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8557 - 856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資訊描述標準MARC AMC 與 EAD之比較與格式對映研究
書刊名: 檔案資訊描述標準MARC AMC 與 EAD之比較與格式對映研究
出版日期: 2001
摘要: 「檔案描述」是檔案管理過程中最基礎的工作,目的在於將具有價值的資料組織、整理,以提供便利的資訊檢索工具。標準的制定在於促使具有價值性的資料可相互交流與分享。美國檔案管理專業,對於檔案描述格式標準之規範,從一九八○年代檔案與手稿機讀編目格式(MARCAMC),到一九九○年代制定的檔案描述編碼標準(EAD),對於發展檔案描述資料結構標準化工作,皆能隨資訊網路的進步與發展,反觀國內則缺乏統一架構標準,故此研究之目的為使國內檔案界在制定相關中文檔案與手稿描述標準有一明確的參考依據。研究採用比較法與實作方式,分析MARCAMC與EAD發展背景、主要功能、描述層級、描述資訊、實際應用等項目之異同。分析MARCAMC與EAD描述項目對映結果,再以中文機關檔案與個人手稿,分別利用MARCAMC與EAD加以描述,實際分析二種描述記錄間轉換的可行模式。(作者)
關鍵詞: 檔案管理,檔案描述,機讀編目格式,編碼格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管理法制之建構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112
頁次: pp.6-14
摘要: 檔案法已於八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明令公布,其施行細則及相關子法草案均已草擬完成,一俟行政院指定施行日期,即可全面推動施行,開創我國檔案管理之法制新局。茲值檔案管理法制施行伊始,檔案法所規範者,除檔案中央主管機關之建構,以典藏國家檔案,確保國家檔案之完整及真確,據以作為法制稽憑及史料保存之重要依據外,檔案之管理作業良窳,更直接影響檔案法立法目的之達成,檔案法復有統一規範各機關檔案管理應用之功能,各機關允宜配合檔案法制推動,依法執行各項檔案管理作業。本文旨在對檔案法施行後,檔案法制建構及對各機關檔案管理制度,依法應興應革之問題,作淺要之介紹,同時對相關法制,例如行政程序法等涉及檔案管理法制之規範,與檔案法如何配合運用之關係,作簡要之說明,以供參考。(作者)
關鍵詞: 國家檔案,機關檔案,資訊公開,行政程序,訴願,行政訴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檔案保存價值鑑定制度之探討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112
頁次: pp.60-71
摘要: 美國聯邦政府之檔案鑑定為檔案清理法定過程中評估其保存價值之必要步驟,據以支援檔案保存年限及其最終清理決策。近年來,採取「選擇性的保存」政策,強化檔案保存之經濟及行政效率目標。檔案鑑定制度之建立,係依該國第四十四號法典,訂頒檔案管理規則、手冊及相關作業指南等,作為推動依據。美國檔案保存年限之訂定及鑑定制度係以「一般檔案保存年限區分表」、「第115號標準報表」及「綜合性機關檔案保存年限表」之編製與審議作為運作主軸。檔案鑑定制度之特色包括「分別規範共通性行政檔案及個別業務檔案」、「建立健全的多媒體管理制度」、「整併多重審議管道」、「彈性採取簡易或深度審查」、「建立鑑定基準」及「重視大眾評論」等。(作者)
關鍵詞: 檔案鑑定,檔案保存年限區分表,第115號標準報表,機關檔案保存年限表,個別性業務檔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談紙質檔案的微生物危害與防治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112
頁次: pp.46-59
摘要: 自古自來,珍貴的歷史檔案文件、書畫、書籍等文物,大多是紙質為材料。由於紙張組成中含有黴菌新陳代謝可應用之養料,加以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潮濕,相當適合黴菌等微生物之滋長,使得紙質檔案文物常面臨黴腐、變色等微生物劣化之威脅。為使珍貴的檔案、圖書等紙質文物能長久流傳,對於紙質檔案文物的保存、維護,將是刻不容緩的工作。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所需的營養物質、適宜的環境(溫度、濕度、ph值等),為紙質檔案文物黴腐變質所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破壞其中一個必要條件,即可防止紙質檔案文物之黴腐。紙質檔案文物滋生黴菌之防治措施通常有:●將微生物與檔案文物隔離,以防止黴腐發生。●控制環境中的溫、濕度(溫度在20℃以下、相對濕度在65%以下),以防止黴菌滋長。●採用殺滅黴菌之技術及藥劑處理(包括物理、化學兩類方法)。●採用漂劑漂洗方式(氧化、還原漂劑)移除紙質表面之黴斑污痕。(作者)
關鍵詞: 檔案管理,微生物劣化,黴菌,資料保存與維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檔案館建築的願景與建設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112
頁次: pp.38-45
摘要: 國家檔案局籌備處成立後,全力落實推展檔案法之際,極需一處國家檔案館建築。由於此種功能及特性的建築,在台灣屬於嶄新的建築類型。因此,本文擬針對下列國家檔案館建築的願景說明:一、跨時空建築二、人本建築三、成長有機體四、生態(綠)建築五、智慧型建築六、永續經營提出調查研究後的淺見,就教國內各界先進。並對國家檔案館建築之建設事宜,提出三項後續重點工作建議:一、籌建組織規劃與營建程序二、選址計畫與評選三、財務計畫與成本分析希望因建設國家檔案館建築而創造機會,使呈現給後人的,不單是其內典藏檔案之永久價值,同時也有檔案館建築自身之永恆美麗。(作者)
關鍵詞: 國家檔案局,檔案管理,檔案館建築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管理局組織之規劃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112
頁次: pp.32-37
摘要: 檔案法的制定公布,規範有關檔案管理及開放應用等事項,在健全我國檔案管理制度上有其正面意義。而依據檔案法設立之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檔案管理局,實有必要考量因應檔案法立法精神,兼顧未來業務需求及參考國外組織體系架構,來建構一符合我國國情之檔案管理組織,以導入現代化管理理念,訂定完善檔案管理法令規範,培養專業化的團隊,推展標準的作業程序,期使我國檔案管理步入制度化、現代化、標準化,符合時代潮流的新境地。(作者)
關鍵詞: 檔案法,檔案中央主管機關,組織規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全國檔案資訊系統之規劃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112
頁次: pp.23-31
摘要: 本文係就國內檔案資訊化情形及檔案資訊化趨勢,說明檔案管理局規劃建置全國檔案資訊系統之目標、範圍、架構、作法及發展期程等,期與各界交換心得,加速推動我國檔案資訊化之發展。(作者)
關鍵詞: 全國檔案目錄查詢窗口,機關檔案管理系統,檔案資訊化,檔案管理資訊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開創我國檔案管理制度的嶄新氣象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112
頁次: pp.1-5
摘要: 本文從目前政府機關檔案管理現況談及制度面各項軟體之缺失,並論及先進國家在檔案管理發展面臨之新挑戰。我國檔案管理局之成立及檔案法之公布施行,代表我國檔案管理制度面上全新蛻變的分界點。關於我國檔案管理制度的長遠發展,檔案管理局將朝顧客化、資訊化、安全化、普遍化及學術化等五大方向,全力推動檔案管理事業。未來檔案管理局除積極落實國家檔案管理工作外,亦將肩負起各機關檔案管理單位及人員最佳支援者,並型塑與時俱進的「檔案服務者」角色,在兼顧國家安全的原則下,提供完整、便捷的檔案服務,引領各機關檔案管理人員昂首闊步走出傳統檔案管理的桎梏,開創嶄新的檔案管理新氣象。(作者)
關鍵詞: 檔案法,檔案管理局,顧客主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管理法制之建構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112
卷期: 創刊號
頁次: pp.6-14
摘要: 檔案法已於八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明令公布,其施行細則及相關子法草案均已草擬完成,一俟行政院指定施行日期,即可全面推動施行,開創我國檔案管理之法制新局。茲值檔案管理法制施行伊始,檔案法所規範者,除檔案中央主管機關之建構,以典藏國家檔案,確保國家檔案之完整及真確,據以作為法制稽憑及史料保存之重要依據外,檔案之管理作業良窳,更直接影響檔案法立法目的之達成,檔案法復有統一規範各機關檔案管理應用之功能,各機關允宜配合檔案法制推動,依法執行各項檔案管理作業。本文旨在對檔案法施行後,檔案法制建構及對各機關檔案管理制度,依法應興應革之問題,作淺要之介紹,同時對相關法制,例如行政程序法等涉及檔案管理法制之規範,與檔案法如何配合運用之關係,作簡要之說明,以供參考。(作者)
關鍵詞: 國家檔案,機關檔案,資訊公開,行政程序,訴願,行政訴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檔案保存價值鑑定制度之探討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112
卷期: 創刊號
頁次: pp.60-71
摘要: 美國聯邦政府之檔案鑑定為檔案清理法定過程中評估其保存價值之必要步驟,據以支援檔案保存年限及其最終清理決策。近年來,採取「選擇性的保存」政策,強化檔案保存之經濟及行政效率目標。檔案鑑定制度之建立,係依該國第四十四號法典,訂頒檔案管理規則、手冊及相關作業指南等,作為推動依據。美國檔案保存年限之訂定及鑑定制度係以「一般檔案保存年限區分表」、「第115號標準報表」及「綜合性機關檔案保存年限表」之編製與審議作為運作主軸。檔案鑑定制度之特色包括「分別規範共通性行政檔案及個別業務檔案」、「建立健全的多媒體管理制度」、「整併多重審議管道」、「彈性採取簡易或深度審查」、「建立鑑定基準」及「重視大眾評論」等。(作者)
關鍵詞: 檔案鑑定,檔案保存年限區分表,第115號標準報表,機關檔案保存年限表,個別性業務檔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談紙質檔案的微生物危害與防治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112
卷期: 創刊號
頁次: pp.46-59
摘要: 自古自來,珍貴的歷史檔案文件、書畫、書籍等文物,大多是紙質為材料。由於紙張組成中含有黴菌新陳代謝可應用之養料,加以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潮濕,相當適合黴菌等微生物之滋長,使得紙質檔案文物常面臨黴腐、變色等微生物劣化之威脅。為使珍貴的檔案、圖書等紙質文物能長久流傳,對於紙質檔案文物的保存、維護,將是刻不容緩的工作。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所需的營養物質、適宜的環境(溫度、濕度、ph值等),為紙質檔案文物黴腐變質所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破壞其中一個必要條件,即可防止紙質檔案文物之黴腐。紙質檔案文物滋生黴菌之防治措施通常有:●將微生物與檔案文物隔離,以防止黴腐發生。●控制環境中的溫、濕度(溫度在20℃以下、相對濕度在65%以下),以防止黴菌滋長。●採用殺滅黴菌之技術及藥劑處理(包括物理、化學兩類方法)。●採用漂劑漂洗方式(氧化、還原漂劑)移除紙質表面之黴斑污痕。(作者)
關鍵詞: 檔案管理,微生物劣化,黴菌,資料保存與維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檔案館建築的願景與建設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112
卷期: 創刊號
頁次: pp.38-45
摘要: 國家檔案局籌備處成立後,全力落實推展檔案法之際,極需一處國家檔案館建築。由於此種功能及特性的建築,在台灣屬於嶄新的建築類型。因此,本文擬針對下列國家檔案館建築的願景說明:一、跨時空建築二、人本建築三、成長有機體四、生態(綠)建築五、智慧型建築六、永續經營提出調查研究後的淺見,就教國內各界先進。並對國家檔案館建築之建設事宜,提出三項後續重點工作建議:一、籌建組織規劃與營建程序二、選址計畫與評選三、財務計畫與成本分析希望因建設國家檔案館建築而創造機會,使呈現給後人的,不單是其內典藏檔案之永久價值,同時也有檔案館建築自身之永恆美麗。(作者)
關鍵詞: 國家檔案局,檔案管理,檔案館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