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6925 - 693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兒童文學叢書:音樂家系列
書刊名: 兒童文學叢書:音樂家系列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10冊
摘要: 音樂家系列叢書主要是介紹歐美著名的音樂大師,讓孩子能了解音樂大師在困苦的生活中,如何利用音樂當作精神支柱,並創造屬於他們的音樂人生。這套書最大的特色,就是提到音樂名詞時,都能用生動的詞語,讓孩子不會感到沈悶枯燥;而介紹著名的樂曲,也是用深入淺出的活潑用語,引導孩子進入音樂世界。(編者)
關鍵詞: 音樂大師,兒童讀物,兒童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亞理斯多德《創作學》譯疏
書刊名: 亞理斯多德《創作學》譯疏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455p.
摘要: 就西方古代論創作與批評的專著,而一直能影響現代的,亞理斯多德《創作學》或《論創作法》是最重要的一部。王士儀教授對亞氏原著瞭若指掌,巨細無遺,而能在譯文上創立新的專業化術語,界定亞氏概念內涵,呈現戲劇溝通的明確化基礎,進而建立一套亞氏推理架構,權充針線,貫穿全文原旨,務必使讀者更為易讀、易懂、易解,亦有助於提升對戲劇的認知、創作與批評水準。(編者)
關鍵詞: 創作學,論創作法,亞理斯多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那一年,我沒有上學
書刊名: 那一年,我沒有上學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31p.
摘要: 7歲是一個學習的開始,正當小朋友都上學去,作者卻和家人組成的「神秘紙野獸」劇團前進義大利表演,這是難得的經驗,需要極大的勇氣。作者將一年中所見所聞、生活體驗及表演過程,藉由旅行日記記載下來;敏銳的觀察力、鮮豔誇張的繪圖技巧,豐富的旅行記趣,處處展現出作者的童心,讓本書更具閱讀性,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值得親子共同欣賞,藉以開啟小朋友異國探索的樂趣。(編者)
關鍵詞: 兒童讀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沃夫林藝術史基本概念之研究
書刊名: 沃夫林藝術史基本概念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124p.
摘要: 本文研究主軸在於釐清沃夫林(HeinrichWolfflin,1864-1945)寫作《藝術史的基本概念》(KunstgeschichtlicheGrundbegriffe.DasProblemderStilentwicklunginderneuerenKunst.1915)時所面對的美學與藝術史問題,採取「經典-詮釋-問題討論」的方式來安排對沃夫林原典的研究與相關文獻探討,以期引向研究主旨:對沃夫林「藝術史基本概念」的深層理解。本文通過對沃夫林著作與手稿的考察,簡述其學思的發展歷程,並分別從其個人筆記、信件、學生課堂筆記、演講稿,以及與五組基本概念相關的理論著述等資料,回顧五組基本概念的發展與演變。同時通過重譯沃夫林《藝術史的基本概念》中與五組基本概念相關的論述重點,以探索其中所涵攝的問題。最後則針對沃夫林藝術史與美學思想的學術定位加以討論,同時陳述、回應現代藝術史學者對沃夫林的代表性批判。(作者)
關鍵詞: Wolfflin,線性與繪畫性,平面與深度,閉鎖與開放,多樣性與統一性,絕對清晰與相對清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杜拉克談未來管理
書刊名: 杜拉克談未來管理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318p.
摘要: 作者彼得‧杜拉克深入觀察世界各國的社會潮流與經濟脈動,並能隨著支配社會的思潮和力量的改變,不斷更新因應的管理方式。本書即在探討管理如何受到時代潮流與政治信仰的影響並謀求解決之道,從管理的趨勢到日本的崛起、拉丁美洲、墨西哥、中國的問題、非營利組織的管理、甚至資本主義何去何從,均有發人省思的見解。(編者)
關鍵詞: 杜拉克,管理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還得哭
書刊名: 我還得哭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35p.
摘要: 本書以有趣的童詩方式,由傳達兒童最常見的情緒「哭」開始。詩中道出孩子以為哭是萬能武器,常常沒完沒了地哭,期望大人會因此認輸。詩中的主角不知如何結束這場「哭」,最後,陷進了「苦」與「不苦」、「哭」與「不哭」糾纏不清的境地。在作者極富童趣的詩文中,配合生動的繪圖,營造一種矛盾的趣味。此外,附上英文翻譯,能於啟發孩子閱讀之際,兼具培養孩子的英語閱讀能力。(編者)
關鍵詞: 兒童讀物,童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就是這樣!
書刊名: 我就是這樣!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189p.
摘要: 本書藉著一個15歲的少年看世界,隱藏在叛逆後的無奈,時下的網咖、毒品、菸酒,對青少年有什麼誘惑?破碎家庭下的孩子們,又要怎樣面對繽紛的社會?在同學朋友間要如何相處?高嚷「我就是這樣」的同時,鎂光燈閃耀的剎那,社會新聞報導的一定是壞孩子嗎?會不會他曾有破碎的童年?透過王宇傑、薰衣草等三個角色,貼切描寫隨時可能發生的故事,筆觸靈活,是發人深省的一篇小說。(編者)
關鍵詞: 青少年文學,兒童讀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策略之研究
書刊名: 我國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策略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143p.
摘要: 學術論文是學術研究的成果,經整理典藏並提供資源共享與利用,不僅鼓勵學術的蓬勃發展,同時也代表各學科領域的發展情況。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近來國內外各學術單位對學術論文的數位典藏工作日益重視,致力於建置博碩士論文專屬資訊系統與電子論文徵集政策的推行,期盼能透過博碩士論文資訊的共建共享,長久典藏並分享論文資訊。基於上述,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即針對我國各學術單位在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的現況,以及資訊系統的發展模式進行瞭解,並進一步分析各單位在推動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工作時政策制訂的觀點,並歸納整理提出未來其他單位在發展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工作時的建議。研究結果發現,目前國內各學術單位在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工作的發展還在起步階級,尚無具體的合作典藏計劃;而資訊系統的發展模式主要分為:委外資訊廠商開發、使用免費共享系統、館內自行開發系統三種,依據經費多寡而有不同的考量;各單位會因組織編制與經費成本,影響其在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工作參與人員、系統發展模式、博碩士論文數位化方式、電子博碩士論文呈繳方式、系統維護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制訂。在研究結論中歸納出八點如下:一、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工作參與人員包括行政單位人員及學者專家;二、資訊系統發展主要有三種模式;三、博碩士論文數位化以Acrobat軟體所製作的PDF檔格式為主;四、研究生透過資訊系統線上呈繳電子論文檔;五、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系統具備全文檢索功能及與書目資料庫連結查詢的機制;六、數位典藏維護工作需定期備份以降低資料毀損的風險;七、全國性的博碩士論文數位化合作典藏機制亟待建立;八、學位論文著作權及電子傳播之相關法律問題尚待釐清。最後也提出四點建議:一、建立全國性合作典藏機制,進行徵集與維護數位化論文的工作;二、依組織特色擬訂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政策;三、釐清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的合理使用範圍;四、開發博碩士論文數位典藏系統加值服務功能;以提供其他單位在政策擬訂時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博碩士論文,博碩士論文電子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公共圖書館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研究
書刊名: 我國公共圖書館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研究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131p.
摘要: 本論文藉由回顧社區總體營造的興起與實施,省思我國公共圖書館與社會發展的關係,近一步探討應該如何定位在社區中的角色,結合社區資源為社區提供適切的服務,以符合社會期望,促進社會進步。其中,採歷史研究法與文獻分析法進行研究問題有以下五方面:一、社區發展的意義、理念與我國社區發展的情形。二、我國社區總體營造的實施。三、公共圖書館與社區關係的經營。四、我國公共圖書館在現代社區中應該發揮的功能。五、公共圖書館應該如何參與社區總體營造成為有力的資源。本研究的具體結論如下:一、社區總體營造的推行,有其成效不彰之處。在這之中,公共圖書館可以透過教育、文化、資訊與休閒等四大功能的發揮,整合社區資訊、深化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建立教育的管道、引導民眾自我學習等,彌補總體意涵的不足。二、社區總體營造,不能偏離「自發性」的原則,專家的參與、政府的介入,都應視其需要,從「總體」的層面,考慮各方面的可行性,適時的合作給予居民專業的指導,避免過度膨脹專業權威,主導社區事務的推展,如此才能培養居民自主經營的能力。三、公共圖書館的經營應朝向社區化思考。四、公共圖書館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在於突顯參與社會建設的重要性,從中找到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方向。五、公共圖書館參與社區營造的策略,有四個部分,分別是社區的認識、建立互動機制、社區資源的整合與社區評鑑。針對研究結果,本論文提出幾個建議,未來公共圖書館應該積極參與社區的事務、投入社會發展的研究、確實檢討與執行各項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擴大圖書館服務的層面與落實評鑑制度與精神。(作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社區總體營造,社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編目工作現況與發展之調查研究
書刊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編目工作現況與發展之調查研究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122p.
摘要: 本研究係以國內公私立大學圖書館為對象,以問卷調查的方式,瞭解國內大學圖書館編目工作現況與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及編目館員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以期提供各大學圖書館業務發展,及圖書資訊學相關系所編目課程設計之參考。經研究分析與整理,獲得以下之結論:一、近五年大學圖書館各館編目館員人數,國立大學減少,私立大學及技術學院增加。二、大學圖書館編目組織作業名稱多為「採編組」;進行編目作業組織重整者多為國立大學圖書館,方式多為「採編合一」。三、編目委外作業在私立技術學院已成為一種趨勢;未委外的原因,私立技術學院圖書館多因「經費不足」,公私立大學圖書館則較考慮「品質不佳」的問題;而編目委外作業對編目館員所產生的影響主要為「減少工作量」及「轉從事其他圖書館工作」。四、各大學圖書館對電子資源編目的比例很低,但對參與網路資源合作編目計畫的意願很高。五、對於待編資料眾多的問題,私立技術學院圖書館多「採用委外作業」解決,公私立大學圖書館多以「重整工作流程」解決。六、國內大學圖書館編目館員大多尋求「相關系所老師之協助」以解決語文能力或學科背景不足的問題。七、編目工作所面臨的問題包括:資料類型的多元化、在職訓練不足、同時從事其他圖書館工作所面臨的壓力、工作倦怠感、簡編v.s.詳編、主管或讀者對編目工作的不瞭解。八、對國內未來編目組走向,各大學圖書館意見不盡相同。九、國內大學圖書館採行在家上班制度仍待規畫與協調。十、國內大學圖書館編目館員角色未有較大的轉變。十一、工讀生的大量僱用。十二、綜合編目館員及編目教師之意見,大學圖書館編目館員應具備之二十一項核心編目知識與技能較強調傳統編目能力,依其排名包括:中國編目規則、中國機讀編目格式、中國圖書分類法、MARC21、AACR2、LCC、DDC、權威控制、中文圖書標題表、編目工具及參考資源、線上公用目錄、分類理論與方法、書目中心、主題分析理論與方法、LCSH、分編最新發展與應用、資訊組織理論、檢索技巧、控制詞彙、國內外之相關編目標準、資訊尋求行為;而編目教師與編目館員意見差異最大者為「資訊尋求行為」、「中文圖書標題表」、「控制詞彙」及「索引理論與方法」。最後提出七項建議:一、新改制之大學圖書館應重視專業人員的編制。二、加強在職訓練。三、推動中文網路資源合作編目計畫。四、實施工作輪調制度。五、了解讀者使用館藏目錄行為。(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編目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數位參考服務發展之研究
書刊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數位參考服務發展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167p.
摘要: 近年來,科技與網際網路迅速發展,圖書館引進各項技術,將之應用於圖書館的服務中,增進或改變了圖書館的作業程序;加上使用者使用大量的網路資源,資訊需求日多,參考問題數量下降,都對圖書館產生相當大的衝擊。圖書館為提昇服務,新興服務隨之而生,其中數位參考服務(DigitalReferenceServices)是參考館員利用電腦和網路,以數位化的方式(如電子郵件、線上交談、視訊參考等)進行的服務,協助使用者查尋資訊或回答問題,提供使用者遠端、即時和無時空限制的服務。本論文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數位參考服務之意義、內涵與形式;探討國內外數位參考服務實施的狀況;調查國內大學圖書館數位參考服務現況及對其看法;綜合文獻分析與調查結果,對數位參考服務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國內圖書館建置與實施數位參考服務時之參考。本論文研究結果顯示:(1)國內大學圖書館參考服務工作多無專責部門,但仍多由專職參考館員負責;(2)國內大學圖書館大部份已提供數位參考服務,尚未訂定明確的數位參考服務政策,亦缺乏使用者評估;(3)國內外大學圖書館認為數位參考服務使得參考工作可透過多管道進行,適合回答使用者建議的問題和快速參考問題,問題內容變得更多樣化;(4)電子郵件是國內外大學圖書館數位參考服務中最普遍使用的形式,尚未有圖書館提供視訊參考服務,而國內外大學圖書館差異最大的項目是線上交談;(5)國內外大學圖書館參考館員需要數位參考服務的繼續教育,以增進其知識與技術;(6)國內大學圖書館認為未來為傳統參考服務和數位參考服務二者並存;(7)聯合數位參考服務是未來的趨勢之一。本論文就上述研究結果,提出五點建議:(1)觀摩國外大學圖書館經驗以加強國內圖書館對數位參考服務的概念與認識;(2)積極推廣國內大學圖書館之數位參考服務;(3)大學圖書館應訂定數位參考服務政策並進行使用者評估;(4)重視與落實大學圖書館各項數位參考服務之形式與內容;(5)瞭解使用者和館員對數位參考服務的態度和看法。(作者)
關鍵詞: 參考服務,數位參考服務,虛擬參考服務,電子參考服務,線上交談參考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的媽呀!別再玩魔法了!
書刊名: 我的媽呀!別再玩魔法了!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4p.
摘要: 本書主要描繪一位會魔法的巫婆單親媽媽與她的女兒的生活故事。故事主角住在城市裡一棟最高的大樓,第13層頂樓,因為住了這位特別的媽媽,所以總有特別或有趣的事情發生。而這個被稱為巫婆的魔法媽媽,想給女兒不同的驚喜,常常變出奇怪的把戲,且總是時而凸槌,不過卻處處充滿了媽媽的愛。由於情節誇張有趣、生動活潑,很適合做為「說」故事的題材。(編者)
關鍵詞: 兒童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