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5577 - 1558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落實推廣視聽教育的具體作法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8912
卷期: v.31 n.2
頁次: pp.1-4
摘要: 作者認為視聽教育實施辦法的修正,不應僅於辦法中增列或修改條文,而須朝向訂定「視聽教育法」的方向努力,此法一旦通過實施,即具有組織體制及編列經費預算的依據及法律效力。因此作者針對視聽教育法的草擬,建議該法應涵蓋的項目,其內容大抵如下:一、行政組織體制之建立:係指中央教育部、省教育廳、縣巿教育局以及各級學校,均應建立明確的行政組織體系、經費與人事編制,由專人負責辦理。二、積極培養視聽教育師資:設立視聽教育相關系所,以建全質與量的視聽教育師資。三、設置教學媒體製作中心:該中心可為地區內各級學校提供教學媒體諮詢與製作服務。四、建立嚴格的教學媒體審查制度。五、訂定以學校教育為主體的視聽教育法:係將社會教育的任務劃歸文化部。六、重視學校基層工作人員的意見或建議。(編者)
關鍵詞: 視聽教育法,視聽教育推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縮影資訊普遍化與圖書館學教育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8903
卷期: v.30 n.4
頁次: pp.1-31
摘要: 國內縮影技術的引進使用早於電腦科技,在資訊科學範疇內有其重要地位,然其發展緩慢,未被廣泛採用,乃因人們忽視縮影資訊教育,致使縮影資訊系統在圖書館或資料單位中的角色未受重視。作者就目前我國圖書館學教育制度、概況以及課程等方面,作綜合性研討,並進而析論「縮影資訊科學」教育的重要課題。首先探討國內圖書館學教育制度,列表分析各校研究所、大學部、專科部的成立背景、課程表、教課內容,以深切了解目前圖書館學教育的概況。再則將教育部訂必修科目、系所必修或選修專業科目中,就圖書館學、資訊科學、視聽教育及縮影資訊四項的相關科目和學分,加以統計列表,並略作分析討論,以為參考。作者認為縮影資訊正規教育,其專業科目應配合圖書館資訊管理系統而設計,故文末依教育目標之層面作綜合性探討,其中包括圖書館學、資訊科學、印刷製版的教學內容。總之,唯有從「縮影資訊」正規教育著手,以改進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學內容上的偏頗,進而促進該領域人員對縮影資訊教育的認知,才能積極展開縮影資訊事業。(編者)
關鍵詞: 縮影資料,縮影資訊教育,微縮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清末各省官書局之研究
書刊名: 清末各省官書局之研究
出版日期: 198901
頁次: 262p.
摘要: .第一章緒論:歷代地方官署刻書概述、清中葉內亂外患肇致典籍的散佚.第二章各省官書局的成立:地方官吏的提倡與響應、各省成立官書局的統計、各省官書局之沿革.第三章各省官書局之經營:局用經費的來源、各省官書局之組織、各省官書局刻書的內容、五局合刻二十四史.第四章局刻本的特性及其利用與流傳:局刻本的特色、局刻本的鑑別、局刻本的利用與流傳.第五章各省官書局之停辦與沒落(編者)
關鍵詞: 官書局,清末官書局,局刻本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大學圖書館利用教育(中)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912
卷期: v.27 n.2
頁次: pp.222-255
摘要: 詳見「美國大學圖書館利用教育(上)」
關鍵詞: 使用指導,大學圖書館,利用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學術網路與圖書館資料徵集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912
卷期: v.27 n.2
頁次: pp.180-199
摘要: 本文旨在說明學術網路與圖書館資料徵集間之關係。首先列舉學術網路中國問題資料網,學術網路資料的重要性及特色有五項:內容新穎、表達多數人的意見、不再以紙張方式印行、以文字資料為主及發行時間難以掌握。其次概述學術網路資料發行及取用的特性;最後略述徵集學術網路資料將面臨的問題。文末作者就圖書館徵集學術網路資料業務,提出個人觀點有六:一、以館藏量多寡界定圖書館規模大小的觀念將逐漸消失;二、贈送業務將是徵集工作的重點;三、新的資料單元、新的資料識別法;四、產生圖書館決定應否蒐藏的新要素;五、學術網路資料缺乏完整的目錄控制;六、新的合作徵集業務將應運而生。(編者)
關鍵詞: 網路資源,BITNET,網路資源整理,資料徵集,群體討論,群研伺服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Understanding MARC: Another Look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912
卷期: v.27 n.2
頁次: pp.139-154
摘要: 近二十年來機讀編目(MARC)在圖書館學界中被廣泛地討論及使用,然而有不少人依然對於MARC的結構和標誌一知半解,本文的目的即是透過對MARC進行系統性的介紹,使一般人對MARC的誤解得以釐清。作者首先例舉大部分館員對MARC最容易誤解的部分;接著說明使用MARC的必要性、MARC格式的結構,以及MARC和國際標準與資料通訊的關係;最後探討與MARC格式相關的重要論題。(編者)
關鍵詞: MARC,機讀編目格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Planning Proces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a Statewide Academic Libraries Information System in Ohio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912
卷期: v.27 n.2
頁次: pp.127-138
摘要: 美國俄亥俄州之學術圖書館一向在圖書館自動化合作方面居領導地位,1967年合作建立OCLC即為一例。除OCLC提供線上編目共享、館際互借,以及全球最大的書目資料庫外,許多其他的合作項目也陸續發展或採購獨立系統以滿足個別圖書館的需求。1986年,在一份州董事會的調查報告中,建議發展俄亥俄州圖書館資訊系統(OhioLibrariesInformationSystem,簡稱OLIS),以使所有公立大學教師與學生皆能檢索到存在任何公立大學裏的資源。該系統除書目的檢索外,並強調資訊的傳遞服務。本文即介紹OLIS的規劃過程及考慮因素以及系統需求,該系統已於1989年三月發出五十份RFI(RequestforInformation)給圖書館自動化相關廠商以徵求相關資訊,並擬於六月再向廠商徵求建議書(RequestforProposal,簡稱RFP)。(編者)
關鍵詞: 圖書資訊系統,學術圖書館,合作編目,OLIS,資訊傳遞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Book Complaints: Cooling the Heat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912
卷期: v.27 n.2
頁次: pp.111-116
摘要: 學校媒體中心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皆屬公立機構,以服務一般民眾為主要目標,也因經費來自民眾,民眾有權對其館藏和服務表示意見,對於民眾的抱怨與爭議,圖書館員如何處理,關係著衝突升高或舒緩。本文旨在論述如何處理來自大眾的抱怨,尤其是對書籍適當與否的爭議。首先指出有效處理抱怨的方法在於瞭解抱怨的動機與本質、抱怨過程、以及接受抱怨的目的;再者述及抱怨的本質,圖書館每一藏書皆有可能引起某位讀者的抱怨,一般而言,圖畫書、小說、藥品、性、科學、語言、同性戀等類書籍較易招致爭議。最後作者提出幾點正面回應抱怨的方式,包括檢視並聆聽抱怨、不妄下結論、重新評斷爭議館藏、訂立明確處理政策及要求書面抱怨聲明等。(編者)
關鍵詞: 讀者服務,讀者投訴,館藏發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o Classify or Not to Classify? A New Look at an Old Problem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912
卷期: v.27 n.2
頁次: pp.101-110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期刊是否分類的問題,由於期刊內容包羅萬象,一般較難歸類,但若不以主題加以控制,又很難提供讀者含有主題意義的檢索點。因此,期刊是否進行分類處理,始終是圖書館倍受爭議的問題。作者藉由綜合過去文獻的論點,列舉期刊分類與否的優劣,進而以實例分析館藏量多寡與期刊分類的關係,結果發現館藏量愈多者,進行期刊分類的比例愈高,而讀者對於將期刊加以分類之圖書館的滿意度較高。因此,作者認為在讀者對圖書館技術服務的要求與日俱增的情況下,期刊分類處理具有正面的意義。(編者)
關鍵詞: 期刊,期刊分類,期刊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群研伺服」與圖書館資訊服務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909
卷期: v.27 n.1
頁次: pp.79-102
摘要: 「伺服」(Sever)為程式軟體,依功能的不同分為許多種類。而所謂的「群研伺服」(ListServer),原是由EDUCOM所發展,其目的在建立某一主題或事件具有共同研究興趣者的郵遞名單(mailinglist),以便參與者發佈資料、訊息和問題等。文中討論的項目包括:「群研伺服」與圖書館資訊服務關係、操作「群研伺服」的方法、如何找尋適用的群研主題、加入和退出的指令和狀況、回溯性資料檔的取得、資料庫的檢索、LDBASE線上檢索的特點、彈性使用地點和方式。作者強調「群研伺服」為BITNET網路中可獲取大量資料的來源之一,此外BITNET還提供轉播其他網路資料的服務,所以在文末提出圖書館員因應此情況的建議。(編者)
關鍵詞: 網路資源,網路論壇,討論群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網路系統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909
卷期: v.27 n.1
頁次: pp.62-78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圖書館對資料的蒐集、組織、整理與使用,已經與傳統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圖書館將成為網路資訊節點、社區經濟資訊中心、教育資源中心、出版中心、資訊與電傳中心。作者認為圖書館為了不遭到淘汰的命運,對以下的服務項目應該加以重視:一、加強館藏管理與參考資訊服務;二、強化資訊系統;三、「專家系統」的開發;四、圖像技術運用;五、加強網路服務。文中特別強調區域網路系統的建立,因此並介紹了設計網路結構的因素與步驟、網路系統的意義與功能、種類和連線架構,並討論區域網路的標準及其重要性。最後提到網路系統與圖書館間的關係,以及圖書館建立網路的條件,作者的結論認為:國內圖書館網路有待推展,且不應自限於書目網路系統的發展。(編者)
關鍵詞: 區域網路,資訊網路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rends in Automation in American Academic Libraries: Ohio University’s Experience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8909
卷期: v.27 n.1
頁次: pp.1-23
摘要: 近來科技在電腦、電傳技術、光碟、大量儲存等方面的進步,使得圖書館處理大量以及多種資訊時有所助益;另一方面,也提供資訊搜集人員更多簡單迅速的途徑以收集資訊。美國俄亥俄州圖書館(OhioUniuersityLibrary),是OCLC的創始圖書館之一,每天都用這些新科技處理日常工作。本文即描述這些新技術在俄亥俄州圖書館應用的情形,其基礎是ALICE系統,經由ALICE系統的界面與OCLC連線以進行分享編目、線上公用目錄和館際互借、徵集、流通、期刊管理等業務。通過微波及電話線,ALICE服務以網路形態服務五個校區圖書館。除此之外俄亥俄大學圖書館也提供線上資訊檢索服務(CIRS),提供超過400個主要的資料庫供讀者利用。館際間用傳真傳遞資訊也成了很平常的項目。微電腦也充份供應給各系圖書館以利自動化的推行,而精選的CD-ROM資料庫亦可讓讀者利用。(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自動化,俄亥俄州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