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0849 - 1086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日據研究中一九四五年前資料之使用情況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199909
卷期: v.33 n.2
頁次: pp.5-42
摘要: 本論文將收集來的110本有關日據時期臺灣各方面研究的論文及著作後的參考書目加以分析比較,以這些匯集的書目來考察這些研究者是如何使用戰前資料,並且對使用頻率較高的書籍加以解題,探究這些書被高度重視和使用的原因。(作者)
關鍵詞: 日據時代,目錄學,台灣,台灣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日據研究中一九四五年前資料之使用情況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199909
卷期: v.33 n.2
頁次: pp.15-42
摘要: 本論文將收集來的110本有關日據時期臺灣各方面研究的論文及著作後的參考書目加以分析比較,以這些匯集的書目來考察這些研究者是如何使用戰前資料,並且對使用頻率較高的書籍加以解題,探究這些書被高度重視和使用的原因。(作者)
關鍵詞: 日據時代,台灣,台灣文學,目錄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論乾嘉學派的支派問題—兼論學派的一般性質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199906
卷期: v.33 n.1
頁次: pp.51-66
摘要: 乾嘉學派代表了清代考證學的高峰時期,為了深入瞭解這個學派的歷史發展,學術使研究者通常會從中細分出一些支派,如吳派、皖派等。然而,近年有學者認為這些支派的劃分,反而有礙這方面的研究。本文認為學派是一個操作上的觀念,它反映了分類者對該學派的理解,原則上無所謂必可分或必不可分。本文第一部分即旨在從學術使的研究中,歸納出學派的意思;第二部分則嘗試指出「不必細分支派」此說的不足之處,藉此強調多元研究的重要。(作者)
關鍵詞: 清代學術,乾嘉學派,考證學,吳派,皖派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四庫全書總目目錄類論述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199906
卷期: v.33 n.1
頁次: pp.15-28
摘要: 《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共收宋、明、清官私書目凡十一種,在《四庫全書總目.史部.目錄類》中又列了存目十四種,合計共二十五種。由於《四庫全書》是一部有高度選擇性的叢書,所以這二十五部書目,意味著是清代前期官方所認定在中國目錄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本文即由此觀點出發,討論其揀擇的標準,評論其優劣,並進而重新思考《四庫全書總目》的定位問題。按清代中期以來,目錄學界一向視《四庫全書總目》為典範式的書目。該目固然有精良的體例和提要,但是在書目的取材和隸類的標準上,卻有可議之處。所以本文認為,《四庫全書總目》的價值,應定位在學術史上,而不應以目錄學上的典範性書目視之。(作者)
關鍵詞: 四庫全書,官修書目,學術史,四庫全書總目,私修書目,目錄類,四庫採進書目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廣東文選》研究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199903
卷期: v.32 n.4
頁次: pp.65-78
摘要: 清初廣東著名詩人和學者屈大均,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編纂的《廣東文選》作為一部古代粵人詩文總集,具有重要的文獻、歷史、文學和學術價值。本文對《廣東文選》的歷史背景、編纂過程、內容分布、各種版本和書中作者遺民思想的寄託,及其對《嶺南文獻》的批判繼承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論述,並予以評價。本文之發表,是《廣東文選》出版三百多年以來,首次對它較為全面深入的揭示和評論。(作者)
關鍵詞: 屈大均,廣東文選,地方文獻,遺民思想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明代方志—康海《武功縣志》淺探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199903
卷期: v.32 n.4
頁次: pp.53-64
摘要: 康海《武功縣志》三卷七篇,為明代簡體方志的名作。體例類分〈地理〉、〈建置〉、〈祠祀〉、〈田賦〉、〈官師〉、〈人物〉、〈選舉〉七門,〈官師〉善惡並著,以寓勸懲,皆屬首創,影響頗大。本文略就作者、《武功縣志》之撰述、體例、內容及影響諸端,稍加研探,以期呈顯康《志》之價值。(作者)
關鍵詞: 武功縣志,康海,方志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老子》嚴遵本校記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199903
卷期: v.32 n.4
頁次: pp.23-52
摘要: 《隋書‧經籍志》著錄嚴遵有《老子指歸》十一卷,〈唐志〉謂十四卷,今存七卷。嚴遵,字君平,西漢末年人;今傳七卷《指歸》為西漢《老子》古注中之僅在於世者。然而,此書之真偽,學者頗有爭議。《四庫提要》列舉三證,認為乃「能文之士所膺託」,不信其為西漢古注。五時年代初期,嚴靈峰撰文力證「仍還嚴遵之舊,固未可謂偽作也」;曩者筆者亦曾撰〈論嚴遵及其道德指歸〉,舉例論證《指歸》不可非。今再據帛書籍郭店《老子》,寫成校勘記一篇,然後《指歸》為西漢古注、四庫之說不可從益明矣。(作者)
關鍵詞: 老子,嚴遵,老子指歸,郭店,老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GILS 介紹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905
卷期: v.15 n.10
頁次: pp.95-96
摘要: 政府資訊索引服務(GovernmentInformationLocatorService,簡稱GILS)乃是專為檢索政府資訊所設計的一種Matadata格式。換言之,GILS是一種定義政府資訊並協助大眾檢索的結構,其欄位可記錄識別大眾可取得的政府資訊來源。本文旨在介紹政府資訊索引服務,其為利用網路與ANSIZ39.5標準來執行檢索的系統,民眾可透過網路使用該系統而輕易地掌握政府單位部門所提供的各項資源,服務和文件。文中作者分別介紹GILS源起,GILS的定義及目的,GILS的特色,並以表列方式比較GIL,SDC,ECAI三種Metadata在輸入形式和展現結果上的差異。(編者)
關鍵詞: Metadata,GILS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CIH 病毒概述與防治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905
卷期: v.15 n.10
頁次: p.94
摘要: 本文旨在介紹【車諾比電腦病毒】(CIH病毒)及其防治方法。作者首先說明所謂電腦病毒,應符合【複製】,【散播】及【破壞】三項條件,才稱之為電腦病毒。其次回顧民國88年4月26日CIH病毒發作的情況並介紹該電腦病毒的特性及其五種版本。作者並敘述自我檢查電腦是否中毒的二種方法,同時提供預防及解決之道。此外,亦告知讀者可至http://w3.to/sscan網站尋取解毒的方法與防疫程式,並且呼籲大家應注意電腦病毒防範工作。(編者)
關鍵詞: 電腦病毒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對中國(共)與台灣智慧財產權談判之比較
書刊名: 美國對中國(共)與台灣智慧財產權談判之比較
出版日期: 1999
頁次: 191p.
摘要: 自美國於1989開始依據「特別三○一」條款,向美國「認為」有損其貿易利益的貿易對手國提出警告,在1989至1999這十一年間,台灣與中國幾乎年年上榜,雖然兩國在智慧財產權方面的保護已有長足的進步,但「特別三○一」一直是兩國揮之不去的陰影。另一方面,美國也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不斷地修正、調整「特別三○一」條款的執行方式(見第三、四、五章之詳述)。綜觀這十一年的談判歷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個初步結論:第一,「智慧財產權談判」是美國以其自身之國內法向外國施壓,要求貿易對手國與之進行談判,因此美國為每一回合談判的肇始者,且談判模式均為雙邊談判;第二,在眾多影響談判的因素中,權力似乎具有關鍵的、決定性的地位,當談判兩造權力不均等的情況下,強國往往裁定了談判結構與談判策略,弱國能做的努力實為有限;第三,除權力之外,其他如總統大選、利益團體、雙方貿易依存度等因素亦是談判過程中重要的考量。(編者)
關鍵詞: 智慧財產權,對手策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際網路資訊瀏覽與搜尋服務之初探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910
卷期: n.12
頁次: pp.93-111
摘要: 由於近年來網際網路發展快速,網際網路上所提供的各式各樣資訊服務變成當今最熱門的話題。其中尤以全球資訊網(WorldWideWeb,WWW)最受到矚目;WWW透過簡單易學的操作介面,超文件的連結查詢方式,徹底改變了人們探索、查找資訊的方法,彈指之間即可掌握到多彩多姿的各類資訊;同時,為了解決網路資源的龐雜、漫無章法,也產生了一些檢索引擎(SearchEngine)以因應各種網路資訊的查詢。研究者擬由網路資源的瀏覽與搜尋行為與機制為起點,探討使用者、知識與概念探索之間的互動與知識網路的形成,並以美國亞歷桑那州的亞歷桑那大學(UniversityofArizona)管理資訊系統研究所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小組所發展的資訊檢索系統ET-MAP為例作一說明。最後並歸納出研究者理想中的網路資源與瀏覽機制。(作者)
關鍵詞: 網際網路,資訊搜尋,資訊瀏覽,資訊檢索,網路資訊搜尋工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加值網路到資訊加值服務
書刊名: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910
卷期: n.12
頁次: pp.79-92
摘要: 加值網路是大家耳熟的名詞,其所以受到重視,主要緣自「加值」的概念,也就是透過組織、分析資料,或加快傳輸速度、減少通訊障礙、增加效率、降低成本等方式,增加資料的附加價值。目前,我們對資料傳輸和檢索等硬體方面所做的加值處理較多,對資料本身卻少有著力。雖然,傳統圖書館對圖書資料所進行的分類、編目,也是資訊加值的一部分,然而,在知識經濟逐漸重到注意的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發達及使用者對知識服務要求的提高,我們需要進一步對資訊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因此,本文由加值網路的發展談起,說明資訊時代之加值服務的演進,並闡述資訊加值的主要關鍵,以期對資訊加值有更深入的認識。(作者)
關鍵詞: 網際網路,加值網路,資訊加值服務,知識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