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8125 - 813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古典目錄略論當代我國目錄學之發展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n.29
頁次: pp.6-14
摘要: 我國的目錄工作起自漢代,幾千年來的目錄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編纂經驗與成果,逐漸形成目錄之學。歷代各種各類的目錄,應有其時代的背景、需求與功能。後人編纂目錄往往取法前人之經驗與成果,而有所創新。本文從討論古典目錄的思想與方法及對後人的影響,論及當代目錄學的發展。認為我國當代目錄之學有傳承古典目錄學的精華,亦深受西方目錄學的影響,除舉要說明外,並呼籲重視當代目錄學的探索及提出未來發展的看法。(作者)
關鍵詞: 古典目錄學,當代目錄學,書目控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藏經目錄整合查詢系統」之概介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n.29
頁次: pp.48-51
摘要: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為便利讀者透過單一介面,檢索各版本藏經目錄,以利藏經的使用,故建置「藏經目錄整合查詢系統」,並希望藉此查詢系統的使用,瞭解一經在各版本藏經的收錄情況及因傳譯而產生的不同版本。本文擬就「藏經目錄整合查詢系統」之系統作業環境、資料建檔之規範、檢索功能等,作一介紹。(作者)
關鍵詞: 藏經,藏經目錄,藏經目錄檢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法中但書條款之研究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n.29
頁次: pp.42-47
摘要: 本文係以我國民國九十年一月十九日生效之圖書館法為準據,闡述中華民國法定送存機制之構造,其涵蓋一般出版品、政府出版品及寄存圖書館等制度,並扼要描繪我國行政法規中有關政府出版品規定重要法條,此外,兼有探析當前政府出版品經營所遭遇之課題,於最後研擬出調整法制之道。(作者)
關鍵詞: 法定送存,政府出版品,寄存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唐內典錄.歷代眾經總撮入藏錄序說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n.29
頁次: pp.32-41
摘要: 本文以道宣《大唐內典錄》卷第八〈歷代眾經見入藏錄第三〉(〈歷代眾經總撮入藏錄第三〉)序,為論述重心,探討其中所談論的佛經分類、庋藏及插架方式,這是卷軸大藏經時代對於佛經收藏方式的首見記錄,因此本序對於漢文大藏經的流變和發展歷史有極大的參考價值。(作者)
關鍵詞: 道宣,大唐內典錄,入藏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歷代佛教目錄類型瑣議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n.29
頁次: pp.22-31
摘要: 中國歷代佛教目錄自西晉末竺法護《眾經錄》始,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共有存佚一百三十餘部。瞭解、認識、把握這些形態各異的佛教目錄,其中一個前提就是進行恰當地類型劃分,找出各種不同類型目錄之間的異同。有鑒於此,本文嘗試著從佛教目錄的編製目的與功能、目錄對佛教典籍的內容揭示、目錄著錄佛典的繁簡程度及修撰者等角度,對歷代所編佛教目錄進行了類型劃分,以期再現佛教目錄的本來面目,並對當今的目錄編製和目錄類型劃分提供借鑒與參考。(作者)
關鍵詞: 佛教目錄,類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時代的佛教目錄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0203
卷期: n.29
頁次: pp.15-21
摘要: 本文提出資訊時代的佛教目錄應該具備全面、準確、方便三個標準。認為資訊時代的佛教目錄需要針對佛教文獻的新形態,對目錄的內涵與外延重新界定。主張用超文本將佛教目錄與文獻的電子文本、掃描件連接,使目錄成為開放式、互動式的網上圖書館的導航員。主張用主題詞檢索,取代傳統的圖書分類法。這一工作的開展,需要網絡資源的整合與諸多參與者的共同合作。(作者)
關鍵詞: 資訊時代,佛教文獻,佛教目錄,佛教主題詞表,佛教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佛教知識組織管理研討會
書刊名: 佛教知識組織管理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02
摘要: 1.專題演講(一)林文睿館長主持漫談科技在佛教中的運用/謝清俊教授2.專題演講(二)黃世雄教授主持語意網絡、詞網與知識本體:淺談未來網絡上的知識運籌/黃居仁教授3.第一場研討賴鼎銘教授主持(一)CBETA版電子佛典集成部類目錄(CBETA版經錄)簡介/惠敏法師主講(二)簡介Metadata於佛教電子文獻的應用/杜正民老師主講(三)佛教知識庫的建立:以topicmap建置玄奘西域行為例/歐陽彥正教授、林光龍先生主講4.第二場研討黃鴻珠教授主持(一)從Metadata標準理論探討知識組織的應用與發展/陳亞寧先生主講(二)Ontology與知識組織/阮明淑教授、溫達茂先生主講5.第三場研討廖又生教授主持(一)從俱舍論大全之製作談佛教知識之組織管理/廣淨法師主講(二)佛教索引典之建置/自衍法師主講6.第四場研討悟因法師主持(一)阿含經中所建構的佛教知識體系/林崇安教授主講(二)中國佛教史的知識體系探討/陳玉女教授主講7.第五場研討蕭金松教授主持(一)佛教知識體系建構之初探/見豪法師主講(二)從佛教傳承談佛教知識體系/謝振煌老師主講(三)知識與佛教知識/謝大寧教授主講8.座談會-佛教主題詞表吳?璃老師主持(一)主題詞表的內涵及在網路環境下所扮演的角色/陳和琴老師主講(二)中文主題詞表-文哲學門之主題詞詞目編選經驗談/劉春銀主任主講(三)建構佛教主題詞的一些意見/郭忠生先生主講(四)佛教主題詞表試擬/自正法師主講(編者)
關鍵詞: 佛教,佛教知識,知識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佛光緣美術館群策略聯盟營運管理之研究
書刊名: 佛光緣美術館群策略聯盟營運管理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2
摘要: 佛光山從民國八十四年起,在國內外各地相繼成立佛光緣美術館,國內在台北、台南、屏東、宜蘭、高雄等地,由點而面,逐漸形成一個博物館群,此五地共有六個美術館,本文稱之為佛光緣美術館群,其宗旨,在於佛教藝術之鑑賞與佛教藝術美學之傳播。佛光緣美術館群受限於專業人力條件的不足,在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專業工作是很難面面俱到臻於健全,各館各自擁有自己的資源,組織管理上,尚待建立密切合作的體系。如何善用既有的內部資源,並與其他有關團體合作聯盟、資源結合,以形成資源相互支援與相互共享之體系,是佛光緣美術館群為永續經營需審慎考量的策略計劃。本研究以「佛光緣美術館群策略聯盟營運管理之研究」為題,首先瞭解佛光緣美術館群的設立與發展背景,調查、分析其營運管理現況;再以策略學者波特(Porter)所提出的產業吸引力為架構,做美術館外部環境供需與競爭的分析,探討佛光緣美術館群目前所處的外部環境,以及其他博物館間之互動與合作關係;再根據佛光緣美術館群所擁有的有形、無形資源、組織型態與館長的規劃理念等各方面的狀況,研究佛光緣美術館群的核心資源,並應用SWOT策略分析法,探討未來的發展策略及其策略聯盟之可行性方式。經探索分析後提出對館群策略聯盟之觀點,以供其進行策略聯盟,營運管理規劃、運作時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佛光山,佛光美術館,美術館群策略聯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住青年旅館玩翻全世界
書刊名: 住青年旅館玩翻全世界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445p.
摘要: 青年之家一直是自助旅行者選擇住宿時的最愛,雖然名為青年之家或青年旅社,但都開放給任何年齡的人住宿。本書分為10篇,第1篇簡介青年之家的歷史由來,第2到第9篇則依次介紹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及非洲等五大洲各地的青年之家以及各國旅遊資訊,最後一篇是青年之家會員的實地經驗分享心得。每一家旅館的介紹項目包括:旅館中英文名稱、地址、電話、傳真、開放時間、設施、房間、食宿費、餐飲、簡介、交通……等,這些資訊是自助旅行者的最佳參考指南,另外讀者也可參考本書規劃的各類主題旅遊,完成屬於自己的自助旅行藍圖。(編者)
關鍵詞: 青年旅社,自助旅行,旅遊資訊,主題旅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西域史地釋名
書刊名: 西域史地釋名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200p.
摘要: 中國人對於西域的了解始於漢朝,今日西域幾乎可與新疆劃上等號,但漢唐時期的西域卻較今日放大許多,本書改編自馮承鈞先生所編之《西域地名》,在書中所指的西域,僅包含了印度西北境、北部有印度伊蘭人蹤跡的地域和東非小部分地區,刪除了馮書中的南海及地中海西歐民族國家。全書內容編排以地名辭目之英文字母順序排列,並有互見辭目,留用原書的辭目,加入族裔區分等新資料,對於原書偶有之不規則外文拼法,則改以英文統一處理,其他古代語言也儘量收錄,查找資料時亦可利用漢名索引依筆畫查找漢語地名,書末附有簡明地圖以使區域觀念更形象化,是查找西域地名時的最佳工具書。(編者)
關鍵詞: 西域,新疆,參考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西洋圖書館目錄目的與功能發展之研究
書刊名: 西洋圖書館目錄目的與功能發展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420p.
摘要: 本論文之目的在探討西洋圖書館目錄目的與功能的發展,研究目的共有八項,分別為:一、針對十九及二十世紀中重要的編目理論家,包括:Panizzi、Jewett、Cutter及Lubetzky等人,對於他們所編製的目錄規則與相關的論述加以分析、推衍與還原,期能從中探索他們心中所蘊藏之目錄目的與功能的理念,進而了解在這兩個世紀之中,目錄之目的與功能的演變情形,做為檢視現代線上公用目錄的基礎;二、探討書目記述的原則,以了解為達成目錄之目的,在進行書目記述時,所應注意的相關原則為何;三、探討作品的定義,及其在不同之編目規則中的展現,期能更加了解作品的本質,以及應如何加以處理,方能達成目錄之目的;四、探討作品與書目之間所存在的各種關係,以便了解其如何展現目錄之目的,並且得知作品間的連結模式;五、探討書目記錄的功用與書目元素的種類,以便了解線上公用目錄中各項功能的運作情況;六、探討線上公用目錄的分期、功能的演進與展示之相關問題,用以檢視其達成目錄目的的程度,並探求其改進方向;七、探討網際網路與網路資源的發展對於線上公用目錄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八、探討線上公用目錄的角色轉變與未來的發展方向。本論文所採用之研究方法包括歷史法與文獻分析法,研究所涵蓋之時間縱貫十九世紀迄今,約包括兩百餘年;在橫向方面,則牽涉到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編目理念、記述原則與相關標準的發展等,可謂在時間之外尚包括許多複雜的討論面向。因此,僅針對前述各項研究目的,在所蒐集的相關文獻中,找出具有歷史意義的轉折點,包括:人物、學說、事件與各種資訊組織工具之發展,詳加研討與分析,除做為研究的理論基礎之外,並歸納出具體的研究成果。根據研究目的之設定,本研究所提出之研究結果亦分為八項加以敘述,包括:一、歸納出十九及二十世紀中Panizzi、Jewett、Cutter、Lubetzky、巴黎原則、IFLA,以及Svenonius等個人和機構對於目錄之目的與功能的重要理念,包括:將著者的作品和作品的版本予以聚集,並連結一著者的所有作品,使目錄具備查詢、聚合、協助辨識、選擇、獲取與航行之功能,同時目錄之目的與功能會隨著時代的演進與需求改變而做修正;二、書目記述時應注意的相關原則,包括:使用者方便性原則及其附屬之共同使用原則、表達原則及其附屬之正確性原則、充足與必要原則及其附屬之重要性原則、標準化原則,與整合原則;三、作品是現代目錄的基本組成,但在各編目規則中都未曾清楚地定義作品,未來我們若能在編目規則中較清楚地定義作品,且對新作品的判定若能有更清楚的規範,那麼不僅可以讓編目員有所遵循,也能讓編目的結果更為符合讀者的需求;四、作品間的關係相當複雜,然其關係是可以被分類並提供檢索的,而書目關係是界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體在書目世界中的階層性關連,目錄之目的與功能就是藉由書目間的關係與連結而達成的;五、書目記錄的功用包括:1.以實體本身的資訊做為描述基礎;2.對於作品的知識及其藝術本質加以區辨;3.確立書目的獨特性並協助選擇資訊;4.提供相關作品之連結;5.提供引用目的之共同資訊;6.提供查尋單件之位置;7.協助書目的傳遞;8.為書目資料庫的維護工作提供所需之資訊等;另書目元素的種類大約可以分為五類,即:1.查詢用資料元素;2.辨識用資料元素;3.組織用資料元素;4.表達關係之資料元素;5.確定處所之資料元素;六、關於線上公用目錄的分期、功能的演進與展示之相關問題,若根據Taylor的分期,線上公用目錄共可分為三個主要的世代,第一代建立於1980年代,係仿照卡片目錄或資訊檢索系統,第二代約在1992至1996年間,不僅整合了卡片目錄或資訊檢索系統的設計模式,還增加了檢索點、檢索能力與展示方式的多樣性,第三代則自1996年開始,具備了Web介面、超本文的連結與瀏覽功能、圖形式的使用者介面,以及提供Z39.50通訊協定的跨系統查詢之能力等。此外,線上公用目錄應能考慮目錄的不同功能,而採用不同層次的展示方式;七、網際網路與網路資源的發展對於目錄造成極大的衝擊與影響,使得圖書館必須積極思考因應之道;八、在線上公用目錄角色的轉變與未來的發展方向方面,預期將朝向個人化與各類型資訊資源整合查詢的方向發展。本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圖書館界仍應重視編目原則的重要性;二、持續進行各項目錄使用的相關研究;三、重視以作品單元編目的重要性;四、進行書目家族的相關研究;五、落實各項資訊資源的整合查詢;六、關注FRBR、CORC及LC行動方案的後續發展;七、對中國圖書館目錄發展的建議。(作者)
關鍵詞: 線上公用目錄,整合查詢,個人化,作品,書目關係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西方歷史學名著提要
書刊名: 西方歷史學名著提要
出版日期: 2002
頁次: 393p.
摘要: 本書將西方歷史學名著依照寫作年代排列,分成作者、書名、大約寫作年代、提要本文。然而提要大致分成三個部分:一為作者的生平、寫作背景或源由;二為著作提要;三為作者或著作在史學上的地位以及對後世的影響,並提出著作之特點與缺點。全書在取材方面,力求具有代表性、影響力的作品,範圍以符合歷史概念中當代的西方(包括有西歐、北美等),但不包括日本。內容選材主要是以客觀歷史過程、事件、人物、問題等為對象進行研究的歷史著作為主,包括傳統史學和新史學的作品,讓讀者能夠了解西方史學的發展及其在當代的變化及趨勢。(編者)
關鍵詞: 西方歷史學,史學名著,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