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6945 - 1695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著作權法論叢
書刊名: 著作權法論叢
出版日期: 198311
頁次: 358p.
摘要: 著作權是智能財產權(IntellectualProperty)晚近由於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印刷、攝影錄音、廣播、電視、影印、微影及電腦等著作物之利用急劇增加。著作權之商業價值增高,同時,受侵害之程度亦有增無減。如何有效予以保障,成為現代國家之重要課題。我國朝野對著作權之保護向乏重視。著者有鑒於此,選輯近年發表之論文,編撰本書,用以鼓吹著作權法制之現代化。全書分下列十章:著作權面面觀、我國著作權保護之實態、當前著作權重大問題之剖析、論音樂著作權之特殊問題、美國法上著作權之保護、日本著作權保護措施、強化著作權之保護、科技進步對法律之衝擊--著作法之新課題、科技發展與著作權新問題--兼論「合理使用」之原則、科技發展與智能財產權。(編者)
關鍵詞: 著作權,著作權保護,合理使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現代實用檔案管理學
書刊名: 現代實用檔案管理學
出版日期: 198309
頁次: 382p.
摘要: 著者曾任職國防部、主管國家檔案管理行政業務。經驗豐富。全書分四編,共28章78節。四編內容為:概論、檔案管理程序、檔案縮影作業程序、規格與範例。本書對於檔案管理之理論實務,行政制度與作業技術均作有系統的敘述。(編者)
關鍵詞: 國家檔案管理,檔案縮影作業,檔案規格,檔案範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清代康雍乾三朝禁書原因之研究
書刊名: 清代康雍乾三朝禁書原因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8302
頁次: 453p.
摘要: 清代康、雍、乾三朝,屢興文字獄,動輒禁燬書籍;遭禁圖書,悉予焚版,海內家無藏本,書種亡絕,其對學術之危害,至深且鉅。然三朝禁書原因何在,歷來學者少見論述,縱有談及,亦皆語焉不詳。丁原基教授,旁搜博考,撰成此書、為探討清初禁書原因之第一部專著。書分七章二十二節,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清代初期待漢族學者之策略;第三章:康熙朝禁書之原因;第五章:乾隆朝禁書之原因;第六章:清代禁書對後世學術影響;第七章:結論。書末並附臺灣公藏清人禁燬明清別集善本及普通本舊籍聯合書目,以為研究者索檢文獻之資。著者用力之勤,蓋可知矣。(編者)
關鍵詞: 清代禁書,文字獄,康熙朝禁書,乾隆朝禁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Establishing a Media Center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v.21 n.2
頁次: pp.99-107
摘要: 雖然成立媒體中心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但是經仔細分析,這些工作在不同國家的環境下仍然有些許的差異,尤其是在開發中國家或是第三世界國家。本文以在南非和波札那(Botswana)共和國建立媒體中心的經驗為例,說明在此類開發中國家設立媒體中心的過程與心得。文中根據設立媒體中心的進行步驟分段敘述,依序探討:一、當地環境的研究;二、進行工作分析;三、蒐集資料;四、尋求可用的資源;五、分析當地需求;六、採購設備;七、組織館藏;八、整理過程並提出結果。(編者)
關鍵詞: 媒體中心,開發國家,學習資源中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he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Dangers to Third World Culture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v.21 n.2
頁次: pp.108-118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大眾傳播技術革新後,對第三世界文化的衝擊與影響。作者首先說明二十世紀大眾傳播工具在工業國家中能快速處理訊息的傳遞,進而達成有效的溝通。然而,傳統的大眾傳播工具與方法,多為單向、垂直式溝通,無法獲得資訊接受者的反應與回饋;隨著電腦新科技的發展,使得雙向溝通(two-waycommunication)變為可行,透過電腦化,個人或團體間所需的大量資料亦得以彙集、儲存和檢索。由於電子化的發展,資訊將更容易取得,且可直接傳送至個人家中,資訊分享也將更容易、更普遍,因此,圖書館亦將面臨轉型。作者並呼籲在經由新科技的使用以產生新的技術型態與資訊之際,必須對傳統文化加以保護;最後作者指出傳播通訊技術革新對第三世界國家帶來的危機。(編者)
關鍵詞: 大眾傳播,文化衝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the ASIC MARC Bibliographic System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309
卷期: v.21 n.1
頁次: pp.70-85
摘要: 農業科學資料服務中心(TheAgriculturalScienceInformationCenter,簡稱ASIC)成立於1977年,時值中華民國面臨經濟成長之濟,其目的在於成立農業資訊管理系統,將散置各處的農業資料加以集中整理,以利使用。本文旨在介紹農資中心關發設計及建立之農業科技文獻資料庫,該系統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中華民國農業文獻資料之書目控制。為了便於交換資訊,該系統以UNIMARC為機讀編目交換格式並採用AACR2為編目之依據,同時提供權威控制。文中對該系統之目標、系統架構、資料庫內容、及系統功能等均加以詳細說明。(編者)
關鍵詞: 農資中心,農業資料庫,MARC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Revitalization of An Aging On-line System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309
卷期: v.21 n.1
頁次: pp.60-69
摘要: INDIRS(IndianaInformationRetrievalSystem)為印地安那州資訊檢索系統,該系統乃是由印地安那大學商業學院之研究部門所設計、發展及維護。INDIRS為一個社會經濟與人口統計之資料庫,其範圍十分廣闊,資料內容涵蓋印地安那州92郡、60個跨郡地區,以及230個城鎮之統計資料,如印地安那勞資安全部門、衛生局、人口調查局、勞工統計局及經濟分析局等。該系統主要供教育人員、議員、商人及大眾使用。自1969年建立以來,該資料庫已歷經多次因新觀念及引進新科技而加以修改。本文即在於評鑑該系統之現況及予以修正之建議,以期能更符合當代的需求。(編者)
關鍵詞: 資訊檢索系統,線上資料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he Online Information Specialist: Behaviors, Philosophies, and Attitude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309
卷期: v.21 n.1
頁次: pp.46-59
摘要: 本研究著重於線上資訊檢索者的行為研究,以及導致該行為之基本態度與哲學。本文之研究目的有二:一、探討快速批次檢索者(fastbatchsearcher)與線上交談式檢索者(interactivesearcher)之間的關連性,及其所考慮的因素與態度;二、研究某些特定的檢索行為並測試這些行為與檢索者類型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作者於1982年11月18日寄出121份問卷。總計回收72份問卷,回收率為59.5%。根據調查結果,將其應用於實際的線上檢索者,以了解導致特殊檢索行為的態度與信念。同時,作者亦試圖藉由該研究,以了解下列二問題:一、對於自行填寫報告之線上檢索者與試驗控制組,二者之間的相似行為範圍為何?二、這些行為的基本理論為何?(編者)
關鍵詞: 線上檢索,使用者研究,檢索者行為,資訊尋求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Shape of Future Society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309
卷期: v.21 n.1
頁次: pp.14-45
摘要: 隨著compunications、telematics和informatics等新名詞的出現,顯示出混合著電腦、電話線路及電視等科技產品正造成通訊設備革命性的改變。本文旨在探討自工業革命後,工業產品及大眾媒體系統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其後續發展而帶來的第三次重大影響。作者認為工藝與大眾傳播媒體分別造成人類社會與生活的第一波與第二波的改變,而第三波的改變因素則是來自托佛勒(Toffler)所談及的電腦。新傳播技術使人們解除地理上的限制,並且將快速改變傳統的社會觀念,在後工業時代(post-industrialage)裏,人們必須對工作、休閒、教育、國家以及民主等各項觀念加以重新定義,文中對於各項新技術所帶來的影響均加以闡明、分析。(編者)
關鍵詞: 新科技,傳播媒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Strategic Planning and Library Technology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309
卷期: v.21 n.1
頁次: pp.1-13
摘要: 在圖書館裏,科技的改變是準確規劃及加以應用與適應的部份;然而科技的進展卻在過去二十年裏對圖書館服務的傳遞,產生實質上的影響。因此,本文旨在揭示圖書館管理者應如何為現有與未來的科技規劃出並執行一個有系統的計劃;換言之,本文重點在於敘述圖書館為科技而進行規劃之策略性因素。作者強調策略性規劃(StrategicPlanning)與圖書館科技息息相關,將促使圖書館管理者對其圖書館的現在與未來發展方向加以深思。文中除對策略性規劃加以定義外,並對其內容及進行步驟均加以詳細敘述與說明。(編者)
關鍵詞: 策略性規劃,圖書館行政,圖書館規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怎樣研習目錄學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306
卷期: v.20 n.4
頁次: pp.385-395
摘要: 目錄學旨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牽涉範圍很廣,所以很多學生感到難學。如今研習目錄學,比十年、二十年前方便,因為重要的書目多有新印本,有的且附有索引。文中作者首先描述其於大學及國文研究所時,修習目錄學相關課程之過程,兼論當時在國立中央圖書館實習經驗,接受蔣慰堂先生之指導及教誨。實習工伯包括中文分類編目,處理過半部叢書集成,綜裝舊籍,並曾赴台中霧北溝吉村的善本書庫看書。作者畢業後繼續留在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庫服務及參與館刊[善本書志]專欄撰寫,對於其間豐富之工作經歷述甚詳,曾於民國53年春奉派至美國紐約,在世界博覽會之中國館服務十三個月。直至民國61年夏,離開中央圖書館至政治大學任教。其次,列出一些市面上可見到之十種目錄學概論之書目,略加評介,以供有志修習目錄學者參考。(編者)
關鍵詞: 書目學,中國目錄學,善本書,中文圖書分類,中文圖書編目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對大學圖書館現階段發展的建議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306
卷期: v.20 n.4
頁次: pp.374-384
摘要: 一般公認奠定大學的三大基石為:圖書資源、師資與教學研究設施,而掌理圖書資源者便是大學圖書館,其於三者中尤為重要。近年來,大學圖書館逐漸受到各方的重視與支持,呈現蓬勃的發展現象,然在此過程中,有些潛在的問題影響到大學圖書館未來的前途,分以下幾方面說明並提出建議:一、觀念上的保守與本位:應進行觀念的建立與溝通;二、組織體制的僵化:速訂大學圖書館標準;三、缺乏制度與標準依據:應有政策計畫的確定;四、偏重形式發展而忽略實質內涵;五、從業人員之專業社會地位未被肯定,服務功能未被認同,以致素質無法提高:應肯定從業者專業社會地位;六、對讀者未盡宣導與訓練,以致讀者利用圖書館水準無法提升:應促進知識資源有效運用。(編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大學圖書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