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4221 - 1423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專訪胡述兆老師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306
卷期: n.14
頁次: pp.132-136
摘要: 本文是對胡述兆教授的專訪。胡教授擁有眾多的學位,這是由於胡教授所遭遇過的環境的變遷以及心境上的轉變,分別在國內國外唸了許多學系,經過一路曲折才輾轉發現自己最喜歡的學系是圖書館學系。胡教授認為在國外求學應與當地學生同住,才能練習語言。而在國外多年,胡教授道出在國外教學與在國內教學的異同,並以其豐富的經歷說明他是如何選擇及確定其人生方向、唸書方法等,以及轉系生及轉系應有的基本態度及建議。關於胡教授為數眾多的藏書,是出於他喜愛購買書籍,以及對閱讀的熱愛的習慣累積下來的。作者希望大家在閱讀過此文後能夠受益匪淺。(編者)
關鍵詞: 人物傳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新聞寫作的「後勤總部」:談資料運用的重要性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306
卷期: n.14
頁次: pp.128-131
摘要: 本文為轉載自「新聞鏡」第224期之文章,作者以一個新聞工作從業人的眼光及親身經驗論述圖書館資源對其工作的影響及協助,認為圖書館的資源可說是新聞寫作戰場的後勤總部,並舉出目前市面上暢銷書及寫作新聞稿中,借助圖書館資料方能成書的例子以為印證。此外,亦提出目前新聞業一般媒體資料室的問題,認為媒體資料室缺乏「系統規劃」,為新聞事業的落後地區,應建立一套可提供資源共享的電子化系統。(編者)
關鍵詞: 參考工具,參考資料,圖書館利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清代藏書家張金吾及其經藏之善本書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306
卷期: n.14
頁次: pp.115-126
摘要: 張金吾(1787-1829)字慎旃,別字月霄,江蘇昭文人。承父祖藏書、鈔書之癖好,並效法毛晉汲古閣、錢曾述古堂藏書之風,專事搜藏,並由藏書而編書而讀書,蔚為一代宗風。金吾畢生治學的歷程,實包括校勘學、考證學、聲韻學、訓詁學、目錄學、輯佚學六者,心得所及,發為著作。總計其著述凡經部一千四百七十四卷,史部六十一卷,子部三卷,集部一百五十八卷,合計一千六百九十六卷。著述之多,於藏書家實屬罕見。其曾收藏圖書總數,據[言舊錄]的記載,總數量約有十萬四千卷,其中之善本,據[愛日精廬藏書志]及[續志],共收錄八百種,合兩萬四千八百零八卷,足窺其藏書之精華矣。另就其收藏內容而言,各部圖書總類以集部三百零四種最多,史部二百零七種次之,經部一百五十一種,子部一百三十八種最少,說明其收藏及讀書之旨趣在於「窮經研史」為主也。收藏版本之類別,據[愛日精廬藏書志]及[續志]所著錄者,以鈔本最多,其次刊本(包括宋刊三十一種、元刊一百零五種),影刊本、活字本又次之,鈔本之多,為金吾所藏善本書之特色。凡物有聚必有散,金吾藏書及身而散,然其保存文化遺產的苦心孤詣,仍應予肯定的評價。(編者)
關鍵詞: 張金吾,傳記,藏書家,善本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紙的發明製造與傳播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306
卷期: n.14
頁次: pp.104-114
摘要: 印刷術是人們公認的「文明之母」,而紙則是印刷術發明的前驅。紙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一項重要貢獻,因此,古紙的發明、製造及傳播是值得詳細介紹的。紙未發明以前的的書寫材料,在中國有:甲骨、銅、竹木、縑帛、石刻、鐵、陶器、鉛、蒲與羊皮等,其中最常使用的為綿帛與竹木。後人把蔡倫和他奏進紙的這一年(東漢元興元年即公元105年)作為紙的發明人及年代。但是南宋毛晃和史繩祖二人則認為紙不始於蔡倫,只是「所造精工於前世」罷了。總之,蔡倫所用的造紙原料,不是廢物利用,便是價錢便宜,這是蔡倫的發明可以普遍應用的原因,功不可沒。現存最早有關造紙的資料是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之殺青篇,文中圖文並茂地說明了完整的造紙工藝。二十世紀初,由於中國西北古紙的發現,證實了古書的記載,因此世界始公認用破布造紙為中國人的發明。公元三世紀時,紙逐漸取代了竹簡和部分縑帛的用途,書籍更可大量地抄寫廣傳,從此,紙不僅盛行於中國本土,更流傳廣被於朝鮮、日本、阿拉伯、印度、歐洲、美洲等地。紙與印刷術互相助長的關係,更帶動了中國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躍昇。(編者)
關鍵詞: 紙,蔡倫,古紙,造紙術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兩個杜威:從這個杜威聯想到那個杜威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199306
卷期: n.14
頁次: pp.10-33
摘要: 由於MelvilDewey和JohnDewey兩位皆為舉世景仰的偉大學人,且生活成名於同一時代,所以引起作者找尋兩個杜威之間關連的興趣。文中除說明題目,並闡述寫作動機;分別以下列幾點比較兩人:一、中國之友;二、迥然不同的個性;三、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皆高壽、皆於晚年再婚等;下一個部分則以事比較兩人,說明MelvilDewey有與生俱來的圖書館員特質,創了舉世聞名的分類法,建立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出版[LibraryJournal],創設第一所圖書館學校,其有先知先覺的眼光;而JohnDewey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教育和人生,提出教育即生長以及教育即生活的主張,認為可以從做中學,並提倡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思想。作者在文末舉出各方對兩個杜威的盛讚,並表達本身對其無限的景仰和無限的懷念。(編者)
關鍵詞: 傳記,圖書館人物,Melvil Dewey,John Dewey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容錯式圖書館查詢系統
書刊名: 容錯式圖書館查詢系統
出版日期: 199306
頁次: 40p.
摘要: 目前,傳統的圖書館資料查詢系統需要使用者鍵入正確的字串,才能找到正確的圖書資料。可是,如果使用者輸入的字串中含有錯別字,或是圖書館資料本身就有錯別字,傳統的圖書館資料查詢系統就沒有辦法處理。在這一篇論文中所談的〞容錯式圖書館資料查詢系統〞,它強調具有〞容錯〞的功能,可以處理上面所談的兩個問題。另外,〞容錯式圖書館資料查詢系統〞和其它圖書館系統相比,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一般的圖書館系統都是以資料庫系統為基本架構,資料的儲存有固定形式;而〞容錯式圖書館資料查詢系統〞的資料則是以文字檔的形式儲存,比較沒有固定的格式。本系統使用simpleapproximateBoyer-Moorealgorithm[Sun92]配合上0(mn)algorithm[GP90],來處理容錯式字串搜尋(approximatestringmatch)的問題。為了提高查詢的速度,本系統採用〞兩階段式索引〞(twolevelindex)[MS93]。使用它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可以用於容錯搜尋,而且它所產生的索引檔也不會太大。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高速電腦中心簡介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9 n.8
頁次: pp.65-66
摘要: 國家高速電腦中心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之下的國家實驗室之一,其成立目的即為整合計算資源,充分提供國內學術界與產業界之研究人員使用,增加國內外各專業領域研究人員知識及經驗交流的機會,藉以提昇國內高速計算研究及應用之水準。高速電腦中心座落於新竹科學園區內,於82年4月19日正式開幕,而中心所購置的IBMES9000860超級電腦及其前端機CONVEXC3840亦安裝完畢,並開放各項計算設備申請試用。文中詳列該中心所購置的硬體設備及軟體資源,並簡介該中心的組成人員與工作計畫。(編者)
關鍵詞: 高速電腦中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簡介中文資料的排序與檢索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9 n.7
頁次: pp.53-56
摘要: 中文字的一大特色為具有形和音的屬性,由於中文字的內碼次序未必能反映其筆畫數的次序,故依內碼大小排序並不能達到目的,必須借助中文字屬性資料庫。本文介紹中文資料的排序法,以及如何從一群全文資料(textdata)中找出所有包含此搜尋項之全文資料。全文檢索可分四類:全文掃瞄(fulltextscan)、特徵比對(surrogatematch)、反列法(inversion),以及群組法(clustering),文中逐一介紹各全文檢索法的概念與實作技術。(編者)
關鍵詞: 中文檢索,中文排序,全文檢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簡串PC-SIG Library光碟資料庫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9 n.7
頁次: p.58
摘要: PC-SIG(PersonalComputer-SoftwareInterestGroup)Library是美國PC-SIG公司出版的光碟,乃集合了全世界所有個人電腦上的”Shareware”軟體及一部分的”PublicDomain”軟體。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曾購PC-SIGLibrary第七版的光碟,而現購的新版(第十一版)其使用者介面與第七版有很大的差異。新版必須使用彩色電腦螢幕,故所錄的軟體部分亦是彩色螢幕電腦專用的。本文主要介紹第十一版PC-SIGLibrary光碟資料庫的使用方法及其畫面所提供的各種功能選項。(編者)
關鍵詞: 公用軟體,PC-SIG,軟體資料庫,光碟資料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簡介中文輸入與輸出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303
卷期: v.9 n.6
頁次: pp.45-47
摘要: 中文字符的輸入就是使用者由電腦的字符集中,挑選出所要的字符並告知應用程式,由應用程式將該字符內碼記下,並傳送給輸出程式而將字形顯示在螢幕上。本文主要介紹中文輸入法的原理與技術。中文輸入的技術包括:直選式中文字符輸入、委選式中文字符輸入,以及中文詞輸入法等。其中直選式輸入法尚可細分為:大鍵盤輸入法、字碼輸入法;委選式輸入法則可分為:音碼輸入法及形碼輸入法。文中對各種輸入法有清晰的比較說明,最終並以注音輸入法及倉頡輸入法為實例,進行詳細分析。(編者)
關鍵詞: 中文輸入法,倉頡輸入法,中文處理,注音輸入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機讀編目格式的再認識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311
卷期: v.9 n.24
頁次: pp.213-21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紹機讀編目格式,內容包括發展沿革、結構簡介、自用格式、國際機讀編目格式的目的、機讀編目格式功能與應用層面等五部份:一.發展沿革:1966-1968年間設計第一代機讀編目格式(MARCI)1968年推出第二代機讀編目格式(MARCII)。設計之初,只限圖書編目格式,1970年代才出版連續性出版品、地圖、影片、手稿、樂譜等獨立的格式,後來整合為單一形式之格式。二.結構簡介:機讀編目格式的架構,分為記錄部首(leader)、指引(directory)、可變欄位(variablefields)、終止符號(delimiters)四種。三.自用格式:是指圖書館為了因應本身作業需求,針對標準機讀編目格式,例如欄號、指標、分欄等欄位進行小幅修改而言。在資料轉錄或更換系統過程時,必需詳實記錄這些資料,以作為資料轉錄或更換系統之參考依據。四.國際機讀編目格式的目的:基於書目資源共享的考量,促使各國建立的書目資料能互通有無,乃制訂國際機讀編目格式(UNIMARC),以作為共通的機讀編目格式與架構,供各國設計機讀編目格式時的參考;同時,各國機讀編目格式及其書面資料,也可以此作為不同機讀編目格式間轉換的共通介面。五.機讀編目格式功能與應用層面:主要功能是為了讓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資料,能依機讀編目格式的規定輸出和轉入資料,以便作為其他方面應用之需。因此,其基本功能是作為書目資料輸出入間的交換格式,其延伸功能則可作為資料建檔之格式。(編者)
關鍵詞: 國際機讀編目格式,MARC1,MARC2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DNS簡介
書刊名: 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311
卷期: v.9 n.23
頁次: pp.202-204
摘要: 幾乎所有在Internet上完成的事務都不能缺少領域名稱系統(DomainNameSystem,簡稱DNS)的協助,基本上DNS是個分散式資料庫,裝置在網路上以提供主機的相關資訊,如IPaddress、Domainname、Mailexchanger等。若使用者執行電子郵件、遠程載入、檔案傳輸等指令,則由領域名稱伺服器(DomainNameServer)負責將使用端提出的領域名稱(如ftp.edu.tw)轉換式IPaddress(140.111.3.21),以提供給使用端程式使用。因為應用程式最後傳送至網路上的封包(packet)必須採用IPaddress,而所謂的領域名稱只是邏輯上的名稱,方便使用管理而已。文中亦探討DNS的管理,以及DNS如何工作,以建立使用者完整的DNS概念。(編者)
關鍵詞: 網際網路,領域名稱系統,名稱伺服器