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1185 - 1119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時代之館際互借資源共享
書刊名: 圖書與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199802
卷期: n.24
頁次: pp.10-16
摘要: 網路時代的圖書館,如何讓讀者快速獲得所需之資料,是當前非常重要的課題。由於國內外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及網路連線,資源擷取(Access)與利用日見成效,館際間如何透過網路新技術進行資源共享是本文探討之重點,換言之,現代圖書館必須利用網際網路上之資源與電腦軟體功能,達成館際互借資源共享的目的。因此在網路進行館際互借應有之互借規範與標準在本文中加以討論,期使圖書館面對館際互借服務時藉以參考。(作者)
關鍵詞: 館際互借,資源共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資訊學的學術貢獻研究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的學術貢獻研究
出版日期: 1998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圖書資訊學對其他學科的學術貢獻,分析的資料以1993-1997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五年的引用文為主。研究結果顯示,圖書資訊學期刊中,以Scientometrics、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及InformationProcessingandManagement被引用的頻率最高。就最常被引用的主題而論,以資訊檢索被引頻率最高,其次則是計量研究中的科學計量學、引用文分析與文獻計量學等。而引用圖書資訊學最多的學科,以電腦相關學門為主,其次則為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作者)
關鍵詞: 圖書資訊學,學術貢獻,引用文獻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資訊基礎建設與學習社會研討會論文集
書刊名: 圖書資訊基礎建設與學習社會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1998
摘要: 一、議程1二、從溫伯格報告看國內科技資訊政策吳萬鈞3三、從美國圖書館資訊服務相關法規看臺灣圖書館資訊服務相關法規吳美美11四、從美國NCLIS看臺灣的圖書館事業發展委員會楊美華37五、從美國的NⅡ看臺灣的資訊基礎建設蔣嘉寧55六、NⅡ與國家圖書館館藏數位化宋建成87七、從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看國內醫學資訊的整理張慧銖103八、從美國國家農學圖書館看臺灣農學資料的處理陳能敏121九、從美國科技資訊之移轉規定探討國科會研究報告的管理江守田147十、談國內外工商類資料庫之發展張淳淳157十一、中美半導體產業技術資料室比較黃大偉167十二、從美國百科全書出版事業看臺灣百科全書出版事業黃慕萱177十三、我國專業術語與外國譯名之控制淺探薛理桂193十四、從美國智庫看臺灣智庫的發展賴鼎銘203(作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腦科學文獻老化研究:兼論同時法與歷時法之特質
書刊名: 電腦科學文獻老化研究--兼論同時法與歷時法之特質
出版日期: 1998
頁次: 275p.
摘要: 本研究分別採用同時法及歷時法兩種老化研究方法,分析電腦科學文獻領域下電腦作業系統及電腦網路技術兩種主題文獻老化現象。主要目的在分析比較電腦科學領域下電腦作業系統及電腦網路技術兩種不同主題文獻老化的現象及差異性;同時分析比較在同一主題及時間範圍下,同時法與歷時法所測得之文獻衰退分佈情形以及差異性。同時性主要經由分析目前一段時間出版的一群固定文獻之引用參考文獻,來瞭解某一主題範圍文獻的老化現象。本研究分別自INSPEC資料庫檢索1998年電腦作業系統及電腦網路技術相關文獻做為同時法研究樣本。在電腦作業系統主題下,實際分析了98篇文獻中的2,268篇引用參考文獻,年代分佈在1963年之間。歷時法主要是針對一群過去時間所發表的固定文獻,觀察其連續被引用的情況。本研究分別自INSPEC資料庫檢索1989年電腦作業系統及電腦網路技術相關文獻做為歷時法研究樣本,並利用SCI資料庫查檢每一篇文獻自出版後逐年被引用情況。在電腦作業系統主題下,386篇文獻在SCI資料庫中有被飲用的紀錄,1989年至1998年間共被引用2,581次。本研究利用二個獨立樣本的T檢定來比較同一種老化研究方法當中,二個不同主題文獻均引用年齡中數年或半衰期的差異。利用柯史二樣本檢定來比較同一時間範圍內,同一個主題文獻,文獻老化同時法及歷時法所呈現之文獻衰退的分佈情況是否一致。在同時法研究結果方面,電腦作業系統及電腦網路技術兩種主題文獻的平均引用年齡中數分別為6.79年及5.46年,統計T檢定結果,顯示兩者有顯著差異。在兩種主題文獻的引用參考文獻數量百分比逐年(1998年至1978年以前)的累積速度方面,電腦網路技術文獻快於電腦作業系統文獻。從兩者引用年齡中數及數量百分比累積速度來看,此兩種主題有不同的老化速度,且電腦作業系統老化速度較慢。在歷時法研究結果方面,電腦作業系統及電腦網路技術文獻分別在出版後第三年及第六年被引用次達到最高峰,在被引高峰期後,被引次數在觀察10年間並無明顯下降趨勢。而在歷時法觀察的10年中,兩種主題平均半衰期分別為4.31年及4.52年,統計T檢定結果顯示兩者無顯著差異,亦表示在歷時法觀察的10年間,電腦作業系統及電腦網路技術兩主題文獻老化速度並無不同。在同時法與歷時法老化現象的比較方面,在同一主題範圍及時間範圍(1989-1998)下,統計K-S檢定的結果顯示,使用同時法與歷時法所得到的文獻衰退分佈是不一致的,亦說明了同時法無法替代歷時法來做文獻老化研究。(作者)
關鍵詞: 電腦科學,文獻老化,同時法,歷時法,半衰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報讀者之動機分析
書刊名: 電子報讀者之動機分析
出版日期: 1998
頁次: 150p.
摘要: 在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描繪電子報的讀者之人口特徵、使用行為,並且探討讀者使用電子報的動機為何?此外,本研究也想進一步瞭解人口學變項或使用者的使用行為是否會影響讀者的使用動機,以及電子報的讀者使用電子報後,其使用傳統媒介的時間有沒有增減?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電子報的讀者,因此採取全球資訊網調查法收集資料,問卷調查中分為三大項資料,第一是調查電子報的媒介使用行為,其次是要求讀者填寫其使用電子報的動機,最後則是電子報讀者的基本資料。在問卷調查期間共收集了550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發現,電子報的讀者以年齡在21-25歲的未婚年輕男性居多,雖然許多研究中,網路使用者的學歷有降低的趨勢,但本研究發現電子報讀者大都具有大專以上程度。在讀者的電子報使用行為方面,現今的電子報內容多取材於印刷報紙,因此讀者仍以閱讀新聞為主。電子報主力讀者每週使用的頻率並不高,而且他們最常使用的媒介是電視,由此看來電子報目前只是讀者的眾多訊息來源之一。讀者使用電子報動機有四大項,分別為「網路特性」、「打發時間/逃避」、「社會互動」,以及「尋求資訊/省錢」。其中「網路特性」為讀者最主要的動機。這顯示出電子報有別於其他傳統媒介的特性,為吸引讀者使用的最主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男性的長時間使用者多於女性。使用時間越長及頻率越高的讀者,其因為電子報具有「網路特性」而使用的動機也越強。電子報的出現會不會影響讀者傳統媒介的使用時間呢?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半數以上的讀者,認為他們接觸傳統媒介的時間,並沒有因為接觸了電子報而改變。不過,有近1/3的讀者認為使用了電子報之後,他們看報紙的時間減少;同時也有1/4強的讀者認為他們閱讀雜誌的時間有減少,這顯示出電子報這個新興媒體正影響到讀者使用傳統媒介的時間。(作者)
關鍵詞: 電子報,讀者動機,使用與滿足,閱聽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計算機名詞
書刊名: 電子計算機名詞
出版日期: 1998
頁次: 1,544p.
摘要: 過去十數年間,資訊科技的發展十分迅速,無論在理論、技術、方法和產品上均有極大的改進,因此術語和詞彙則不斷地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以致民國72年公布的「電子計算機名詞」已逐漸不敷使用。本館有鑑於此,乃邀請學者專家多人重新予以審查修訂,並於87年經教育部明令公布後出版。新版之「電子計算機名詞」內容包括名詞67,810則和縮寫語11,472則,涵蓋計算機科學的積體電路、電腦網路、個人電腦、光電技術、神經電腦、乏晰電腦、專家系統和人工智慧等領域,同時也收錄數學、物理學、統計學、電機工程、電子工程、機械工程和企業管理等學科的相關名詞。目前本館已將全書內容置於全球資訊網網站(http://www.nict.gov.tw),除了提供更迅速便捷的查詢服務外,使用者更有機會參與名詞翻譯的討論,達到雙向互動的效果。(編者)
關鍵詞: 電子計算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運用模糊排序分析法作網頁自動分類之可調適特徵選取
書刊名: 運用模糊排序分析法作網頁自動分類之可調適特徵選取
出版日期: 1998
頁次: 120p.
摘要: 目前的網頁搜尋工具無法同時滿足使用者在質與量上的需求,此時運用網頁自動分類器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然而網頁資源的龐大卻使自動分類器面臨了極大的挑戰,面對網頁分類動輒數以百萬計的文件、數以萬計的輸入維度(特徵)、與數以百計的類別數,有效的維度降低技術成為問題的關鍵。在維度降低技術中,我們針對特徵選取方法提出新的「模糊排序分析模型(FUZZYRANKINGANALYSISPARADIGM)」。其中除了提出「排序分析(RANKINGANALYSIS)」的評估方法,使得特徵在分類上的行為能被有效地分析外,並提出兩種改進特徵選取的新穎方式,包括奠基於模糊集合(FUZZYSETS)理論的兩階段提昇技巧(TWO-LEVELPROMOTION),以及專為可調適特徵選取(SCALEDLEFEATURESELECTION)而設計的「特徵鑑別力(FEATUREDISCRIMINATINGPOWER)」度量。由中時電子報(1,000份新聞)的實驗結果可知,當分類器的輸入維度由10,427降至200時,運用我們的方法,仍然能使測試語料保持100%的辨識率與不錯的正確率(80.41%)。(作者)
關鍵詞: 特徵選取,網頁分類,排序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運用台灣學術網路 BBS 資源以加強圖書資訊服務之研究
書刊名: 運用台灣學術網路 BBS 資源以加強圖書資訊服務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8
摘要: BBS提供的線上交談與意見交流等服務是目前台灣學術網路(TANet)相當重要資訊交流管道。,由於BBS累積了相當豐富多元的資源,特別是互動問答式(Q&A,QuestionandAnswer)資源。這些資源可能是圖書館或其它網路資源系統所無法提供的重要館藏。因此本研究以目前TANet上公開流通的BBS版面為主要資料來源,分析BBS上Q&A的資源及對圖書館資訊服務的可能助益。本計劃研究結果證實BBS上Q&A問題一般較為仔細,這些問題圖書館並不容易回答。對讀者而言,若干品質較佳的BBS版面確實是一種即時互動且具備累積性的參考諮詢管道,有一定比例的問題,雖然比例不高,可能得到適當的回應。它所擁有的即時性常常不是圖書館服務所能做到,不過,從分析數據顯示,讀者仍有很多問題其實可以詢問圖書館。(作者)
關鍵詞: 電子佈告欄,網路資源檢索,圖書館資訊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農業科技文獻索引1995/1996
書刊名: 農業科技文獻索引.1995/1996
出版日期: 199801
頁次: 874p.
摘要: 農資中心為便利讀者查找資料,蒐集民國85年及84年國內出版,與農業科學相關之文獻,編印為「農業科技文獻索引1995/1996」,以供參考;所輯之文獻,以具有學術研究或實際應用參考價值之期刊論文、叢書、研究報告、會議論文、圖書及學位論文為主。分為農業基礎科學類、農藝類、園藝類、林業類、漁業類、畜牧類、獸醫類、植物保護類、土壤肥料類、農業經濟類、農業推廣類、農業機械類、農田水利類、水土保持類、食品類及其他等十六大類,每一大類以一個英文字母為類號,各大類再細分成若干小類。(作者)
關鍵詞: 農業,索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跨語言資訊檢索系統中查詢翻譯與文件翻譯之研究
書刊名: 跨語言資訊檢索系統中查詢翻譯與文件翻譯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98
頁次: 116p.
摘要: 網際網路(INTERNET)和數位圖書館(DIGITALLIBRARY)使得不同語言的異質性資料容易取得,並且提供有用和強大的資訊傳播服務。然而,將近百分之八十的網站是英文網站,而將近百分之四十的網路使用者不會英文。語言障礙(LANGUAGEBARRIER)的問題已成為人們要尋找、檢索和瞭解不同語言資料的主要問題;如何整合機器翻譯(MACHINETRANSLATION)和文件處理系統(TEXTPROCESSINGSYSTEM),已成為資訊時代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論文中,我們首先介紹一個多語言資訊存取系統(MULTILINGUALINFORMATIONACCESSSYSTEM)的一般性模式。此模型整合文件處理系統和語言翻譯系統。進一步我們介紹一個架構於全球資訊網(WORLDWIDEWEB,WWW)上的分散式英文-中文系統;此系統將用來說明如何整合查詢翻譯、搜尋引擎和網路翻譯系統。使用者可以藉由這套系統之幫助,使用熟悉的母語去存取和檢索全球資訊網上的英文文件和網站。本論文將討論如何解決翻譯模糊性(TRANSLATIONAMBIGUITY)和語義多義性(TARGETPOLYSEMY)。針對翻譯模糊性之問題,我們描述一個結合字典為本和語料庫為本的混合式方法,來解決中文-英文跨語言資訊檢索。此方法首先藉由雙語字典取得每個查詢詞彙的所有翻譯,再藉由字的相互出現資訊(WORDCO-OCCURRENCE)來決定最佳的翻譯,而字的相互出現資訊可以利用欲檢索的文件及或是一個單語(英文)語料庫訓練出來。我們並探討片語翻譯和單字翻譯,以及長、短查詢,在不同的選詞策略下之影響和差異。從我們針對跨語言資訊檢索的查詢翻譯之數個實驗中,可以看出我們提出之方法可適用於全球資訊網上的短查詢。我們也進一步探討在跨語言資訊檢索中翻譯模糊性和語義多義性的多重效果,並提出一個新的方法來解決這二種問題。二個不同語言的單語語料庫分別被用來訓練取得字的相互資訊以解決翻譯模糊性、以及加強式翻譯限制以解決語義多義性。我們也從語言的特性上來分析影響以上二種問題的因素:其一為在原始語言中的字義歧義性(翻譯模糊性),另一個為在目的語言中的字義歧義性(語義多義性);而這些字義歧義性顯示出:在中文對英文的跨語言檢索中,目的語言的語義多義性是極為重要的問題。為了解決語言障礙在閱讀上的困擾,我們將機器翻譯整合於全球資訊網。一個線上即時的英文-中文機器翻譯系統已經被發展和評估。這套系統可視為一個中文文件產生系統,動態地將英文網頁產生中文或英中雙語的文件。透過十萬個網頁和使用者最常用的三十個網站的量化評估,反映出在即時之文件翻譯上,翻譯速度和翻譯品質必須有所取捨之重要性。平均而言,這套系統花費4.66秒來做超文件標示語言(HTML)分析和機器翻譯處理,詞性標記和選詞的正確性分別為97.36%和85.37%。對於使用者而言,這套跨語言系統可用來當作網際網路上一個多語言資訊存取系統,或是一個跨語言資訊檢索系統。它能輔助使用者在瀏覽全球資訊網時,取檢索和瞭解英文網頁。從一九九七年七月至今,已經有超過九萬個使用者進入我們這套系統,並且超過四十五萬個英文網頁被翻譯為中文或中英雙語,而使用者對翻譯文件的平均滿意度為67.47%。(作者)
關鍵詞: 跨語言資訊檢索,查詢翻譯,文件翻譯,多語言資訊存取系統,機器翻譯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WWW線上學習狀況之評鑑技術
書刊名: 資訊與教育
出版日期: 199812
卷期: n.70
頁次: pp.40-47
摘要: 本文提出一個全球資訊網線上學習狀況之評鑑技術,可以評量學生利用全球資訊網來學習某種知識的效果及狀況。基本觀念是將單向的網頁教材,加入學生可以輸入資訊及問題的雙向教材,在伺服器端要提供一資料庫系統以便記錄學生所輸入的資料。藉由此評鑑技術,教師可以評量學生的出席率、閱讀時間、閱讀量、專心情況、吸收程度、學生提問等。本文亦介紹一個雛型系統,並證實我們所提的評鑑技術是可行的。(作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校園網路的建構—以餐旅專校為例
書刊名: 資訊與教育
出版日期: 199812
卷期: n.70
頁次: pp.100-116
摘要: 隨著電腦網路的應用愈來愈成熟及普及化,校園網內網路的建立提供學校推動校園行政電子化和教學資訊化的解決方案。規劃完善的校園網內網路將可提高整體的校園行政效率,而且可以提昇校園內的教學品質,因此本文針對校園網內網路的建構過程作探討,並以高雄餐旅專校校園資訊網的內容為範例,希望提供各級學校在建構校園內網路時的參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