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6969 - 1698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新加坡圖書館服務與資源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v.16 n.2
頁次: pp.80-8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紹新加坡圖書館之現況與發展。現代之新加坡於一八一九年創立,其圖書館服務由建國後三年開始,國家圖書館的部分,由一八二三年創立的新加坡機構,在一八五八年重組成為新加坡國家圖書館(NationalLibraryofSingapore),為全國性的圖書館系統,希望在一九八○年代結束前,全面成立分館。大專院校圖書館方面則有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簡稱SU)、南洋技術學院(NanYangTechnologicalInsititute,簡稱NTI)、教育學院(InstituteofEducation,簡稱IE)、新加坡工業學院(SingaporePolytechnic)、NgeeAnn技術學院。專門圖書館方面,一九八三年的新加坡圖書館名錄中列了一百個以上的專門圖書館,但在規模大小以及館藏量方面差異頗大,但可歸納成下列五類:政府的圖書館、法人或半政府機構的圖書館、區域或國際組織的圖書館、外國使館或組織的圖書館、私人公司機構的圖書館。其中以東南亞研究圖書館和區域語言中心(ReginalLanguageCenter,簡稱RELC)圖書館最為特別。學校圖書館方面則規模迥異。新加坡圖書館資源在一九七○年代發展神速,無論在建築、資料、經費、及專業館員方面都有所成長。文中並介紹新加坡自動化進行的階段,並敘述於新加坡舉行的八○年代資訊基本設備聯合會,會中所達成的關於自動化網路與資源分享的結論。(編者)
關鍵詞: 新加坡圖書館,圖書館服務,圖書館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韓國圖書館服務與資源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v.16 n.2
頁次: pp.75-79
摘要: 作者先介紹韓國社會與經濟現狀,繼而論及韓國之圖書館與資訊中心,最後介紹韓國之圖書館與資訊服務之其他相關活動。一、韓國社會與經濟現狀方面:韓國政府正致力於「開放式社會」,在資訊、技術與教育方面的交換,更鼓勵國際性合作,亦繼續提升製造貨品的貿易。二、圖書館與資訊中心方面:包括政府當局與國家資訊政策、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大專院校圖書館、專門圖書館與資訊中心等四個研究方向。三、圖書館與資訊服務之其他相關活動方面:包含圖書館與資訊科學之教育與訓練、專門協會及其雜誌設立、國家書目控制之主要工具、合作計劃、通訊與資訊網路等六項討論。作者在結語提及,韓國的資訊工作仍嫌不足,急需一個政府單位來負責圖書館、資訊中心與各類資訊製造商之間的協調工作。並述及由於達到資訊社會是韓國國家既定的目標,因此需要各階層人士與各部門共同參與。(編者)
關鍵詞: 韓國,圖書館事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東亞語文之技術處理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v.16 n.2
頁次: pp.71-74
摘要: 由於電腦科技的發展進步,具有漢字處理能力的電腦,協助圖書館的技術處理工作。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AACR2),已廣泛被世界各國採用,處理西文以及非西文資料。AACR2以『著者為主要款目』的原則;相反的,東亞國家以『書名為主要款目』。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已宣布採用它為正式的編目規則,印刷卡片直接由『日本機讀編目』輸出,由於個人姓名標目變化後大,因此影響姓名權威檔。中、日、韓三個漢語國家應該可以採用『國際非羅馬字著錄標準ISBD(NRS)』,編一個共同的目錄規則。但是主要障礙是『標目』。因為每個國家對於相同的漢字都有不同的拼音,但是可以各國不同拼音系統解決。在西方國家,大型的書目資料庫是全國性,甚至計劃擴展到全世界,如OCLC、UTLAS。未來的東亞書目資料庫的設計,應該基於一般的標準化規則,像ISBD(NTS)、「國際機讀編目格式(UNIMARCformat)」,但必須以書名為主要款目,並且將國際標準圖書號碼(ISBN)印在書上,以利辨認。希望東亞國家的圖書館員能夠為書目資料的標準化密切溝通與合作。(編者)
關鍵詞: 漢字著錄格式,書名著錄款目,日本機讀編目,機讀編目格式,編目規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中文收藏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v.16 n.2
頁次: pp.66-70
摘要: 本文介紹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中文館藏。介紹內容包括它的歷史性發展、組織、收藏範圍、館藏特色、縮影微捲、目錄資料、服務,以及出版品。美國國會圖書館擁有中文圖書逾四十九萬冊,是中國本土以外藏量最為豐富的中文府庫。近年來,國會圖書莞可以透過交換或直接購買的方式獲得大陸的出版品;經由香港和台灣的圖書代理商的協助,國會圖書館已可繼續購買這兩個地方的出版品,並和當地的圖書館保持交換的關係。預計在西元一九八四年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中文館藏將可達五十萬大關。在國會圖書館重新改組後,原來的東方部已改名為亞洲部,仍維持中、韓文組、日文組以及南亞語文組,另將希伯來文與近東語文組併入中東與非洲部門之中。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中文館藏藏量特豐的有:中國地方志、選集、個別文集、以及有關歷史、文學與經濟有關的當代論著。亞洲部的中文收藏,並不收集中文法律圖書亦不包括技術性的農業與臨床醫學圖書。除了圖書以外,國會圖書館也有將近八千種的中文期刊。國會圖書館的收藏以各種善本及特藏資料聞名於世,包括[永樂大典]、[欽定古今圖書集成]、[一切如來]、中國善本圖書、中國地方志、藏文資料、滿文收藏、蒙文收藏、麼些收藏等。此外,國會圖書館的中文收藏包含有數量龐大,且頗具價值的微捲資料。目前卡式微捲目錄仍分成圖書、期刊、報紙三種保存,並隨時加以更新。美國國會圖書館仍維持多種卡片檔以便利管理。美國國會圖書館及其中文館藏的最主要功能在提供國會研究及參考之協助。國會圖書館出版有關中文收藏的出版品有[國會圖書館所藏中國方志目錄][清史名人錄]、[國會圖書館所藏善本書目錄]、[國會圖書館所藏漢英及英漢字典]、[國會圖書館所藏中文期刊目錄],另有部分特為國會議員及政府部門所編的目錄。(編者)
關鍵詞: 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館藏,漢學資料,Library of Congress,LC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與中央圖書館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04
卷期: v.16 n.1
頁次: pp.6-11
摘要: 作者於民國二十二年接受指派擔任國立中央圖書館的籌備委員,回憶當時的籌備過程,作者分下列幾點敘述:一、圖書之徵集:有購買國外參考書、搜集國內善本書、徵集官方文書公報三個工作方向;二、四庫全書之影印:敘述影印[四庫全書]與外國交換昂貴外文參考書的經過;三、出版法之修訂公布:敘述作者發現「出版新書呈繳規程」中的問題,並促成其修訂,使中央圖書館對全國之出版品得以順利徵集,最後作者並提出當時之出版法須改進之處;四、中華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之成立及其對圖書館事業經費之支援;五、中央圖書館遷徙之經過:分以草創、重慶、還都、在臺等四個時期論述。文末提及自中央圖書館開創至遷臺,作者始終致力於館務工作,並表達了辭去館長一職後對中央圖書館的不捨之情。本文原載[近代中國]第十一期。(編者)
關鍵詞: 中央圖書館,國家圖書館,蔣復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與我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04
卷期: v.16 n.1
頁次: pp.4-5
摘要: 中英庚款息金的用途,經中央政府核定分為甲、乙、丙、丁、戊五大類,甲類中即包括建設中央博物院,以及中央圖書館,由於作者當時擔任中英庚款董事會的總幹事,因此與中央圖書館早已結下因緣。作者於本文中歷述國立中央圖書館顛沛流離的歷史,從民國二十六年勘定南京國府路,到抗戰時收購善本書籍一萬五千多部,教育部與有關機關聯合與國際友人捐募圖書的過程,以及民國三十七年徐蚌會戰發生,作者建議將兩院文物珍品設法疏遷來台,並決議將中央圖書館的文物圖書一同運台。作者後來就主持這些文物的運台事宜,負責商洽運輸工具,以及籌措運輸經費。經過三次遷運之後,國立中央圖書館的藏書總計運了六百四十四箱,多為裝箱時精選的珍貴藏書,僅善本書就有十二萬一千三百多冊;民國三十八年,作者任教育部長,呈請行政院將故宮博物院、中央圖書館、北平圖書館、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與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暫時合併為「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民國四十三年,中央圖書館脫離聯管處,並於南海路復館,作者認為中圖前程似錦,未來發展無可限量。(編者)
關鍵詞: 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簡史,國家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包遵彭先生與國立中央圖書館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04
卷期: v.16 n.1
頁次: pp.42-47
摘要: 包遵彭先生於民國五十七年三月由教育部發令接掌國立中央圖書館,五十九年二月二十日因積勞成疾,在任內去世。他對國立中央圖書館的貢獻有:一、大量充實圖書:徵集、購買、捐贈、交換;二、全力編纂參考工具書:全國論文期刊索引、新書簡報、每年之全國圖書目錄彙編、各項專題目錄之編印;三、成立國家目錄中心;四、閱覽與展覽;五、加強國際聯繫:邀請美國圖書館學專家威廉士(GoldenWilliams)、艾雪穆(Dr.LesterAsheim)等,分批來華訪問並舉行「中美圖書館專家聯席會議」,在韓國漢城舉行「亞太圖書館合作會議」派官書股長張東哲編輯代表前往出席,美國猶太州鹽埕湖舉行「世界文獻會議」,邀請包館長參加乃指派特藏組主任昌彼得前往出席,並派鮑幼玉編纂赴丹麥出席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第三十五次年會。除以上所述包館長更有多項作為,深為人所欽敬。(編者)
關鍵詞: 傳記,圖書館人物,包遵彭,中央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屈翼鵬先生與國立中央圖書館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04
卷期: v.16 n.1
頁次: pp.37-41
摘要: 本文敘述屈翼鵬先生對國立中央圖書館的貢獻。屈萬里先生自民國二十九年進入中央圖書館工作最初擔任編纂,後任特藏組主任,負責善本書的編訂工作。民國五十五年出任中央圖書館館長,衡量該館的財力和人力,提出幾件重要的工作並親自完成,完成工作如下:一、大量補充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圖書;二、善本書的閱覽和傳佈;三、恢復館刊;四、擴展與國際文教機關合作業務。其中「大量補充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圖書」一項尤為重要,文中並附上屈先生寫給教育部長的信,信中作了兩項建議:一、中央圖書館極應大量補充與漢學有關之圖書;二、儘量收購大陸出版之學術性書刊。此一措施使中圖在漢學資料的收藏上更加充實,並為今後國內圖書館事業,提供重點發展的途徑。在「善本書的閱覽與傳佈」方面,則分成三個重點執行:從事臺灣公藏中文人文社會科學聯合目錄的編輯、整理印行善本書、攝製善本縮影微捲。至於「擴展與國際文教機構合作業務」方面,除了繼續進行國際書刊的交換外,還開創代國外學人蒐集有關漢學資料、幫助國外圖書館鑒別中國善本圖書等兩項工作。(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人物,屈萬里,傳記,中央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自動化作業之現況與展望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04
卷期: v.16 n.1
頁次: pp.34-36
摘要: 國立中央圖書館為國家圖書館,肩負典藏國家文獻,支援學術研究,輔導全國圖書館事業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之重責。該館為推行於民國六十九年圖書館年會中與中國圖書館學會擬訂之「圖書館自動化作業計劃」逐與中國圖書館學會合組「圖書館自動化作業規劃委員會」其下分三個工作小組:一、中文機讀編目格式工作小組(民國七十一年九月改為中國機讀編目格式工作小組);二、中國編目規則研訂小組;三、中文圖書標題總目工作小組,分別進行各項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介紹國立中央圖書館自動化作業之緣起與目標,爾後探討該自動化作業系統及其成果與應用,最後並提及未來發展之理想與目標。(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自動化,中央圖書館,央圖,全國圖書資訊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的新館設計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04
卷期: v.16 n.1
頁次: pp.23-29
摘要: 本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新館的基地狀況、設計內容、設計構想、配置概念、造型、主要空間之設計、結構系統、關於設計之參與等,分別介紹有關國立中央圖書館的新館建築,並有大量插圖輔助說明。國立中央圖書館的新館館廈設計的目標,在求配合該館之特性及所負之文教任務,並適應未來三十年發展之需要。新館計可容納典藏圖書二百五十萬冊,設置閱覽座位二、二三六席,可同時供民眾一、六五O人參加文教活動。新館的基地位於台北市中山南路西側公園段機關用地,面積三O五七坪。新館的內部配置,共分為六區及其附屬之公共與服務設施。它們分別是參考閱覽區室、文教活動區室、行政館制區室、資料處理區室、書庫、輔導工作區室、公共及服務設施等。文中對各區室的使用性質均有介紹。作者解釋新館的設計構想,乃就環境之配合、文化之象徵意義、空間處理的原則、動線與管理之考慮、建築與機器設備之配合等五點加以考慮。至於新館的造型,則是以簡潔明快的組合,反應內部之空間屬性。主要設計包括有:主進口及大廳、善本室、閱覽空間、文教活動空間、行政及資料處理空間、及書庫。本文主要是介紹各空間的設計原則。在結構系統方面,新館的結構系統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柱樑系統。文末附有參與新館設計作業者的名單資料。(編者)
關鍵詞: 空間設計,中央圖書館,館舍設計,圖書館建築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在抗戰期間工作偶憶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04
卷期: v.16 n.1
頁次: pp.2-3
摘要: 作者於抗戰期間任教育部長,辦理抗戰時期的教育設施,文中作者將國立中央圖書館於此期間之工作要務,分以下兩項敘述。一、在重慶建設分館並正式成立:該館於民國二十五年,獲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補助,二十九年重慶分館建築完成,八月一日國立中央圖書館正式成立。二、採購淪陷區善本圖書:該館籌備處經費並不充裕,於是向中英庚款董事會申請採購善本圖書之經費,分別採購南京、北平、天津及上海等地流出之書,在上海購得之書,先寄至香港,後因運費高昂並無全數運回重慶,原擬運美國,計畫寄存美國國會圖書館,當時中央圖書館籌備處的蔣復璁主任恐有疏失,主張蓋章。而日軍佔領香港,書被運走,戰後幸蓋有藏章,於東京帝國圖書館尋回。三十五年該館以抗戰結束還都,三十七年中共佔大陸,疏運善本圖書至臺,大部分皆為抗戰時採購之善本。(編者)
關鍵詞: 中央圖書館,館藏史,善本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五十年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8304
卷期: v.16 n.1
頁次: pp.12-22
摘要: 中央圖書館自成立以來,輾轉播遷,艱辛異常。作者首從其成長與發展階段談起,細數五十年的館史,由籌備、抗戰西遷、復員、遷台保管及復館重建等時期的圖書館先輩風範,表達無限景仰之意。再者,針對每個時期的館長與重要事件,評述我國珍貴的善本資料在前輩的蒐購與搶運下,得以安全護送,免遭受損壞之過程。目前,中央圖書館現藏善本書,不僅舉世無雙,也是前所未有,作者以為,以五十年來的優良傳統,加上今天所有工作人員努力不懈的精神,深信必可成為世界最優良的國家圖書館之一。(編者)
關鍵詞: 國立中央圖書館,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