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7761 - 1777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巡迴圖書車工作標準
書刊名: 圖書館學刊(臺大)
出版日期: 197606
卷期: n.3
頁次: pp.15-22
摘要: 作者鋻於國內圖書館之設置尚未普遍,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在於建立良好的巡迴圖書車制度。以各地圖書館為中心,普遍建立巡迴網,讓圖書館的有限藏書充分被讀者利用,使圖書館的工作由靜態被動轉變成動態,以滿足偏遠地區民眾的求知慾。文中將美國公共圖書館協會及巡迴圖書車標準專案小組委員會擬定之「公共圖書館巡迴圖書車工作標準」譯成中文,以供參考。本文共分八部份加以敘述:導言、巡迴書車的功能、巡迴書車的組織及職掌、巡迴書車巡迴日程、巡迴書車的巡迴用車、巡迴書車的工作人員、巡迴書車--車輛性能問題、巡迴車總辦公處。(編者)
關鍵詞: 巡迴服務,圖書巡迴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Whither Library Consortia
書刊名: 圖書館學刊(臺大)
出版日期: 197606
卷期: n.3
頁次: pp.1-4
摘要: 圖書館館際合作與圖書館交流網通常被視為是一體兩面的,然而這兩個名詞究竟不是一樣的,前者代表了圖書館員們數十年來在沒有整體規畫監督下的志願行為,後者則因近年來預算的緊縮而出現的一種資源共享的正式機制。文中說明圖書館交流網可能的範圍、功能及其組成。圖書館交流網發展的三階段:第一個階段由個別館員的館際合作行為,演變為全館工作人員一起努力的工作;第二個階段為圖書館交流網的發展,如theFiveAssociatedUniversityLibraryes或是theHarvard-Yale-Columbia-NYPLGroup的出現;第三階段為電子資源為基礎的系統,並出現全國性的資訊中心。作者認為台灣如同其他地方,已邁入迎向圖書館交流網的成熟階段,身為圖書館系的學生,應該瞭解上述詞彙所代表的不同意義,選擇最適合台灣狀況的館際合作方式。(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圖書館合作組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檢索及科技資料檔
書刊名: 資訊檢索及科技資料檔
出版日期: 1976
頁次: 199p.
摘要: 本書共分為兩大部份:資訊檢索及科技資料檔。資訊檢索方面共分為6章,分別論述資訊科學、機器的使用,處理的過程,如何查尋資料,資訊系統的種類,及如何編製索引,其分類,主題標目應如何製作,第6章並列出資訊系統為科技資料檔,介紹適合於作專題選粹應用的科學技術資料檔81種,書中並附有圖片介紹機器。(編者)
關鍵詞: 索引編製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分類法導論
書刊名: 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
出版日期: 1976
卷期: 3
頁次: 179p.
摘要: 本書的目的在於溝通圖書分類的理論與實際,對圖書分類的各方面,作扼要的敘述。本書共分8章,第1章與第2章說明圖書分類的意義及其性質,第3章討論圖書分類應具備的條件,第4章至第6章介紹中外各種「圖書分類法」,並對他們的內容略加批評,第7章說明怎樣進行圖書分類工作,第8章企圖對分類時可能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出一些解決的意見。書後附有參考書目。(編者)
關鍵詞: 圖書分類,分類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腦輔助教學
書刊名: 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出版日期: 197611
卷期: v.10 n.3
頁次: pp.3-9
摘要: 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CAI)乃指利用電腦指導學生學習某一種課程或接受某一種訓練,藉由給予學生個別性的指導,獲致良好的學習效果。本文從解釋兩種不同的電腦作業方式─整批作業及分時作業談起,說明CAI是利用分時作業系統來指導學生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並以兩個實際例子,概略表明CAI教學的簡單模式,繼而闡述其具備可給予個別指導、不具人性(情緒)及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等優點;另外也談及電腦輔助教學的幾項缺點,如教材設計費時、教材設計缺少變化,製作費用昂貴等。最後則仍肯定發展CAI之必要性。(編者)
關鍵詞: CAI,電腦輔助教材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際博物館協會簡介
書刊名: 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出版日期: 197611
卷期: v.10 n.3
頁次: pp.26-28
摘要: 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CouncilofMuseum,ConscilInternationaldesMus`ees,簡稱ICOM),創立於一九四六年,為一國際性,非政府的專業組織,代表博物館及博物館事業。該會成立宗旨在說明博物館及博物館類公眾機構之定義、性能及工作範圍,以建立博物館之專業性,並支持及加強其發展。本文主要是簡介ICOM,首先說明其辦事處及目標宗旨;其次介紹會員及其權益、並陳述其組織及各種委員會,包含國家委員會、國際技術委員會、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執行委員會、諮詢委員會及其他行政組織;最後,概述ICOM之經常活動、規則實施、補遺及解散辦法。(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協會,博物館簡介,ICOM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淺談指南與手冊
書刊名: 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出版日期: 197611
卷期: v.10 n.3
頁次: pp.22-23
摘要: 指南是指以提供名稱、指示地址、或供給通訊及連繫消息的書冊。可分為六大類:第一類旅遊指南、第二類會社指南、第三類機構指南i第四類出版指南、第五類區域指南及第六類電話指南。手冊,是蒐集某一主題或學科有關的既成知識或既成資料,將其有系統的彙編在一起,以便利人們查找某一項問題,即一種手頭參考用工具書。可分為:學術性手冊、工作性手冊、備忘性手冊及娛樂性手冊等四種。本文除說明指南與手冊二者之差異外,並於各類中列舉書目參證之。(編者)
關鍵詞: 參考工具,參考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圖書館協會百週年大會追記
書刊名: 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出版日期: 197611
卷期: v.10 n.3
頁次: pp.18-21
摘要: 本文為作者參加美國圖書館協會於芝加哥總部舉辦之一百週年慶的參觀報告。首先介紹世界最大的圖書館組織-圖書館協會的發展及年會的歷史,以及依圖書館的形態和服務方式所設的十三個分會。美國圖書館協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使書籍能得以充份被利用,使人們更易於接近書籍及借用資料,對於爭取圖書館經費,發展及改善圖書館的資源,均有莫大的貢獻。該屆年會包括四次全體大會,以及一千八百個小組討論會,全體大會的主題是圖書館與美國精神生活,文中敘述參加各個會議的情形、晚宴的盛況;舉辦花樣百出的圖書與教育用品的展覽,和種類繁多的餘興節目。作者在七天的參與中,感受到美國圖書館事業迅速進步的活力,希望我國的圖書館界也能攜手合作,朝正確的路途邁進。(編者)
關鍵詞: 美國圖書館協會,圖書館專業組織,ALA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視聽教育
書刊名: 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出版日期: 197611
卷期: v.10 n.3
頁次: pp.10;9
摘要: 視聽教育,顧名思義乃指透過視與聽兩種途徑進行之教育方式。事實上,視聽教育是一種多感官的學習,不只可利用現有的視覺資料或聽覺資料,也可充分利用模型、地圖和其他傳播媒介來學習。然而,須注意的是視聽教材各有其優缺點,正確的選擇取決於學科的本質及學生學習的感官途徑;再者,視聽教材仍都屬於輔助教學的工具,可增進教學和學習的效果,但卻不能取代教師教學。本文旨在提要說明視聽教育的特性,以及視聽教材的利用(以淡江學院現有設備為準),最後為結論。(編者)
關鍵詞: 視聽教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有關縮影片法律效力的幾項建議
書刊名: 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出版日期: 197609
卷期: v.10 n.2
頁次: pp.7-11
摘要: 為了節省空間及保存方便,文件資料採用縮影型態儲存已日益增多,同時也引起了相關的縮影資料法律效力問題。聯合國文教組織(UNESCO)特別針對此問題委請國際檔案保管委員會對世界各國如何選用合格之縮影片,且能具有取代原始文件之地位和法律效力作考察,並加以比較分析。本文主要對前述文件─「縮影片之法律問及其應用」所作的建議逐條介紹,首先述及建議之目的及特性和建議中使用的定義;接著記載建議的內容:第一部分為製作縮影軟片之一般原則,包括製作的基本條件、軟片材料的選擇、放映文件材料、縮影軟片與原始文件完全一致之保証、鑑定縮影軟片、縮影軟片記錄、縮影軟片的保存、儲藏和維護;第二部分則為如何使縮影軟片取代原始文件,述相關之人員的標準、對象的標準、法律上的標準,以及在縮影軟片製作完成後,原始文件之地位界定。(編者)
關鍵詞: 縮影媒体,微縮資料,縮影軟片,縮影標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今後發展的方向
書刊名: 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出版日期: 197609
卷期: v.10 n.2
頁次: pp.3-6
摘要: 威爾遜(Wilson)與陶博(Tauber)在其著作「大學圖書館」一書中,曾提到大學教育的主要功能有下列幾點:一、保存知識與概念;二、教學與研究;三、出版;四、推廣服務與解說。可見,大學圖書館對整個大學教育計劃的推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者於民國六十五年,探討大學圖書館當時之發展方向,其方向有四:一、趨於自動化作業之途徑;二、為了輔助教學與研究,大學圖書館應與資訊中心相結合;三、大學圖書館負有教學的使命,有義務參與或協助推動各類教學活動;四、加強館際間之合作計劃。(編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圖書館功能,研究教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馬利蘭大學小型電腦用於圖書館作業
書刊名: 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出版日期: 197609
卷期: v.10 n.2
頁次: pp.33-35;18
摘要: 本文首先介紹馬利蘭大學及其圖書館的概況,說明在Mckeldin總圖書館利用SingerSystem10小型電腦和終端系統在圖書資料處理上的效用。SingerSystem10並不是該圖書館所採用的第一個自動化系統,最早是於一九六五年採用IBM357資料儲存系統進行機械化流通控制記錄;一九六七年又以IBM1030系統取代357型;一九六八年改裝電腦磁帶系統,並裝置UNIVAC9300系統;而後來又改裝SingerSystem10。因為Model100資料終端機能簡化輸出資料,以及Singer終端機的循環時間較之以前的系統快上四倍。文中除了介紹Singer系統的各項功能之外,也提出它的三種特性:一、不需電腦作業程式;二、能容納極大的儲存裝置;三、良好的連接方式。接著說明Singer系統為一個固定區域、多元程式的電腦系統,其程式是由組合程式、輻射保護指導編譯程式(DadcationProtectionGuideComplier),及用於通訊、商業資料處理、磁碟檔案處理的程式組成的。Singer系統的下一步是改變其批次處理為線上即時系統,以及利用附屬系統校對連續性刊物。(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自動化,流通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