉入理論,服務定位,服務品質,市場區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論新編方誌的人文價值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603
卷期: v.2 n.3
頁次: pp.56-61
摘要: 中國地方誌編修事業的歷史,源遠流長,從本世紀八十年代第三次修誌高潮以來,誌業益形發展,十年修誌,顯見成效:從縱的方面看,上起省區,下至縣鎮,截至1993年6月,已出版1379部。從橫的方面看,既有綜合性通誌,也有專業性專誌。中國之為地方誌大國,當為世人所共識。地方誌記述著各個地區歷史與現狀的社會文化現象,即一般所謂「地情」記述。它既不是自然科學性質的,也不完全單純是社會科學的,而是有機地結合社會科會與自然科學的知識精髓,體現出人類社會各種文化活動,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依據。中國歷代方誌學者,無不為方誌確立其「資政、教化、存史」的重要意義。這正指明了方誌旨在推動人類發展,保存和匯集人類文化成果的人文價值。近年來,新編地方誌大量成書,從對其論述體例與內容所作的初步考察,無不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但也尚難越出「資政、教化、存史」的概括。本文是作者在應邀為各地撰寫序言評論過程中,接觸了較多的新編誌書,遇有所見,輒加筆錄,積久盈篋,遂排次成文,以論證新編方誌的人文價值,並對今後的續編地方誌工作提出實質宏觀性建議。(作者)
關鍵詞: 中國,文化保存,教育,方志,公共行政,投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ENTROPY的翻譯看中文參考書的「亂度」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606
卷期: v.2 n.4
頁次: pp.32-4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entropy在中文參考書被翻譯的名詞變化。著者比較近六十種中文參考書(百科全書、科技辭典、英漢辭典等)針對entropy的翻譯,結果發現有「熵」、「」、「堙」、「謫」、「亂」、「平均訊息量」、「平均資訊量」、「熱力學函數」等八種不同的翻譯。本文將這些不同的翻譯名詞、參考書的名稱以及頁碼等資料列出,以供查證與參考。(作者)
關鍵詞: 熵,中文翻譯,參考書,術語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議程及會議論文
書刊名: 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議程及會議論文
出版日期: 199612
頁次: 315p.
摘要: 會議議程議事備忘錄一、引言報告電子科技對產業及社會組織之影響╱朱雲鵬.......................1-3網路上的身份驗證問題╱黃世昆.................................4-9電信資訊知識與教育變革╱李大嵩.............................10-15資訊科技與教育的互動─建立「以網路為主的教育情境」╱何建明、葉信源...............................16-21談資訊的定義與性質╱謝清俊.................................21-28對資訊科技社會來臨的一些思考╱葉啟政.......................29-39二、發表論文資訊科技引進的適切性及對開發中國家衝擊之研究╱張紹勳........1-16生產系統電腦化、全面品質管理能力、工作不確定性與生產系統績效之間的關係╱王耀德、吳怡萱.......................17-32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之研究─質化研究法初探╱孫曼蘋...........33-48公共與私密的交疊:台灣學術網路空間結構的理論初探╱蘇彥豪...49-64台灣網路的發展歷程與環境的互動:系統生態的觀點╱施依萍.....65-87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方念萱、蘇彥豪................................88-125資訊倫理守則現況:以社會層級及倫理議題分析╱黃貞芬、許孟祥、林更清...........................126-153資訊時代中倫理導向之決策制定架構╱許孟詳、黃貞芬、林更清.154-174資訊安全的理論與實務╱樊國楨、鍾乃業、彭榮貴、李思堯、鄭勝文、翁武緯、陳彥學、羅景原、宋振華.................175-214資訊社會的community問題╱黃厚銘..........................215-235網路團體的發展與互動─以「網路象迷聯誼會」舉例╱陳昱茜、賴逸少.....................................236-258電腦架構的社會網路:社會學研究的新領域╱吳齊殷...........259-274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這一路我們說散文─`98江南兒童文學散文之旅
書刊名: 當代兒童文學叢刊
出版日期: 199608
卷期: 1
頁次: 143p.
摘要: 自你心中抽絲織布(序)桂文亞.............................51996江南少年兒童散文之旅與會人士簡介....................11《江南少年兒童散文之旅實錄》▉序曲班馬.孫建江.李建樹............................23▉主題曲王泉根........................................32▉快樂的行板孫建江....................................40《少年兒童散文開放論》▉確立少兒散文的評論意識和理論話語方衛平..............69▉戲劇性還是紀實性?(對少兒散文審美指向的一種看法)湯銳...72▉兩岸兒童散文創作現狀分析孫建江......................75▉探討「非小說類」少兒文學作品的散文藝術空間班馬......78▉桂文亞:文體的散文王泉根.............................85▉讀讀桂文亞李建樹....................................91▉萬物靜觀皆自得(我讀「美麗眼睛看世界」)管家琪........96▉散人散語桂文亞......................................99「這一路我們說散文」座談紀實方衛平孫建江............102
關鍵詞: 兒童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評析我國國立大學院校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線上公用目錄功能與介面特性
書刊名: 評析我國國立大學院校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線上公用目錄功能與介面特性
出版日期: 199607
頁次: 175p.
摘要: 我國臺灣地區圖書館自動化已歷經二十年的緩慢發展。國立大學院校圖書館自動化的發展歷程,在1990年之前為各自發展的實驗性階段,早期系統多採行自行開發設計形式,其功能皆為單一性。自1991年6月後受到「整體規劃全國圖書館資訊網路系統」研究報告的影響,和教育部大力支持國立大學院校圖書館自動化計劃,使得國立大學校院圖書館紛紛採購系統主機,並從整體規劃的觀點發展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因此,國立大學院校圖書館進行自動化比例,在各類型圖書館中獨占鰲頭。本計畫主要研究我國國立大學院校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線上公用目錄之檢索功能與介面特性,並以34所國立大學校院圖書館、170位讀者及12家圖書館自動化廠商為問卷調查對象,同時彙整館員座談會建議及實地使用經驗,其達成下列研究目的:1.調查、評估我國三十四所國立大學校院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線上公用目錄所提供的各項檢索功能與介面特性。2.探討170位讀者(非館員)使用線上公用目錄之意見、評估及期望。3.探討圖書館自動化廠商對其線上公用目錄系統的設計及未來發展。4.分析目前自動化系統線上公用目錄的主要問題。5.建議線上公用目錄系統的基本需求項目及介面標準。6.研擬適合我國圖書館自動化之線上公用目錄查檢表。根據研究結果,茲提出下列建議1.各系統間應建立互相連線介面,以加強合作及資源共享。2.加速完成館藏全面自動化。3.建立國內通用之中文標題。4.圖書館於線上公用目錄功能完備後,可考量凍結卡片式目錄(或書本式目錄;或縮影式目錄)5.重新考量檢索點之設計。6.公用目錄應廣泛提供網路資源。7.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廠商應積極參與系統設計討論事宜。8.試擬適合我國「大學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功能與介面項目查檢標準表」,作為國內大學圖書館選擇自動化系統廠商暨評析其現有之線上公用目錄參考。(作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英國的媒體教育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9604
卷期: v.37 n.5
頁次: pp.30-37
摘要: 國內教學媒體的研究深受美國的影響,一般而言,美國媒體教育的教學重點在教學媒體的嫻熟及教學資料的設計,希望學習者能兼具理論及實際,在教學上能結合其它科目使學習更生動有趣;其對象是職前及在職教師,教育的目的則首重實用。但在歐陸,尤其是英國,媒體教育的對象是般學生,由國民小學開始,希望培養兒童對媒體有深切的認識,一方面對媒體內容能有所反應,另方面能認清媒體組織,以了解什麼媒體會產生出某些特定內容。其最終目的即是造就出具有相當批判能力、能獨立思考媒體訊息的未來公民,其教育重在思想啟發。因此本文嘗試就英國的媒體教育加以介紹,希望能彌補國內對歐陸資料不足的缺憾,也供國內關心媒體教育者做為參考。(編者)
關鍵詞: 媒體教育,教學科技,視聽教育,英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虛擬實境製作大師探討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9604
卷期: v.37 n.5
頁次: pp.12-17
摘要: 虛擬實境(VirtualReality,簡稱VR)是電腦界繼多媒體系統後另一固日漸受到各界重視之研究與應用的電腦科技,又稱ArtificialReality、VirtaalEnvironment、Cyberspace等,中文譯名或為虛擬實體、虛擬實景、虛擬幻境等。作者首先根據米其爾海尹(MichaelHeim)的說法,說明虛擬實境的意義。接著敘述電腦多媒體時代的來臨,使電腦支援協同工作CSCW(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Work)自一九八六年以來演變為應用電腦模擬產生三度空間的虛擬環境。同時說明譯名為「虛擬實境製作大師」的SuperscapeVRT可應用於設計、娛樂、訓練、教育、模擬、業務、簡報、監控等方面,所包含的模組包括實境世界編輯、材質結構編輯、聲音編輯、實境通訊網路、物件運行控制、視覺執行平台、實境世界圖庫、塑形、實境圖像庫,其附加模組包括網路虛擬實境製作模組、虛擬實境軟體發展工具模組、虛擬實境軟體執行平台;接著列出其系統架構,而虛擬實境系統之類別基本上可分浸入式、投射式、模擬式、及桌上式四種。(編者)
關鍵詞: 虛擬實境,虛擬環境,Virtual Reality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互動多謀體的情境營造:從電影媒體語言之技法表現層出發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9602
卷期: v.37 n.4
頁次: pp.20-29
摘要: 本文就所有傳播媒體中與互動式多媒體具有最相近特性之電影媒體為例,由其美學及戲劇等觀點切入,藉由電影語言之表現手法,來建構互動式教學多媒體本身的藝術語言;進而針對互動式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軟體在其學習情境營造上,提出所應注重與考慮之表現及設計手法等建言。互動式多媒體是一組以電腦為訊息傳輸平臺的從合媒體,它整合了多種媒體元素,並可配合其它媒體運用,是現在資訊與傳播科技的整合運用。互動式多媒體的呈現方式是非線性的,使用者可隨意瀏覽遊走,並自溝通與回饋的過程當中與媒體產生互動,如同電影一般,互動式多媒體之藝術語言建立亦須有一定要素的構成。文中選出電影語言構成之根基,也是與互動式多媒體最能切合應用的技法表層中之各要素為依據,就其在互動式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軟體之教學設計上的應用方面詳加探討。(編者)
關鍵詞: 互動式多媒體,CAI,電影媒體,互動式教學媒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媒體發展與遠距學習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9602
卷期: v.37 n.4
頁次: pp.12-19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傳播科技對教學媒體發展之影響,並嘗試分析媒體特質與歸納適合遠距學習媒體的選擇原則。文中先從媒體的互動功能與傳遞訊息的豐富性,檢視傳播科技之發展,然後介紹應用傳播媒體之教學型態,最後以對遠距教學媒體的綜合說明為結論。從傳播媒體的互動功能而言,傳播科技之發展具有雙向、群體、代理、隱密與即時等五項特質。若從資訊的豐富性而言,傳播媒體之特質則包括立體、模擬、動態及複合等四項特質。一般而言,傳播媒體應用於教學之型態可以區分為以教師主導學習的教學科技型態,以及以媒體主導學習的隔空教育型態兩種。作者認為,重視以符合實際學習要與確實發揮媒體特質的使用策略,應是媒體選擇時的重要認知。(編者)
關鍵詞: 傳播科技,遠距教學,媒體發展,教學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