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5833 - 584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懷念熱忱待人與堅持創作的無名氏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9
卷期: n.69
頁次: pp.4-6
摘要: 身為作家無名氏的好友,作者在無名氏逝世近兩年之際撰寫此文,緬懷此作家的文學成就與地位。作者敘述其與無名氏從認識到相處的過程;從中學時拜讀其著作,到後來兩人變成忘年知己,再到最後於病榻前探視這位努力不懈的作家,以及在其逝世後舉辦的文學紀念會。透過作者的點滴回憶,不僅讓大眾了解無名氏待人處世的精神,也讓後人充分體會其持續創作之自我堅持。(編者)
關鍵詞: 無名氏,作家傳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古籍版本鑑賞:海內外公藏古籍現況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7
卷期: n.67
頁次: pp.6-10
摘要: 今日,大多數古籍版本都收藏於海內外各重要公藏單位,可從所編卡片式目錄、紙本目錄,還有網路上的書目查詢系統,全文檢索資料庫、影像資料庫等了解需要的書目資訊,甚或取得資料原文。對從事古籍採編工作的人員來說,多參考其他單位已有的做法,無疑有助於一己進行精確判斷;又對有意買賣古籍的收藏家而言,多知道海內外古籍存藏情況,亦是不可疏忽的基礎工夫。(編者)
關鍵詞: 古籍版本,公藏古籍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把書籍閱讀當作生活的一部分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7
卷期: n.67
頁次: pp.4-5
摘要: 知識的累積與創造發明能力的養成,除了來自課堂內師長教誨、與人交談、聽演講外,很多來自課堂外多方面領域的書籍閱讀。雖然我們常聽到「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但畢竟每個人生活的時間與空間有限,靠自己一個人的經驗所累積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有一句話說「走出教室學更多」,顯然地,知識的累積與智慧成長可以是多元的。與人交談、聽演講、書籍閱讀等等都是良好方式。對於成長中的青年朋友們,應該鼓勵他們把書籍閱讀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多多利用寫作業以外的時間來閱讀有興趣、有益自己心智成長的書籍。而能在閱讀書籍的正確道路上,找出自己的理想,找出人生最正確的途徑。(編者)
關鍵詞: 閱讀,讀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古蹟、美食、話基隆:基隆市研究文獻目錄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7
卷期: n.67
頁次: pp.36-56
摘要: 基隆市昔稱「雞籠」,原稱來自原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Ketaganan)原音;1875年,清廷將「雞籠」改為「基隆」,取其「基地昌隆」的吉祥意義。其地理位置位於臺灣最北端,北臨太平洋,基隆嶼及和平島屏障於外,三面環山,獨東北面缺而臨海。基隆全市,由於東、西、南三面環山,僅北面一處臨海,在過去交通不便時代,使得基隆與其他縣市交流不甚頻繁,而造就特有之海洋文化。在水氣氤氳的迷濛景致背後,潛藏了數百年來風雨戰火洗鍊下獨有的魅力,如巨舶輻輳的國際港市、熱鬧豐美的中元祭典、多樣精緻的廟口小吃以及砲臺與隧道、漁港和魚市……等。今就該市的基隆港、中元祭、古蹟名勝、及聞名全國的廟口美食為主題一一做介紹。本目錄主要收錄民國80年至93年有關基隆市(含基隆港)之研究文獻,經整理、類分、彙編而成。文獻類型包括圖書、學位論文、期刊及年度出版品、地圖資料、視聽資類5類,收錄文獻凡347種。(編者)
關鍵詞: 基隆,雞籠,文獻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創作及翻譯並重:嶺月研究資料目錄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7
卷期: n.67
頁次: pp.20-35
摘要: 本目錄收錄有關嶺月著作、生平、訪談及作品評介等資料,資料類型包括專書、期刊、報紙論文等。本目錄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為嶺月著作目錄,依內容分為:一、文學論述、自述及序跋,二、創作,三、翻譯,四、主編,五、拍電影、電視劇的譯作,六、中國簡體字版作品。創作以下分「教育論述、雜文類」、「兒童文學創作類」先專書後單篇。翻譯以下分「成人小說及其他」、「少兒小說.童話.故事」、「圖書書」、「譯寫」。第二大類為嶺月著作評介、訪談等,另分為一、「作品評介」、二、「訪談及報導」、三、「懷念嶺月」。各分類皆以發表時間先後為序。(編者)
關鍵詞: 嶺月,丁淑卿,研究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嶺月‧教育‧兒童文學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6
卷期: n.66
頁次: pp.7-9
摘要: 作者在兒童文學作家嶺月女士逝世五週年後,特別撰寫此文,緬懷嶺月女士對我國兒童文學的努力與貢獻。嶺月女士生於鹿港書香世家,從小喜愛閱讀,尤其偏愛善惡有報以及見義勇為的故事。嶺月長大後深感自己的人格特質受到青少年時期閱讀的影響,因此相當重視兒童讀物,進而投入兒童文學工作的行列,而且即使面臨家庭、事業兩難的困境,嶺月女士仍不放棄對兒童文學的執著,接任多項兒童讀物相關的委員及講師工作,並親自從事兒童文學的創作、翻譯。作者認為嶺月女士雖然已離開人世,但其精神仍活在她的書裡,活在無數的讀者心裡。(編者)
關鍵詞: 嶺月,作家傳記,台灣文學,兒童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聯經三十年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6
卷期: n.66
頁次: pp.4-6
摘要: 聯經出版社當年藉著「五四」的意義作為精神標竿,以「會通中西文化,開拓知識領域」為創立宗旨,至今已三十載。當時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先生有感於文化傳續和文化建設的重要,遂創立聯經出版公司,希冀藉圖書出版延續和重新評估歷史文化,同時傳播新思維。由發行人劉國瑞所帶領的聯經團隊,亦不負王惕吾先生與各界眾望,始終堅守出書品質,並將圖書主題向外延伸至多元領域。在今日聯經三十週年之際,聯經出版公司將由林載爵先生接任發行人並兼任總編輯,希望在過去累積的基礎上,將「臺灣的聯經」推展成為「華文世界的聯經」。(編者)
關鍵詞: 出版,聯經出版社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評介何義麟的《二‧二八事件:「台灣人」形成??????????》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5
卷期: n.65
頁次: pp.41-43
摘要: 2003年春,日本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了曾在該校總合文化研究科取得博士學位之臺灣人留學生何義麟之巨著,題為《二.二八事件-「台?人」形成??????????(二二八事件-形塑「台灣人」的族群政治)》。何義麟現在以助理教授身分任職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教育學系,這部巨著是改寫自何義麟的博士論文,論述的焦點則放在1947年2月的二二八事件。(編者)
關鍵詞: 二二八,何義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流離王妃的傳奇人生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5
卷期: n.65
頁次: pp.39-41
摘要: 愛新覺羅浩生前寫的自傳《流轉?王妃?昭和史》(臺灣譯名《流離的王妃》,2004年2月商周出版)。無論從一介女性的角度來看她的故事,或是從歷史的側面來閱讀這本書,都教人興味盎然。讀畢更不得不對那個烽火連天的大時代,和在時代巨輪輾壓下掙扎奮鬥的人們,由心底生出敬畏之意了。愛新覺羅浩原名嵯峨浩,生於1914年,是與明治天皇有親緣的名門嵯峨侯爵家長女。少年時代的嵯峨浩天真爛漫,環境優渥,可說是溫室生長的嬌貴花朵,與塵世辛勞完全無緣。直到一紙關東軍閥的相親命令,才改變這個單純少女的一生。(編者)
關鍵詞: 愛新覺羅浩,流離的王妃,流轉?王妃?昭和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英雄出少年:再創奇幻文學奇蹟《艾若剛》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5
卷期: n.65
頁次: pp.37-38
摘要: 在美國眾多奇幻文學作品中,近日最受矚目的莫過於青年作家克里斯多夫.鮑里尼(ChristopherPaolini)的《艾若剛》Eragon,這部長達五百多頁的奇幻小說92年8月由Knoff出版,上市不到兩個月銷售就突破了50萬冊,到了12月初正式登上《紐約時報》童書類暢銷書排行榜的第一名,不但擠下了《哈利波特》第五集,銷售量也直逼百萬冊。如同「哈利波特系列」一樣,《艾若剛》的主角也是一名孤名少年,故事剛開始,14歲的少年艾若剛在山區看到一個奇形怪狀的藍色石頭,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艾若剛把石頭撿回家,後來發現藍石居然是顆恐龍蛋,艾若剛細心孵養,最後孵出一隻渾身淡藍的小龍,艾若剛把小龍取名為Saphira,人龍之間很快就培養出深厚的友誼與默契,也因此引發一連串精釆的冒險故事。(編者)
關鍵詞: 奇幻文學,艾若剛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對比中尋找自我《裝罐季節》的意涵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5
卷期: n.65
頁次: pp.33-34
摘要: 文學作品為了凸顯角色,常在敘述過程中,借用對比突出角色之相異性(圓形與扁平的說法為其中之一種)。隨著故事的進展,對比的角色免不了有衝突的現象,但衝突之後,則是角色之間的妥協或自我調適,使得故事有了圓滿的結局。這種敘述模式可以驗證於不少的青少年小說,波莉.何華絲(PollyHorvath)的《裝罐季節》TheCanningSeason就是最好的說明。故事主角瑞琪13歲前的生活毫無趣味可言。活在庸俗的母親杭莉葉的陰影底下,根本沒有自己的看法,也不知道如何去生活。(編者)
關鍵詞: 青少年小說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千年繁華話平常
書刊名: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200405
卷期: n.65
頁次: pp.30-32
摘要: 出生於1924年京都的壽岳章子,是京都府大學的教授,也是日本著名的語言學者。她在1987年退休之後寫了這本《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馬可孛羅,2003.10),從她的生活出發,極其瑣碎,但在瑣碎之中,見到了京都之所以為京都的嚴肅人生。無疑的,具有一千兩百年歷史,保存完善古蹟的京都,春櫻與秋楓都有各自莊嚴的姿態。這個城市,早就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生活在京都的人,背負著一千兩百年的歷史美感。然而壽岳章子卻不提清水寺、金閣寺、銀閣寺、高臺院等這些讓京都偉大的建築物。然而,建築畢竟是冰冷而需要人類的溫度。京都之所以成為偉大的京都,就在於有一群人堅守著。(編者)
關鍵詞: 京都,壽岳章子,澤田重隆,李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