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1533 - 1154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際網路時代圖書館員的自我教育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12
卷期: n.16
頁次: pp.28-37
摘要: 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圖書館員的各項專業知能生命週期越來越短,因此館員的繼續教育也變得比以往更重要。但網際網路也提供各種管道,使圖書館員有更豐富的資源可進行自我教育。本文先簡述網際網路帶給圖書館的好處,以及圖書館員應具備的網路素養;其次探討在網際網路的資訊環境中,館員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再介紹目前在網際網路裡圖書館員可獲得的自我教育資源。(作者)
關鍵詞: 網際網路,圖書館員,自我教育,繼續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出版品對館藏發展的影響:「擁有館藏」或「提供檢索通道」?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12
卷期: n.16
頁次: pp.20-27
摘要: 傳統上圖書館所扮演的角色是「知識貯藏屋」,但隨著新科技帶來的快速改變,這樣的理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很多人紛紛倡議,圖書館不見得要購買館藏,只要提供使用者檢索道即可。本文旨在探討當前圖書館面臨的困境:期刊價格上揚、圖書館經費短絀和學術出版品日益增加。並分析「擁有館藏」與「提供檢索通道」間的爭論,以期在資訊時代,面對電子出版品帶來的洪流時,圖書館在採訪作業上或擬訂館藏發展政策時如何因應,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作者)
關鍵詞: 電子出版品,館藏發展,資源分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閱覽規章之訂定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12
卷期: n.16
頁次: pp.15-19
摘要: 圖書館在行政組織體系裡,屬於文教性營造物。營造物對外所產生的法律關係,亦即營造物利用的關係,主要取決於利用規則。讀者(營造物利用者)來館使用各重圖書資訊,其與圖書館(營造物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係,自當訂定明確之閱覽規章(營造物利用規則)加以規範,作為雙方行使權利義務之準則。(作者)
關鍵詞: 閱覽規章,營造物利用規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資源對佛教之衝擊與影響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09
卷期: n.15
頁次: pp.6-23
摘要: 本文為八十七年度「網路資源在佛教圖書館之應用」研習營的專題演講。內容主要介紹數位資訊的性質,資訊科技的應用和網路對當今人文、社會等各層面所帶來的變遷與影響,並說明在網路資源充斥的今日,對佛教會產生什麼衝擊。最後就資訊科技和網路所帶來的變遷與影響,提出三項因應之道:人文之重建、健全的資訊素養、善用資訊科技,養成健全的下一代。(作者)
關鍵詞: 網路衝擊,媒介,資訊素養,數位資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佛教電子資料庫的行腳僧:恒清法師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09
卷期: n.15
頁次: pp.49-51
摘要: 一個宗教師對時代可以有什麼貢獻?從恒清法師身上或可看出些許端倪。法師以比丘尼的身份,從一個純粹的學術研究者跨出自己的研究領域,邁向變化複雜的網路世界,突破重重難關,不但讓「佛學研究」正式立足於台大校園中,打破近百年來教育單位對佛教的禁錮,且以個人的力量影響整個佛教界,一起從事此項工作,並將佛學資料庫推展至全世界,法師的行誼是網路行腳僧的最好寫照,一步一腳印的推動佛學資料電子化,在在顯示出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氣。讓我們也學習法師對佛法的信念與堅持,相信只要有心,只要對佛法有份薪傳的使命,肯付諸行動努力實踐,則任何人都可以為佛教盡一份心力。(作者)
關鍵詞: 佛學資料庫,恒清法師,人物介紹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無圍牆時代的遊戲規則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09
卷期: n.15
頁次: pp.45-48
摘要: 蘭開斯特(Fred.W.Lancaster)預言:電子圖書館的問世,無紙社會終將美夢成真。姑且不論這項命題的真假,圖書館事業受虛擬圖書館建置理念的影響至深且鉅。本文即試圖從法規範觀點檢討圖書資料電子化可能遭遇的問題,並藉此勉勵同道恪盡厥職遵守客觀遊戲規則。(作者)
關鍵詞: 終端使用者,文件掃描,全球資訊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佛教資料電子化論壇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09
卷期: n.15
頁次: pp.40-44
摘要: 資訊科技的進步,帶動佛教資料電子化的發展,但數位化所產生的諸多問題,確實值得我們關注,因此本刊特別邀請佛教界、圖書館界、資訊界等領域之學者,共同探討「佛教資料電子化」的相關議題,專題及演講者分別為:佛教資料數位化的重要性及發展重點/施郁芬;「觀前顧後」資料電子化的要訣之一/黃鴻珠;制訂漢文電子佛典標準格式的重要性/劉文卿;共同開發電子佛典共享軟體/釋廣淨;理想中的全文檢索軟體/釋厚觀;經典電子化之我見/周海文。(編者)
關鍵詞: 電子化,佛教資料,數位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當代國際佛典電子化現況:電子佛典推進協議會(EBTI)簡介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09
卷期: n.15
頁次: pp.28-39
摘要: 國際電子佛典推進協議會(EBTI)會員所從事的各種計畫,可謂是當代國際電子佛典輸入現況的縮影。因為這一開放性組織,是由十多個國家從事佛典電子化的學術單位與宗教團體的100多位代表所組成,目前會員人數隨著佛典電子化的蓬勃而隨時在增加中。為了讓讀者更瞭解國際佛典電子化的現況,僅藉該組織的形成、簡史及最近一次的會議實錄等資料,作為瞭解國際電子化的切入口。從這些資料可大略掌握近代國際間佛典電子化的進展,及其演變的過程與記錄,進而瞭解目前國際上佛典電子化的作業情形。並希望此文能提供一些有用的資訊,作為我國從事電子佛典事業同道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電子佛典,佛教文獻,佛學網路,佛學資料庫,EBTI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化中文佛教大藏經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09
卷期: n.15
頁次: pp.24-27
摘要: 網路科技的發展,帶動佛教界人士投入佛典電子化的製作。本文將介紹韓國、日本、台灣等地製作電子佛典的最新發展概況,並期望以SGML為基礎,規範一套適合佛典的電子文件編碼,讓全世界的人可透過網路即時分享佛典資源。(作者)
關鍵詞: 佛典電子化,標記,中華電子佛典學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漢字缺字處理與梵巴藏字母的輸入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06
卷期: n.14
頁次: pp.6-13
摘要: 漢字由古至今,一直是一字多形。基本上,漢字的字形根本無法窮舉,所以現有的電腦交換碼一旦用來處理古籍或佛典,缺字問題即層出不窮。漢字的字形雖然無法窮舉,但是常用字卻不多,大概只有五千字左右。缺字的根本及務實的解決之道,還是應該在現有的編碼方法下,根據漢字的構形規則,針對這些為數眾多但又不常出現的漢字,提出一套有效的編碼方法。漢字的構形單位,我們稱作部件。字形可以利用橫連、直連與包含的方式拆分成部件,部件中無法再拆分的,稱為字根。一旦把字形拆分成字根後,再把這些字根按照書寫的順序排列,即是字根序。字根序幾乎可以用來代表一個字形,就好比身份證字號可以用來代表一個人似的。部件、順序及拆分方式可說是漢字組字規則的三大要素。漢字的組字式中,主要分成構字式、部件序及缺字序號三種,其中構字式包含拆分符號,不但最為常用,也最嚴謹;部件序不包含拆分符號,但是使用起來最有彈性,可補構字式之不足;至於缺字序號,使用的機會雖然不多,卻可讓組字式更加完備。除此之外,從缺符號及方便符號的使用可增加組字的彈性及便利。在視窗環境之下,最常見的缺字呈現方式為圖片及字型。由於目前的電腦系統內定的缺字處理方法為造字,所以在字根序尚未融入系統之前,所有的缺字呈現技術都難以令人滿意。這個階段比較務實的方法是缺字仍採用字根序編碼,但是呈現時保留圖片及字型的彈性,以供使用者選擇。梵巴藏字母和漢字缺字的處理雖然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同樣的牽涉到表達及呈現的問題。在目前中文系統裡,梵巴藏字母的呈現依然要透過字型,但是在表達方面由於缺乏字母及修飾字符,很可能會有衝碼的情況產生。然而在我們漢字缺字解決方案中,組字式用到的拆分符號及部件都有明確的定義,不會和其他文字混淆,所以不管在任何一個環境下使用,都不會有衝碼的問題發生。(作者)
關鍵詞: 缺字,梵巴藏字母,部件,字根,組字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事業網路上身的困擾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06
卷期: n.14
頁次: pp.42-45
摘要: 羅馬法庭的壁畫繪製一女人以巾掩雙目,手持天平。天平表示公正;女人象徵慈祥;巾掩雙目,意謂不受威脅利誘。畢竟法律制度是社會正義公理的最後一道防線;跨世紀圖書館事業網路上身的寫實,正是檢討圖書資訊法規的良機,本案例即在辯證著作權法的適應問題。(作者)
關鍵詞: 網路上身,數位圖書館,重製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實務經驗談電子佛典初步工程之演進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806
卷期: n.14
頁次: pp.25-31
摘要: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佛教BBS(電子佈告欄系統)也應運而生,提供網路上的朋友們諮詢及討論佛法的園地,使得世界各地連上網路的朋友都能參與各類的佛教討論。對於使用網路的佛教徒,「佛法求助哇啦啦」等版面已發揮了可觀的效果;對於一個資訊化的佛教機構,充分利用「佛教新消息」等專區來公布活動訊息,將更有效率、更具宣傳功效且更為環保。對於一個佛學社團,BBS上的社團專版更能提供社員間聯繫情誼、互相扶持的場所。希望透過佛教BBS的設立,幫助諸上善人共聚一處,以研討法義乃至實修於佛法。本文剖析佛教BBS的特色、對大眾的利益,介紹佛教BBS的過去及現在,詳述獅子吼站等佛教BBS的佛教專版運作情形,並試圖描繪佛教BBS的未來。(作者)
關鍵詞: 佛教BBS,Internet的互動討論,學佛管道,電子佈告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