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8149 - 816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地方博物館政策理念與執行過程之探討:以苗栗縣木雕博物館為例
書刊名: 地方博物館政策理念與執行過程之探討:以苗栗縣木雕博物館為例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96p.
摘要: 在觀察台灣地方博物館的生成環境時,可知台灣地方博物館多依據國家文化政策的指示進行規劃。根據一些地方博物館研究結果發現,大部份台灣地方博物館多強調硬體設施,軟體的充實並不是規劃的重點,且成立之後缺乏專業人才經營和經費短缺,我們很難期待地方博物館具備文化紮根功效,可預見的是未來台灣的地方博物館可能會因經營不善而水土不服,或者博物館成為觀光產業下的產銷陳列室,事實上,真正的問題可能是出於我們是否清楚博物館的本質功能和它在今日世界所扮演的角色?如果博物館是文化的載具,我們能否會用這個載具來承載我們的文化?這成為本研究主要關心的議題。據此,本研究主要以苗栗縣木雕博物館為研究案例,來探討為什麼木雕博物館會出現政策理念與執行上的落差,從博物館學的角度來檢視政府地方博物館文化政策,了解木雕博物館和地方文化、產業在這之中的關係、定位,希望能從這個反省、檢視問題的過程,找到在未來的地方文化行政機制中,地方博物館可能扮演的角色與博物館改善之道。本論文的用意不在於提供文化政策問題一個精確的解答,而只是檢視政策和地方文化、產業之間繁複性的對話。本研究歸納出幾點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包括政府對於文化事業短線操作的方式;政策執行者、地方人士對於博物館的規模定位認知不同,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缺乏專業人員從中進行博物館可行性評估的研究,以至於整個政策規劃過程沒有找到政策、行政和地方文化之間的連結。再者,本研究發現,不論是公部門,學界還是地方居民對於文化建設的認知大部分著眼於其所帶來的觀光利益。例如,公部門試圖藉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這樣的口號形式創造經濟效益,企圖解決地方產業經濟問題,但是事實上產業面臨的問題仍然未被解決,反而地方為應因觀光,導致地方、社區對於自己的文化認同開始消失,而博物館在這個潮流之下,亦有地方特色同質化的危機。現在每個地方政府和鄉鎮都想要有博物館,這個需求已與發展島內觀光經濟產生緊密之結合。但基於博物館是個文化戴具的概念前提之下,且現又正值全球化的風潮,地方博物館的任務和運作到了應該做調整改善的時候,最後本研究提出二點建議:一、協助地方博物館提昇標準;二、成立博物館資訊諮詢中心;三、建立常態性博物館在職人員訓練制度,以期做為未來地方博物館的出路與變革的可能性。(作者)
關鍵詞: 文化政策,社區總體營造,社區參與,地方特色產業,地域振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
書刊名: 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0210
摘要: ‧第一場次主持人/陳捷先教授一、圖書館與地方文獻/來新夏發表二、地方文獻的新觀念-對金石、碑刻、族譜、方志、地方史料之研究及其運用與整理的建議/林天蔚發表三、地方文獻的特點及其開發/倪曉建發表四、方志與鄉紳/濱島敦俊發表‧第二場次主持人/黃秀政教授一、日據時期台灣佛教史料的搜集與研究/江燦騰發表二、由〈小竹居主人日記〉看張麗俊與豐原慈濟宮的翻修/許雪姬發表三、《台灣府城教會報》及其史料價值/吳學明發表四、族譜、抄本與地方開發:以台灣中部道壇為例/李豐楙發表‧第三場次主持人/劉翠溶教授一、山西民間地方文獻的搜集/張正明發表二、宜蘭地區家譜的蒐藏與修撰/陳進傳發表三、新疆區域發展研究瞻望/鍾興麒發表四、南投縣文獻史料之初探/張靜宜發表五、浙江當代圖書館地方文獻概述/袁逸發表‧第四場次主持人/溫振華教授一、地方文獻從搜集到利用/焦靜宜發表二、北京地方志研究概況/張雅晶發表三、地方文史工作與社區營造-從「大家來寫村史」計畫出發的文史搜索運動/陳板發表四、台灣九二一震災史的蒐集與運用/鍾起岱發表‧第五場次主持人/劉石吉教授一、《紹興史綱》序-兼論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研究運用/陳橋驛發表二、珠江三角洲農村牌位祭祀的結構及其區域社會形成的歷史特徵/片山剛發表三、廣東碑刻、契約的蒐集與利用/譚棣華發表四、台北碑碣史料之重建/何培夫發表‧第六場次主持人/張勝彥教授一、淺析中國古代方志中的輿圖/蘇品紅發表二、方志家譜中「八景」的文化構成分析/張廷銀發表三、清領前期台灣散文正典的生成-以《台灣府志》〈藝文志〉為範圍(1696~1764)/施懿琳發表四、連接清領與日治時期的三項空間史料/高傳棋發表‧第七場次主持人/吳明德教授一、地方文獻事業與公共圖書館/韓樸發表二、地方文獻工作若干問題再認識/鄒華享發表三、山東方志修纂史略/趙炳武發表四、歐美國家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之徵集與服務現況/陳昭珍發表‧第八場次主持人/王世慶教授一、台灣拓殖株式會社文書特色與學術研究價值/朱德蘭發表二、大正元年台灣礦業會之發會與其發行《台灣礦業會報》之史料價值/唐羽發表三、「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建置機制之探討/許素朱發表四、嘉靖四十一年浙江嚴州府遂安縣十八都下一圖賦役黃冊殘本的發現與初步分析/岩井茂樹發表‧綜合討論主持人/莊芳榮館長引言人/曹永和、王世慶、陳慶芳、黃富三、吳文興(編者)
關鍵詞: 地方文獻,地方志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在動態交易資料庫中探勘最佳獲利法則之研究
書刊名: 在動態交易資料庫中探勘最佳獲利法則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48p.
摘要: 由於電腦普及,和資料庫的應用範圍與所處理資料量的增加,要如何從這些資料中找出有用訊息,便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資料探勘,正是由資料庫中探勘知識,找出使用者感興趣的資訊。最佳化關聯法則為資料探勘研究領域之一,主要在於探討如何從未明確的數值屬性之一連串屬性值當中,找出滿足條件情況A後也滿足條件情況B的若干段支持度、信賴度或是獲利最大的區域。而目前所提出對於最佳獲利法則之演算法必須多次存取資料庫,不僅耗費許多I/O時間與硬碟讀寫頭移動之時間,也浪費許多時間於不必要的計算上。並且,目前對於獲利值的增加與減少並無這方面的研究。於是,本論文提出了一個更有效率的最佳化獲利法則探勘法,稱之為QMAR(QuickMiningGainRules)演算法,主要做法是利用獲利值經過bucketing技術處理過後所具有之「正負相間」特性,來判斷每一對正負獲利值是否能加入最佳獲利區段。不僅減少存取資料庫的次數,大量降低I/O時間與硬碟讀寫頭移動之時間,也無需浪費時間於不必要的計算上。從模擬分析的結果來看,當面對高資料量與高k值時,QMAR演算法有越高的執行效率。另外本論文也對於探討當獲利值增加或減少時,如何不需重新進行QMAR計算就可以得到最佳獲利區段。(作者)
關鍵詞: 最佳獲利法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因緣際會:出版風雲四十年,這些人、那些事
書刊名: 因緣際會:出版風雲四十年,這些人、那些事
出版日期: 200202
頁次: 380p.
摘要: 已經出過《多采多姿》(charmed)、《權利!》(power!)、《直言不諱》(MantoMan)等13本暢銷書的作者科達(MichaelKorda),確實是一個擅長描述故事的人,書中作者科達依著年代的順序,從自己少年時如何經過各種困難進入了出版社,一直寫到當上塞門舒斯特出版社(Simon&Schuster)總編輯兼企劃部副總裁的40年經歷,文字幽默風趣、觀察絲絲入扣,即使不是從事出版業的人都會被本書生動的敘述風格深深吸引。不同於一般作者的回憶錄經常只是作者漫無目的寫些過去的美好記憶或是豐功偉業,整本書包含了兩個清楚的脈絡,一個是作者對自己的描述,一個是作者對自己從事出版業40年來發生在周圍的人、事、物所做的描寫,相信這樣的安排絕對是一個資深編輯用心而為的成果。(編者)
關鍵詞: 出版,回憶錄,科達,傳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刑法法律論文分類索引:1947-2000
書刊名: 刑法法律論文分類索引:1947-2000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349p.
摘要: 本索引除刑法總則及刑法分則外,尚包括犯罪學及刑法相關特別刑法論文分類索引。收錄範圍自1947年起至2000年底,在臺灣發行之中文期刊為主,亦收編少數海外刊行之期刊,共5,025篇。書目之著錄項目包括:編號、篇名、著譯者、期刊名稱、卷期、頁次、出版年月、備註。本索引之分類,係參照中國圖書分類法之原則,並按實際內容再行細分。如有一文內容涉及二類以上者,則分別於各類互見之。書後附有著者索引,著者姓名筆畫依前國立北平圖書館中文目錄檢字表〔、〕〔一〕〔│〕〔〕四部之先後順序編列,提供讀者快速查詢期刊中的刑法法律論文。(編者)
關鍵詞: 刑法,犯罪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全球佛教通訊指南‧2002年版
書刊名: 全球佛教通訊指南‧2002年版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391p.
摘要: 本書曾於民國86年初次出版,收錄國內篇與國際篇,本版則多收錄大陸篇,凡是與佛教弘法之相關單位皆包含在內,每篇之下,再按機構團體之性質排列,同性質團體之下,或按地區或按類別再予細分,這些機構團體包括:寺院道場、佛教公益團體、佛教基金會、往生助念團、佛教圖書館、佛教學院、佛教傳播團體(出版社、雜誌社、電視臺)、佛教文物流通處、素食餐廳、個人印經者等,綜觀全書,仍以寺院道場所佔有之篇幅最多。每一筆資料所呈現的項目,包括:團體名稱、主持人法號(寺院道場部份)、郵遞區號、住址、電話、傳真,國際篇之中,偶有收錄e-mail住址或網址。本書屬於名錄性質,可為聯絡通訊之用,假如有人名索引或團體名索引,會更有參考功能。(編者)
關鍵詞: 佛教,名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禁書時代的出版業英雄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212
卷期: n.48
頁次: pp.3-8
摘要: 本文介紹禁書時代中的出版商、印刷商以及書商、書店所遭受的各樣處境。第一種是立法壓制,以英國及俄國沙皇時代為例說明。第二種則是被告上法庭,包含刑事與民事訴訟、罰款及監禁等下場。第三種是禁止郵寄。第四種是禁止出入海關,如《尤里西斯》、《一千零一夜》及《麥田捕手》等書。第五種則是遭受攻擊,以魯西迪的《魔鬼詩篇》為例,美國出版公司維京企鵝在該書尚未上市,即已收到炸彈及威脅信的恐嚇。第六種則是刪節或刪改文章內容。以上種種打擊,令人更佩服在夾縫中出版、印製、銷售禁書的單位和出版社,透過這些不畏權威的出版商、印刷商及書商的協助,將這些被阻遏的思想,匯成一道反禁潮流,讓文化社會重新找回自由的契機。(編者)
關鍵詞: 禁?圖書,書刊查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古色古香書味濃:閒逛神田古書架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212
卷期: n.48
頁次: pp.25-26
摘要: 本文介紹日本東京的神田古書(舊書)店聯盟在92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所舉辦的「神田古書祭」活動,內容包含該活動起源之簡介及其特色。作者以平實的筆調娓娓道來,更增該項活動的張力,該年的神田古書祭分別有露天古書折扣市、珍本書特選販賣會,舊書狂廉拍賣會,藏書印特展及各大小書店特價書等,除提供給愛書者浮生閒逛樂趣外,並造就不少周邊美食副產業,其情況皆在文中一併提及。(編者)
關鍵詞: 古書,日本書市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一種新的生活時尚正在流行:選擇一個屬於自己的讀書俱樂部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212
卷期: n.48
頁次: pp.14-16
摘要: 本文介紹新的書籍流通模式-讀者俱樂部。文中首先說明讀者俱樂部的內涵在於,可透過權威性的選書推薦,指引性的導讀文章及互動式的閱讀分享而深度耕耘閱讀品味與習慣。隨後例舉歐美地區之德國及英國所成立之有名讀書俱樂部,介紹其活動及成果。作者時任時報文化出版公司企劃主任,故大力推銷「時報悅讀俱樂部」之成立宗旨並希望大家踴躍加入,文中亦列舉多位目前政界名人及名嘴以壯大聲勢,希望能讓更多人與好書相遇,充實每個人的生活。(編者)
關鍵詞: 閱讀,讀書會,讀書俱樂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閱讀「報告」:大陸「報告文學」精選書目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211
卷期: n.47
頁次: pp.37-41
摘要: 1.本目錄收錄1978年以來大陸地區出版之「報告文學」作品(含部分臺港地區出版之大陸作家作品)共81種,統計分析如下表。2.書目著錄項目包括:書名、編撰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國際標準書號(ISBN)、裝訂及內容等。依個人創作、選集與評論三種類別編排,每一類下則依出版年月排序。3.本書目因資料與人力的限制,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可多利用大陸地區期刊與相關網站以取得更多的資訊。(編者)
關鍵詞: 報導文學,報告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鬆綁論下的臺灣報導文學讀本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211
卷期: n.47
頁次: pp.3-5
摘要: 本文針對台灣報導文學代表性作品對照社會運動史進行考察,標示出作品與時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學環境等特質,以展現出一種進步性文類。作者以《台灣報導文學讀本》中大膽提出之「鬆綁論」內涵為主體,闡明報導文學回歸文學創作領域之必要性。其鬆綁論內涵包含:一、報導文學的任務是「再現」田野;二、回歸「實在的文學」的報導傳統;及三、報導文學體式的多元化等三部分。(編者)
關鍵詞: 田野調查,台灣文學,報導文學,台灣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邁向《廿一世紀公共圖書館新論》[吳建中著]讀後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211
卷期: n.47
頁次: pp.30-31
摘要: 本文在介紹「二十一世紀公共圖書館新論」一書,本書作者認為選書政策乃是艱鉅藏書家鑑賞能力與圖書館所服務之讀者的需求為依歸,作者採取了較為中間偏左的態度,也儘管明顯肯定圖書館應該是溫和地以人為本的採選模式,但仍支持圖書館向來以精選或推薦圖書作為權威式機構的象徵。作者也進一步指出未來圖書館絕非純由科技堆積而成的冰冷機構,而應該是「使讀者感到溫馨的知識樂園」,也能滿足讀者的「文化需求」與「娛樂需求」。(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知識領航,知識加值,資訊傳播,資訊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