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1653 - 1166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一般影像資料庫內容檢索條件之研究
書刊名: 一般影像資料庫內容檢索條件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8
頁次: 112p.
摘要: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利用各個網站所建立的數位資料庫來查詢檢索需要的資料內容,已經成為一種快速方便的資料收集方式。傳統運用在文字資料庫上的關鍵字檢索方式不能完全符合影像類別資料的特性,因此以影像內容為檢索條件的方式隨著需求而被提出。但是影像資料檢索系統的設計者並未先行分析使用者對於影像資料的認知空間,以及使用者普遍採用的檢索條件為何。若系統所採用的檢索系統與大眾習用的不盡相符,則使用者將無法正確設定檢索條件,如此將降低系統的查詢效率,以及查詢結果的滿意程度。本研究之目的是在調查一般人對於影像資料的認知空間,找出查詢影像資料時普遍採用的檢索條件,希望藉由此研究的結果提出建議,供影像資料檢索系統的設計者在資料的分類、檢索條件運用、以及使用者介面的設計上,能夠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作者)
關鍵詞: 影像檢索,檢索條件,認知空間,使用者介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Web期刊發展系統之研究
書刊名: Web期刊發展系統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8
頁次: 86p.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有二:(1)探討Web期刊之發展;(2)研發Web期刊發展系統。本研究從期刊作者、讀者、審查者及出版者的角度,探討理想的Web期刊應具備的特性。根據文獻探討結果,我們將傳統期刊的作業流程以網路化、自動化、動態化及個別化的原則作整合,以作者模組、讀者模組、管理者模組、審查者模組及資料模組來涵蓋整個作業流程。然後,建置Web期刊發展系統,系統包含作者區、讀者區、管理者區及審查者區。建議未來發展Web期刊時,應具備多元、社群及動態等基本特性,期刊格式應選擇較佳的標示語言。(作者)
關鍵詞: 電子期刊,web journal,審查制度,期刊格式,journal format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SGML、XML、RDF文件標準比較與Metadta資料模式設計
書刊名: SGML、XML、RDF文件標準比較與Metadta資料模式設計
出版日期: 1998
頁次: 200p.
摘要: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探討電子文件在交換及長期保存所面臨的問題,並介紹SGML、HTML、XML、RDF等文件標準的特性與內涵。然後以比較研究法進行XML與HTML、SGML的各項比較,及探討XML、RDF與XMLNamespace在資源描述的關係。最後以MICIMetadata為例,分別從Field-basedMICI及MICI-DC的角度來發展其XMLDTD、建立RDF資料模式,並以XML及RDF/XML進行文件標示。目的是做為電子圖書館界選擇電子文件標準的參考依據及提供一個發展MetadataDTD的模式。本研究主要的成果包含了:1.XML與HTML、SGML比較表。2.XML、RDF/XML與XMLNamespace在資源描述的關係圖。3.Field-basedMICI與MICI-DC的XMLDTD。4.Field-basedMICI與MICI-DC的RDF資料模式實例。5.從原始MICI欄位的角度與從DublinCore元素集的角度來設計Metadata的比較表。最後並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對電子圖書館界提出幾個建議:1.採用XML做為電子文件標準。2.採用RDF/XML做為資源描述語法。3.嘗試以DublinCore元素為基礎,修飾詞為延伸的角度來設計Metadata。(作者)
關鍵詞: 標準通用標示語言,可擴展標示語言,資源描述架構,元資料,都柏林核心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NII 資訊及通信標準應用研討會(台北一)
書刊名: NII 資訊及通信標準應用研討會(台北一)
出版日期: 1998
摘要: NII資訊及通信標準應用研討會場次:001地點: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02室日期:87年4月22日(星期三)時間主題主講人08:30-09:00報到09:00-09:10致詞中央標準局彭組長清一09:10-09:50Internet相關標準介紹-新一代網際電信研究所網路通信標準與發展現況梁隆星副所長09:50-10:30第二代網際網路(Internet2)發展趨台灣大學電機系勢與技術採討蔡志宏教授10:30-10:50休息10:50-11:30互動式多媒體資訊相關標準及其應用電信研究所與發展鄭伯順副所長11:30-12:10隨選視訊在教學上的應用資策會網路資訊實驗室黃建文經理12:10-13:30午餐\r13:30-14:00互動式遠距教學:工程標準與典範交通大學推廣教育中心蘇正芬主任14:00-14:30遠距教學應用實例交通大學推廣教育中心蘇正芬主任14:30-14:45國際標準錄音、錄影資料代碼台大法學院圖書館(ISRC)國家標準之應用與發展彭慰主任14:45-15:00休息15:00-15:15線上檢索共同指令語言標準國家圖書館資訊室宋玉顧問15:15-15:30「期刊目次格式標準」之應用與發展清華大學圖書館吳淑芬主任15:30-16:00書目資料著錄總則及機讀編目格式標國家圖書館編目組準之應用與發展暨全國圖書資訊網路鄭恆雄主任系統介紹(NBINET)16:00-16:30遠距圖書應用實例-國家圖書館遠距國家圖書館閱覽組圖書服務系統宋建成主任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MLA 論文寫作手冊
書刊名: MLA 論文寫作手冊
出版日期: 1998
頁次: 299p.
摘要: 本書為「現代語言學會」(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指定的論文寫作手冊,指導研究報告及學術論文的寫作法及格式。自從問世以來,全球銷售量已超過三百萬冊,為大專學生、研究生、專業學者及出版業者不可或缺的案頭書。本書特色有:◆詳述研究與寫作的基本原則,從構思、搜集資料、整理書目、擬定大綱、撰寫草稿,到修辭和避免抄襲,面面俱到。◆搜羅各種資料型態,建立註解及書目製作的格式,不論是參考書籍期刊,還是引用電子郵件,都能找到適當的範例。◆列舉各專門領域之主要工具書或資料庫來源,協助您迅速找到所需資料。◆增加網路、光碟和多媒體資料處理的章節,反映網路新時代的需要。(編者)
關鍵詞: 論文寫作,MLA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87年度台北國際書展研討會
書刊名: 87年度台北國際書展研討會
出版日期: 199802
摘要: 講題主講人一、圖書EDI與圖書出版發展事業基金會提升出版業競爭力資策會經理劉淑真二、為什麼網路書店是未來的趨勢快捷資訊(博客來網路書店)總經理張天立三、有聲出版資料庫行銷應用與展望華總股份有限公司經理陳國維四、影音中心會員資料庫管理SEEDNet吳政達先生(作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臺灣平埔族探源雛形系統」之評估
書刊名: 「台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臺灣平埔族探源雛形系統」之評估
出版日期: 1998
頁次: 316p.
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從使用者角度評估台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臺灣平埔族探源雛形系統(以下簡稱台大電子圖書館系統),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法、問卷法、查詢過程記錄分析法、不介入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等。本研究除評估台大電子圖書館雛形系統之系統功能外,另從檢索者觀點評估台大電子圖書館雛形系統,包括分析線上問卷、分析讀者之查詢過程記錄(transactionlogs)、探討一般使用者及具有淡新檔案學科背景者對於系統之整體觀感,並了解系統支援具有學科背景者從事學術研究之能力,以作為加強台大電子圖書館雛形系統之建議參考。就系統功能而言,研究者利用系統功能評估簡表檢視系統是否提供這些功能,並進一步利用深度訪談方式逐一詢問一般使用者及具有學科背景者對於系統功能之看法。訪談結果顯示,使用者普遍對系統所提供之功能不滿意,因此他們希望系統在增加布林邏輯or及not功能、切截功能、縮小範圍查詢及索引典功能等,並希望檢索結果應有獨立之展示畫面、取消多重視窗方式、電子檔建立後應進行人工判斷、古文書原件應放置於明顯處並具備局部放大功能及檢索結果具備年代排序功能等。此外,他們相當希望具備輔助說明功能,需求及常問問題集等內容。最後,研究者根據系統功能簡表及訪談結果,發展評估中文古文書之系統功能簡表。就線上問卷而言,本研究共蒐集1,033份有效問卷。問卷結果顯示,使用本系統者以男性居多,其年齡以20歲以下及20-29歲兩族群之使用者佔大多數,有七成以上的使用者具備大專學歷,且將近七成左右使用者為學生,而大部分使用者使用本系統的目的乃從事課堂作業。此外,學生使用本系統的目的乃進行課堂作業;教師及研究人員使用本系統的目的乃從事學術研究;而排除以上三種職業的其他人使用本系統的目的,大致是因為個人興趣或嗜好。就查詢過程記錄分析而言,本研究共區分為查詢過程記錄及查詢敘述兩部分進行分析。在查詢過程記錄方面,43.2%的使用者進入首頁不久後隨即跳出或關掉視窗;而進入首頁後,使用者讀取(access)虛擬博物館的次數最多,最少者為人物小傳相關文獻。此外,資料館是目前系統資訊量最多的部份,其內共包含古文書、器物及地圖,其中使用者讀取地圖的次數最多,器物的次數最少。再則,古文書提供原件及器物提供3D功能是目前系統兩大特色,但使用者利用的情形並非相當踴躍。在查詢敘述方面,本研究共區分為關鍵字查詢、複合查詢輸入一個欄位及搜尋引擎輸入兩個難為以上者等三種情形進行分析。其中,最多者為關鍵字查詢,計431個;最少者為搜尋引擎輸入兩個欄位以上者,計99個。本研究發現,使用者所輸入的查詢敘述相當分歧,很多都僅輸入一次,並且很多查詢敘述根本不可能在本系統中找到答案,而這可能是他們所認知的系統收錄範圍與實際上有所差距所致。此外,很多使用者都直接以自然語言方式輸入查詢敘述,且他們有時也會輸入英文的查詢敘述。就使用者對系統之觀感而言,本研究共招募一般使用者及具有學科背景者各十位進行深度訪談。訪談結果顯示,兩群使用者皆認為,目前系統的資訊量相當不足,因此他們希望系統持續數位化,並且希望瀏覽款項可以增加說明、瀏覽後系統能夠維持上次瀏覽之款項、檢索畫面設計可以合併關鍵字查詢及複合查詢、虛擬博物館之功能列應中文化、古文書及器物主畫面設計應取消框架(frame)設計、器物部分應提供3D功能及成立專責機構負責系統之運作及維護。此外,大部分具有學科背景者表示,目前數位化進度並不能支援他們從事學術研究。研究者依據上述四個部份所得,研擬系統改進之道。並且建議未來系統評估研究宜從使用者角度進行評估、應考慮系統週邊工作人員之觀點、應廣及各層次之評估及採用量化和質化兼具之方法從事系統之評估研究。此外,應針對電子圖書館之使用者進行評估,以改善系統之介面設計及資源的組織與整理等。(作者)
關鍵詞: 系統評估,數位圖書館,電子圖書館,數位圖書館評估,電子圖書館評估,電子博物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如何使用百科全書
出版日期: 1997
頁次: 58p.
摘要: 本書作者詹宏志先生是一為博覽群書,對學習充滿熱情的人。無論是查資料、寫文章或求取新知,他都從百科全書這樣的工具書中得到很多幫助。因此,他從個人經驗出發,針對多卷式百科、單卷式百科、兼收百科的中文辭書、瀏覽式百科以及電子百科等五類百科全書,舉例說明正確使用百科全書的方法、態度,希望能為所有對百科全書的使用有需求、卻不得其門而入的讀者,提供一些建議與引指。(編者)
關鍵詞: 百科全書
資料類型: 一般性
題名: 遠距教學系統及具發展趨勢
出版日期: 1997
頁次: 56p.
摘要: 編者本講義內容分為四大部分:現階段遠距教學現況、終端系統與教學環境、傳輸網路比較選擇、網際網路與遠距教學,以瞭解遠距教學系統及未來發展趨勢。(編者)
關鍵詞: 遠距教學
資料類型: 一般性
題名: 網際網路虛擬世界的原理探討
出版日期: 1997
頁次: 55p.
摘要: 編者本講義內容主要說明網路虛擬實境系統製作技術,包括多使用者WWW系統技術探討、DIS技術淺介、以PDUEngine軟體製作網路虛擬實境系統介紹、DIS技術的實作探討。(編者)
關鍵詞: 虛擬實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教學原理
出版日期: 1997
頁次: 444p.
摘要: 本書共分為八篇,計二十五章。第一篇為緒論篇,旨在澄清教學的概念,並且分析教學因素。第二篇為教學理論篇,分別自哲學、心理學及社會學,探討教學的理論基礎。第三篇為教學設計篇,除介紹教學的基本歷程、教學設計的理念及常見的教學設計模式之外,並提出整合的教學設計模式。第四篇為教學目標篇,在概述教學目標的內涵之後,分別就認知、情意及技能三個領域,說明編寫教學目標的要領。第五篇為教學方法,首先?述常見的教學方法,其次說明選擇教學方法的原則,再次提示營造教學情境的作法,最後則解釋常用的教學技巧。第六篇為教學媒體篇,分析介紹教學媒體的種類及特性、選擇與應用的要領。第七篇為教學評鑑篇,分別探討教學評鑑的意義及種類、教學評鑑的方法與實施原則,以及診斷與補救教學的實務。最後,第八篇為教學應用篇,先說明教學原理的應用與推廣,次以「分析-設計-發展-評鑑」的模式?出六個教學計畫的實例。(編者)
關鍵詞: 教學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際網路虛擬世界的介紹
出版日期: 1997
頁次: 38p.
摘要: 編者本講義主在介紹網路虛擬世界,內容包括何謂網路虛擬世界、網路虛擬實境系統(VR+Internet)、虛擬實境技術簡介、多人互動虛擬世界軟體介紹、淡江大學資工系的SharcdWeb軟體介紹。(編者)
關鍵詞: 虛擬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