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6297 - 1630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多媒體圖書館的現況與未來之展望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3 n.4
頁次: pp.5-6
摘要: 電子媒體的出現調整了人們吸收知識的途逕,而圖書館為因應這項變動,其館藏也不再侷限於書籍,而有視聽資料的蒐集。視聽資料是教學輔助的好伙伴,可供圖書館及個人學習之用,唯其未獲學校圖書館的重視,原因不外下列三種:升學主義的影響、經費的不足及人員訓練的不足。然視聽資料除了傳播知識外,更能充實人們的休閒生活,但這類館藏須經過整體計劃且配合民眾的需要。另外視聽資料在國內出版界亦存在不少問題,因其出版歷史不長,出版量少且出版商各自為政,致使出版資料的不足、書目資料的不一致,於是影響圖書館選採及編目的作業,因此,圖書館界與出版界彼此間需適當的聯繫與溝通。文末作者提出兩項條件做為今日多媒體圖書館的期許,即以開放的心理適應各種新型媒體,作好應變的準備;並以革新的觀念促成服務型態的轉變,配合時代要求及讀者需求。總之,圖書館既是一成長的有機體,當可接受許多求新求變的挑戰!(編者)
關鍵詞: 視聽資料,多媒體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界的長青樹:訪輔仁大學圖書館舉系系主任暨圖書館館長藍乾章教授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3 n.4
頁次: pp.32-35
摘要: 本文為訪問稿,被採訪的人物是藍乾章教授,訪問分五大方面,分述如下:一、中國圖書館學會的努力及未來計劃方面:(一)其成就包括辦理在職訓練、發行書刊;(二)未來努力的方向為:1.爭取立法院頒布圖書館法,以作為圖書館事業的根本大法;2.在圖書館法通過後,積極編訂各類型圖書館標準;3.技術服務方面,編目規則,分類法及標題總目都要周詳制訂。二、圖書館如何自我評鑑﹖應儘快訂頒圖書館的標準及館內各部門宜先制定手冊,即工作細節,再依細節修改為標準,使評鑑有所依據。三、圖書館教育方面:分三階段,第一階段二年制專科訓練;第二階段大學部不開設圖書館學系;第三階段圖書館學系改設於研究所,以培養專門的圖書館員。四、技術服務方面:修訂「中國編目規則」,重新研訂「中文標題總目初稿」,重新修訂「中國圖書分類法」。五、促進圖書館學界的研究、寫作風氣,今後努力方向為:(一)遵照教育部規定徵求國外出版者的授權來發行圖書;(二)請圖書館學系的老師或專家翻譯國外的圖書館學名著。(編者)
關鍵詞: 藍乾章,傳記,圖書館事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市立圖書館視聽室的經營及未來發展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3 n.4
頁次: pp.30-31
摘要: 在人類文明巨變的時代下,知識不斷精進,社會教育不再以傳統方式傳播,而運用現代科技,發展出新型教育媒體,使人們獲得「視聽資料」所提供的各種資訊。圖書館是社會教重要設施之一,須藉助視聽媒體,才能迅速、大量供予讀者新知。本文作者正服務於台北市立圖書館推廣組,故以該館的視聽室為例,分述其經營概況及未來發展。在經營概況上,可知該館配合學校教育之需蒐製視聽資料,並提供視聽教育諮詢服務。而該館為了加強視聽教育服務,更將新近完成的各個分館設置視聽室,以充實人們休閒生活,並提昇文化水準。至於未來發展,以充實新建總館視聽設備及軟體資料為主。視聽資料常可的昇人們的興趣,其兼具社會與休閒娛樂的功能,可見視聽教育的推廣益顯重要,若欲從方法、技術上求進步,則足夠的視聽經費及專業人員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編者)
關鍵詞: 北市圖,視聽中心,視聽室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物料管理」觀點論視聽媒體之管理技術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3 n.4
頁次: pp.26-29
摘要: 視聽媒體在圖書館館藏量愈來愈多,而有關的管理技術問題則令人問津,作者借物料管理的方法探討視聽媒之管理方法。物料種類繁多,實施重點管理,掌握住關鍵性的百分之廿,而省略瑣碎的百分八十,廠方於存貨管理過程,將庫存物品區分為A、B、C三類:一、A類:貨品種類與數量很少,但佔庫存總金額比例極大;二、B類:項目稍多但仍屬有限,而總價值亦相當高;三、C類:其所佔庫存總金額的比例很少,總值不多,但其所含項目極多。以「ABC」分類法而言。視聽圖書館應區分視聽媒體的重要性及價值,加以管理,以適時、適地、適質、適量的提供給讀者。存量管制方法極多,利弊互見,圖書館應視需要及視聽資料性質來選用。現今企業管理存量管制方法有三:定期檢查制、定量訂購點制、經濟訂購量。圖書館在進行視聽媒體徵集工作時,應先就各種媒體的價值做通盤性的了解,並定出一個優順序,「價值分析法」,必能發揮效用,可以最低成本獲得最高效益。除「ABC分類」法、「存量管制」、及「價值分析」外,尚有管理資訊系統、電子資料處理、專案管理、自製或外購決策、可靠性工程及存貨週轉率,來交替運用,俾使視聽媒體作最有效的管理。(編者)
關鍵詞: 八十/廿規則,存量管制,價值分析,物料管理,視聽資料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視聽資料與公共圖書館的利用指導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3 n.4
頁次: pp.2-4
摘要: 雖然圖書館利用指導的類型與使用的教學方法有相當多的選擇,但對於公共圖書館而言,卻受到一些環境的限制。因此,實地提供的利用指導或自學式的利用指導應是最適當的。作者認為以國內情形而言,視聽資料為相當有用的教材,在製作步驟中,設計工作尤為重要,本文針對視聽教材設計的確定目標、瞭解對象、選擇適當媒體、決定表達方式等步驟加以說明。視聽資料較書刊資料更能吸引讀者興趣,且又能讓讀者自行學習,對公共圖書館而言,如能妥為設計運用,當可使讀者有效地學習到圖書館使用的技巧,而達到滿足讀者資訊需求的目的。(編者)
關鍵詞: 使用指導,視聽資料,推廣活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縮影資訊媒體流通:閱讀及複印服務析論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3 n.4
頁次: pp.20-25
摘要: 部份圖書館暨資料單位已建立縮影資訊體系,提供內部業務人員閱讀,或各界人士閱覽及複印。唯公共圖書館及文化中心未重視縮影資訊媒體,其原因不外乎縮影閱讀複印設備昂貴、資料來源取得不易、閱讀須透過光學設備,傷眼損身等。然而縮影資訊媒體的發明運用,對學術研究及文化交流有其助益,可漸次取代傳統式印刷媒體。故文中作者就縮影資訊媒體的縮影條件、閱讀環境、機械設備及複印處理四方面略作分析、說明,以供讀者閱讀及複印參考。其中縮影條件係指縮影片的特性,包含縮影片倍率、解像力、軟片密度(片基與背景密度)、縮影弮v像。縮影資料須借助閱讀機械設備才可閱讀,深受閱讀環境的影響,這些因素包含縮影資料閱讀室光源、空調、溫度、濕度等問題。而閱讀複印設備的選購須從使用對象、縮影媒體、結構性能等三方面進行評估。(編者)
關鍵詞: 縮影資料,縮影設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影片類媒體與錄影帶媒體之比較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3 n.4
頁次: pp.16-19
摘要: 本文譯自”FileversusVideo:ComparingtheForms”一文,原載於”TopoftheNews,No.411985,pp.341-346”。作者就圖書館取捨16mm影片與錄影帶媒體之館藏建立的問題略抒己見。首先就兩者做多方面的權衡比較,其中包括美學上因素、預計之觀眾規模、兼用性和規格、版權、市場趨勢及主要優缺點。綜而言之,16mm影片媒體適於大或小規模觀眾,其維修作業相當標準化,技術品質優於錄影帶媒體;錄影帶媒體則適合個人或小群體。市面上通常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匣式錄影帶成品,常使操作設備之需求無法取得兼用性而其維修問題又因規格的不同,以致使用不同的檢視設備,增加更多費用。唯比較16mm影片及錄影帶的課題上,較不易的是版權問題。由以上的討論比較可知,以成本效益分析實難斷定未來趨勢,唯大家都致力於高品質、低價位及操作簡易的目標,圖書館更須依據經費、實際環境需求、版權問題等慎選視聽媒體。(編者)
關鍵詞: 視聽資料,錄影帶,影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淺談視聽資料的徵集與管理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3 n.4
頁次: pp.13-15
摘要: 科技的進步與傳播電訊的發展,使人們以較新的途逕傳遞知識、交換經驗。各式各樣的視聽媒體已深入每個家庭的生活,在面對新媒體的衝擊下,圖書館須改變以往只蒐藏印刷資料的政策,始可迎合資訊時代之需。作者分為兩方面討論視聽資料,首先在資料的徵集上,先敘述視聽資料的類型與定義,接著提出三點因素做為採購政策,大致可歸納為依圖書館的實際需要及資料供應狀況來決定視聽資料蒐藏重點,且在空間的配合規劃、經費預算的編製下慎選適當的視聽資料。再提及視聽資料的採購方式及注意事項。在視聽資料的管理上,其與圖書既同為訊息紀錄,則亦需進行分類、編目、典藏、流通等管理程序。作者也大致敘述視聽資料相關方面的處理。總之,在視聽資料及媒體推陳出新之際,圖書館須先擬定蒐藏重點,並妥善規劃使用空間及經費,以提供讀者更適意的視聽服務。(編者)
關鍵詞: 視聽資料,視聽管理,視聽徵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抓住剎那之美:從視聽發展談表演藝術的推廣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6
卷期: v.3 n.4
頁次: pp.11-12
摘要: 由於科技的進步、資訊量的激增,視聽設備不斷推陳出新,逐漸拉近表演者與欣賞者之間的距離。而隨者硬體的發展,軟體亦千變萬化,從唱片、錄音帶、幻燈片至影碟等琳瑯滿目。作者當時正服務於「洪健全視聽圖書館」的推廣組(係本省第一家視聽圖書館),故以其推廣服務著眼,分析館員應當如何運用文字與視聽結合,讓讀者見到、想到畫面背後的訊息,不再使表演藝術的推廣止於浮面。文中以唱片、影碟、錄影帶、書籍、參考諮詢及推廣活動六項主題,循序介紹館員如何為讀者搭起許多通往各種資料的橋樑。現今MTV視聽中心充斥之際,視聽圖書館更須確定自我角色,提供適合讀者欣賞的非書資料,既不以聲光效果及流行性取勝,就應認真地擔負社會責任,為讀者們服務。(編者)
關鍵詞: 視聽資料,視聽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期刊編目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3
卷期: v.3 n.3
頁次: pp.9-12
摘要: 本文旨在淺論期刊為何要編目,期刊編目工具書及其現況,期刊分類等問題。結論中作者歸納出西方期刊編目的發展趨勢。編目規則方面係朝向標準化統一化方面努力,直到【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AACR2)出現而朝區域性彈性解釋,允許各圖書館對規則有所增刪,以因地制宜。此外,作者在本文中亦提出期刊分類的得失及解決之道,其認為某些關鍵字索引方式或普列式索引,此傳統的主題標目法在主題分析上較為精確。作者亦認為期刊編目在台灣地區一向不受重視,有其先天的限制,並分析各類館大致情況。總結而言,期刊編目固有其必要性,但其可行性須仰賴其他條件的配合。(編者)
關鍵詞: 期刊編目,連續性出版品,期刊分類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聆聽中圖書館學會第三十三屆會員大會分組討論:公共圖書館實務研討會會後感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3
卷期: v.3 n.3
頁次: pp.67-68
摘要: 本文為作者參加民國七十四年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大會後,接著旁聽公共圖書館實務研討會之心得感想。抵達會場拿到資料袋後,作者從台北巿圖「從無到有」的冊子中感受到他們熱忱、積極貢獻的活力與親和氣息,而從研討資料中,則感受到他們熱忱、積極貢獻的活力與親和氣息,而從研討資料中,則感受到主持這次會議的台北巿立圖書館用心良苦,以及踏實的實踐精神;該研討會的召集人是鄭吉男先生,作者認為他一臉親切和藹的笑容,正是圖書館服務人員最需要的待人態度,研討的內容有:文化中心的走向、加強縣巿立文化中心圖書館組織及編制研究、公共圖書館兒童室的經營方式。作者在聆聽之餘,於文中提出幾個問題,並就教學者和專家,包括:一、館藏須兼顧通俗性與精緻性;二、館藏特色的建立;三、統一編目工作的必要性。(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研討會報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誰指導誰﹖:參加台北巿立圖書館館藏特色分區座談會的感想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8603
卷期: v.3 n.3
頁次: pp.64-66
摘要: 作者指出圖書館的功能分四項:一、資訊的功能;二、教育的功能;三、休閒的功能;四、文化的功能。並引述李荷曼博士及行政院文建會主委陳奇祿先生的話,說明文化的功能,認為現代化的圖書館應挑起文化建設的重擔,使圖書館能夠深入民間,而台北巿立圖書館正是最佳例證。此次座會有四大特色:一、出席踴躍;二、資料完整;三、進行順利;四、內容充實。綜合與會者的意見有下列數項:一、區、里長積極爭取在他們的轄區增設分館或圖書館;二、如何開放學校圖書館對社區民眾提供服務;三、如何選購兒童優良讀物﹖四、圖書館應如何加強宣導以吸引讀者到圖書館來﹖五、社區人士,包括學校校長、教師如何義務的協助圖書館宣導工作﹖六、社區人士對於館藏特色提出極有意義的批評和建議,並以在社區土生土長的身份,坦白的說出地方民眾的心聲。(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社教功能,北巿圖,圖書館介紹,公共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